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簡介以及《遊子吟》的譯文,孟郊遊子吟的註釋譯文

2023-01-01 19:25:43 字數 5911 閱讀 6126

1樓:

1全部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

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崑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

貞元中張建封鎮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

貞元十七年(801),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

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餘慶鎮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2樓:匿名使用者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早年生活貧困,曾漫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屢試不第。

46歲始登進士第,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陽尉。元和初年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4歲時貧病而死。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孟郊遊子吟的註釋譯文

3樓:情感解憂站

3全部詞句註釋

1、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2、臨:將要。

3、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4、誰言:一作「難將」。言,說。寸草:小草。這裡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5、報得:報答。三春暉:

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

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白話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孟郊的這首《遊子吟》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偉大的人性美,千百年來贏得了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又有兩位詩人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對後人的影響。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少年時隱居嵩山。近五十歲才中進士,任溧陽縣尉。與韓愈交誼頗深。

其詩感傷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瘦硬。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有《孟東野詩集》。

4樓:┊妝雪雪

①、遊子:出門遠遊的人。吟,說。單幹戶內

②、臨:將要

③、意恐:擔心。

④、寸草:小草,比喻子女。

⑤、寸草心:子女的心。

⑥、三春暉: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⑦、歸:回來,回家。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她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擔心孩子一走很晚才會回來。

誰能僅憑靠一點點的孝心,

就去回報母親多年的養育之恩呢?

《遊子吟》的全文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遊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譯: 慈母手中拿著針線,

正為那將出遠門的兒子趕製衣裳。

臨行前一針縫得那麼細密,

擔心的是兒子很遲很遲才能順到自己的身旁。

在陽光雨露哺育下成長的小草,

誰說能報答得了春天陽光的恩情。

6樓:元寶互動

《遊子吟》朗讀翻譯——誰言寸草心

古詩《遊子吟》的全詩翻譯

7樓:暮夏淺眠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原文:遊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創作背景

《遊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於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8樓:甫虹影

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註釋⑴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⑵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⑶臨:將要。

⑷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⑸誰言:一作「難將」。言:說。寸草:小草。這裡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報得:報答。三春暉:

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創作背景

《遊子吟》寫在溧陽。此詩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賞析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絡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遊子趕 製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

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

兒女怎能報答母愛於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後人的深刻印象。

9樓:

the whole poem of "wandering lovers"

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遊子吟》寫在溧陽。此詩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10樓:玉悅昆吾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

11樓:田虹

回覆:

『』唐·孟郊·《遊子吟》『』(原文略)

譯文:慈愛的母親手中的針線,不停地穿梭~~~她正在為遊子趕製衣服~~~一針針縫得又密又牢~~~心中就擔心孩子遠行太久不能回來~~~我們做兒女的就像一株株小草~~~怎麼報答得了母親對我們像春天的太陽一樣的愛心?

**:由於詩人發自肺腑之情,吟頌了即平凡又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千百年來始終撥動著華夏兒女的心絃!

12樓:羅小黑鐵粉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絡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遊子趕 製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

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

兒女怎能報答母愛於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後人的深刻印象。

遊子吟的譯文簡短?

13樓:陳黃久

作品原文

遊子(1)吟(2)

《遊子吟》詩意畫

[2]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3)行密密縫,

意恐(4)遲遲歸()5.

誰言寸草(6)心(7),

報得三春暉(8).[3]

編輯本段

註釋譯文

註解(1)遊子:出門遠遊的人.詩中指孟郊

(2) 吟:吟誦.吟:詩歌的一種名稱.

(3)臨:將要.

(4)意恐:擔心.

(5)歸:回來,回家.

(6)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於西方的康乃馨.

(7)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

(8)三春暉: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翻譯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遠征的衣服,

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

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4]

孟郊為什麼要寫《遊子吟》這首詩孟郊的《遊子吟》整首詩

孟郊是為了歌頌自己的母親而寫的這首 遊子吟 遊子吟 寫在溧陽。此詩題下孟郊自注 迎母溧上作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孟郊的《遊子吟》和《遊子詩》的異同。(從寫法 意思 表達的情感等方面)

事物河岸上那些病倒的樹木 曾經是爬上陸地的人群 在不名的夜晚 他們走進了小林神的妖身 水灘上那些渾圓的石頭 曾經是狂吠過的野豬的頭顱 它們面朝夜空 用心模仿過雲中的河蚌 而那些天空中滑翔的飛鳥 曾經是流矢射中的刀槍 它們在不安的屍體內劇烈地跳著 曾試圖換回愚蠢的過失而卑劣的命運 1990 8 13 ...

遊子吟是孟郊的一首歌頌什麼的詩《遊子吟》是一首歌頌什麼的古詩?

一 遊子吟 是孟郊的一首歌頌 母愛 的詩。二 擴充套件知識 1 原詞欣賞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 作品簡介 遊子吟 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