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是什麼意思

2021-03-20 05:11:12 字數 5093 閱讀 4861

1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意思是: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

「致虛極」,「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虛是無物,極是極致。「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汙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虛」從道家角度來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種精神狀態,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達到空和虛的狀態,才能夠接受足夠多的資訊用以分析事物變化的真正規律。

「守靜篤」,與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靜的狀態保持篤定。寂然不動曰「靜」,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者說態度,從現代科學角度看,守住自己對世界本源規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篤定,不受外界負面因素干擾,最終才能真正的求得」道「。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解釋

萬物都是由動而生,由靜而歸根。雖生生不已,但卻終而無不歸其本。樹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落葉歸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沒有無根之事物。

萬物之根在何處?蓋在將開未開、將動未動的靜態之中。人與萬物未生之時,渺茫而無象。既育之後,則生生不息,終有滅時。唯將生未生時的虛清狀態,才是萬物之本根。

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關,惟有收心歸靜,凝神於虛,養氣於靜,達到虛極靜篤,自然永珍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就是人心之「復」。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復見其天地之心乎。

」人應當常思複本的重要意義。

如果真能經常致其虛極,守其靜篤,即可與天地為一體,與萬物為一身。那麼,我之性體,可與天地並立;我身中之炁,可與萬物並通。陰陽消長的規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

至此,返本復靜之理便可得矣。

2樓:匿名使用者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造其極曰「致」。「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真空無象曰「虛」。

「虛」就是佛家所說的「空」。以往道家只講「清」與「虛」二字。「清」是形容那個境界,「虛」則是象徵那個境界的空靈,二者相通意同。

虛而至虛曰「極」。「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汙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守靜篤」,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守靜篤」講的是修**夫,要一心不亂、專一不二地「守」住心。

如靈貓捕鼠一般,目不轉睛,聚精會神,思想高度集中。又如雞之孵卵,緊閉雙目,精神內守,專注在所孵的雞蛋上。這是一種修定的功夫,也是虛靜到極點的比喻。

致虛者,天之道也。守靜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虛,以至於達到至極,則萬物之氣質不實 。

地之道若不守靜,以至於至篤至實,則萬物的生機便不會發生。所以說,虛是造化萬物的樞紐;靜是決定萬物品類質地層次的根蒂。天地有此虛靜,故日月星辰,成象於天;水火土石,成體於地。

象動於上, 故萬物生;體交於天,故萬物成。所以虛靜之妙,無物不稟,無物不受,無物不有。萬物都是出入於陰陽,才能升降造化。

成就萬物,與萬物並作者,皆是此虛靜之妙。

萬物都是由動而生,由靜而歸根。雖生生不已,但卻終而無不歸其本。樹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落葉歸根。

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沒有無根之事物。萬物之根在何處?蓋在將開未開、將動未動的靜態之中。

人與萬物未生之時,渺茫而無象。既育之後,則生生不息,終有滅時。唯將生未生時的虛清狀態,才是萬物之本根。

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關,惟有收心歸靜,凝神於虛,養氣於靜,達到虛極靜篤,自然永珍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就是人心之「復」。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復見其天地之心乎。

」人應當常思複本的重要意義。如果真能經常致其虛極,守其靜篤,即可與天地為一體,與萬物為一身。那麼,我之性體,可與天地並立;我身中之炁,可與萬物並通。

陰陽消長的規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至此,返本復靜之理便可得矣。

3樓:百度使用者

含義是: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但由於外界的干擾.**,人的私慾開始活動。因此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注意」致虛「和」守靜「,以期恢復心靈的清明。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當達到極度虛空的境界,內心安然篤定,就能覺知世間萬物生髮之道,是周而復始,迴圈往復。

5樓:angela韓雪倩

【翻譯】盡力使心靈達到一種虛寂的狀態,牢牢地保持這種寧靜。萬物都在蓬勃生長從而觀察到了迴圈往復的道理。萬物紛繁茂盛,最終各自又返回到它的根本。

出處:《道德經》

拓展資料:

本章是老子對養生之道的闡述和論證。宇宙萬物各歸其根,然而歸根必須覆命。守靜則元神動,守虛則元氣實,元氣充沛則元神旺暢。

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礎,有精則有神,無精則神滅。反過來說,精須神守,有神守護的生命才會充滿活力。

以往人們研究老子,總是用「清靜無為」、「恬淡寡欲」這幾句話概括老子的人生態度。但從總體上看,老子比較重視清靜無為,主要是就治國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語,不完全指修身的問題。這一章並不是專講人生,而是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

但無論是認識人生哲理,還是認識客觀世界,其基本態度是「致虛」、「清靜」、「歸根」和「覆命」。

先說「致虛」。虛無是道的本體,但運用起來卻是無窮無盡的。「致虛極」是要人們排除物慾的**,迴歸到虛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為爭權奪利而忘了「道」。

「致虛」必「守靜」,因為「虛」是本體,而「靜」則在於運用。司馬遷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史記·太史公自序》)這是很扼要的概括。

「靜」與「動」是一對矛盾,在這個矛盾中,老子著重於「靜」而不是「動」,也不否定「動」的作用。再說「歸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諸義,是一切事物起點。

在老子看來,對立是過程,是相對的,統一是歸宿,是絕對的。這就是歸根的哲學含義。不過,老子哲學帶有迴圈論的色彩。

任繼愈說「老子主張要虛心,靜觀萬物發展和變化,他認為萬物的變化是迴圈往復的,變來變去,又回到它原來的出發點(歸根),等於不變,所以叫做靜。既然靜是萬物變化的總原則,所以是常(不變),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認為消極無為,可以不遭危險。

」(任繼愈《老子新譯》)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3]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6樓:丹格教育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翻譯】盡力使心靈達到一種虛寂的狀態,牢牢地保持這種寧靜。萬物都在蓬勃生長從而觀察到了迴圈往復的道理。萬物紛繁茂盛,最終各自又返回到它的根本。

7樓:匿名使用者

虛靜到極致,可以感受到一種萬物即我,我即萬物的狀態,這個時候可以發現萬物有生有滅。歸根即滅,滅只是新生的開始,哦!原來生死只是在不斷的輪迴。

輪迴的原因只是因為心中有執念。這個「執念」叫"常」與佛門說的"因果「相近。知道了"常"則心明眼亮,方才明白未來要發生的事原來根源在此刻自己所播的種。

不知"常」則會被自己的慾望驅駛而種下無邊惡果。明白了"常"方才發現此刻所受之苦原來是曾經自己所造成,於是對待任何困境、磨難都必須包容,因為那是在還債!從包容人事至包容萬物天地,達此天人合一之境,方才明白肉身原來只是幻像,如此災又何來。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道德經裡的一句話,主要意思是:世間萬物的生死輪迴,我在這裡反覆的看著。版本章是權老子對養生之道的闡述和論證。

宇宙萬物各歸其根,然而歸根必須覆命。守靜則元神動,守虛則元氣實,元氣充沛則元神旺暢。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礎。

9樓:美人計

假設我們覆在平行的紙面上行制走,語行動默,時時即是平行紙面的本源,似有非無又是平行紙面的一部分,是沒有盡頭的,不知常。

假設平行紙面是彎曲的,彎曲的似圓一樣,那我們行走始終是起點走向原點,原點就是起點,那我們語行動默似在變化,未曾有一點變化,致虛極。致虛極,恬淡虛無,時時就在語行動默中,既是平行紙面的本源,似有非無又是平行紙面的一部分。

假設平行紙面不存在了,語行動默就不復存在了。雖不復存在,守靜篤,內守幽斂,其中有物,其中有精,似有非無,無喜無憂,知常乃容。

萬物紛繁複雜,我觀察都是這個樣子。

老子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致虛極,餘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變,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

10樓:感性的我是

原句: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釋義: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凶。

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十六卷

註釋:①致虛極,守靜篤: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但由於外界的干擾、**,人的私慾開始活動。因此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注意"致虛"和"守靜",以期恢復心靈的清明。

極、篤,意為極度、頂點。

②作:生長、發展、活動。

③復:迴圈往復。

④芸芸:茂盛、紛雜、繁多。

⑤歸根:根指道,歸根即復歸於道。

⑥靜曰:一本作"是謂"。

⑦覆命:復歸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萬物運動變化的永恆規律,即守常不變的規則。

⑨明:明白、瞭解。

⑩容:寬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為自然界的代稱。

求籤,籤詞裡的虛是什麼意思?求財虛,是什麼意思

虛,不實也。如水中月,雖在眼前,卻不可得。虛字虎字頭惡字心。千萬別求財。否則虧死 婚姻虛是什麼意思,抽籤說的 此簽有 一諾千金 之意。提醒當事人,信守承諾。老子說 夫輕諾必寡信。意思是說,一個凡事都輕言承諾的人,必然難以守信。因此,不要輕忽任何曾經許下的諾言,物件包括他人與自己。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美...

別緻的致是什麼意思別緻中的致是什麼意思啊?

與眾不同,新奇特別有致的意思。一 拼音與釋義 1 拼音 zh 2 釋義 與眾不同,新奇有致之意。3 出自 湘雲笑道 這倒別緻。紅樓夢 二 造句 1 優秀的藝術作品一般都具有新穎別緻 不落窠臼的特點。2 我的生日要到了,姐姐給我做了一件精細又別緻的手工禮品,我很喜歡。致釋義 1.送給,給予 仕 退休 ...

體裁是什麼意思,《老子》的體裁是什麼?

體裁,指一切藝術作品的種類和樣式,其藝術結構在歷史上具有某種穩定的形式,這種形式是隨著藝術反映現實的多樣性以及藝術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審美任務而產生發展起來的。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體裁,是指詩文的文風辭藻。分類體裁的門類眾多,般包括文章體裁 記敘文 說明文 議 應用文,詩歌 散文 戲劇 繪畫體裁 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