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的賞析,《關雎》評析

2021-03-26 17:38:44 字數 5315 閱讀 3398

1樓:阿沾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

原文節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譯文: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

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

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

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創作背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併,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周南》大多數詩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關雎》是有關愛情的詩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2樓:井底之魚

原文: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善良美麗的少女,小夥理想的佳偶。

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採收。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沒能如心願,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採摘。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愛慕。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善良美麗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賞析:《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於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

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它所描繪的顯然是貴族階層的生活。它所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所以儒者覺得這是很好的典範,是「正夫婦」並由此引導廣泛的德行的教材。

3樓:晶天雪

一、這首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興」,即「興起」,也就是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

作品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採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二、這首詩還採用了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美。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以修飾動作的,如「輾轉反側」;用以摹擬形象的,如「窈窕淑女」;用以描寫景物的,如「參差荇菜」,活潑逼真,聲情並茂,體現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

三、用韻方面,這首詩採取了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

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美。

《關雎》評析

4樓:9點說史

《關雎》這首詩的表現手法屬於《詩經》詠物言志三法案——「賦、比、興」之一的「興」,即從一個看似與主題無關的事物入手,引出心聲,抒洩胸臆。

本詩語彙豐富,如使用「流」、「求」、「採」、「友」等動詞,「窈窕」、「參差」等形容詞,表明了詩人的文學技巧。全詩朗朗上口,韻律和諧悅耳。

其中有雙聲,有疊韻,有「之」字腳的富韻,加上對後世七律、七絕影響最大的首句韻式,使得本篇堪稱中國古代韻律詩的開山之作。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併,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周南》大多數詩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關雎》是有關愛情的詩篇。

5樓:耨耨の尐悅兒

短評析:

《關雎》

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是《詩經》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

《蒹葭》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覆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徵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徵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覆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執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現方法。

詩中還巧妙的運用瞭如「蒼蒼」,「、悽悽」,使全文聲情兼備。

全面賞析:

《關雎

《蒹葭

6樓:匿名使用者

《關雎》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是《詩經》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

關雎:篇名它是從詩篇中第一句中摘取來的。《詩經》的篇名都是這樣產生的。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此詩三章重疊,各章均可劃分為四個層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這境界,是在清虛寂寥之中略帶淒涼哀婉色彩,因而對詩中所抒寫的執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詩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意味著追求艱難,造成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著追求,但「伊人』都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盪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並列的兩個層次,分別是對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境界的兩種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這是述寫逆流追尋時的困境:艱難險阻無窮,征途漫漫無盡,示意終不可達也。

「溯游從之,宛在水**」,這是描畫順流追尋時的幻象:行程處處順暢,伊人時時宛在,然而終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順流,百般追尋,執著之意可見;不是困境難達,就是幻象難近,終歸不得,悵恫之情愈深。

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體而充分的展現。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覆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徵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徵著伊人短評析:

《關雎》

出自《詩經•國風•周南》,是《詩經》的首篇,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

《蒹葭》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覆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徵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徵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覆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執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現方法。

詩中還巧妙的運用瞭如「蒼蒼」,「、悽悽」,使全文聲情兼備。

全面賞析:

《關雎

《蒹葭》:http://baike.

baidu.***/view/18684.htm 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覆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執不已的精神。

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現方法。詩中還巧妙的運用瞭如「蒼蒼」,「、悽悽」,使全文聲情兼備。

關雎主要寫怎樣的情景,《關雎》中所描述的場景。

關雎主要寫一個 君子 對 淑女 的追求,寫他得不到 淑女 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得到了 淑女 就很開心,叫人奏起 來慶賀,並以此讓 淑女 快樂。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 疊韻和...

《詩經關雎》的全文及意思詩經關雎原文注拼音版本

作品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白話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小洲。美麗賢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左...

怎樣解讀古詩《關雎》

關雎 是 詩經 裡面的一首詩,裡面的詩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家也耳熟能詳。在孔子看來,關雎 是表現 中庸 之德的典範。毛詩序 釋其吟詠 后妃之德 因其在夫婦之德方面具有典範意義,而夫婦乃人倫之始,因此被列為 風 之始 漫長的 關雎 闡釋史上,眾說紛紜,自漢儒而興的教化說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