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在位皇帝三點,四段及其作用

2021-03-07 09:12:59 字數 5459 閱讀 8117

1樓:馬纓杜鵑

你好。目的:溝通南北經濟,鞏固國家統一。

在位皇帝:隋煬帝

三點:餘杭(今杭州)、洛陽、涿郡(今北京),中心是洛陽;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作用:溝通了南北經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便利了交通。

2樓:那1抹回憶

目的:溝通了南北經濟,鞏固國家統一。

在位皇帝:隋煬帝

三點:涿郡(今北京) ... 洛陽 ... 餘杭(今杭州) ;中心是洛陽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 邗溝,江南河

作用:1.積極作用: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城鎮的發展,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2.消極作用:當時徵發的兵役勞逸過重過急,造成的社會後果也十分嚴重。(如爆發農民大起義)

3樓:劉拉帕格尼尼

目的:溝通南北經濟,便於皇帝出遊。

在位皇帝:隋煬帝

三點:餘杭(今杭州)、洛陽、涿郡(今北京),中心是洛陽;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作用:溝通了南北經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便利了交通。

4樓:木竹清笛

1.開鑿的目的:①為了加強南北交通;②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的統治2.

以洛陽為中心 3.南北起止點:北達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 4.

從北至南的四段名稱:永濟渠 通濟渠 邗溝 江南河 5.作用(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在位皇帝三點,四段及其作用

5樓:夏侯有福第亥

隋煬帝運河,開通目的:修運河是勞民傷財的舉動,是煬帝的功績,是**。加強對東南方的統治、溝通南北經濟、加強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

大運河開鑿,給人民帶來沉重負擔,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加強了南北聯絡,對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運河水利運輸,成為當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政治上,隋**為加強對東北和江南地區的控制,需要一條南北向的大運河。

隋朝大運河,地位作用:隋運河以洛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分為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邗溝)、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黃河,長江,海河,淮河,錢塘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工程之一。

運河長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寬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運河開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唐皮日休曰: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皮子文藪·汴河銘》)。《汴河懷古》(皮日休)雲: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大運河如同長城,飲譽世界,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城市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迅速繁榮;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集權穩定。

6樓:匿名使用者

目的:溝通南北經濟,便於皇帝出遊。

在位皇帝:隋煬帝

三點:餘杭(今杭州)、洛陽、涿郡(今北京),中心是洛陽;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作用:溝通了南北經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便利了交通。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老師發的歷史問答卷有耶!!!!1.開鑿的目的:①為了加強南北交通;②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的統治

2.以洛陽為中心 3.南北起止點:

北達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 4.從北至南的四段名稱:永濟渠 通濟渠 邗溝 江南河 5.

作用(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100%準確喔 ~~~我考試也是這樣寫的~~信我(*^__^*) 嘻嘻……

8樓:匿名使用者

p 什麼促進經濟發展 那是無心插柳之作 當時就是為了玩 方便他到風景秀麗的南方 沒想到有了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隋煬帝的大運河,起碼在歷史上有以下六大功勞:

第一,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在古代,陸路長途遷移,只能靠騎馬、坐牛車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動十分艱難和緩慢。但是人類早就有認識,水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載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許多。

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劃,或揚帆,或做水閘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數十里甚至百里,真是一種人類行為的飛躍。船大,可運兵,可運馬,可運糧食,可運草料,可運煤炭,可運石材,花樣多了,大大拓寬了人類的活動空間,以致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的國家行為。不過,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東,南北則不行。

隋煬帝決定挖鑿南北大運河,乾脆把東西南北都用水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豈不是一盤大活棋?有了大運河,他可以把整個中國國土真正地完整地納入自己的王權範圍,宛如揣在自己的懷中,牢牢地屬於自己。在過去的歷史上,還沒有一位帝王這麼做過。

這是空前的。

第二,一下子誕生了幾十座沿河的繁榮城市。先有河,後有城鎮,後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純屬拔地而起,這不得了。大城,意味著人口的相對集中,意味著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運輸的,有搞搬運的,有收稅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倉儲的,有搞貨物集散的,有做買賣的,有旅店,有飯店,有美人街,有唱戲娛樂的,還有學校一類的機構,總之,越聚越多,名氣也越傳越遠,終成氣候,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

大運河就是城市的催生婆,而且多子多福。

第三,隋代大運河造就了揚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陽、開封)、北京(含天津)這樣三大世界都市。揚州是大運河的起點,西安是中點,北京是終點。大運河把這三點造就成了規模巨集大的在中國歷史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都市,或是首都,或是經濟大城市,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影響既深且遠。

第四,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第五,幾大水系的串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與交流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大運河彷彿為絲綢之路接上了手腳,一方面把地中海周邊和中亞的文化和中國內陸的文化連結了起來,輻射開來,另一方面,把北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連結了起來,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成、鞏固和壯大。此兩者的文化大交流因隋代大運河的挖鑿而在後代大放異彩,結出具有深遠影響的豐碩成果。

第六,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貞觀盛世,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隋朝雖短,可是換來了唐朝的長治和極盛。隋代大運河基礎打得好,唐朝在政策上稍做調整,立刻結出好果,無意中為辯證法的勝利增添了輝煌的一例。

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如果說,京杭大運河是一半乾涸,一半有水,那麼,隋唐大運河則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修運河由揚州出發,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經河南的東北部,入黃河流域,到達洛陽,此為下半部;然後向東北走,經河北東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為上半部,合起來整體上走「之」字。

隋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用360萬民工挖通濟渠,連線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線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到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重開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

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2700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這條運河運營了五百多年,歷經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運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後,在北京建都,將大運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陽、西安,縮短了九百多公里,又執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三點: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餘杭,中心為洛陽。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希望你滿意

9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唐朝對全國統治,促進經濟發展。

10樓:匿名使用者

促進經濟發展,貫通中國南北交通,對歷史對我國人民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都有很多的好處啊!

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三點四段五河的意義是什麼

11樓:落莫山

三點北到涿郡,中接洛陽,南至餘杭,三個城市節點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運河,四段運河

五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溝通五大水系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點: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

隋唐大運河開鑿於哪位皇帝? "此河"的三點分別是什麼?

13樓:筆有千秋業

bai 1、開鑿過程歷經兩位du皇帝分別會隋文帝和zhi隋煬帝楊廣,具dao體解釋專:

隋統一中國後屬,人民得到安定的社會條件從事生產,社會經濟逐漸恢復。隋文帝於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重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

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規模的修造,還是在隋煬帝楊廣上臺以後。公元605年,隋煬帝徵發百萬民工,修造通濟渠。同年又改造邗溝。

608年,又徵發河北民工百萬開鑿永濟渠。610年溝通長江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為隋大運河。

2、三點是涿郡,餘杭,洛陽,具體解釋:

隋代開鑿的大運河,以京都洛陽為中心,東北抵涿郡,東南至餘杭,全長2500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樑郡(寧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間的聯絡。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14樓:繼潤

開鑿於隋煬抄帝楊廣時期。三點是大運河向北到涿郡(北京),向西到大興(陝西西安),向南到餘杭(浙江杭州)。

605年,隋煬帝即命開鑿大運河,「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樑,自西苑引谷水、洛水達於黃河,自汳水引河通於淮水」,長1000多公里。608年,隋煬帝沿洛陽東北方向開鑿永濟渠,溝通沁河、淇水、衛河,通航至天津,接著,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610年,隋煬帝繼續開鑿江南運河,使得鎮江至紹興段通航。

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時間,意義(作用)隋煬帝為什麼開通大運河

15樓:正康三年

目的:加強對東南方的統治、溝通南北經濟、加強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隋煬帝想南下娛樂。

意義(作用):從主觀方面看,隋煬帝開鑿運河的動機包括三點:一是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二是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掠奪;三是對江南繁華地區的巡遊。

由於在隋朝統一之前,江南經濟已趕上北方,那麼,隋朝開鑿運河與江南經濟地位的提高是有關係的。   從客觀上看,又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開鑿運河必然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這也是隋朝**的內容之一。

另一方面,運河的開通還產生了久遠而積極的影響,它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對鞏固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也為唐朝前期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礎。   用簡單的話說就是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歷史意義,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從主觀方面看,隋煬帝開鑿運河的動機包括三點 一是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 二是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掠奪 三是對江南繁華地區的巡遊。由於在隋朝統一之前,江南經濟已趕上北方,那麼,隋朝開鑿運河與江南經濟地位的提高是有關係的。從客觀上看,又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開鑿運河必然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

隋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當時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南方的政治和經濟控制。隋 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在平定南陳期間,為了運兵南下,開始修建運河。待開皇九年 589年 三月平定南陳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 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

隋帝開鑿大運河的歷史意義,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隋文帝楊堅曾於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公元604年改名永通渠。但隨著南北政治 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區域性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公元605年 大業元年 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