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是怎樣形成的

2021-03-07 05:33:48 字數 3803 閱讀 2698

1樓:abcd百合天使

煤coal

一種固體可燃有機巖,主要由植物遺體經生物化學作用,埋藏後再經地質作用轉變而成。俗稱煤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國家。

遼寧省新樂古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煤制工藝品 ,河南鞏義市也發現有西漢時用煤餅鍊鐵的遺址。《山海經》中稱煤為石涅,魏、晉時稱煤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首次使用煤這一名稱。

希臘和古羅馬也是用煤較早的國家,希臘學者泰奧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約300年著有 《石史》 ,其中記載有煤的性質和產地;古羅馬大約在2023年前已開始用煤加熱。

煤的生成 在地表常溫、常壓下,由堆積在停滯水體中的植物遺體經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轉變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後 , 由於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經成岩作用而轉變成褐煤;當溫度和壓力逐漸增高,再經變質作用轉變成煙煤至無煙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遺體在沼澤中堆積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泥炭的過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遺體在沼澤中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腐泥的過程。

腐泥是一種富含水和瀝青質的淤泥狀物質。

煤的分類 由於研究內容和使用的不同,煤有各種分類法,如按元素組成、成因、變質程度、工業用途、工藝性質等的分類 。早期多根據 煤的元素組成分類 ,稱科學分類法。在地質上常採用成因分類法,即將煤分為腐殖煤、腐泥煤和腐殖腐泥煤。

按煤化程度可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2023年10月 ,國家標準局釋出《 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準 》(gb5751-86),依據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粘結指數g、膠質層最大厚度y、奧亞膨脹度 b、煤樣透光性 p、煤的恆溼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等6項分類指標,將煤分為14類。即褐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氣煤、氣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瘦煤、貧煤和無煙煤。

化學組成 煤中有機質是複雜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而碳、氫、氧三者總和約佔有機質的95%以上;煤中的無機質也含有少量的碳、氫、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組分,其含量隨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為50%~60%,褐煤為60%~70%,煙煤為74%~92%,無煙煤為 90%~98%。

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學成分。煤燃燒時,其中硫生成so2,腐蝕金屬裝置,汙染環境。煤中硫的含量可分為 5 級:

高硫煤,大於4%;富硫煤,為2.5%~4%;中硫煤,為1.5%~2.

5%;低硫煤,為1.0%~1.5%;特低硫煤 ,小於或等於1%。

煤中硫又可分為有機硫和無機硫兩大類。

工業分析 通過工業分析可大致瞭解煤的性質。又稱技術分析。是指煤的水分、揮發分、灰分的測定以及固定碳的計算。

水分可分為外在水分、內在水分以及與煤中礦物質結合的結晶水、化合水。外在水分為煤炭在開採、運輸、儲存及洗選過程中,附著在煤顆粒表面和大毛細孔中的水分。內在水分為吸附或凝聚在煤顆粒內部的毛細孔中的水分,溫度超過100℃時可將煤中內在水分完全蒸發出來 。

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燒後殘留的殘渣量。灰分來自煤的礦物質。揮發分是指煤中有機質可揮發的熱分解產物。

揮發分隨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可用於初步估測煤種。固定碳是指煤中有機質經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的殘餘物。固定碳隨變質程度的加深而增高,可作為鑑定煤變質程度的指標。

工藝性質 煤的工藝性質是工業評價合 理 用 煤的依據,主要包括粘結性、結焦性、發熱量、化學反應性、熱穩定性、焦油產率和可選性等。粘結性是指煤在高溫乾餾中產生膠質體,使煤粒相互粘結成塊的效能。粘結性是評價煉焦用煤的主要指標。

結焦性是指在煉焦爐中能煉出適合高爐用的有足夠強度的冶金焦炭的性質。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在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煤的發熱量是煤質的重要指標,是計算熱平衡、耗煤量、熱效率等的依據。

煤中伴生元素 指以有機或無機形態富集於煤層及其圍巖中的元素。有些元素在煤中富集程度很高,可以形成工業性礦床,如富鍺煤、富鈾煤、富釩石煤等,其價值遠高於煤本身。

根據煤中伴生元素的性質和用途,可分為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指相元素3類。有益元素主要 有鍺、鎵、鈾、釩等,可被利用。有害元素 主要有硫 、磷、氟、氯、砷、鈹、鉛、硼、鎘、汞、硒、鉻等。

硫是煤中常見的有害成分,其他有害元素在煤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危害極大,如砷是一種有毒元素。煤在燃燒中,硫是造成城鎮環境汙染的主要物質源。當然,對有害元素如果收集、處理得當也可變成對人有用的財富。

煤中伴生元素,有各自的地球化學性質,形成於不同的沉積環境中。因此,可根據元素的相對含量、元素的共生組合關係及元素的比值,來判斷相和沉積環境。

用途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於燃燒、煉焦、氣化、低溫乾餾、加氫液化等。①燃燒。

煤炭是人類的重要能源資源,任何煤都可作為工業和民用燃料。②煉焦。把煤置於乾餾爐中,隔絕空氣加熱,煤中有機質隨溫度升高逐漸被分解,其中揮發性物質以氣態或蒸氣狀態逸出,成為焦爐煤氣和煤焦油,而非揮發性固體剩留物即為焦炭。

焦爐煤氣是一種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可用於生產化肥、農藥、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油漆、染料、醫藥、炸藥等。焦炭主要用於高爐鍊鐵和鑄造,也可用來製造氮肥、電石。

電石是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合成化工產品。③氣化。氣化是指轉變為可作為工業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氣。

④低溫乾餾。把煤或油頁岩置於 550℃左右的溫度下低溫乾餾可製取低溫焦油和低溫焦爐煤氣,低溫焦油可用於製取高階液體燃料和作為化工原料。⑤加氫液化。

將煤、催化劑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溫高壓下使煤中有機質破壞,與氫作用轉化為低分子液態和氣態產物,進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加氫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長焰煤、氣煤為主。

綜合、合理、有效開發利用煤炭資源,並著重把煤轉變為潔淨燃料,是人們努力的方向。

產地 在各大陸、大洋島嶼都有煤分佈,但煤在全球的分佈很不均衡,各個國家煤的儲量也很不相同。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是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主要產煤國,其中中國是世界上煤產量最高的國家。

2樓:匿名使用者

在4000到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生長著大片森林,隨著地殼運動,大量的林木被掩埋在地下,這些林木長期與空氣隔絕,並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形成黑色可燃化石,這就是煤炭的形成過程。

3樓:匿名使用者

煤層是一種

沉積地層,也是一種沉積礦產,它遵循地層學、沉積學、礦床學以及岩石學的一般規律,也有特殊性,其成因並不等同於煤的成因。沉積地層有兩種加積方式,垂向和側向。傳統煤地質學的核心觀點是煤層由泥炭沼澤演化而成,其本質就是成煤物質的垂向加積。

通過對煤層垂向和側向加積的對比,煤巖與砂岩的類比,以及大面積穩定展布厚煤層低自然伽馬多峰現象、層理與條帶結構等沉積特徵和煤層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認為成煤物質是機械沉積的,煤層像大多數沉積岩層一樣是側向加積形成的,有一個成煤物質在地質作用下被快速分選、搬運、再沉積和富集的成層過程。因為相對於固體地殼升降,地表流體更易運移。對於厚煤層而言,多期側向加積產生了次生垂向加積,其形成過程是一個複雜的、不連續的、非線性的側向疊合過程,成煤物質是不連續的、多期多源的,厚煤層中普遍存在的薄層夾矸便是其不連續的證據,同時厚煤層是穿時的。

煤層側向加積與較深水或海相沉積共生,是一個有機連續的整體,符合瓦爾特相律,符合煤層厚度、形態多變,下伏沉積體系多種多樣,也符合成煤物質超巨量工業富集,含煤地層灰色灰黑色,煤礦床質量優良的事實。煤層由淺水泥炭沼澤演變而成的假說應該放棄。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植物的遺骸在高溫高壓下經過很長的時間後形成(因為是植物,所以煤礦資源基本在陸地上;因為要高溫高壓,所以我國西北地區的煤礦資源豐富,而東南部較少,即使有品質也不太好,沒有完全變成煤)

5樓:匿名使用者

如上所說,是植物被埋在土裡,受到壓力及溫度轉化,經過好多年,就成了煤

6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是前劫之灰。

7樓:樑

大約在n年前,地球才剛開始形成的幾億年,有好多植物,n年以後,這些植物被埋在土裡,經過好多年,就成了煤

煤是如何形成的,煤和石油是如何形成

在地質歷史上,沼澤森林覆蓋了大片土地,包括菌類 蕨類 灌木 喬木等植物。但在不同時代海平面常有變化.當水面升高時,植物因被淹而死亡。如果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 積物覆蓋而不透氧氣,植物就不會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機 地層。隨著海平面的升降,會產生多層有機地層。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在溫度增高 壓力變大...

煤是怎麼形成的

在地表常溫 常壓下,由堆積在停滯水體中的植物遺體經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轉變成泥炭或腐泥 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後 由於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經成岩作用而轉變成褐煤 當溫度和壓力逐漸增高,再經變質作用轉變成煙煤至無煙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遺體在沼澤中堆積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泥炭的過程。腐泥化作...

簡述煤的形成過程

煤主要由碳 氫 氧 氮 硫和磷等元素組成,碳 氫 氧三者總和約佔有機質的95 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 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有褐煤 煙煤 無煙煤 半無煙煤這幾種分類。它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複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一種固體可燃有機巖,主要由植物遺體經生物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