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021-03-05 09:21:57 字數 3661 閱讀 7411

1樓:

開始與2023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推進到電氣化時代。電氣化時代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臺發生了動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贏得戰爭卻輸掉優勢,而美日日益崛起,國際關係的中心舞臺開始向歐洲的兩側即美國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亞洲轉移。

國際關係格局由英國獨霸世界、歐陸勢力均衡讓位於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一戰後,戰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會議簽定的凡爾賽和約、對奧地利、保加利亞、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約統稱為巴黎和約,構成戰後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治秩序,稱為凡爾賽體系;2023年美應等九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定《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構成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稱為華盛頓體系。然而體系雖然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西方世界的統治,但是體系並不完整,它給世界留下了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德國的賠款問題和歐洲的安全問題。

一戰後德國藉口無力償還債務,要求延期支付賠款,於是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佔領了德國的工業區魯爾。但是德國不但沒有得到應得的賠款,相反卻支付了大量大軍事佔領費,釀成魯爾危機。於是賠款問題的主動權由法國手中轉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國手中。

美國出臺了德國賠款計劃即道威斯計劃。(學生演示)道威斯計劃實施後,美元充斥歐洲市場:德國從美國取得貸款,經濟復甦;然後償還英法的賠款,英法將德國大賠款償還戰爭時所欠的美國的債務。

於是,美國的金元不僅恢復了歐洲的經濟,而且操縱了歐洲的經濟市場。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普法戰爭時被各國割去的阿爾撒斯和洛林由法國收回,德國的撒爾礦區由法國佔領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萊茵河東岸五十公里以內德國不準設防,於是萊茵河兩岸成為非武裝區。但是法國並未因此而高枕無憂,它在歐洲組織小協約國以形成對德包圍圈。

2023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國在瑞士洛伽諾召開會議解決歐洲安全問題,提高了德國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計劃和洛伽諾公約改寫了凡爾賽體系關於在政治、經濟上限制德國的規定,從遏制德國到扶持德國。歐洲國際關係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可是為什麼法國一戰元帥福熙卻說「凡爾賽和約只是二十年的休戰」?體系中隱含著複雜的矛盾。戰勝國信奉「強權即公理」,通過不平等條約,使戰敗國處於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從而加深了兩者的矛盾;由於分贓不均,戰勝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平息;帝國主義對戰敗國的殖民地進行「委任統治」,進一步加深了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

因此列寧說「靠凡爾賽體系所維繫的國際關係是建立在火山上的。」體系隨時隨地會崩潰、瓦解。

是什麼事件開啟了凡爾賽體系的缺口?土耳其的民族解放鬥爭、同協約國簽定了《洛桑和約》,粉碎了構成凡爾賽體系的《色佛爾條約》開啟了體系瓦解的缺口。2023年德國大力擴充套件陸軍,撕毀了凡爾賽和約,2023年德軍開進萊茵河非武裝區,進一步破壞凡爾賽和約,法西斯德國的擴軍備戰使凡爾賽體系名存實亡;2023年日本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突破了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華盛頓體系名存實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終於使體系徹底瓦解。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維繫了一戰到二戰其間的國際關係。在這其間,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矛盾也在發生著變化:主要矛盾由英美爭奪世界領導權演變為3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與法西斯擴張之間的矛盾。

美國憑藉其世界經濟領導地位參與許多重要的國際事務的解決、並起到決定支配作用,從而代替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資本主義世界由「英國時代」走進「美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使這一轉變成為無法更改的現實。

2樓:我叫子凡

1.何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實力對比發生變化,帝國主義國家需依據新的實力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安排世界格局。2023年1~6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簽訂了以凡爾賽和約為核心的《巴黎和約》,和約對帝國主義在西方和中東地區的統治秩序作出了規定,形成了「凡爾賽體系」。2023年11月至2023年2月,由美國發起,召開了華盛頓會議,簽訂了「四國條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和《九國公約》,對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作出規定,形成華盛頓體系。

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華盛頓體系與凡爾賽體系共同對一戰後的世界格局作出規定。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標誌著帝國主義大國按自己的意志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國際格局。由於它以大國實力為基礎,因此具有暫時的穩定性。儘管該體系因分贓等原因存在著矛盾,並以「委任統治」的方式瓜分戰敗國的殖民地顯示出其消極性,但通過國際會議各國協商、簽訂國際公約並建立國際組織維護各國正常關係的方式從總體上來說是進步的、可行的。

時間1919、1922—1939

背景一戰結束;帝國主義力量對比變化

主要國家

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在亞太爭奪;

形成方式

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

內容①西方:5個條約 ②東方:3個條約

組織國聯

實質帝國主義以實力重分世界的體系

演變過程 ①確立:1919—1922

②調整:1924、1925

③瓦解:1931、1933、1935、1936

④崩潰:1939

崩潰原因 法西斯勢力的崛起和擴張

內部矛盾 ①戰勝國與戰敗國:

②戰勝國之間:

③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

評價: ①進步性:

②消極性: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內部隱藏著哪些矛盾。

(1)帝國主義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構成這一體系的幾個條約對戰敗國是相當苛刻的,這必然會加劇戰敗國的復仇心理。隨著戰敗國國力的恢復與增長,他們要求改變舊秩序的企圖就越來越強烈。

(2)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分贓不均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導致列強繼續爭奪霸權,這是該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

(3)帝國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蘇俄之間的矛盾。列強最初企圖消滅,繼而孤立的**反蘇立場對其對外政策及國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4)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矛盾。列強雖懾於民族解放鬥爭的聲勢,在瓜分殖民地方面採取了「委任統治」形式,但未改變殖民統治的實質。戰後無產階級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有力地衝擊著這一體系。

3.如何理解這一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相對穩定繁榮。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構成了帝國主義戰後國際關係的新格局。東、西方反帝鬥爭相繼被鎮壓,資本主義體系得到了鞏固。二十年代的西方圍繞賠款和安全問題進行了國際關係調整,資本主義世界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2)英法:贏得戰爭,卻輸掉了優勢,均由債權變為債權國。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在全球範圍內推行「金元外交」。日本迅速崛起,成為東亞霸主,加緊在亞太地區侵略擴張。

(3)義大利:戰債沉重,由經濟危機導致革命運動高漲,法西斯**建立。

4.這一時期國際關係的新格局。

國際關係的格局指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係結構。而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的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的結果。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由於這種穩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了。

一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力量之間的力量對比,戰後先後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形成了大致反映此時各國力量對比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這一體系是建立在犧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戰敗國基礎上的,包含著諸多矛盾,是極不穩固的。英法控制的國聯是維繫這一體系的工具。

圍繞著「賠款」和「安全」兩大難題,戰勝國和戰敗國,戰勝國與戰勝國之間了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協約國對凡爾賽體系進行了兩次較大調整,即道威斯計劃的實行和洛迦諾公約的簽訂。它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成功,法國的失敗;德國則利用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成功地恢復和發展了經濟,加快了軍國主義的復活。

3樓:哭過之後就長大

通過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建立

凡爾賽條約帶來了什麼影響凡爾賽條約的本質是什麼

對中國的影響 在和會上,中國要求收回從前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利。和會不顧中國的反對和 竟然決定把德國原來在中國山東攫取的一切權利交給日本。這種強權政治大大激怒了中國人民,引發了 五四運動 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中國代表固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凡爾賽條約 或 凡爾賽和約 英文 treat...

凡爾賽是什麼梗

有人指出,凡爾賽文學 概念受到了講述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 凡爾賽玫瑰 的啟發。凡爾賽是法國的一個小鎮,距巴黎十多公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在那裡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使它成為奢華貴氣的代名詞。根據的總結,凡爾賽文學 是 一種表演高階生活的精神 但又不正面 直白地描述或展示生活之高階,而是...

凡爾賽體系的實質是什麼?它為什麼不能保持國際秩序的長期穩定

1,凡爾賽體系的實質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2,因為它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歷史老師就是這麼說的,初三下半年的知識 凡爾賽體系的不穩定性和實質 70 實質是帝國主bai義戰勝國在宰割戰du敗國和相zhi互妥協 的基礎上安排dao的戰後世界國際版體系,權,不穩定性 戰敗國特別是德國對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