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的劉備為什麼沒有統一天下

2022-01-04 04:12:09 字數 5772 閱讀 6156

1樓:浮華不過憂傷

1,國力弱(兵力 財力 人力)

2,討伐江東前蜀和吳勢均力敵(兵力),討伐後2者差距已經拉大了,和曹操更是拉的太大。諸葛亮不積極北伐,曹魏遲早也會打來,個人感覺也許是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儘量縮小蜀國和魏國的差距。因為若干年後諸葛亮一死,蜀國基本上馬上跨掉,如果說按兵不動會增加國力,那人家曹魏按兵不動就不增加了?

兩者都是共同前進不後退的。所以諸葛亮在有生之年儘量想和魏國交戰,從小戰的獲勝逐步縮小差距!演義裡諸葛亮北伐勝利的還是比失敗的多,如果不是因為馬稷街亭的喪失和阿斗受黃皓挑撥,諸葛亮和姜維獲勝的次數還要多,上方谷可捉住司馬懿,鐵籠山可擒得司馬昭!

……3,幾乎無援助,東吳的國力兵力都比蜀國強,而且有長江做為天險保障,優勢比蜀多的多,可和魏國作戰的次數是少之又少,若是當初奮力和諸葛亮一同北伐,犧牲些兵力幫助蜀國一同作戰的話,諸葛亮也不會這麼累了

4,朝中不穩定,關鍵是主子阿斗的無能,宦官太多

2樓:

我去說劉禪無能還讓人家採納的人真是讓人笑尿。

給你一個那樣的國家,你也沒轍。

蜀國的失敗在劉備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

蜀國要兩路進軍的

結果關羽敗走麥城

丟了荊州,是一路。

劉備為復仇敗夷陵

數十萬大軍斷送。把劉璋那裡得來的那點兒底子全廢了。復興漢朝基本沒戲。

不然他老人家怎麼會含恨白帝城呢。

之後諸葛亮為牽制魏滅吳而不斷出兵,打的國貧民乏。那時候蜀國對外的戰鬥就基本上屬於一個保全蜀漢的行為,所以他每次出征都急於速戰,拖一下糧食就跟不上。司馬懿就是因為看重這一點才避戰不出,拖他後勤。

而且後主劉禪在朝中基本沒有什麼親信。很多重臣都是諸葛亮的人。他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還能獲得善終,他比孫權和曹操哪個後人的結果都要好。

3樓:

劉備為什麼沒有統一天下。我覺得,

1:前期不用多說了,寄人籬下,沒本錢,沒實力。

2:關羽好大喜空放空荊州。

3:劉備有實力佔據西蜀,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出兵苦難。

4:沒上將,得了西川后先是關羽被擒,張飛被害,伐吳中黃忠戰死。馬超病死。

5:不懂用兵,瞎jb擺什麼七百里連營,七十萬兵啊,死得只剩兩三千。最後退守白帝城病死。

6:沒聽諸葛亮意見,破解孫劉聯盟。

7:沒聽諸葛亮意見,得了西蜀,沒有安撫,意氣出兵,失去民心。

再說蜀國為什麼沒有統一天下

被劉備前面搞了個jb破攤子,還能靠誰?70多歲趙雲?沒多久就死了。反骨魏延?諸葛亮死後他也被砍了。

好吧,還有個姜維,但卻有個sb劉阿斗,加上宦官弄權,幾次打倒長安又把姜維喚回成都了。

最後一個,我覺得是上天安排,理由是,諸葛亮早起能**東南風,在後期設計在上方谷差點燒死司馬懿,卻沒**到當天會下雨。說是失算,又好像不符合諸葛亮性格吧。

4樓:

1:在前期劉備所屬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所擁有的兵大多都是新兵,沒有能與曹操孫權抗衡的精英兵種。

2:在中期雖然有諸葛輔佐形式暫趨於穩定,但是大將多數都已經老了,而關羽的敗走麥城給了蜀國一個很大的打擊,並迫使孫劉聯盟破裂,讓劉備面臨腹背受敵的境地。

3:在後期,由於關羽,劉備,張飛等的相繼去世,蜀國戰無大將,定無良主。

4:諸葛死後更是連謀劃都無人了,且劉禪昏庸,導致蜀國最終不能稱霸。

5:還有三國志上又說蜀國時期事實上諸葛仕途並不得志,蜀國還有一個叫法正的人物,劉備更相信法正而不是諸葛。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5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太多了,要說最主要的,就是劉備真正發家的晚,在劉備終於有了根據地時(荊南四郡),曹操已有了整個北方。孫權在江東已立了3世。手下文臣武將很多,民心歸服。

歷盡三世,糧草軍備富足,具備了西征的實力。

至於後來,失去了荊州,其實已沒了統一天下的實力了。而諸葛亮和姜維北伐,主要是能搶到多少人和地,就搶多少。再不濟,將魏國的地方實施破壞,迫使魏國在涼州多消耗物資。

(這裡指的是,涼州人少,得到的糧食,不足補給駐涼州的軍隊,要靠關內運糧補給,這樣,也使魏國在鄧、鍾伐蜀前,雙方一直處於僵局。)

6樓:_人魚之歌

本人總結劉備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有幾點:

1:後主劉禪庸弱無能,不得用兵,導致蜀國不能統一天下。

2:蜀國兵力少(少得可憐啊!!!!!!!!!!),蜀國全國總共只有兵力100萬兵力,怎能抗敵?

3:劉備手下大將少。

4:劉備屬於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國家的君主了,而其他的不是。

5:等到劉備兵力比較多時,其他兩個國家早已強大無比了。

6:蜀國面積大部分在南方,人才少,較偏僻。

7:劉備見識小,才能不如其他的君主好。

8:國土面積小,失了一處城池,對於蜀國來說為天災。

請樓主採納,謝謝(採納我!採納我!)!

7樓:大橙子

劉備前期沒什麼實力投靠過袁紹,袁術,劉表,曹操,呂布等人,後來藉著曹操打敗劉表的時機,在小沛討到了第一桶金,然後聯合東吳赤壁擊敗曹操,得到了充分的喘息的機會,立即揮師西進取了西川,到此才3分天下;但南北根基不穩,收復北面的馬超和南面的孟獲後,蜀軍青黃不接,老將太老,軍隊連年征戰耗損過大,但仍然採取對魏的攻勢;曹操瘦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穩定了局面,且聯絡東吳求和,實質上破了蜀吳的聯盟;東吳則自赤壁後,卻是快速崛起,新任督都陸遜白衣過江趁關將軍深入魏境偷襲的荊州,還得將軍敗在了麥城;因東吳單方面撕毀聯盟,劉備因一時怒氣打吳,被吳大敗,劉備逃亡中病死白帝城。

8樓:愁字鎖眉頭

蜀漢集團始終是把「義」放在第一位,而把政治利益放在第二位。這對於一個以政治追求為最終目標的武裝集團來說是一個致命弱點,也是劉備集團悲劇結局的直接原因......

9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又沒多厲害,主要是諸葛亮一心為了自己的聲譽,劉禪的能力其實很強,只不過權利都在諸葛亮那,諸葛亮死後劉禪8年內不許國家建諸葛廟,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缺少政治資本,這點《三國演義》已作回答:備若有基業,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二是不缺少政治對手,曹操、孫策都是人傑。三是個人因素以外的各方面因素。

11樓:匿名使用者

1兒子不行。2應該還給東吳半個荊州。3應和東吳聯手攻打許昌。

12樓:鬼榊保

起點低、沒曹操、孫權的好,沒得到士族的支援,無天時,等到有地盤時,曹孫兩方的地盤已穩固、而且雙方君主不昏聵。到了中後期,強人基本死光了,土地、經濟等綜合國力又是最弱的,所以就.......

13樓:中正野老

劉備能割據自立就已經很不錯了好不好,連吳國都打不過還統一天下。

14樓:少林拳

因為沒了龐統和馬謖,沒了龐統諸葛亮的神算沒辦法連環了,又錯殺了馬謖,諸葛亮的神算沒有了百出!如果諸葛亮、龐統、馬謖三合一那是見誰暈誰!打下長安是分分鐘的事!

15樓:龍目犀

個人覺得三個原因:首先,劉備壽命不夠長,並且他的胸襟、膽識和謀略都不及曹操;其次,實力不夠強大;蜀國地處西川,荒遠偏僻,人才不足,資源匱乏

16樓:林繼逸先生

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17樓:燕迴旋

三國的最終勝利者是司馬家族,曹操只不過是幫司馬家族打下了江山,可惜自己卻無福消受,再說,曹操有天命,連火燒赤壁都無死,只是大傷元氣,加上關羽來一個報恩,從而放虎歸山,重振威風,只因蜀國丟了關羽張飛,使劉備報仇心切,從而丟了蜀國,加上阿斗的不成器,蜀國走向滅亡是必然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三方割據,這時候的三國什麼最重要?人口和人才。諸葛亮七擒孟獲,有這功夫還不如分化吐並。

反觀魏的屯田,吳的掠奪人口,都在發展本地的人口基礎,蜀國打馬超打孟獲勞民傷財。劉備氣量不夠,導致手下人才缺乏,諸葛亮的事必躬親同樣導致手下人才缺乏鍛鍊,揮淚斬馬謖,斬的是蜀國的氣運。反觀曹二代和東吳二代則顯的人才濟濟。

19樓:宣化府閒人

深層次的背景是 三國那個時代 正是士大夫階層佔據社會主要力量 而劉備集團內對士大夫階層派系比較混亂

有劉備起家時候的徐州派 赤壁時期的 荊州派 還有入蜀以後的西蜀派 這幾個派系的內部矛盾沒有處理好 不能統一甚至被滅 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20樓:颺天枰

1,關羽失荊州,荊州是軍事要地,,諸葛亮隆中對第一點就是佔荊州2,劉備被火燒聯營損失眾多兵力,蜀國本來就兵少,3,馬謖失街亭導致北伐失敗,,,,,

4,諸葛亮數次北伐使蜀地的經濟變的衰敗,,蜀地本來就地廣人希加之無眾多耕地使得糧食缺少

5,蜀國後期後主劉禪無能,軍中也無大將,,宦官玩弄權術,,,,,,

21樓:藍晶粉冰

國家又小人又少。

猇亭之戰後蜀國就衰了

後期五虎上將沒幾個活著的。

謀士就臥龍、鳳雛兩個人。

太仁了。

公報私仇。(見夷陵之戰)

沒有保護措施。

三國時候的劉備為什麼沒有統一天下?

22樓:

1:在前期劉備所屬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所擁有的兵大多都是新兵,沒有能與曹操孫權抗衡的精英兵種。

2:在中期雖然有諸葛輔佐形式暫趨於穩定,但是大將多數都已經老了,而關羽的敗走麥城給了蜀國一個很大的打擊,並迫使孫劉聯盟破裂,讓劉備面臨腹背受敵的境地。

3:在後期,由於關羽,劉備,張飛等的相繼去世,蜀國戰無大將,定無良主。

4:諸葛死後更是連謀劃都無人了,且劉禪昏庸,導致蜀國最終不能稱霸。

5:還有三國志上又說蜀國時期事實上諸葛仕途並不得志,蜀國還有一個叫法正的人物,劉備更相信法正而不是諸葛。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3樓:燕涉泉訪波

臥龍,鳳雛得一者即可安天下,話雖如此,但是也得與實際掛鉤,蜀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

24樓:歸珺東門銘

有可能是關羽和張飛的原因,他們與諸葛亮不很合好

三國演義劉備為什麼沒有一統天下。 30

25樓:森海和你

原因: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戰敗最後死在了白帝城,所以沒有統一天下。

在東吳將領呂蒙殺死了關羽之後,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以給自己的兄弟關羽報仇為理由,舉兵進攻東吳,對東吳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史稱夷陵之戰。

在夷陵之戰當中,劉備被陸遜以以逸待勞的戰略阻擋了自己軍隊的進攻,導致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劉備敗了以後隨即拔營準備回到四川,但是在路過白帝城的時候病情嚴重,最終死在了白帝城。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三國之後誰統一天下之後什麼朝,三國演義後誰來一統天下 那個朝代 誰是皇帝

三國之後,晉朝一統天下。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吳,完成統一。之後,西晉中後期八王之亂,加以天災連年,胡人遂乘時入侵。永興元年 304年 南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 今山西離石 起兵,逐步控制幷州部分地區,自稱漢王。光熙元年 306年 晉惠帝死,司馬熾嗣位,是為懷帝...

三國演義中最後統一天下的是誰,三國時代最後誰統一了中國

司馬炎 晉武帝 司馬炎 236年 290年 字安世,河內溫縣 今河南省溫縣 人,晉朝開國皇帝 265年 290年在位 晉宣帝司馬懿之孫 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 晉元帝司馬睿從父 鹹熙二年 265年 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咸寧五年 279年 司馬炎命杜預 王濬等人分...

三國時期最後是誰統一天下三國演義最後誰統一天下了?

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司馬懿孫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史稱西晉,他也是西晉第一個皇帝。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三國 220年 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