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道教與佛教的關係是什麼呢,儒教與道教,佛教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2021-03-23 09:58:16 字數 5143 閱讀 2272

1樓:匿名使用者

儒教這一說法確實較少聽到,一般只說儒學、儒文化吧。它主要是以孔子為代表形成的思想、教育等的體系,而道教和佛教卻體現在其宗教性質上,且道教是中國本土教派,,佛教確實外來教派,不過影響更為深遠,可是都體現其唯心主義。。。。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心靈的寄託,儒教是事業的動力,道教是生活的態度

3樓:御景苑

儒教 道教 佛教都在發展,也在融合。相互借鑑、相互引用,將對方的精華、哲理運用到自己的理論體系中,使之更完美。

其目的都是讓人有個精神寄託,有利於社會和諧。現在農村的廟宇所供,以道家人物居多。但很多廟宇中道、佛同時供養。真正的教徒並不多,大家進廟多為祈求平安或求財求福。

4樓:老對聯

音亦可觀,方信聰明無二用;

佛何稱士? 才知儒釋有同源.

道道非常道

天天小有天

5樓:匿名使用者

紅蓮白藕,本是一家。佛本是道

儒教與道教,佛教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6樓:熱心網友

共同之處是:都是文化、都是教育。都是以淨化心靈為基礎的,集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於一身的無上教育。

不同之處是:目標不同,儒教是要把大眾教化為忠心愛國,深明禮儀廉恥的,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明理者。道教是在儒教的基礎上,放棄對凡塵的執著,見自本性與真身,而超脫於世。

佛教認為,眾生的本性都是佛,見性即可成佛。

佛教儒教道教有什麼區別

7樓:毗沙王

三者的區別:

第一、佛家講「超世」,道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

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對人來說都是苦海。對現實人無能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脫----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脫,就要放棄各種慾望,追求超脫生死輪迴的"苦海"而進入涅磐(無苦的極樂世界)。

佛教主張捨棄對現實物質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對來世的嚮往。

道教認為,個人修養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於個人的修煉,跟別人沒有關係,主張遠離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塊地方修煉。道教的修煉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運用內丹和外丹進行修煉。

所謂內丹就是氣功,外丹就是服用長生不老藥。而修煉內丹和外丹都是個人的事,祕密的事,需要遠離社會,所以,道教是主張"出世"的。

儒家是主張參與社會的,而且主張個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參與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標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是把人自身的發展與對家庭、社會的貢獻緊密聯絡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張"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對「心」的詮釋,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比喻來闡釋我們的心,進而教導我們如何找心、安心、淨心。「心理學」西文原意為「闡釋心靈的學問」,後來引申為「研究人類自身問題的行為科學」。這種發展演變符合佛教對宇宙人生的闡釋,所謂「心能生萬法」。

佛教從心的角度概括世界萬物的一切,並對人的行為問題進行根本性的**與闡釋,因此,佛教早已構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佛教的教義幾乎都在談心,在諸多經論中隨處可見,其中以「唯識學」對人類精神的分析,最具現代心理學色彩。

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追求延年養生、肉體成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由元氣構成,肉體是精神的住宅,要長生不死,必須形神並養,即有「內修」「外養」的工夫。

儒教是禮法,要求如何做人,每個人應該怎麼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滅人慾」,哪怕削足適履也要人來適應宗法社會的綱常,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講的是淨,道家講的是靜,儒家講的是敬。佛家講的是養心,道家講的是練氣,儒家講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徵

佛教兼倫理和功利、理性和巫術而有之,透露出一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處世機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當的巫術性質,更多的適應了當時底層民眾的需要。儒教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倫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徵。

道家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條比較隱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歡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視對全民的「普及義務教育」。道家傳授**特別重視**的「根性」,也就是所謂「天資」。

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這塊料,道家就不會收你做**。

佛家與道家的隱逸和比較「清高」的作風相反,特別喜歡普渡眾生,講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們現代的義務教育,佛教也喜歡普及他們義務教育。佛教主張「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張「普渡眾生」。

佛教的這種群眾化大眾化作風,使得佛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廣為流傳,發展傳佈比較快。

儒家主要是在讀書人中進行教育。他們不像道家的隱逸,也不像佛家那麼普渡眾生,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傳佈教義和思想,所以儒家**往往是「書生」。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義:佛教是宗教沒有疑義,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與道家存在異同點,因為道家指老莊之學,而道教卻並非老子本人創立的;至於儒教作為人文宗教,由於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認說儒家文化帶有宗教性質。

儒教,道教與佛教三家的教義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根本教義是講生命的生死根源。即了義經所講。佛教也有闡述世間法則規律的,即不了義經。

佛教四依四不依中即講過,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並且有一句話:莫將如來不了義,回為己解,以誤初學。

相對於佛教了義經來看,儒道所闡述的,還是在不了義的範圍。

9樓:無量光無量壽

名相雖異,教義目的本質圓融無二。

你認為儒教與佛教,道教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長篇大論。就簡單直接說根本區別。我認為儒家只講究入世之學,是人文禮儀方面的。

道教是修人天果報,是修身與修命,也有很多派系。但和佛教不一樣只有究竟不究竟的區別,在出世間法上佛教更究竟一些。而在佛教看待道教只是外道和印度的婆羅門教相仿。

而佛教根本目的和教義是眾生離苦得樂,人人都能成佛得三菩提,正等正覺,人人沒有階級,沒有八苦二惑。現在也有三教合一的看法。主要是儒家是入世間法,道和佛教是如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而佛教和道教在出世法上佛教更究竟。以上個人看法只供交流。

道教,佛教,儒教有什麼區別?同時又有何共通的關係

11樓:匿名使用者

佛家和道家是修煉的兩大派系(這麼說不完全準確),佛家講普度,法門大開。道家不講譜度,只度有緣人。要說積極影響那就是淨化人心,提升社會道德水平。

儒教不是教,孔子說的是做人的道理,儒教應該歸在道家範疇。佛教和道教之間表面上應該沒有什麼聯絡,佛教起源於古印度,道教起源於漢地。

12樓:手機使用者

看看張緒通的化胡經佛道大混戰 再看看三武滅佛的文章。聽聽百家講壇歷史課程。看看**農奴制度廢除的過程看看2023年的中印之戰。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最先產生,後來佛陀欲來中國傳法,可是中國處於戰國時(約是東周時期),戰亂頻繁,人民無出家修道的思想。佛陀派幾位**化身來中國,教化人民:老子-迦葉尊者化身,孔子-水月童子化身,顏回-明月儒童化身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世界成就品第四》

今天想起來一箇中國道教的這公案,來對你們大家講一講。這個公案雖然不是佛教的,但是也沒有跑到佛教外邊去。因為佛教包括一切的宗教,沒有哪一個宗教是在佛教外邊的,都是在佛教裡邊。

就是你罵佛教的宗教,毀謗佛教的宗教,都是在佛教裡邊包括著,沒有跑到佛教這個教義的外邊去。因為佛教的道理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十方三世。既然這個樣子,那麼無論你信佛不信佛,都在佛教裡頭包括了。

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就道教的道理,我們也可以講,尤其道教這個老子。老子你們各位知道是誰呢?老子就是迦葉祖師來的,來做的老子。

因為他願意修頭陀行,願意做一個特別的樣子,所以他化身並不是迦葉祖師自己,他化身來做一個老子。那麼這個孔子呢,他是這個水月童子來的,也是佛的一個**。那麼顏回啊,都是。

就他們要到中國來開闢中國這個大乘佛教,所以他們幾位先化身來到中國,提倡這個道教的理論,提倡這個儒教的理論,將來好和這個佛教合而為一。所以有的人說儒釋道三教是一家,這也有一種的這麼個理由,但是他們不完全瞭解,只知道個皮毛。

儒釋道三而一?一而三

摘自《水鏡迴天錄白話解.賢聖篇》上宣下化老和尚著述

14樓:達達熊

在古代有以佛修心 以道修身 以儒治世之說 佛教過去認為 只修性不修命 肉體是一副皮囊死後就回歸極樂世界了 而道家則主張生命在我不由天主張長壽養生 性命雙修 羽化登仙 而儒家主張

齊家治國平天下 立世濟人 但現實也會隨自然的變化而改變 比如經濟時代 僧尼 的所作所為是不能代表佛的 只能代表他自己的 物質欲罷了 在現實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帥土之賓莫非王臣這樣一來 佛教的 方外之說就不存在了 離開地球 根本就生存不了 在說也沒那本事 至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遁入空門就更不可能了 僧尼不都在地球上生活嗎 她們(他們)也要食人間煙火要發展經濟 還有那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唸經超度不都在干涉世間的事嗎 甚至在暗中控制某些眾生所謂國有國法 天有天規 人道中有人犯了錯誤自有人間的法律制約裁判 輪不到 它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胡亂安排禍亂世間 造疾生難 佛教經書安排 討債 冤孽 債主 禍亂世間 危害人類 那胡亂投

胎胡亂討債 調動死去以安息不存在的靈魂 去逼迫活人討債做孽 在由 它們的所謂的大德 佛法化解超度幫人除因果 了孽債 在勸人都去發展佛業 佈施燒香信奉 你若信佛 到你去世後僧尼在念經抓你的下輩親屬在去信佛燒香 這樣就永遠 不得解脫 苦海永無盡頭 所謂害人害己 要不然 為何哪朝那代都曾有過禁佛運動更嚴重的就是滅佛運動 你想就近代吧 山下的百姓 夫妻二人 在城裡買一套房子要還貸30年左右平日還要節儉 如無業人員個體小商業者要為社會負擔一部分義務吧但僧尼呢 他們的房子不用貸款還債 且住居產權是無止禁的也不用拆遷回遷 還有他們不用承擔國家的任何義務 不用繳納各種稅役 但在經濟上其發展能力要比普通的企業快多了。這是佛對經濟的影響 道家發展的不如佛家快也不如佛家的勢力大 道家有他自己的一套主張做為終止。儒就不用提了 儒代表的就是現代社會人類的發展人員包括大的勢體強體也包括時代的主宰者。

現代是科技時代什麼佛魔都鬥不過現代化**迷信就是對現實世界認識不夠。

15樓:吳蛛

這個東西解釋不清。從東漢具體出現就開始相互吸收相互鬥爭的。要是一定要進行細分,會拆出三個四不像來。你要是感興趣,推薦看看卿希泰的著作,老師是三教關係研究方面的權威。

16樓:看我堂堂男兒

他們的共性都是為了撫慰人們的心靈,幫助統治者更好的統治子民,他們的區別在於服裝,造型。

儒教的教義是什麼,儒教,道教與佛教三家的教義區別

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這種現象的內容就是一群人對人生某些根本問題及相應對策持有相同的觀念,並用這些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這群人就是宗教信徒,他們組成的團體是宗教組織,他們所持的觀念是宗教教義,而宗教教義則是一個宗教的核心要素。人在哭聲中來到這個世界,渡過短短數十個春秋,嚐盡人間的悲歡冷暖,然後在痛苦恐懼...

古代玄學和道教儒教佛教的關係

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 老子 莊子 和 周易 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其思潮持續時間自漢末起至宋朝中葉結束。玄學主要和道教有關係,跟佛教 儒教沒有什麼關係。少年學儒,中年學道,老年學佛。這是有一定意義的。儒教,道教,佛教,其精神表象是不同的,但他...

道教與佛教 儒家的關係,道教與佛教 儒家的關係

開導世人 提高內心修養 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去看季羨林的 玄奘 大唐西域記 中有詳細介紹 道教以道家為原點,詳細闡述了從道到神的觀點。道教借鑑了一些佛教的今文,是為了附會世人,道教的本質與佛教不同。它更加樂觀向上。儒家嘛?東漢有個葛洪,就是寫抱朴子那個。他本人就是一個儒道兼通的人物,他認為年輕時要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