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說的人格什麼定義,心理學上的人格是啥意思和性格有啥區別

2021-03-20 05:01:46 字數 5047 閱讀 1533

1樓:有種慵懶叫

1、層次性定義。強調人格組織的層次性,認為人格是個體具有的一種系統性的心理動力結構。儘管把人格視作一個「系統」,嚴格意義上說只是對人的行為在大量觀察基礎上做出的一種假設,但假設歷來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

正如法國科學家彭加勒指出:「沒有假設,科學永遠也不能前進一步。」

2、毫無疑問,把人格界定為個體的系統性的心理結構,相對於只從某一視角認識人格,是一個有意義的突破,更能接近反映人格的本意。受貝塔朗菲系統論的啟示,一些心理學家認識到,人格是互相聯絡、相互依存的各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3、如認為「人格互動結合的行為系統的動力組織」,「人格是個人經由社會化獲得的整體」,「人格是個體有遺傳和環境所決定的實際的和潛在的行為模式的綜合。」諸如此類的觀點都表明人格不是某些特質雜亂無章的偶然集合,而是一種具有整體性的系統。這種人格理論中,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三步人格結構論被認為最具代表性。

4、但是,弗洛伊德在論證人格形成動力時,過分強調非理性的潛意識的力量如性本能的衝動,而輕視人的理性的作用,這一點受到一些學者的批評。夏軍在他的《非理性世界》一書中有針對性地指出:「人格是人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相互契合的主體結構,這種結構在精神上表現為理性與非理性的雙重性。

5、羅列式定義。將人格看作個人所有屬性的綜合,把人格看成「人的自然」,諸如:需要、慾望、動機、興趣、氣質、能力、個性等等。

因而認為人格是一箇中性概念,對人格研究應當採取冷靜的客觀的自然科學的態度,對人格評價應當不做道德價值判斷,而只是描述「是否正常」、「是否健康」,這種人格觀念曾一度在西方心理學界達到相當程度的共識。

6、卡爾生就此這樣評說:「如此的人格認識雖然能保持客觀性,並避免了與倫理學等研究的重複,但容易忽視活生生的人。」卡爾生的這句話明確指出了這種人格理論的片面性。

活生生的人是必定具有社會屬性的,必然會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因此,即使是「人的自然」的人格特徵一旦與社會生活和社會時間相聯絡,就具有道德評價的意義,就不可能是中性的。

7、區別性定義。認定人格即個性,是表現為人與其他人相區別的特質上的個別差異。「人格是一個人區別於另一個人並保持恆定的具有特徵性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

」「人格是能加以測量的個體差異的所有相對持久的維度的總和。」

8、林德採荷文 2023年曾撰文指出:「人格是特徵的一種組織,它存在與自己而區別與他人。」英國心理學家卡特爾認為,所有的個體都共同具有一些影響其行為的內在的人格因素。

他把這些人格因素稱為根源特質。

9、適應性定義。認為人格是人對環境的獨特的適應,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適應方式就是人格。奧爾波特在對前人概念加以比較與歸納之後,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定義:

「人格是個體在心理、物力系統中的動力組織,這個動力組織決定人對環境順應的獨特性。」奧爾波特的上述定義在某種程度上被當作現代心理學中習慣用法的綜合。

10、臺灣學者楊國樞與奧爾波特有相近的觀點。他認為:「人格是個體與其環境互動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身心組織,而這已變動緩慢的組織是個體適應環境時,在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念、氣質、性向、外形及生理等方面,各有其不同於其它個體之處。

」11、艾森克也認為:「人格乃是個人的性格、氣質、智力和體格的相對穩定而持久的組織,它決定著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型。」這種人格觀念揭示了人格與客觀環境的關係。

12、說到底,人格是人的本質的具體化和個性化,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關係和個體的社會實踐,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文化和社會歷史條件,總之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因此,把人格看作是個體對環境獨特的適應性從一個角度闡明瞭人格的要義。

任何人格都具有理性的一面,也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在一般情況下,在人和人格中,理性佔有主導地位。」弗洛伊德的**榮格也發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學說。塔強調「道德良心繫統」的作用,認為興趣、信念、信仰、理想、世界觀(包括人生觀、價值觀)是重要的人格動力要素。

心理學上的人格是啥意思和性格有啥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學上的人格,亦稱個性或個性心理特徵,它反映了一個人總的心理面貌,是相對穩定、具有獨特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能力、興趣、愛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內容。人與人之間顯著的差別就在於人格。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的重要方面,人的個性差異首先表現在性格上。

人格與性格的區別就是整體與部分的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樓上。

人格和性格在某方面相似,但不是一樣。

人格**是一個擁有兩個人格,大部分是相反的。人格**症是擁有兩個不同的記憶,那些記憶可以是自造的,也可以是外來因素,產生的反應。所以性格也會不同。

但性格不代表人格,人格不一定是先天的,若沒有社會的教育,人在長大的時候也還是一張白紙。

簡單地理解,人格了包括了性格,但性格不等於人格。性格是人的選擇,比如興趣、反應、觀點等。而人格的包含更多。

4樓:£陳沫布雨

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人格心理學是一門學科,我學的是由鄭雪主編,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中認為人格是指個體在先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後天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

人格的心理學定義:

1 羅列式的定義——人格是一切生物個體的先天傾向、衝動、趨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經驗而獲得的傾向和趨向的總和。

2 整合的或完形的定義——一個人在任何發展階段的全部組織;多種興趣的整合,使有機體的行為具有一種特殊的個人傾向;滲透一切的超模式,表現有機體的完整性和行為特徵的個體性。

3 層次性定義——自我(即人格)分為物質的自我,社會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純粹的自我。

4 適應性定義——人對環境進行獨特的適應過程中所具有的那些習慣系統的綜合。

5 區別性的定義——區別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那些有組織的反應的特殊模式或平衡。

5樓:小魚吧唧

人格包含了性格,在心理學人格至今沒有一個令所有人滿意的定義。

在阿爾波特的定義中,人格是一個人的內在心理生理系統的動態組織,它決定了此人對其壞境的獨特的思想和行動。

樓上說的人格是很難改變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和我所學有些出入。人格包括性格和氣質等等。

性格是後天的,受社會文化環境影響的,是可以改變的。

氣質是先天的,不受環境影響,是難以改變的。

6樓:匿名使用者

人格帶有先天性質,一般分抑鬱質,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屬於神經反應型別,性格是後天形成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包括信念,價值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等後天形成的觀念不同而表現出來不同的行為風格。人格很難改變,而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人格更基礎,可以認為決定了性格。

就好象人格是樹幹樹枝,性格是上面的葉子

心理學上對人格的劃分有多少種表述?

8樓:張軒格

你可以參看人格型別理論,它具體可以分很多型別,但是現在用得最多的應該是大五人格吧!

1.單一型別理論

人格型別是依據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來確定的, 佛蘭克•法利提出了 t 型人格、

t 型人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徵。依據冒險行為的性質(積極性質和消極性質),又分為 t+ 型(冒險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如愛漂流,賽車)和 t- 型(冒險具有破壞性質,如,酗酒、吸毒、暴力犯罪)。還將 t+型分為體格 t+型(極限運動員,攀巖,登山)和智力 t+型(科學家和思想家,愛迪生,愛因斯坦)

a —b 型人格

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了 a—b 型人格型別,近年,人們研究來人格與工作壓力關係時,常使用這種人格型別。

a 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進心強,有苦幹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負

責認真,外向,動作敏捷,說話快,但辦事匆忙,社會適應性差,屬不安定型人格。這種

人格特質的人易患 冠心病。

b 型人格:性格不溫不火,舉止穩當,最工作和生活的滿足感強,喜歡漫步調的節奏生活,在需要審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 型人格往往比 a 型人格好,屬於較平凡之人。

2.內—外向人格

榮格的人格理論幫助人們從內外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異。榮格依據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為 外傾與內傾(或外向和內向)兩種基本型別。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屬於外傾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內部的屬於內傾人格。

他還提出 四種思想機能,即感覺、思維、情感和直覺。

與內外傾相結合,榮格提出了 八種人格型別。

八種人格型別及其特徵分別是:思維外傾型,情感外傾型,感覺外傾型,直覺外傾型,思

維內傾型,情感內傾型,感覺內傾型,直覺外傾型。思維外傾型,情感外傾型,感覺外傾型,直覺外傾型,思維內傾型,情感內傾型,感覺內傾型,直覺外傾型。

3.多元型別理論

多元型別理論認為人格型別是由幾種不同質的人格特性構成的。

包括: 氣質型別學說、性格型別學說、陰陽五行說。氣質型別學說(蓋倫)分為四種型別:

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 性格型別學說分為(斯普蘭格):經濟型(實業家)、理論型(科學家,思想家)、審美型(藝術家)、權力型(政客)、社會型(慈善家)、宗教型(方丈)。

9樓:問答號

大家都已經熟知的心理學對人格的劃分有九種表述。分別是:完美型、全愛型、成就型、藝術型、智慧型、忠誠型、活躍型、領袖型、和平型。

心理學上 性格與人格這兩個概念的定義是不是一樣的。如果不是 其區別是什麼,分別如何定義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樣,人格包括氣質和性格,有時還包括能力,而性格只是人格的一部分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格可以**,性格有**過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人格比性格更重要。

13樓:祈士恩白鸞

人格也稱個性,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包括人格特徵和人格傾向性,其中人格特徵又包括能力、氣質、人格,人格傾向性包括:興趣、動機、價值觀等。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

心理學氣質和人格的聯絡與區別心理學上人格和性格什麼區別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 情感 言語 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 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 強弱 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表現染上了一層濃厚的色彩。它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 脾氣 性格 性情 等含義相...

什麼是覺知(心理學上的定義),心理學中遺忘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是什麼

知覺 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的整體在人大腦裡的反應。知覺分為 大小知覺 形內狀知覺容 方位知覺和距離知覺。感覺 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應。包括外部感覺 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和 感覺。內部感覺 運動覺 平衡覺和機體覺。在心理學中,覺知是什麼意思 心理學中覺知就是修習此法...

教育心理學的定義是什麼,「教育心理學」的定義什麼?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類的學習 教育干預的效果 教學心理,以及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 改良教學方法 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教育心理學 和 學校心理學 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