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誰的話

2023-03-03 15:30:22 字數 4917 閱讀 1717

1樓:音色

是子思所說,出自他寫的《禮記·中庸》。 博學 博學之①,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②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③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禮記》) 注:

①之,學的物件(各種知識)。②篤,一心一意。③措,放下。

④是「果能以此道行矣」的省略說法。果,確實。道,原則,精神。

譯文: 多方面、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並認真的向人請教,慎重地進行思考,明確的分辨是非,誠心誠意地徹底實行。除非不學它,(學了就一定要會),學了還不會,決不罷休;除非不問(問了一定要懂),問了還不懂,決不罷休;除非不去分辨,(分辨就要弄清是非),分辨不清是非,決不罷休;除非不去實行,(實行就要一心一意得做到底),實行得不徹底,決不罷休。

別人學一次就會了的,我就是學一百次也要會.;別人學十次就會,我就是學一千次也要會。確實能按照這種精神去做,即使愚笨的人也一定能聰明起來,即使意志薄弱的人也一定能堅強起來。

賞析:《禮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彙集了儒家各種講禮的文章。本篇選自《禮記》。

主要講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方法、作用等,語言簡練,富於哲理,對我們學習不能說沒有作用。

2樓:夏羽

孔子的。 出自:《禮記·中庸》十九章有云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樓:泥煤大兵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十九章。用比較簡單的解釋來說就是:做事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最後要切實的去實行。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禮記·中庸》,其第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

「博學」為第一階段,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

「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

」慎思「為第三階段,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即為「慎思」。

「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慎思之、篤行之,是啥意思

5樓:

意思是做事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最後要切實的去實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 「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學是為學的第一階段。

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 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

「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應該就是這樣了

出自《禮記·中庸》

6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十九章。

用比較簡單的解釋來說就是:做事要廣泛的學習,仔細的**,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最後要切實的去施行。    因為自己沒有總夠的語言去表述,可又總不甘心,於是在轉了很久之後,最後覺的下面著段說明比較立體而且全面,故摘記於此: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

「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

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

「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論語哪一章

7樓:逗比逗無悔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

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擴充套件資料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

「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

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

「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8樓:東門舒彬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

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擴充套件資料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

「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

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

「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9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論語》是《中庸·第二十章》中關於治學的名句。

原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

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10樓:惲慕苼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關於治學的名句,相傳作者是孔子後裔子思,該句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求教。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誰的思想

是 中庸 第二十章 中關於治學的名句,相傳作者是孔子後裔子思,該句意思是要廣泛地學習,要詳細地求教。翻譯 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出處 中庸 第二十章 原是 小戴禮記 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 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之的意思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典出何處有何含義 禮記 中庸 十九章有云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 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 還意味著博大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 禮記 中庸 大致翻譯 博學 學習要廣泛涉獵 審問 學習要有針對性地提問 詳細地請教 慎思 學習中要學會周全地思考 明辨 要形成清晰明瞭的判斷能力,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 篤行 要結合學到的知識和思想切實地進行具體實踐 不能理論脫離實際,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全句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給人指出了究竟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