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解答下珠峰降低的具體原因,幫忙解答一下行程問題

2021-03-04 00:17:25 字數 3587 閱讀 3546

1樓:**3成熟

被譽為地球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高8848.13米,由於處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地帶,每年依然以1釐米的速

度『長高』」,這也許正是我們從小學就學到的有關珠穆朗瑪峰的標準描述。然而最近我國科學家卻發現令人敬畏的世界之巔居然在過去的33年中持續下降,這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

原來,早在2023年,中國第一次成功測量珠峰的雪面高程值為8849.75米。2023年,中國科學家測出珠峰峰頂雪面的高度為8849.

05米,減去當時測量得到的峰頂0.92米的雪深,最終得出珠峰高度為8848.13米。

這一資料一直作為中國對珠峰高度的採用值沿用至今。

可是伴隨著測量技術的發展,過去30餘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等科學家利用天文、重力、鐳射測距、***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珠峰的高程值進行了先後五次越來越精確的測量。2023年,科學家所測得的珠峰雪面高程的最終計算值是8849.04米,而2023年第五次觀測的結果則下降為8848.

45米。2023年的觀測值和2023年相比少了1.3米,這表明了珠峰「變矮」了。

珠峰變矮的原因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運動發生了變化?

是什麼讓珠峰長高的勢頭受阻,難道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運動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免這樣猜測。然而陳俊勇院士在研究中卻發現,印度板塊仍在向北推進,仍然是形成青藏高原及其周圍地區強烈變形的主要動力**。

而且珠峰地區在印歐板塊推動下的整體抬升過程中呈波浪式的起伏,上升的速率並不是均勻恆定。雖然陳院士得出了珠峰地區上升的速率不固定的結論,但卻恰恰說明了珠峰抬升的趨勢沒變。

既然珠峰依然在緩慢長高,為什麼還會失去1.3米的高度?陳院士認為這應該是珠峰冰雪面變化造成的。

他指出珠峰雪面下降的幅度並不平衡,並且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消長。夏天雪面向下降,冬天大量降雪又使雪面增高,但雪面高度的總體趨勢是下降的。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研究員也認為「珠峰頂部在短期內降低如此劇烈,肯定不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只能從冰川對氣候的響應去解釋。」他提出,全球由於氣溫上升,加速了珠峰頂部的積雪由雪到冰轉化的過程,冰川的密實化過程加快,從而導致冰面的降低。實際上,從2023年開始的珠峰頂部急劇降低時期正好對應於氣候急劇變暖時期。

冰雪密實是導致珠峰變矮的罪魁禍首?

「密實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過程,難道它就是珠峰變矮的關鍵因素嗎?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康世昌研究員告訴記者,「密實化」是指一個積雪轉變為冰層的過程,它有兩種物理機制,一種是在氣溫高的情況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間氣溫降低,再變成冰,另一種就是雪層不斷變厚,底層雪在不斷增加的壓力之下變成冰。

康世昌研究員說,如果氣溫升高,雪變成冰的速度就會相當快。但是珠峰峰頂常年溫度都在0攝氏度以下,所以絕對不可能是降雪先溶解成水再凍成冰。珠峰頂部積雪的密實過程無疑是第二種密實過程。

雖然珠峰頂的積雪不會融化成水,但氣溫升高仍可以加速密實化過程,而變成冰厚度是減薄的。「假如從前20年積雪才能變成冰,溫度升高後密實速度加快,現在可能只需10年或者5年雪就會變成冰。」他打比方說,「從這個意義來說,陳院士和姚所長的說法是很正確的。

」可是一個「密實化」卻並不能徹底揭開珠峰「變矮」之謎。康世昌研究員指出,積雪密實過程中其實有很多細節說不清楚。比如溫度升高時,到底有多少雪融水的殘餘就無法觀測計算,一點沒有融化的幹雪和略有融化的溼雪壓實過程也並不一樣。

氣溫升高後,雪片晶體之間有一點輕微的融水殘餘都會加速密實化過程,但就珠峰頂上總體積雪來說是不會發生融水的。

珠峰頂部冰雪到底有多厚仍然無法確定?

珠峰上的冰雪層的厚度,專家眾說紛紜,也讓「密實化」發生作用的具體情況更加撲朔迷離。2023年我國科學家測量珠峰峰頂的雪深是0.92米,可是義大利登山隊用測杆觀測到的雪深資料是2.

5米。姚檀棟研究員認為使用這種辦法是不能測得雪的真正厚度的,更不要說冰的厚度。他提出珠峰頂部冰雪厚度要遠大於2.

5米,可能在10米到幾十米之間。

康世昌研究員告訴記者,珠峰頂部以巖面為主,如果將雷達放置在冰雪層上,向下發射電波,可以檢測出冰雪層的確切厚度,但由於條件限制,從來沒有人將雷達背上珠峰進行測量。此外在峰頂的冰雪層上用冰鑽鑽至底部,也可測出冰雪層的確切值,但也沒人有做過此類測量,所以珠峰頂部的冰雪層的具體厚度依然是個謎。

珠峰地區在海拔6500米以上的地方,每年降水量是500毫米,以此來推斷,由於密實作用的存在,千萬年來在珠峰頂形成的雪冰層應該非常厚,絕不應該僅僅是專家猜測的厚度,很有可能是珠峰頂部冰雪層有物質損失,可是源頭卻很難找到。通常情況下,冰川處於底部消融和上部降雪積累的運動過程中,如果消融速度過快,可能影響冰川高度,但是珠峰是一個低於0攝氏度又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又是什麼導致了物質喪失呢?

對此,康世昌研究員提出了自己的假設:由於珠峰頂部不是一整條冰川,長期的氣候演變,使珠峰頂部冰雪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層面,近三十幾年氣候變暖,這一層面經過密實化後降低的比較快。珠峰頂部出現降雪後,大風吹雪的情況會經常出現,特別到了風季,風速每秒高達到

三、四十米,所以降雪難在於珠峰頂部積累。只有天氣候稍好、風速較小時,才會有一點積累,大部分降雪還是會被風都吹走。這或許能解釋峰頂物質流失的問題。

珠峰高度變化確實和全球變暖、溫度升高有關?

既然全球變暖引發的密實化加快被確定為珠峰降低的重要因素,那麼珠峰每年降低的值能否和全球溫度上升的幅度密切對應呢?

這還要從不同時段珠峰下降的具體數值談起,2023年到2023年間,珠峰頂部降低的比較快,接近每年0.1米,2023年至2023年間,降低過程減弱,只有0.01米,而2023年至2023年間,降低過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

1米,2023年到2023年,居然達到了0.13米。

「單就數字而言,前面兩個階段不能嚴格對應,因為氣溫的變化是每一年一個值,而對珠峰峰頂下降程度測量是幾年或十幾年有一個平均值,全球氣溫總體來說從2023年到2023年是冷期,上世紀70年代到2023年之間既有冷期又有暖期,所以按照每一年的氣溫與珠峰下降幅度一一對應有困難。想得到更確切的結論,必須有珠峰每年冰雪層的厚度變化和氣溫變化的詳細資料,完整取得這些資料目前還有困難。測量珠峰高度很難做到一年一測,但是弄清楚珠峰頂部雪冰的厚度還是有可能的,我們也希望有機會能取得確切資料。

」康世昌研究員解釋說。

他表示,用全球氣候變暖來解釋珠峰冰雪層高度降低代表了正確的研究方向,但是珠峰頂上的雪和冰的厚度到底是多少,峰頂的物質如何損失掉,仍有待於進一步的探索。(董毅然)

參考資料

幫忙解答一下行程問題

2樓:老大

1,行程可以稍微調整一下: d7拉薩-桑耶寺-青樸修行地-昌珠寺-雍布拉康-澤當 d8澤當-藏王墓—敏竹林寺-貢嘎機場-羊湖-拉薩 d11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薩迦寺-定日 d12定日-珠峰大本營-日喀則 d13日喀則-拉薩(北線)這天可以直接去機場不必回拉薩市區了。 2,以你的行程全包商務車就可以了,去珠峰也沒必要包越野車,11天包車費用大概在8500-9000左右吧。

3,日喀則可以直接去納木錯,這樣又節約出一天時間,建議你可以查查亞東的介紹,風景不錯。 4,去然烏其實不用過於擔心,那裡的景色主要可以安排在米堆冰川,即使去不了然烏也沒關係。 5,然烏:

平安客棧 定日:遊客接待中心 白壩賓館 日喀則:聖康酒店0892-8822922 澤當:

郵政大酒店0893-7821888 八一:金鑫大酒店0894-5821243-0

婦科HCG?幫忙詳細解答一下,婦科醫生進來幫忙解答一下這是怎麼回事 謝謝了!

hcg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是由胎盤的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正常人 hcg 人絨膜促性腺激素含量約為0 3miu ml。就是說如果測出來大於25,就判斷極大可能是懷孕了,而你檢測出的結果是小於10的,所以是沒有懷孕的。參考值 正常人 0 3miu ml 孕早期 孕周是末次月經開始計算 孕3周 ...

誰是電工?來幫忙解答下吧!幫俺看下這到底是咋回事

我來說幾句 1.這種房能換就換,不能換不懂電的處理起來要小心一點,兩個字危險 2.開水壺燒半小時還會開 2.1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用同一個開水壺到其它地方燒一壺看看要多久 判斷一下是不是燒開水的有問題 2.2如果測試沒有問題,可用萬用表的測量一下看電壓是否220v左右,一般在205 230v範圍內還...

問幾道題,希望能解答的儘快幫忙解答一下,謝謝

這是我自己的答案,不保證絕對正確 1.我們與其去苛求環境,還不如奮起。2.修改後的句子 1 這個漁村由於旱災澇災,兵禍匪禍,到了解放以前,只剩下二十一戶人家。主語位置不對 2 我剛吃了早飯,湖平就來叫我了。正 是現在時,了 有完成時的 味道,不能混用 3 晚間睡覺前,我刷了牙,洗了臉,然後才睡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