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朝的半文言文小說

2021-03-06 07:08:39 字數 3662 閱讀 6423

1樓:匿名使用者

1、《說岳全傳》《楊家將》《隋唐英雄傳》這幾部古代**很有意思。

2、《二十年目睹只怪現狀》《官場現形記》這兩部算是半白話**,都寫清朝官場腐敗,但是寫官場的都有些枯燥,《二十年目睹只怪現狀》有些情節倒是些有趣事

3、《鏡花緣》情節倒是有趣..但是文言文比前面兩部艱深許多。

清代文言**對隱士的描寫表現了明末清初的士人不願與滿洲貴族合作,頑強堅守士人的操守,保持特立獨行的人格。他們採取各種各樣的隱居方式,無論生活如何艱苦,決不妥協,雖然過的是隱居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內心一時一刻也沒有忘記家國之痛。他們的人格魅力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同壽,永遠激勵著為正義事業奮鬥的人們。

2樓:匿名使用者

說岳全傳》《楊家將》《隋唐英雄傳》這幾部古代**很有意思...

《二十年目睹只怪現狀》《官場現形記》這兩部算是半白話**,都寫清朝官場腐敗,但是寫官場的都有些枯燥,《二十年目睹只怪現狀》有些情節倒是些有趣事

《鏡花緣》情節倒是有趣..但是文言文比前面兩部艱深許多

包括清朝之前歷史人物傳記的文言文書有哪些?

3樓:愛很簡單my曦兒

清朝之前的有二十四史,分別是:《史記》——【西漢】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范曄

《三國志》——【西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樑】沈約

《南齊書》——【樑】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藥

《周書》——【唐】令狐德棻

《隋書》——【唐】魏徵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

《遼史》——【元】脫脫

《金史》——【元】脫脫

《元史》——【明】宋濂,王褘

《明史》——【清】張廷玉,作者是清朝的,不知道符不符合。

另外,還有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這部很難看懂。

望採納。

4樓:雪中的嘆息

事實上,統稱為《二十四史》的二十四部官方史書全部都是紀傳體的,也就是由一篇一篇的歷史人物傳記集合在一起構成整個朝代的歷史。

除此之外,各個朝代所流傳的帝王起居注和政治活動記錄,如記錄唐太宗李世民政績和言行的《貞觀政要》也同樣屬於人物傳記性質,但它們的組成就比《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鬆散許多,知名度也不如《二十四史》廣。

民間作家因為難以接觸到上層階級,所以民間的人物傳記並不多,與歷史人物有關的文學作品大多是虛構的傳說和話本。

5樓:少女二號三號音

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

史記、資治通鑑、國語、左傳等

如果你想看各個朝代的知名歷史人物,建議你去看《二十四史》

清史稿 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202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2023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是由中華**初年特設的清史館編修的,以館長趙爾巽任主編,繆荃孫、柯劭忞等為總纂,另設纂修、協修、提調、校勘等職。參加編寫工作的先後有一百多人。《清史稿》於2023年開始編纂,2023年編成初稿,2023年修訂一次,2023年秋大致完稿,前後歷時十四年。

對於這樣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應詳審修正,以冀減少疵纇」但「以時事之艱虞,學說之龐雜」,尤其因主編趙爾巽「年齒之遲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於是就委託袁金鎧經辦發刊和校刻事宜。於2023年刊印,2023年發行。

《清史稿》在刻印過程中,出現了版本問題。袁金鎧因忙於他事,轉託金樑協助校刻此書。金樑遂趁時局紛擾之際,利用職權,擅改原稿,並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書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發行,這就是所謂「關外本」(又稱關外一次本)。

當原編纂人員發現金樑私自篡改原稿,便決定將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如刪去《張勳傳》(附張彪傳),《康有為傳》及金樑所寫的「校刻記」;改訂了「清史館職名」;刪去了「易類」書目六十四種;抽換了《藝文志·序》;修改了個別傳記,這就成了所謂「關內本」。以後,金樑堅持以「關外本」為基礎,並根據當時學者對《清史稿》提出的批評和關內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再作刪改、增補,刪去了《張彪附傳》、《公主表·序》和數學工具書「八線對數表」,增加或壓縮了個別傳略,較前兩個版本均少了七卷,僅有五百二十九卷,這就是所謂「重印本」(又稱關外二次本)。

版本的不同造成了混亂,後來,市場上又有所謂「聯合書店影印本」和「日本人鉛印本」兩種流傳。南京國民**曾兩次組織人力。要修改《清史稿》,但因種種原因,毫無結果。

《清史稿》的版本比較多,主要有關外本、關內本、金樑重印本、上海聯合書店影印本、日本印本等,其中以關外本與關內本最早流傳,影響頗大。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初稿》列舉了以下幾種:關外本(或曰「關外一次本」)《清史稿》纂定以後,共計536 卷,於2023年在北京印刷。

當時資助清史館的黑龍江方面的金樑擔任「校對」,他利用負責刊印之便,私下給自己加了「總閱」的名義,附刻了他自己的《清史稿校刻記》,又修改了某些文字,然後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運到東北的這四百部《清史稿》就被稱為「關外本」。後來這個版本經過修改重印,故又稱作「關外一次本」。

關內本2023年印刷的一千一百部《清史稿》留在關內的七百部,被清史館的一些人發現了金樑的篡改,又將它改回來,並取消了金樑的「校刻記」和《張勳傳》《張彪附傳》《康有為傳》,就是所謂的「關內本」。實際上,關內本與關外本是同一次印刷的,只是關內本在區域性上作了一點抽調。關內本與關外兩次本之版本異同,大致如下:

關內本刪去關外一次本原有的《張勳傳附張彪傳》中的《張彪傳》、《康有為傳附康廣仁傳》中的《康廣仁傳》以及金樑所撰《校刻記》。而關外二次本只刪去關外一次本的《張彪附傳》,並抽掉《公主表·序》和《時憲志》末附的《八線對數表》七卷,增加了陳黌舉、朱筠、翁方綱三傳。按關內本此卷原是《勞乃宣傳》《沈曾植傳》,無《張勳傳》《康有為傳》。

傳後有論,其文為「論曰:乃宣、曾植皆學有遠識,本其所學,使獲競其所施,其治績當更有遠到者。乃朝局遷移,掛冠神武,雖皆僑居海濱,而平居故國之思,無時敢或忘者。

卒至憔悴憂傷,齎志以沒。悲夫!」清史館對張勳、康有為原定暫不立傳,是金樑將二傳底稿私自付刻。

今關外一次本於《張勳傳》後附有《張彪傳》。

總之,清史館人中的組成結構和人員的情況雖「遠不如修明史人才」,但主要撰稿者中,特別是第三期編纂人員中,清朝遺臣居多,前朝文人為主,且相互間關係密切,顯示其獨有的特點,為《清史稿》在其軍閥混戰,經費枯竭的條件下成書創造了條件,「在館之員,等於半盡義務,皆為贊成清史必成之人」1.細說各朝系列之---《細說清朝》黎東方

2.《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3.《正說清朝三百年》---林濤

4.《清宮祕檔》

備註:1解釋一下『正說」二字 「正」是指舉史實來講,客觀公正 「說」是指用靈活,新穎的方式使們對歷史欣然生 趣 「 正說』可謂集合了「戲說」的靈活性和教科書的真實性為一體

2本人推薦《細說清朝》寫的確實不錯

3可以看一下餘秋雨的書

6樓:tianci1997是我

太多了... 包括清朝之前?好矛盾-.-

資治通鑑 秦史 韓信傳 太平廣記 朱元璋傳 .....n+

五千年曆史,英雄人物歷數不清,怎能在此一一遍述?

關於知音的文言文,關於文言文的

高山流水 伯牙 子期,經典的知音故事 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

關於徐渭的文言文,什麼叫做文言文

徐渭,字文長,是山陰的秀才,名聲很大。薛公蕙 薛蕙,字君採,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 主持越中的考試時,驚奇他的才能,把他看作國士 一國之士,舊稱一國中的傑出人物 然而命運不好,屢次應試總是失敗。總督胡宗憲 浙江巡撫。中丞,明代以副都御史或僉都御史出任外省巡撫,故稱巡撫為中丞 聞知此事,延請他為幕府賓客。...

關於讀書的文言文關於勤奮讀書的文言文有哪些?

關於讀書的文言文有 1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南宋 朱熹 讀書之要 譯文 讀書的方法就是要慢慢來 一點一點進行。多讀幾遍,遇到問題多思考。2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 勸學詩 譯文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努力學習,到老了才後悔讀書太遲。3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晉 陳壽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