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灣海戰後日本海軍是不是已經名存亡

2022-11-15 12:16:57 字數 5132 閱讀 7350

1樓:花見浮舟

是,萊特灣海戰之後,日本聯合艦隊已經不再是一支戰略力量了。

除了潛艇等少數艦種還可以繼續出海執行任務外,其他的艦船隻能龜縮在軍港裡,根本就沒有出海作戰的能力。

而且,在萊特灣海戰之前,大和武藏等戰列艦還依然存在,還有一支規模還勉強可以的航空母艦艦隊,如果配合上陸基飛機,日本海軍是有能力與美國海軍進行一次決戰的。

但是,在萊特灣海戰之後,日本人就完全喪失了制海權,甚至是爭奪制海權的能力。可以說,萊特灣海戰給日本海軍一毀滅性打擊!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要麼是一堆傷殘艦隻,要麼就是沒有燃料開不動的**。

3樓:

還剩下戰艦大和,長門,金剛,榛名。不久將要完工的大型航母信濃,以及幾艘重巡和一些驅逐艦,另外還有一些小型航母,事實上還是有一戰的實力了。關鍵米英鬼畜飛機太多。

也不敢用**和日本帝國聯合艦隊一戰。如果真的海軍**來場海戰。估計米英鬼畜看到大和,長門。

還是會聞風喪膽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大型航母都拿出去做誘餌了,還能剩下什麼東西

5樓:慈中震

交戰各方:

美國為首的盟軍

指揮官:威廉·哈爾西、 托馬斯·金凱德

兵力:17艘航空母艦,18艘護衛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4艘巡洋艦,141艘驅逐艦,其它艦隻、魚雷艇、潛艇和約1500架飛機

日本指揮官:粟田健男、 小澤治三郎

兵力: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200架飛機(另有駐菲律賓、臺灣的約500架陸基飛機提供支援)

損失/**:

美國: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護衛航空母艦和3艘驅逐艦被沉,約3000人陣亡

日本:1艘重型航空母艦、3艘輕型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6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11艘驅逐艦被擊沉,10000人陣亡

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遠佔劣勢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大型**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域性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萊特灣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戰,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戰。這場海戰消滅了日本的海軍力量,除了陸上基地的飛機外,日本海軍幾乎已不存在了,美軍取得了絕對的制海權。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說:

「在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海面兵力就變成了絕對性的輔助部隊,除了某些特種性質的船隻以外,對於海面**已經是再無用場可派了。」

萊特灣海戰,到底讓日本損失了多少航母?

6樓:暴怒的虎式

最後就是此時的日本海軍甚至落魄到給航空母艦使用的燃油基本上都拿不出來了,甚至開始全民提煉鬆根油。畢竟在美國潛艇的攻勢下,日本的運輸船隊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在東南亞地區提煉的**,根本無法運送到日本國內供**使用。

7樓:帝國飛鷹

四艘!一艘重型艦隊航空母艦(翔鶴級瑞鶴號),三艘輕型航空母艦(千歲號、千代田號、翔鳳級瑞鳳號)!

8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這場戰爭讓日本損失了有三艘航空母艦,這損失已經算是很大了,因為日本總共只有8艘航空母艦。

9樓:百年孤獨

萊特灣海戰爆發後,儘管日本海軍打得非常頑強,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由於雙方實力差距太大,日本海軍被美英海軍輕鬆幹掉。萊特灣海戰中,日本損失了4 艘母艦、3 艘戰列艦、6 艘重型巡洋艦、4 艘輕型巡洋艦、11艘驅逐艦和6 艘潛艇以及約400 架飛機,**7400餘人。

10樓:歷史分析解讀

在那場戰爭中,日本至少被擊沉了9艘航母,這可是佔日本二戰航母的五分之一。

11樓:芳說芳語

萊特灣海戰日本一共損失了九艘航空和八艘輕型航空母艦 ,這對於日本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日美珊瑚海大戰後 日本是不是已經開始不行了

12樓:慈中震

2023年5月7日,海戰爆發。日軍兵力有輕型航空母艦1艘、重型航空母艦2艘,艦載飛機125架,巡洋艦9艘、驅逐艦15艘。美軍兵力有航空母艦2艘、艦載飛機143架、巡洋艦8艘、驅逐艦11艘。

5月7日晨,美軍發現日本艦艇中隊後,即以艦載航空兵突襲,擊沉日本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次日晨,雙方航空兵參 戰,日本航空母艦「翔鶴」號與美國航空母艦「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均遭重創。美國損失航空母艦、油輪、驅逐艦各1艘、飛機66架、**543人。

日本損失航空母艦、驅逐艦各1艘,登陸駁船4艘,飛機77架、**1074人。日軍遭受損失後,因對美軍兵力配置情況不明,遂放棄莫爾茲比港登陸計劃,改在圖拉吉島登陸。

此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第一次戰勝日本海軍。美軍司令部破譯了日本海軍密碼,獲悉日軍戰役計劃的詳細情報,航空母艦艦載航空兵作為主要突擊力量參加海戰,對海戰勝利起了重大作用。

珊瑚海海戰是戰爭史上航空母艦編隊在遠距離以艦載機首次實施交戰,也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第一次受挫。日本在5天的戰鬥中損失1艘航空母艦、數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然而,更重要的是、此次戰役是自珍珠港事件以來,日本首次遭受重大挫折。

美國的行動表明,日本在太平洋並非不可戰勝。

珊瑚海海戰的戰果不是很大,但對於士氣低落的美國海軍來說意義重大。日本海軍首次遭受重大挫折,士氣受到了打擊,上層指揮官對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實力開始持懷疑態度(成功襲擊珍珠港後以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短期內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

接著在中途島戰役,美軍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陣亡307人;而日本卻損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日軍僅剩大型航空母艦2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同時,此戰還給日軍高層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創傷,這一痛苦的回憶直到二戰結束一直揮之不去,使他們再也無法對戰局做出清晰的判斷。

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

最後在萊特灣海戰消滅了日本的海軍力量,除了陸上基地的飛機外,日本海軍幾乎已不存在了,美軍取得了絕對的制海權。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說:「在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海面兵力就變成了絕對性的輔助部隊,除了某些特種性質的船隻以外,對於海面**已經是再無用場可派了。」

13樓:獅城劍客

珊瑚海日本人只沉了一艘輕型航母。對於有10多艘大型航母的鬼子來說,這點損失微不足道。真正開始走下坡路的是中途島海戰,被擊沉四艘大型航母。

但是真正讓日本不行的不是被擊沉的四艘航母,也不是損失的幾百架飛機,而是損失了大批優秀的飛行員。這些飛行員,才是最慘重的損失。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開玩笑好不珊瑚海海戰只是一場美日海軍第一次接觸而已,日本真正由攻轉守中途島海戰

15樓:仲珊雨亭

中途島之後————————。

萊特灣海戰的結果是怎樣的?

16樓:中地數媒

所羅門戰役結束後,哈爾西並沒有使自己閒下來,他開始策劃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但這時在指揮關係上出現了一種錯綜複雜的情況:哈爾西既要自行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又要接受來自兩個方面的領導。一方面,在全域性性的戰略問題上,要接受麥克阿瑟將軍的領導;另一方面,執行作戰計劃所需要的艦船、地面部隊和飛機等,又必須請求尼米茲將軍予以調遣。

這一雙重身份給哈爾西的日後工作帶來了麻煩。很快,「蠻牛」哈爾西和倔強的麥克阿瑟就發生了衝突。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哈爾西在制定下一步作戰計劃時,因攻佔新幾內亞和菲律賓的需要,要在靠近新幾內亞的馬努島上開設海軍基地。尼米茲知道這一情況後,便草擬一份電文發給海軍作戰部,建議把哈爾西的作戰區域適當擴大,使馬努斯處於哈爾西的直接指揮下。

發文前,尼米茲以副本形式通知了麥克阿瑟。

在權力問題上格外敏感和計較的麥克阿瑟因此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哈爾西和尼米茲等人篡取了他的權力。於是他下令:在馬努斯的管轄權確定之前,工程只限於他直接指揮下的部分艦隻所必需的設施。

麥克阿瑟的話音剛落,哈爾西就斷然地說:「你錯了,將軍,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你,如果堅持你的命令,那將阻礙戰爭的程序!

」在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後,哈爾西這樣結束了發言:「我對馬努斯的指揮權並不在意,我所關心的只是迅速地建好那個基地。我只要求,當我的部隊開始進攻新幾內亞或菲律賓時,這個基地業已竣工交付使用!

」哈爾西的態度如此直率不僅使麥克阿瑟一怔,也使其他參謀人員感到驚訝。隨後,哈爾西與麥克阿瑟還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但哈爾西仍寸步不讓。面對比自己更為倔強的哈爾西,麥克阿瑟也只有認輸了。

「蠻牛」哈爾西果然名不虛傳。

2023年6月15日,哈爾西接收了斯普魯恩斯指揮下的第5艦隊,使之併入自己的第3艦隊,從而將第3艦隊的陣容大大擴充套件,成為一支以4艘航空母艦群為主體的、擁有5000餘艘艦船的龐大艦隊。雖然這時他和尼米茲都主張直接進攻菲律賓,但他們的主張沒有被接受。儘管如此,哈爾西還是在8月24日率領他的第3艦隊浩浩蕩蕩地開向加羅林群島。

加羅林戰役中,哈爾西的部隊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殲滅日機480架,擊敗敵艦近百艘,炸燬了許多島上設施,而美軍只損失39架飛機。美軍已以壓倒優勢的海空軍兵力,使加羅林群島成了囊中之物。

哈爾西用事實證明了他的想法,美軍可以迅速直搗菲律賓的心臟地區。

這時,哈爾西還發現,日軍在菲律賓西岸的防務十分薄弱。於是,他再次提出進攻菲律賓的建議。此時,英美兩國參謀長正在魁北克開會。

他們討論哈爾西提出的建議,又用無線電徵求麥克阿瑟的意見,哈爾西的建議最終得到批准。

參謀長會議決定:10月20日在萊特島登陸,這樣比原定計劃提早了兩個月。

2023年10月,哈爾西率領第3艦隊開赴菲律賓戰場。在戰役打響之前,哈爾西不遺餘力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致使馬尼拉當地的日本基地和港口瓦礫飛揚,火光沖天,日軍損失慘重。10月12日,日美雙方爆發了一場「臺灣近海航空戰」,日本飛機遭到重創。

10月14日,哈爾西親自揮師南下菲律賓。10月20日,美軍大舉登陸萊特島。

對日本來說,菲律賓至關重要。一旦失守,日本與東南亞各地的海上交通線路將被切斷,所以為了保住菲律賓,日本決定孤注一擲進行死拼。但日軍由於航渡組織不嚴密,空中掩護無力,突擊也沒有做到出其不意,而且各艦隊之間的通訊聯絡也很差,因此日本的各編隊在海空戰中被各個擊破。

20日黃昏,6萬名美軍官兵和10多萬噸物資已經上岸。萊特灣海戰大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因為美軍佔領萊特,意味著向菲律賓的大門已經開啟,而日本從海上通往東南亞的通道被切斷。太平洋戰爭已接近尾聲了。

二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狀況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狀況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外部條件,也有日本 和人民自身的努力。戰後初期日本實行的民主改革,推動其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對社會生產關係作了區域性調整,建立起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有利於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企業組織形式和...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二戰後2023年代,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地位如何?

1 根據材料一,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作一個大致的描述。並試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1 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發展或繁榮 或年增長率在5.6 以上 70至80 年代經濟衰退 或出現負增長 到90年代,美國一方面進行社會經濟改革,同時加大科技教育投入,轉變經濟結構...

二戰後,日本天皇是如何處置的

二戰後日本天皇從國家元首降為國家象徵。其它軍政要人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甲級戰犯名單有 荒木貞夫 板垣徵四郎 梅津美治郎 大川周明 大島浩 岡敬純 賀屋興宣 木戸幸一 木村兵太郎 小磯國昭 佐藤賢了 重光葵 嶋田繁太郎 白鳥敏夫 鈴木貞一 東郷茂徳 東條英機 土肥原賢二 永野修身 橋本欣五郎 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