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古代沒有標點符號,為什麼古代沒有標點符號

2023-02-17 09:35:22 字數 5173 閱讀 1659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讀文章也會有停頓,不過在文章本身卻沒有標點符號,他們是根據文章上下文的邏輯意義來停頓的,當然,這難免出錯.到漢代,人們開始對文章點句.在一句結束的地方標上一個「句」字,在一句中需要作短暫停頓的地方標上一個

「讀」(音

dòu),實際上相當於現在的「.」和「,」號.到宋代,開始使用「,」和「.

」(只有這兩種).但在文章中不佔位置,標在字的右旁邊.2023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佈全國.

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2023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2023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佈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2樓:匿名使用者

標點符號的來歷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

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

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2023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佈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2023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2023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佈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3樓:狄威貝爾

其一最早這些書是刻在竹簡上的,再往前那是刻在石頭,銅器等物件上的,所以老鐵你在竹簡上刻個標點符號給大家看看唄。那麼你要問了,不是有紙嗎,那就是其二了,古代讀書第一步是跟先生學習句讀(judou),先生教你怎麼斷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嗎。蕭規曹隨也好,遵從古制也罷,上世紀末有人提出用字母替代漢字,你答應嗎。

標點符號對於那些上上個世紀末的老先生們不就是我們這種感受?

4樓:萬字先生

因為古代的書產量很低,世面上能找到的書種類極少,而且,古代人的腳步放的很慢,不像現在的快節奏。古時候,一本書可以慢慢看,慢慢學。

古代的書都是沒有分段的,也沒有章節,今天我們看《論語》,一篇與另一篇之間是沒有關係的,卷只是物質上的單位,竹簡不夠了,再換一卷繼續寫。中國古代的書是這樣,印度、阿拉伯、歐洲的書也是這樣。印刷術出來之後,出版商才開始給書籍做段落、篇幅的劃分。

漢代斷句用一個象頓號的點,宋代斷句用一個小圓圈,真正完善的標點符號直到2023年才由胡適等人提出來並在次年開始實施。

5樓:饕餮卻羸

中國古代不但不是沒有標點,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標點書籍存在的。問題在於標點的系統不統一,幾乎每家各用一套系統,你用圓我用方,你用實心的我用空心的,你標註在文字左邊我標註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種學問一樣,問題也是出在沒有系統上。沒有系統,所以不能流傳,進而就會失傳。

6樓:作者抗氧化

這個有很深的歷史背景。最早古代記錄最多用的是竹簡,能記錄範圍很小,養成的習慣就是從右開始豎著記錄,即便是現在很多古書都是這樣記錄的。還有個問題就是,標點符號沒有就需要斷句,斷句最早之前都是世家掌握的,即便是有標點符號也不會全面推廣,那些世家不會同意的。

7樓:兔子

標點符號是近代的事 所以古代看文章要學會斷句

8樓:傑答答

漢代斷句用一個象頓號的點,宋代斷句用一個小圓圈,真正完善的標點符號直到2023年才由胡適等人提出來並在次年開始實施。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沒有發明標點符號,靠之乎者也這類虛詞來斷句。

10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就是古人根本沒有往標點上想 標點符號已經成為書面語言裡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經歷了自產生到逐步完善的過程。 我國最早的古書是沒有標點的。

大約在漢代,開始使用句讀(dou)。大致是語意已完的較大的停頓叫做「句」,語意未完而需要稍作停頓的叫做「讀」。到了宋代,開始使用圈點。

在相當於句號的地方用圈(。)在相當於逗號的地方用點(,)。到了明代又出現 ︴和‖,分別用來表示人名和地名。

這些簡單的符號可以看作是我國傳統的標點符號;但它是很不完備的,長時間裡也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進入20世紀,現代白話文的使用日漸廣泛,人們迫切需要有比較完備的新的標點符號。一些學人開始向國內介紹歐美最通行的一些標點符號。

並根據古代的句讀符號,參考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適合中國文字需要的我國最早的新式標點符號。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方面對原標點進行了研究整理,2023年9月,**人民**出版署公佈了《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十四種,包括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引號、冒號、問號、感嘆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專名號、書名號、著重號。

20世紀60年代,漢字文稿的書寫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直行改為橫行,某些標點符號的用法也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有必要對原規定進行整理。2023年初,國家語委成立《標點符號用法》修訂組,約請專家對原《用法》進行1990修訂。2023年3月,國家語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釋出了修訂後的《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16種,增加了連線號、間隔號。

此後,在聽取各界意見後,國家語委、新聞出版署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共同決定將《標點符號用法》制定為國家標準,並於2023年12月正式釋出 參考資料: http://sdly.

為什麼古代沒有標點符號

11樓:匿名使用者

現今很多人會誤認為中國古代不用「標點符號」是因為清朝官方主持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把中國原來的「標點符號」都去掉了。清朝文人在寫文章或出書的時候,也不再使用「標點符號」,直到近代新式標點符號產生。

實際上現今使用的「逗號、句號、括號、頓號」在漢朝就已經產生了,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對「頓號、」解釋為「有所絕止、而識之也」。對「擴號()」解釋為「鉤識也。」

考古發現,居延漢簡中,除表重文的符號「=」外,還有「■」、「▓」、「●」、「w」、「∠」、「∕」、「卩」等符號,它們均起著句讀或後來標點符號的作用。如:漢簡「吞北隧卒田惲∣(此為一硃筆符號)正月食三斛∽正月庚戌自取=卩」;「□□平●戊失亡貨負●已失火□□」;破城子探方27中有「■右第二十九隧卒三□」,「■右卒三十桼人」;「茭滑戎∠王陽∠呂尚∠韓壽□」等。

漢簡中的這些特殊符號,都有它們各自特殊的用途,有的是起到後來「,」的作用,如「●」;有的起到「、」的作用,如「▲」、「·」、「∣」、「∠」等;有的起到句號的作用,如「卩」;有的則起到標識章首或分行、分段的作用,如置於行文起首處的「w」、「■」等符號;有些符號如「∽」、「s」、「▓」、「=」等我們還不好確切地斷定它們在行文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有些是兩個符號連用,有些放置於文末的符號如「w」等,在抄寫或書寫時還特意用硃筆跡表示其特殊性。

到了宋元明時期「標點符號」的使用都已經比較規範了。

新中國成立後累次對原標點進行了研究整理,總共列標點符號十六種,包括逗號、句號、括號、頓號、分號、引號、冒號、問號、感嘆號、破折號、省略號、連線號、間隔號、專名號、書名號、著重號。

12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

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

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中國古代不但不是沒有標點,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標點書籍存在的。問題在於標點的系統不統一,幾乎每家各用一套系統,你用圓我用方,你用實心的我用空心的,你標註在文字左邊我標註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種學問一樣,問題也是出在沒有系統上。

沒有系統,所以不能流傳,進而就會失傳。

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發明標點符號?

13樓:人逐夢

中國古代是有標點符號,但是標點形式並不統一。

在春秋時期的《侯馬盟書》中使用一條或者兩條**表示重文,標點的一種。

漢朝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

」,「,」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明朝《永樂大典》,圖中紅色小圓圈就是一種標點。

2023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佈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2023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2023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佈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用語氣助詞比較多,能嫻熟的用語氣助詞去區分句子段落什麼的

為什麼古代沒有標點符號?

15樓:職場達人小海

古代他們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不需要標點的,因為他們在剛開始學字的時候就要先學會句讀,而所謂的句讀就是現在的斷句,它的效果其實和標點符號的效果是一樣的。

古人他的印刷術的水平有限,所以生產出來的書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像古人的一生,他們可能也就讀那麼幾十本書,所以他們沒必要讀的很快,他們都是得慢慢的讀,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所以這樣就沒太需要標點符號來增加閱讀的速度。

這標點也是近幾百年才出現的一個事物,標點符號的出現其實也是一種商業化的產物吧,當時那些印刷商為了印刷更多的作品,而印刷作品多就得有更多的消費者去進行消費,然後他們就在想如何使消費者他們讀書的速度變得更快一些,後來他們就發明了標點符號,這樣讀者讀起來會更加容易更快,從而他消費的書也會越來的越來越多。

其實不光是中國,像其他的國家,譬如英國,法國,他們國家的文字也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因為已經習慣了標點符號的存在,所以有點不太理解古人沒有標點符號是怎樣進行閱讀的。其實現在在高考題裡面,就江蘇而言高考文科的附加題第一題就是對古詩詞進行句讀。

作為文科生,我是深刻的感受到了句讀的困難,所以我還是比較感謝有標點符號這一事物的發明的。但句讀這東西只要你懂得大概的意思,反覆閱讀還是可以正確的斷開的,古人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對一本書進行反覆的閱讀。

wps標點符號為什麼在中文半形和全形狀態下只佔了字元,怎

這是為了適應每行字數的不同而啟用的智慧標點壓縮。如果不想要這種功能,點左上角wps文字 選項 中文版式,選擇 只用於西文 和 不壓縮 在段落中選擇左對齊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宋體標點符號全形 半形一樣嗎?我用的是wps 寫 發現半形和全形的標點一樣啊 都是佔一個字元啊如圖 全形和半形是為了排版規範格...

鎂離子的符號為什麼是2Mg22右上角,為什麼帶兩個正

你可以這麼理解。金屬元素最外層有n個電子 發生化學反應時,會回失去1 n個電子,呈現答n 的正價,這不是少一層的概念。比如鐵離子fe,可以有 2價,也可以有 3價,不同反應導致不同價位。鎂離子的兩個離子比較活躍,所以,失去的時候會一起失去,也因此只有 2價的鎂離子。其他的,都是比較活躍的金屬有固定的...

恐龍為什么沒有了,恐龍為什麼沒有了?

現在科學家也沒有發現恐龍滅絕的原因,但有了很多種的可能 1 氣候變遷2 物種鬥爭。3 大陸漂移。4 地磁變化。5 植物中毒6 酸雨。7 小行星撞擊地球。我自我認為第7種靠譜點。你再看一些資料。在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許多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 爬行動物時代 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動物廣泛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