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太極拳

2023-02-03 09:15:21 字數 5100 閱讀 1923

1樓:中醫學生

太極拳是甚麼

自楊祿禪將太極拳帶到北京,經過二百年的化生,流行,太極拳發展至今已經變成一種普及性的運動。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有人練太極拳。為了要普及化,太極拳已被改得愈來愈簡單,由困難的內動變成偏重於外形,包含了戲曲功架及舞蹈表演形式。

武術方面的運用已漸被遺棄。太極拳變成中看不中用的體操。但這種改變對促進太極拳的普及實是功不可沒。

以前太極拳有「十年不出門」的說法。在現今生活節奏如此急速的時代怎能要求為生活折腰的人們,花如此多的時間去練拳?6、70歲的退休人士學習能力及記憶力都開始退化,要練到高層次是一件困難的事。

現時立心追求太極拳真理的人少之又少,主要是明師難尋,亦欠時間與毅力。大部份流行拳種都是慢慢的移動手足,由外動牽動內府,與一般體操無異。其實太極拳是要求用意念按次序催動及鬆開體內關節及肌肉,功夫越深,體內受意念指揮的部份越多。

每一動都涉及多次內動,由內動催動手足。因此拳練得如此慢。要知太極拳非為慢而慢,慢是為了做足內動的要求。

因為以內動為主,健身效果比外動為主的練法更顯著。

太極拳是內家拳術,與形意拳,八卦掌合稱三大內家拳術。曾經有人以魚作比喻:太極拳是魚頭--敏感度極高;形意拳是魚身--充滿**力;八卦掌是魚尾--喻其靈活性。

三家拳術都有其獨自的發勁方法,修練方式亦不相同。但只有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力從人借。力從人借之真義是借用地心吸力,即是學會利用身體重量壓到地面而產生的**力,作為活動的能源。

能把握此技巧,能源用之不竭。我們自嬰兒開始學習翻身、走路都是與地心吸力相抗,一舉手,一投足皆是用本身力量抗衡地心吸力。隨著我們成長,用力已是一種習慣,要改變此活動的習慣是極之困難的事。

借地心吸力的法門就是將身體每一個部份放鬆,將重量全交給地心吸力。王宗嶽拳論要求偏沉則隨,正是啟發太極拳活動的能源要旨。身體愈多部份放鬆,**力便越大。

太極拳要求練放鬆,就是這個原因。

世上最大威力的能量是水,是風。太極拳不用力能夠產生巨大能量,因為它的拳理是模仿水性,風動,最終是悟證自然之道。拳譜雲:

「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就是要從學者模仿水性。水之特性是無孔不入,極柔軟,但極堅剛。

可以平靜如鏡,也可變成驚濤駭浪,所到處,推橋倒樹,摧枯拉朽。水亦可無聲無息的滲入,擋無可擋,防不勝防。身體愈像水便愈接近偏沉則隨的拳理。

水性是連綿不斷的,地心吸力將水合成一個整體,阻擋水的地方不單是受到接觸點附近的壓力,而是受到整個水重量的壓力。洪澇為患時往往就是水量突然增加,加速由高向低流動,水重量以倍數增加。能量與破壞力同樣亦以倍數增加。

在地心吸力影響下而產生的力量,大致上包括本坐用力力、反坐用力、離心力及向心力。本坐力是自身的重量因地心吸力所產生的。反坐力是本坐力的**。

給人推跌出去,是身體對推力的**而做成。身體不受力便無**,人便不會失平衡。急流中的旋窩與龍捲風,是在大自然中表現離心力及向心力的例證,力量無窮。

練拳時保持圓勢,中正安舒,以開合作為每勢之動源就是模仿螺旋與龍捲風。模仿水、風是大目標,我們是不可能百份百做到,但多似一分,能量便大一分,太極拳便提高一分。

太極拳有不同的門派,拳架子招式各有不同,練功的法門亦各有獨到之處。但各派對追求太極拳的目標是明確的。佛學中常提及的「方便法門」,只是一種手段或方法啟發修行者的心性,最終到達彼岸修成正果。

練拳架是修練的方便法門,只是手段,不是太極拳的最終目標。因此我們不應停留在方便法門的階段。否則只會見樹不見林,永遠都看不見太極拳的盧山真面目。

單求精修一種拳架,花一生精力仍未夠,如整天忙著多學幾種拳架,以多為耀的大多數連太極拳的門都未進,休談修得太極拳了。拳架只是一種工具,是用來修練及驗證太極拳的真理。融會貫通後,到了用之不必費心機的境界時,拳架這工具的價值便大大降低了,甚至可以拋棄。

時下學拳,以學會一套拳架作為畢業標準,畢業這二字實有誤人之嫌。學會一套沒內涵的空架子,根本便沒有進入太極拳的世界,試問練30分鐘沒內涵的太極拳與跟著**跳30分鐘健康舞有何分別?古語說得好: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有心修學此道者不可不知。

2樓:海賊迷迷

這要說起來可長了,太極拳歷史悠久,古時候是用來打架的,那不是慢吞吞那樣的,現在的太極拳基本是健身性質的,要找會「打」的師傅比較難。

多說兩句,「四兩撥千斤」不是說用四兩的勁就能撥你千斤,是看起來很輕,實際用的力大著呢。

3樓:天第一道

這個題目很大哦,一般認為太極拳就是符合王宗嶽的「太極拳論」特點的拳法。

4樓:

傳統架子

要區另於"太極操"

5樓:張若愚

屬於武術的一種,是以陰陽原理為支撐,採用中正不偏的「球形」運動(而非周正的圓形運動),做到意念上的「鬆散通空」,最後達到剛柔相濟,後發先至,強外壯內,修身養性的效果,這就是太極拳。

什麼是太極拳?

6樓:易書科技

太極拳是中國拳術之一,早期曾稱為「長拳」、「棉拳」、「十三勢」、「軟手」。至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2023年),山西武術家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繫辭》,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的意思。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據中國武術史學家唐豪等考證,太極拳最早傳習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目前,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五種流派。

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的老拳師陳王庭初創太極拳,世代相傳,即「陳式太極拳」。後來,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於陳家溝陳長興,並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髮展了「楊式太極拳」。楊露禪學成返鄉後,同鄉人武禹襄創編了「武式太極拳」。

河北大興人吳鑑泉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逐步修訂,形成了「吳式太極拳」。河北完縣人孫祿堂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

太極拳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其拳理**於《易經》、《黃帝內經》等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經典著作,並在起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釋等文化的合理內容,不僅強身健體,而且可以陶冶心性,故被稱為「國粹」。

什麼是太極拳

7樓:在鳴鳳山滑行的佛手柑

太極拳起源於中國,其動作剛柔相濟,既可技擊防身,又能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傳統拳術。太極拳歷史悠久,流派眾多,傳播廣泛,深受人們的喜愛。

太極拳雖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氣動功力等方面各派有異,但都具有疏經活絡、調和氣血、營養腑臟、強筋壯骨的功效。 太極拳作為拳術之一,早期曾稱為「長拳」、「綿拳」、「十三勢」、「軟手」。至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2023年),山西武術家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

「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繫辭》,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間,世界之上,萬物與機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樹木花草,山嶽樓臺,看似靜止,無不在漸漸老化。俗語說,只有「變」是不變的。

太極拳就是要把種種變化,在拳演練出來。動靜開合,剛柔快慢,上下左右,順逆纏繞,忽隱忽現,虛虛實實,綿綿不斷,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顯時氣勢充沛,隱時煙消雲散,以意帶力,到點融化於全身,做到勁斷意不斷,然後再輕輕啟動,揮灑自如。一意一念,一舉一動,隨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達到養生、防身的效果,這就是太極拳。

8樓:無聊

太極運化者,求無極之氣象,潤陰陽之母體.靜則太和,中正安舒,神氣坦然,心如止水,萬千映斂;動若驚鴻,發如彈彈,冷快絕倫,巧奪自然.運能空虛轉化,勁隨軌變,輕扶碧波,情讀明月;擊若江海之疊浪,又似睛空之曠淵,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似有似無,似無似有,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太極拳是自然物理運動學的體現,由易演化而得,將原始的搏擊運動、農作運動與易學理論中陰陽五行之變化相互結合。融潤一體,所以識太極拳須先認識易理,而不能簡單、直接地進行習練,否則盲目、目標不明確,會因練拳而練拳,導致練就一身空架式,終不能將太極拳的真諦領悟於心,徒做拳奴而已,但另一方面,認識易理是為學習太極拳而服務,故在研究易理的過程中,領悟到無極與太極之間相互轉換的辯正關係即可,且不必直入其中欲罷不能。與學習太極拳這個大前題背道而馳,失之交臂,最終躍過了「太極拳」之過程,偏離主題。

總之,習太極拳需適可掌握,所謂「易中有百味,輕攝皆自枉」。(常子軒)

9樓:情滿長洲

回答您好,太極拳有陰有陽,有快有慢,有柔有硬,太極就是對稱對立就是太極拳!通俗地講「太極拳」是一種動中求靜的運動。以黃老學說為理論,在養生術的基礎上發展的融養生、防身為一體的拳法。

它是是歷代聖賢智慧的結晶。打太極拳講究靜心鬆身平吸。太極的真功夫是四兩撥千斤、隔山打牛。

10樓:大俠留步

人體自成小太極人體有五形,有陰陽,本體自成太極,從頭到命門到腳形成s形,有前後左右。宙宇天地是大太極。太極拳很玄很難是上乘拳術,並無固定招式,固定用法,有陰陽五形之說。

還有注意近百年前:(前期有不法之徒,加以利用形成收利術騙術的假冒太極拳。)

11樓:閩有福漫未

有充份的史料可以證明太極拳是張三丰創造的,傳說不足為憑。陳王庭也不是首創人,王宗嶽的《太極拳論》早於陳,而戚繼光的13勢理論又早於王。看來太極拳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發明的,而是後人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加以創新提高,逐漸發展而來的。

綜觀近代太極拳的發展就可見一斑,楊就學於王又傳藝於吳,因而有了楊式和吳式;武就學於楊和王而創武式;孫習武式結合形意拳而創孫式。建國後國家體育部門對傳統套路進行整理濃縮,頒佈了新的系列套路,使太極拳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12樓:泉林逸士

泉林逸士

太極拳是一種在全身放鬆、穩靜、虛靈的狀態下以內帶外、勁起於腳,發於腿,以腰背為樞牽領四肢所進行的整體協調的具有技擊含義和養生作用的運動。

這一定義指出了太極拳最基本的要求「鬆」,楊澄甫說:「一個鬆字最為難能,如果真能鬆淨,餘者末事矣。」「鬆」是太極拳的本質特徵,沒有「鬆」就不是太極拳。

穩靜是指沉穩而非輕浮的,是動中求靜而非神意外越的;虛靈指出了太極拳練神、練氣、練體中最重要的練神;以內帶外,指出練拳時,所有外部動作均應由內意引導,心裡想著本動作的要求和想象情景,周身拳意普照,這也是內家拳與外家拳的根本區別;「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是太極拳內勁傳導路徑的總綱;整體協調是指內意與外部動作相合,上下相隨,重心穩定且不斷進行虛實轉換,是以腰背牽領所進行的整體協調動作,而不是區域性的、零散的外部自主動作;既然稱之為拳,動作就應有技擊含義,按照要求練習就一定能增強技擊功力和有益於養生,太極拳是技擊與養生相統一的。

學習研究是不斷接近事物本質的過程,這一定義也是過渡性的,並不完美,僅供參考。

全運會太極拳與一般太極拳的區別,武術太極拳和太極拳有什麼區別

這是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不同。傳統武術講究實用。健身 技擊性強。競賽武術可看性強。傳統太極是要慢慢地打 二路除外 競技武術則為了好看,要加大速度。為了得到高分,為了提高難度,對動作進行創新。這就是你前面所提到的難度動作。全運會和世界武術錦標賽的太極比賽都是自行編排的,融入了各家太極拳。一般多數參賽者...

陳氏太極拳與楊氏太極拳哪個好,陳式太極拳好還是楊氏太極拳好?

太極拳鍛鍊人的身體毋庸置疑,因為就算是簡單的廣播體操也是會鍛鍊身體的。太極拳練好了可防身技擊,練不好可以鍛鍊身體,一舉兩得,都不吃虧。至於陳氏太極拳與楊氏太極拳。如果是一鍛鍊身體為主要目的的話可以學楊式太極拳,因為楊式太極拳動作輕柔緩和,不易傷身體。而如果是以技擊為主要目的的話,我建議先學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能否自衛搏擊,太極拳能防身自衛嗎?

是可以的,苗青老師被譽為金牌推手教練,武術第一要義是技擊,其次是健身,兩個屬性。能不能打 在於練沒練打 不練打 再能打的拳學來的也是花架子 太極拳能防身自衛嗎?太極拳防身沒有任何問題,並且太極講究借力打力,動作幅度不大,纏繞發力,防不勝防。能化力於無形,發力如排山倒海。但是需要練到一定程度才能有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