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選定國都的標準是什麼,古代國都的代稱都有什麼? 鳳凰城有沒有皇城的意思?

2021-03-29 07:11:52 字數 3020 閱讀 3230

1樓:匿名使用者

1、便於統治。如:孝文帝(北魏)為了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就曾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明成祖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平;

2、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有足夠了糧食**城內眾多人口的需要。如:孝文帝遷都(北魏)的另一個原因是平城氣候乾燥,生產的糧食不能滿足城裡眾多人口的需要;再如:洛陽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

3、要易守難攻、便於防守。很多都城都有護城河;

總的來說是要有利於其統治。

古代國都的代稱都有什麼? 鳳凰城有沒有皇城的意思?

2樓:楊文輝

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來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

幽都唐代曾設定幽都縣,遼時也曾設定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後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使用。

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個別稱,甚至一些企業的名稱、產品的命名也多用這兩個字。

春明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餘錄》,蓋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時至今日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京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迴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2023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202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大興金在將燕京改為中都的同時,設大興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東南部,包括今東城區、崇文區、朝陽區及大興區的東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2023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的意思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後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遊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2023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202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將準備都城遷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2023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

」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北京被稱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京師。

宛平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不準確,明清的宛平縣治區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大興區的西部。

京兆**二年(202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其範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至於鳳凰城,大部分都是一些地區,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改名叫做鳳凰城,應該是沒有皇城的意思的

古代國人指的是什麼制?|

3樓:匿名使用者

1. 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內的人。   《周禮·地官·泉府》:

「國人郊人從其有司。」 賈公彥 疏:「國人者,謂住在國城之內,即六鄉之民也。

」《左傳·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帥國人盟於大宮。」《史記·伯夷列傳》:

「 叔齊 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三章第五節:

「農民住在田野小邑,稱為野人;工商業者住在大邑,稱為國人。」   2. 國內之人,全國的人。

  《孟子·梁惠王下》:「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 唐 韓愈 《題楚王廟》詩:

「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 昭王 。」 宋 葉適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義而不以為勞;朋友國人,化其節而不以為異。

」 鄒魯 《中國同盟會》:「國人相視,皆伯叔兄弟諸姑姊妹,一切平等。」 西周時期,把居住在都城之內的平民叫做國人,而居住在郊外的,叫野人,但兩者都不是統治階級,這裡的國人不是指農民,而是指有奴隸,平民,手工業者,小奴隸主等等一些權力較小或者沒有權力的人,而不是單單的農民而已。

不要以為奴隸社會沒有農民,奴隸社會也是有農民的,一些有少量地而自己耕種的有「公民權」的人就是農民。 周人武裝拓殖的「城」通常有兩層城牆,內者曰城,外者曰郭。《孟子·公孫丑下》所謂「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周七裡的小面積就是古代的「國」。

居住在城郭之內的稱為「國人」,以別於郊外的「野人」或「鄙人」,即「庶人」。「國人」和「野人」都是脫胎於原始社會的公社農民,滅商後的周族公社農民與奴隸主貴族一起分別駐守在城邦與都邑,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農民則居住在野鄙之中,或隸屬於「國」,或隸屬於采邑,即「都」或「邑」。西周時期的「國人」和「野人」,由於前者是征服族,後者是彼征服族,因而他們的社會地位並不一樣。

4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時期,把居住在都城之內的平民叫做國人,而居住在郊外的,叫野人,但兩者都不是統治階級,這裡的國人不是指農民,而是指有奴隸,平民,手工業者,小奴隸主等等一些權力較小或者沒有權力的人,而不是單單的農民而已。 不要以為奴隸社會沒有農民,奴隸社會也是有農民的,一些有少量地而自己耕種的有「公民權」的人就是農民,只是數量很少而已。現在用於中國人的統稱。

不過因為歷史上的原因,我們這裡的「國人」的定義域僅限於中國大陸地區的公民,並不包括港澳臺。

古代銀元寶的重量,銀元寶重量標準是多少

古代銀錠的bai 重量,與當時的度du量衡制是相zhi吻合的。古代銀錠一dao般分五十兩 二專 十五兩 十兩 屬五兩和一兩等數種,多見的是五十兩重的銀錠。不同時期實行不同的衡制,所以,同樣是重五十兩的銀錠,重量上也有差異,因為唐代的一兩合42克,宋代的一兩合39克,金代的一兩合39.8克,元代的一兩...

紀委立案標準是什麼,紀委的立案標準是什麼?

紀委立案的依據是 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第十六條規定 對檢舉 控告以及發現的黨員或黨組織的違紀問題,經初步核實,確有違紀事實,並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式辦理立案手續 黨員和黨組織存在違紀事實,是紀委立案的前提條件 需要對違紀者追究黨紀責任是紀委立案的法規條件。以上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決定...

運動適量的標準是什麼,適量運動的標準是什麼

如果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健康,對許多人來說,掌握適當的運動量就非常重要。美國科 內學家發現 容,衡量運動量是否適度的標準,可以用運動同時是否仍能隨意交談來判斷。當人們在健身房裡運動時,如果能夠輕鬆談話,那麼人體許多重要的生理指標,如血壓 心跳等就會維持在 安全鍛鍊 的範圍內。這樣,既達到了鍛鍊健身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