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在作物遺傳育種上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22 01:53:04 字數 3457 閱讀 2096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種質資源多樣性的極大豐富,主要歸功於長期自然與人工選擇的雙重作用。因此,糧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栽培方式複雜、人文環境多樣,故形成了更加絢麗多彩的極大的豐富性。截止到2023年底,全世界各國共儲存有作物種質資源5554505份(含有重複,各國之間重複至少有50%),而其中63%為糧食作物,主要糧食作物的種質資源數量見表1-7。

表1-7世界上主要糧食作物種質資源數量單位:份

中國到2023年底共儲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382593份(包括國家種質庫與國家種質圃儲存總和,但已去掉兩者重複),而糧食作物種質資源243808份(不含大豆種質資源,下同),佔中國全部種質資源的64%;而國家種質庫長期儲存有344761份種質資源,其中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為235829份,佔全部長期庫存種質的68%(表1-8)。

拓寬糧食作物的遺傳基礎對種質資源有什麼意義?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大多數糧食作物是1萬年來從野生種栽培馴化而來的,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人類強大的選擇壓力使作物的多樣性發生急劇變化。特別是二戰以來單純追求產量,使作物品種單一化,推廣品種遺傳基礎狹窄的問題更加突出。賈繼增等(2001)用分子檢測的方法證明了現代選育品種的遺傳多樣性最差、地方品種較好,野生種(含野生近緣植物)遺傳多樣性最豐富。

他們用rflp標記在14個普通小麥品種(系)各條染色體上的472個位點進行遺傳多樣性檢測,其中283個位點有多型性,其中小麥稀有種硬粒小麥與粗山羊草雜交後染色體加倍育成的synthetic特有等位變異175個,含小麥稀有種血統的品種有特有等位變異27個,地方品種有特有等位變異12個,而10個品種間雜交育成的品種只有0~7個。對這10個品種間雜交育成的品種進行21條染色體上等位變異的遺傳距離測定,發現其相似係數達80%。現代品種遺傳基礎如此狹窄,說明利用野生種和地方品種擴大其遺傳基礎、增加遺傳多樣性是十分必要的。

作物野生種質和地方品種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並帶有許多重要經濟、抗性、品質性狀的優異基因,但由於這些優異基因常常與不良基因連鎖,加上野生種鑑定困難,雜交不易,使育種家不願意或很難直接利用這些種質資源。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生物技術的突破,為野生種質和地方品種的利用展現了更好的前景。目前已用分子標記的方法鑑定出許多抗病、抗逆基因。

feldman(1993)利用分子標記研究指出,用小麥栽培品種與野生二粒小麥雜交,再用小麥推廣品種回交,可選育出比推廣品種產量高14%的品系。xiao等(1997)在低產野生稻中發現了兩個qtl位點,可使雜交稻的產量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17%,且這個位點不與任何負效應基因連鎖。我國收集編目的糧食作物野生種質和地方品種達24萬份之多,另外還有15萬份左右的野生種質和地方品種有待收集。

可以說,分子技術成熟之時,就是這些資源發揮巨大潛力之日,這也是糧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在。

中國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在農業發展中有什麼作用?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50年來,我國共選育糧食作物新品種4000多個,良種覆蓋率達85%以上,並使我國主要糧食作物進行了4~6次品種的更新換代,每次更新換代都使產量增加10%~20%,作物的抗性、品質也有顯著的提高。其中種質資源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據專家分析,優異種質資源所起的作用佔一半。從2023年到2023年間的55年中,我國糧食單產從1029kg/hm2提高到4620kg/hm2,增長了3.

49倍。在糧食播種面積減少834萬hm2的情況下,糧食總產從1132億kg提高到4695億kg,增長了3.15倍;儘管同期我國人口從5.

4億增長到近13億,而人均佔有糧食數量卻從209kg達到了361kg,幾乎翻了一番,取得了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糧食作物的多樣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糧食作物多樣性表現在作物種類、種質資源等多個水平上的多樣性;也反映在同一作物眾多品種,同一性狀多種表現,同一表型由於多個基因等多種層次的多樣性。當然,糧食作物多樣性是作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曆來重視糧食作物生產,所以糧食作物的品種最多,型別豐富,多樣性表現的充分。

作物的遺傳多樣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種質資源的重要性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種質資源是生命延續和種族繁衍的保證,種質庫為研究農作物的起源和進化、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按植物分類學統計,庫存資源種類不僅豐富,隸屬 35科192屬712種,而且這些種質的80%是從國內收集的,不少屬於我國特有的,其中國內地方品種資源佔60%,稀有、珍稀和野生近緣植物約佔10%。

這些資源是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經過上千年的自然演變形成的,蘊藏著各種潛在可利用基因,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基礎。國家把這些資源收集起來作為戰略資源加於儲存,以備子孫後代加以利用。隨著貯存數量、種類多樣性的增加,以及貯存時間的延長,國家庫貯存資源正在發揮其重要作用。

國家作物種質庫的職能與任務

1、負責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的長期儲存,以及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的中期儲存與分發。

2、研究農業植物種質資源的低溫儲存理論與技術,發展確保種質資源低溫安全儲存的預警、監測及更新等技術。

3、研究無性繁殖作物、頑拗型種子作物等特殊種質的中長期離體儲存理論和技術,探索和發展種質資源新的儲存方法與技術。

4、發展和制定種質資源中長期安全儲存的種質庫管理標準和技術規範。協調上級有關部門搞好全國低溫種質資源庫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促進全國作物種質資源儲存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6樓:匿名使用者

種質資源是作物育種的物質基礎。然而在現代育種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生產上使用的品種有遺傳基礎日益貧乏的趨勢。其原因是:

①在育種中,人們總是按照一定目標,沿著一定方向進行選擇,選擇的時間越長,強度越大,品種的遺傳基礎也就越窄。

②雜交育種中使用的親本,越來越集中到對當地條件最能適應、綜合性狀最好、配合力最佳的少數幾個品種上。如美國自20世紀初以來大面積堆廣的大麥品種所涉及的親本,總共只有11個品種,中國自50年代起的30多年中,全國各地育成的小麥品種的主要親本也只有十幾個品種。這樣就導致眾多品種之間的親緣相近。

③新品種的不斷育成和推廣,使原有老品種特別是地方品種逐漸被淘汰,常未作為種質儲存下來,致使許多有益的基因隨之丟失。

④隨著農田基本建設規模的擴大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農田生態環境條件的差異日益縮小,致使許多作物的多樣性變異失去了生存條件。水庫、工廠、道路等設施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還使一些野生種失去了適宜的生存環境而瀕臨絕滅。

由於以上原因而產生的作物遺傳基礎的狹窄性,以及育種工作的進展,使作物種質資源蒐集和儲存的重要性愈益突出。預期在未來的農業中,作物種質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有關研究工作的深入程度將決定作物育種的優勢。

現代生物技術在作物遺傳育種中的作用

7樓:

你是要答題嗎?這個題出的優點問題,現代生物技術包括遺傳(基因)工程

我想報考中國農大的作物遺傳育種學,剛準備。請問:作物種質資源創新(研究方向)的導師如何?謝謝

世界前三位的糧食作物世界三大糧食作物排名

小麥 稻穀 玉米被稱為三大糧食作物。1990年三者合計播種 面積5.06億公頃,約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72.4 三者產量合計15.89億噸,約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83.2 世界糧食作物包括小麥 稻穀 玉米 大麥 高梁 燕麥 黑麥和粟等八種。在聯合國的統計中稱穀物。世界糧食作物包括小麥 稻穀 玉米 大...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下列土壤型別中最適宜種植水稻的是黏

水稻的底層土一般為黏土,這樣有利於保肥保水,上層以壤土為好。種水稻是用什麼土?種水稻當然是用壤土了。選a.壤土是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 粉粒 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質地介於黏土和砂土之間,適應種植多種植物 包括水稻 也是藥用植物栽培理想的土壤,根及根狀莖入藥的植物更宜在壤土中栽培。砂土是指土壤顆粒組成中...

蘇聯很冷,能種什麼糧食作物,蘇聯的配給制是什麼?

蘇聯很冷?這是哪兒來的情報?蘇聯遠東地區如西伯利亞地區的確很冷,年平均氣溫也比較低。但是西部地區,也就是烏拉爾高加索以東,氣候不是特別冷。現在的俄羅斯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和土豆 主食三大板塊 麵包 土豆 牛肉 其他的經濟作物也有產量,不過自蘇聯開始,到現在的俄羅斯,農業都不發達,所以產量較少。俄羅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