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諸葛亮統一天下,他會踢了劉禪嗎

2021-03-08 16:43:59 字數 4849 閱讀 9143

1樓:藍精靈黑眼睛

肯定會。

諸葛亮志存高遠,他躬耕南陽之時自比管、樂,很可能僅是其追求的較低目標。以三國當時形勢而言,不排除諸葛亮亦有爭奪天下、建立王霸之業的雄心。可惜的是,由於諸葛亮出道太遲,漢朝十三州之地已被各路諸侯瓜分殆盡。

諸葛亮已失去自樹大旗,成為獨霸一方諸侯的最佳時機。胸懷濟世之才,欲圖王霸之業的諸葛亮要想攀上權力的高峰,唯一的途徑只能是擇主而事之,這對諸葛亮而言,雖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與司馬懿相似,仍是實現其政治目標的重要契機。

一 借刀除關羽

諸葛亮攫取權力的最大障礙是誰,毫無疑問,是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雖然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最終卻導致荊州失守,自身也為孫權所殺。

諸葛亮對襄樊戰役採取了壁上觀的態度,致使關羽兵敗臨沮,蜀中卻無一卒往援。而曹操親統大軍屯駐摩陂,並不斷調遣于禁、龐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蜀漢方面也絲毫沒有采取任何對策,最後當關羽敗走麥城,全軍覆沒之際,蜀中援軍還是遲遲不至。最終關羽被東吳擒殺。

關羽鎮守荊州,手握重兵,驕狂不可一世,不但易代(劉備死後)之後將難以對付,即使劉備健在之時,諸葛亮也很難越過關羽這道障礙,而攫取更大的權力。所以諸葛亮寧可丟失荊州,也要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

二 操控後主掌政權

諸葛亮執政時並沒有被時人視為事君以禮、謀國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漢政權中,李嚴、廖立、來敏、魏延等人對諸葛亮**攬權頗多微詞,諸葛亮在世時,迫於其權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諸葛亮甫卒,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即上書後主劉禪,曰:

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歿,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

蜀漢政權中不僅李邈有此看法,甚至連尚書令李嚴亦猜忌諸葛亮有不臣之心。《三國志·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雲:「(李)嚴與(諸葛)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

自王莽始,權臣易代,奪取帝位,必先封王,加九錫,然後再龍袍加身,登上九五。漢末,曹操欲加九錫受漢禪,遭到心腹荀彧的堅決反對,「荀彧素為操謀主,亦以其阻九錫而脅之死」。李嚴亦是劉備臨終時的託孤重臣,難道他的天良已盡,會容忍異姓篡奪劉氏江山?

他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勸諸葛亮受九錫,只有一種解釋合乎常理,即表面上尊崇諸葛亮功高蓋世,當賜以殊禮,而實際上是在試探諸葛亮是否將走王莽、曹操的道路,加九錫,建國封王,進而代蜀漢稱帝。

按理來說,作為託孤重臣的諸葛亮對此應表示極大的憤慨,除嚴厲斥責李嚴外,也應鄭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漢室的心跡。但諸葛亮的答書卻並非如此,他回書曰:

吾與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復相解!足下方誨以光國,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及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若滅魏斬(曹)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錫)邪。

諸葛亮雲「十命」,乃指「九錫」之外再加「一錫」,可見其「十命」之謂比李嚴勸進九錫更上一層。我認為諸葛亮這番話的口氣相當大,完全不像出自一個自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之口,說得難聽一些,反倒像一個亂臣賊子所言。眾所周知,九錫非人臣之常器。

漢制,非劉氏不封王,曹操封魏王,加九錫,不臣之心路人皆知,諸葛亮難道不懂這個道理?漢魏之際,除曹操受九錫外,還有劉備自加九錫,稱漢中王。孫權受魏主曹丕九錫,稱吳王。

曹操、劉備、孫權為三國之主,難道諸葛亮欲與他們比肩?

諸葛亮同劉備的君臣關係曾被世人讚不絕口,然而諸葛亮同後主劉禪的關係又如何呢?通過對有關史料的仔細分析,我認為,諸葛亮秉政後,根本就沒有把後主劉禪放在眼裡。他頤指氣使,動輒教訓皇帝。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又告誡劉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進而特別指出,「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諸葛亮明確要求劉禪把宮中之事也要交給他的「相府」來管,如若後主不答應,那就是「內外異法」了。諸葛亮的這番話固然是出於治國安邦之需,但他一連講了這麼多「宜」怎樣,「不宜」怎樣,其口氣之嚴厲,完全不像人臣之語,而猶如一個嚴厲的父親在教育不聽話的兒子。尤其是「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把自己丞相府的地位同皇帝宮中的地位並列等同,而實際上則是凌駕於皇帝之上,這顯然嚴重違反了封建**體制所規定的君臣名分。

諸葛亮覺得這樣還不夠,繼要劉禪將宮中之事交給「相府」處理後,又舉薦將軍向寵「為督」,說只要「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此前執掌保衛皇室的禁軍統領是劉備的心腹大將趙雲,而此刻諸葛亮將其帶走出徵,換成了自己的心腹向寵,雖然從另一方面來說是人盡其用,但聯絡《出師表》的前後語義和當時的形勢,不能說沒有一點其他用心在內吧!

儘管劉備臨崩時託孤於諸葛亮,但在人事安排上,是令其作為輔政大臣,而並非讓諸葛亮單獨執政,劉備除規定諸葛亮與李嚴並受遺詔輔政外,又「呼魯王(備次子劉永)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這無疑是要劉禪兄弟與諸葛亮共同治理蜀國,因諸葛亮是元老重臣,故新君須以父輩之禮尊崇之。但諸葛亮卻完全違背了劉備的遺詔。諸葛亮讓李嚴留在永安,自己則扶劉備靈柩回成都,辦完喪事,便開府治事。

自此,諸葛亮獨攬了蜀漢全部的軍政大權,「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大舉北伐時,劉禪已是二十多歲,年富力強,正值青春有為之際。按漢制,諸葛亮應還政於後主,但諸葛亮不願放權,甚至想都沒有想過讓劉禪「親政」。

劉禪雖然對諸葛亮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得感慨嘆息:「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諸葛亮臨終前,在其**人的問題上也獨斷專行,根本不同後主商量。

而劉禪也不敢擅作主張,居然派尚書李福千里迢迢地從成都趕赴陝西岐山五丈原軍中,代表皇帝聆聽「相父」的指示。可見,劉禪當時的處境和漢獻帝毫無二致,是個十足的傀儡君主。

三 北伐的真正目的

劉備逝世後,諸葛亮雖獨攬朝中大權,但在蜀漢政權內還沒有建立起絕對的權威,諸葛亮治國理民的政治才能以及聯吳抗曹的外交之才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其軍事才能究竟如何呢?劉備在世時,亮僅以「撫民劃策見任」,從未單獨領兵作戰。眾所周知,三國乃爭戰之世,非用武治戎不能立國。

曹操、司馬懿、孫策、周瑜、陸遜等人皆以其傑出的軍事才能而威震諸侯,聞名天下。諸葛亮若要代漢自帝,必須在蜀漢朝廷中樹立崇高的聲望和絕對的權威,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要建立顯赫的軍功。

對於蜀漢政權而言,不北伐必然坐以待斃,對於諸葛亮個人而言,不北伐就不能顯示其軍事才能,蜀中士人就不會心悅誠服,也無法樹立起個人聲望,最終也就不能達到登上帝王寶座的目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的主旋律就是兩個字:北伐。

這是諸葛亮執政後,舉國上下推行的一以貫之、始終不變的政策,「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錫)邪」!在我看來,諸葛亮這番話並無任何矯情飾偽,反倒是心中隱私的真情流露。因為北伐一旦取得成功,諸葛亮將功高蓋世,無人可與之頡頏。

屆時,其已功高不賞,他要廢掉「不才」的劉禪而「自取」,就有雄厚的政治資本。

蜀漢北伐的勝算到底有多少?其實諸葛亮的心裡是非常清楚的。巴蜀之地雖號為「天府」,但畢竟僅一州之土,其戰士人民,只天下九分之一也。

單憑蜀漢自己的力量欲收復中原、一統華夏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作為三國時期超一流政治家的諸葛亮知己知彼,他對形勢的判斷洞若觀火,絕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那麼,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呢?

對此問題,陳壽倒是作了很好的詮釋,壽雲:「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

這就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諸葛亮想通過北伐來證明,蜀漢政權中能夠「蹈涉中原」,與強敵曹魏爭高低者,唯有其一人而已,這是其代漢稱帝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政治砝碼。

四 打壓魏延

魏延善養士卒,勇略過人,是北伐時蜀中唯一一員超群絕倫的上將。劉備拔魏延為漢中太守,「一軍皆驚」。在北伐中,魏延曾率兵大敗魏國名將郭淮,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諸葛亮對於魏延這樣一個難得的將才卻始終不肯委以方面之任。

魏延的軍事才幹,諸葛亮不是不知,但為何不盡其才?箇中之因值得**。由於北伐是諸葛亮稱帝的本錢,故北伐的軍事指揮大權必須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魏延可以建立戰功,但必須在諸葛亮的直接指揮下,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結果。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卻冀圖「如韓信故事」,單獨統率一支軍隊,獨當一面,這在諸葛亮看來,就是要擺脫他的領導,和諸葛亮爭奪北伐的軍功,這當然遭到諸葛亮的制而不許。

諸葛亮與魏延關於北伐路線之爭的公案,曾引起後世史家的濃厚興趣,為之爭論不休。

北伐的成敗既關係到蜀漢政權的安危,也關係到諸葛亮「禪代」的政治目標是否能夠實現,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故其用兵怎能不謹慎持重呢?其實,諸葛亮對北伐的期望值並不太高,以弱蜀主動攻擊強魏,這本身就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只要能奪取曹魏的部分疆土,取得區域性戰爭的勝利,就足以顯示諸葛亮傑出的軍事才能,並給其帶來崇高的政治聲望。若依魏延之計,諸葛亮即使奇襲長安得手,但不過二十日,魏軍就會重新集結,全力反撲(這是魏延本人的估計),蜀軍必然要在關中這一曹魏的心臟地區同魏軍主力殊死決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

若戰事曠日持久,諸葛亮將長期不能返朝主政,則恐大權旁落於他人之手。若一旦失利,蜀軍損失慘重,諸葛亮不僅不能實現「自取」的圖謀,甚至連相位亦難保。事關個人政治命運的這一重大決策,諸葛亮當然是要慎之又慎。

作為三國時期一流軍事家的諸葛亮,不可能不懂得出奇制勝的兵家常理。但是使用「奇謀」的風險是極大的,若「奇謀」不成,軍隊損失慘重,諸葛亮本人就將身敗名裂,稱帝則更無從談起。

人的慾望與追逐的目標是會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的。即如曹操「亦未遽有覬覦神器之心。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曰:

其初起兵時,僅「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操之「不遜之志」,是在其「三分天下有其二」時,才逐漸萌生的。諸葛亮遭逢亂世,幸遇明主,初必竭盡全力酬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然「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又掌握了蜀漢全部的軍政大權,其是否能心甘情願地輔佐幼主,就很值得懷疑。漢魏之際,皇權衰落到極點,君臣名分的綱常倫理亦遭到嚴重破壞,這就給權臣受九錫與禪代鼎革提供了政治土壤與**導向。

在此歷史背景下,一旦時機成熟(比如北伐大獲全勝),諸葛亮效仿「漢魏故事」,在蜀中築起受禪臺代漢稱帝亦是極有可能的。

諸葛亮這麼聰明為什麼還是不能統一天下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三個臭皮匠還賽得過一個諸葛亮呢。比他聰明也有很多 有時候聰明也沒用 聰明智慧也不代表一切啊 因為 諸葛亮的聰明是有限的,他可為丞相但不可為大將軍,而且當時魏 吳國人才濟濟,可謂蜀有諸葛亮,吳有陸遜,魏有鍾繇 王朗 賈詡等謀士,憑一個諸葛亮不可能打敗魏 吳兩國 因為蜀國不佔天時....

思美人結局秦國統一天下嗎

沒有統一天下,只是攻滅了楚國。秦國自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先後滅亡韓 趙 魏 楚 燕 齊六國,一統天下,而 思美人 中最後只是攻滅楚國。結局秦國一統天下,然後二世而亡。你是韓國人?中國歷史都不知道。舉報 秦國統一天下了。西周滅亡以後,經過春秋五霸,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這時候,七雄並...

張良是劉邦手下的重臣,後來劉邦統一天下,他為何選擇歸隱

我覺得張良就很聰明,雖然他是劉邦手下的重臣,但是打天下的時候一起的情分,總會在守天下的時候被磨滅掉,這樣中途退出是最好的。因為他很懂的劉邦是一個不能夠共富貴的人,為了自己的性命,提前歸隱了。因為他知道急流勇退,聰明的提前離開才是上上策。他害怕劉邦會猜忌自己,對自己趕盡殺絕,不如早早放權,安穩度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