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作品及內容簡介魯迅先生的作品及內容簡介

2021-03-06 20:05:34 字數 5381 閱讀 9402

1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1](1881.9.25—1936.

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豫亭,後改為豫才,浙江紹興人。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出生在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和姐姐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曾有過百來個筆名,而2023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狂人日記》。

他的著作以**、雜文為主,代表作有:**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白話**《狂人日記》,《故鄉》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魯迅先生的**、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其中《少年閏土》就是小學六年級上冊的第17課),**《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種文字。

魯迅以筆為**,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2023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其中《故鄉》、《風箏》、《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

《少年閏土(節選《故鄉》)》選入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2023年起,先後發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故鄉》等**名篇,後來收入**集《吶喊》。

2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先生的**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

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

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係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係嗎?

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鬱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裡,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先生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

《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他的**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

讀魯迅的**,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麼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

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

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是**,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先生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2023年,後者出版於2023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

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範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淨細緻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蕩,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

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裡。

」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先生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鬥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

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衊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鬥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鬥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

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闢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

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緻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讚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闢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先生晚年還完成了一部**集《故事新編》(2023年出版)。這部**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

通過《故事新編》中的**,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的寫法。

先生在短篇**、散文、散文詩、歷史**、雜文各種型別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鬥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援青年學生的正義鬥爭,揭露段祺瑞執**鎮壓****、製造「三·一八」**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新民主主義論》)

2023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2023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

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其中《故鄉》、《風箏》、《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

《少年閏土(節選《故鄉》)》選入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2023年起,先後發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故鄉》等**名篇,後來收入**集《吶喊》。

魯迅先生的著作(數字版):

一生寫作1000萬字,其中著作600萬字,輯校和書信400萬字。

魯迅祝福的內容簡介,魯迅 祝福 的主要內容概要

政治上備受壓迫,精神上慘遭摧殘,直至最後淪為乞丐,凍餓痛苦致死。作品通過最富有表現力的三次打擊,塑造了她的悲劇性格.當時封建禮教仍在吞噬著人們,二十六七歲的祥林嫂嫁給了十六七歲的祥林,這是一種落後而殘酷的畸形婚俗,江浙一帶稱之為等郎媳,正象當時民謠所說的那樣 二十歲大姐十歲郎,夜夜睏覺抱 說他夫來年...

魯迅作品內容及賞析,魯迅作品摘抄加賞析

魯迅的 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 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 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 為人生 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 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 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 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

魯迅先生作品的語,魯迅先生作品的推薦語

狂bai人日記 的主題十分明確,就du是 意在暴露zhi家族dao制度和禮教的弊回害 他還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答許壽棠的信中說道 狂人日記 實力拙作.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後以偶閱 通鑑 乃司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種發見,關係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見,作品小序中所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