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和意義,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內容是什麼可持續發展有哪些準則

2021-03-04 00:23:34 字數 5439 閱讀 4511

1樓:匿名使用者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以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也就是江``澤``民同志指出的:

「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絡,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絡,又不等同。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意義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2.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體型轉變,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3.有利於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4.從注重眼前利益、區域性利益的發展轉向長期利益、整體利益的發展,從物質資源推動型的發展轉向非物質資源或資訊資源(科技與知識)推動型的發展。

5.我國人口多、自然資源短缺、經濟基礎和科技水平落後,只有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才能實現社會和經濟的良性迴圈,使各方面的發展能夠持續有後勁。

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內容是什麼?可持續發展有哪些準則

3樓:艾小呆的我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有著原則:

首先是公平性原則。所謂的公平性是指機會選擇的平等性:

其次是可持續性原則。這裡的可持續性是指生態系統受到某種干擾時能保持其生產率的能力。

再次是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性原則。如果每個人在考慮和安排自己的行動時,都能考慮到這一行動對其他人(包括後代人)及生態環境的影響,並能真誠地按「和諧性」原則行事,那麼人類與自然之間就能保持一種互惠共生的關係,也只有這樣,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

擴充套件資

料:

可持續發展的提出:

19世紀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化急速推進,人類開始驕傲地提出「征服自然」的口號,但在此後的20世紀,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謀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在產生諸多有悖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危機」的同時,人類也頻頻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到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隨著公害問題的加劇和能源危機的出現,人們逐漸認識到把經濟、社會和環境割裂開來謀求發展,只能給地球和人類社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歷史給21 世紀留下的最大課題是:人類需要尋求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新的發展模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類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並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和很有意義的觀點、思想和對策,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這類問題的報告、書籍和文章。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其中最有影響和最有代表性的概念。可以說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發展觀和思維方式。

4樓:安小姐的夏天

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要以犧牲後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它是建立在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的一種發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具體內容方面,可持續發展涉及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生態,和可持續社會三方面的協調統一,要求人類在發展中講究經濟效率、關注生態和諧以及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人類的全面發展。

在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而不是以環境保護為名取消經濟增長,因為經濟發展是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基礎。但可持續發展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可持續發展要求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為特徵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以提高經濟活動總的收益、節約資源和減少廢物。

在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保證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和環境成本,使人類的發展控制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因此,可持續發展強調了發展是有限制的,沒有限制就沒有發展的持續,生態可持續發展同樣強調環境保護,但不同於以往將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隊裡額做法,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轉變發展模式,從人類發展的源頭,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在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可持續發展強調社會公平是環境保護得以實現的機制和目標。可持續發展指出世界各國的發展階段可以不同,發展的具體目標也各不相同,但發展的本質應包括改善人類生活質量,挺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一個保障人們平等、自由、教育、人權和免受暴力的社會環境。

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生態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才是目的,可持續發展旨在通過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自然-經濟-社會複合系統,來帶動社會、經濟、人口、環境、資源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

如何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及意義?

5樓:超級烈焰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

有不對後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 既要達到發 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絡,又不等同。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 ;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6樓:易書科技

2023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等5個重要檔案,體現了人類對於環境問題有了更新更高的認識。此次大會對全世界未來的文明發展程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1世紀議程》成為全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行動綱領。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意義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起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具有這樣的意義: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 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

8樓:西域玄鐵

據瞭解,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多達上百種,很少有哪一個概念如同可持續發展概念一樣,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如此廣泛的**和絢麗多彩的定義與解釋。儘管在理論上,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生態學家和環境學家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理論模式,但以 i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 21 世紀議程》為標誌,人類已跨出理論**的範疇,把實踐「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標。下面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定義:

(一)從自然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

較早的時候,可持續這一概念是由生態學家首先提出來的,即所謂「生態持續性」(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它旨在說明自然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程度間的平衡。 1991 年,國際生態學聯合會和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聯合舉行關於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專題研討會,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和更新能力」。

即可持續發展是不超越環境系統再生能力的發展。從生物圈概念出發定義可持續發展是從自然屬性方面表述可持續發展的另一種代表,即認為可持續發展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統以支援生態的完整性和人類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態環境得以持續。

(二)從社會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

1991 年由世界自然保護同盟和世界野生生物**會共同發表《保護地球:可持續生存戰略》,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持生態系統承載能力之情況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並且提出人類可持續生存的 9 條基本原則。

在這 9 條原則中,既強調了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要與地球承載能力保持平衡,保護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樣性,同時,提出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和 130 個行動方案,著重論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人類社會,即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三)從經濟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

這類定義也有不少表達方式,不管哪一種表達,都認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發展。 1989 年巴伯在其著作中,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保護自然資源的質量和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還有 1990 年皮爾斯提出,可持續發展是「今天的資源使用不應減少未來的實際收入」。當然,定義中的經濟發展已不是傳統的以犧牲資源與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而是「不降低環境質量和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發展」(wri,1993)。科斯坦薩等人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

「可持續發展是動態的人類經濟系統與更大程度上動態的、但正確條件下變動更緩慢的生態系統之間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意味著:人類文化能夠發展;但這種關係也意味著人類活動的影響保持在某些限度之內,以免破壞生態學上的生存支援系統的多樣性,複雜性和功能」。

(四)從科技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

實施可持續發展,除了政策和管理因素之外,科技進步起著重大作用。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撐,無從談起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有的學者從技術選擇的角度擴充套件了可持續發展定義,認為「可持續發展就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儘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閉式'工藝方法,以此減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

還有的學者提出「可持續發展就是建立極少產生廢料和汙染物的工藝或技術系統」(wri,1993)。他們認為汙染並不是工業活動不可避免的結果,而是技術水平差、效率低的表現。他們主張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技術合作,縮小技術差距,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生產力。

(五)布倫特蘭的可持續發展定義

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曾主持由 21 個國家的環境與發展問題著名專家組成的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其里程碑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系統地闡述了人類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包括兩個關鍵性的概念:

一是人類需求,特別是世界上窮人的需求,即「各種需要」的概念,這些基本需要應被置於壓倒一切的優先地位;二是環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將影響自然界支援當代和後代人生存的能力。這一概念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取得了廣泛的接受和認可,並在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得到公識。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雖短,但卻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基本點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需要,即指發展的目標是要滿足人類需要;二是限制,強調人類的行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約;三是公平,強調代際之間、人類與其它生物種群之間、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之間的公平。

如何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如何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有不對後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 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 淡水 海洋 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絡,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

什麼叫可持續發展道路,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什麼 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有什麼意義 黨和政府為此作出了哪些

含義 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時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意義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生態效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2.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體型轉變,使經濟發展與人口 資源 環境相協調。3.有利於國民經濟持續 穩定 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4.從注重...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意義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起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具有這樣的意義 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 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