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節日總有很多詠誦的詩詞,有關植樹節的古詩有哪些

2022-11-24 07:40:48 字數 6207 閱讀 7380

1樓:將心比心

1、《觀種樹》

唐代:孟郊

種樹皆待春,春至難久留。君看朝夕花,誰免離別愁。

心意已零落,種之仍未休。胡為好奇者,無事自買憂。

2、《莫種樹》

唐代:李賀

園中莫種樹,種樹四時愁。獨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3、《種樹》

唐代:於鵠

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

樹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4、有關植樹節的詩歌: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我希望種在校園裡,

裝扮我們美麗的校園,

與同學們一起成長。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我希望種在馬路邊,

吸收大氣層裡的有害物質,

使人類免受其害。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我希望去遼闊的沙漠,

創造綠洲,重現世外桃源。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我希望有更多的鳥兒在上面棲息,

歡唱著春天的讚歌。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我要貪婪地吸收著大地的養分,

長成參天大樹,

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樓:竹葉梅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春日江村

唐·杜甫

種竹交加翠,栽桃爛熳紅。

經心石鏡月,到面雪山風。

赤管隨王命,銀章付老翁。

豈知牙齒落,名玷薦賢中。

絕句漫興

唐·杜甫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宋·歐陽修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觀種樹唐代:孟郊

種樹皆待春,春至難久留。君看朝夕花,誰免離別愁。

心意已零落,種之仍未休。胡為好奇者,無事自買憂。

莫種樹唐代:李賀

園中莫種樹,種樹四時愁。獨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種樹唐代:於鵠

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

樹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3樓:邪永生

植樹節的古詩有以下幾首:

種樹》唐/於鵠

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

樹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集宿姚侍御宅懷永樂宰殷侍御》

唐/馬戴

—石田虞芮接,種樹白雲陰。

穴閉神蹤古,河流禹鑿深。

樵人應滿郭,仙鳥幾巢林。

此會偏相語,曾供雪夜吟。

《過野叟居》

唐/馬戴

—野人閒種樹,樹老野人前。

居止白雲內,漁樵滄海邊。

呼兒採山藥,放犢飲溪泉。

自著養生論,無煩憂暮年。

《觀種樹》

唐/孟郊

種樹皆待春,春至難久留。

君看朝夕花,誰免離別愁。

心意已零落,種之仍未休。

胡為好奇者,無事自買憂。

《審交》

唐/孟郊

種樹須擇地,惡土變木根。

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君子芳桂性,春榮冬更繁。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莫躡冬冰堅,中有潛浪翻。

唯當金石交,可以賢達論。

《歷陽十詠之九桃花塢》

種樹臨溪流,開亭望城郭。

當年孟張輩,載酒來行樂。

斯人久埃滅,節物今猶昨。

看取不言華,春風自相約。

《幽居》

宋/陸游

社結山林友,家藏種樹書。

蔽床欣卜宅,容駟笑高閭。

薄飯頻葅韭,單衣旋制綀。

東家借蹇罷,南市買船初。

美景遊俱遍,鄰翁好不疏。

時時得乘興,豈獨愛吾廬。

4樓:卓越教育

中國古代文人也大力提倡種植樹木,大多有著博大的情懷,既關心江山社稷,又關注民生疾苦,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能為人們接受和傳誦。他們不僅追求文化素養,更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其中植樹便是重要一項。

李白詩歌以豪放見長,其中描寫壯麗山河、朋友真情之中自有豪情萬丈,但他也有細膩的情思。「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從中可以看出,李白也曾經種過樹,雖然只是一棵桃樹,並且自栽種以後就沒有去澆水治蟲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還是記掛這棵樹的。雖說這首詩並不是寫種樹的經歷,但他對這棵桃樹的深情厚誼還是躍然紙上。

有「詩聖」之稱的杜甫,詩中更多描寫底層民眾的生活,有著莫大的悲憫情懷。他不僅在作品中抒發這樣的情感,在生活中也親自參與勞動。杜甫在安史之亂後來到四川成都築造草堂,為了居住環境的優美,曾四處尋找樹苗。

杜甫在詩中描述找尋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裡為求來」。求得苗木以後,杜甫親自栽種,並寫下自己植樹感受:

「獨繞虛齋徑,常待小爺柯。幽蔭成頗雜,雜木剪還多。」從中可以看出,杜甫不僅自己植樹,還精心規劃、細心伺弄、耐心修剪,儼然就是一位優秀的老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僅本身姓柳,而且也痴愛柳樹。說來也巧,他又到柳州任刺史,帶領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積種植柳樹,還因此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說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但是他並不是為了愛柳而種柳,詩的下半部分說出了他為民造福的崇高情懷,「垂蔭當覆地,聳幹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留下植樹詩的詩人還有很多,例如白居易以種樹為樂,「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李梅。」「江州司馬日,忠州刺史時。

栽鬆遍後院,種柳蔭前墀。」都顯示了其愛樹植樹的情懷。蘇軾少年時曾種松樹數萬株,並在詩中寫道:

「我昔少年日,種樹滿東崗。初移一寸土,瑣細如稻種。」現在杭州西湖著名景點「蘇堤春曉」,就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帶領百姓修浚西湖,在湖堤上種樹留下的。

5樓:法哲聖

1.《種樹》

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

樹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詩詞文學短評 範文

6樓:喬木巨像

南山逸風詩歌《在海邊的月光下》簡評

從南山逸風的詩歌中,能夠看到

詩歌和詩詞的區別

7樓:暴走少女

詩歌和詩詞都是文字作品。區別在於詩詞是詩歌和詞的統稱,而所謂詩詞,就是指唐詩與宋詞。

擴充套件資料:

一、詩歌:

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

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二、詩詞: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中國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代。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

8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凝眸深蹙

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徵的不同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1、和**的關係的差異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徵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首先,詩詞和**的關係是不同的。

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分離,並且在與**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2、外部形式的差異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

首先從句式上看,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古詩長短隨意;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但是詞的唱段不齊也是由格律規定的;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二

三、二二三節奏;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煙波;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規定;最後,詩詞的對仗規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詩第

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如鼎足對,可對可不對。《眼兒媚》3、題材內容的差異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

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

9樓:____偏激

現代詩:寫法自由,更適合抒發現代人的情感。

古 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

1,現代詩

(1)現代詩簡介: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2)特點: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3)分類:

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韻腳詩等。

按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

2,古詩:

(1)古詩簡介:

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2)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分:

古體詩: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

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律詩共有八句,

一、二兩句為首聯,

三、四兩句為頷聯,

五、六兩句為頸聯、

七、八兩句為尾聯。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3)發展過程:

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

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

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代王士禛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祕訣,見之則無用」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gushiwen.org/

傳統節日的古詩詞,有關傳統節日的古詩

1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蘇轍 水調歌頭 徐州中秋 2 丹灶初 仙桃正落花。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孟浩然 他鄉七夕 4 分鈿擘釵涼葉下。晏幾道 蝶戀花 喜鵲橋成催鳳駕 5 出門復入門,兩腳但如舊。杜甫 九日寄岑參 6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嫋間花鈿,捲簾直出畫堂前。...

有關清明節傳統節日的古詩詞,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清明日 唐 李建勳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 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悽然。野雲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久向飢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 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百花如舊...

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詩詞,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古詩。。。

辭舊迎新。熬年守歲,恭賀新禧上元佳節。龍舟競渡,燈火通明,皓月當空,張燈結綵吉星高照,恭喜發財,和和美美,團團圓圓,閤家歡樂。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 水龍吟 黃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