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粽子叫做粽子為什麼粽子叫做粽子

2021-03-06 02:47:53 字數 1001 閱讀 2974

1樓:love水晶乳酪

因為粽子由粽葉包裹成形,所以叫粽子。

粽子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2023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2樓:丶猛虎與薔薇

盜墓同行裡的黑話。

比如江湖上的黑話:

《林海雪原》中寫到楊子榮進威虎山時,記載了很多東北黑話。

土匪:蘑菇,溜哪路,什麼價?(什麼人,到**去?)楊:嘿!想啥來啥,想吃奶,就來了媽媽,想孃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來啦!(找同行。)

楊:緊三天,慢三天,怎麼不見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沒有找到哇?)土匪:野雞悶頭鑽,哪能上天王山。(因為你不是正牌的。) 見到座山雕。

雕:天王蓋地虎。(你好大的膽!敢來氣你祖宗。)楊:寶塔鎮河妖。(要是那樣,叫我從山上摔死,掉河裡淹死。)

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說文新附米部》謂「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

」《說文夂》:「葼,斂足也。」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

《集韻送韻》:「粽,角黍也。或作粽。

」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吃粽子為什麼要加糖,為什麼吃粽子喜歡粘白糖?

不是必須要吃糖啊 比如吃肉粽子就不要糖的 而且加不加糖是個人喜好的 白粽子沒味道 就和白米飯差不多 加點糖吃會變的好吃些 根據個人口味不一樣,還有人蘸鹽類 為什麼吃粽子喜歡粘白糖?粽子是糯米包的,糯米沒什麼味道,如果吃粽子粘點白糖,會覺得軟糯香甜特別好吃,所以吃粽子喜歡粘白糖。這是對於喜歡口味甜的吃...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120字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直至今日,我們除了吃粽子,還會划龍舟,這些傳統節日活動一直影響著我們世世代代子子孫孫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佈普遍的南方,同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