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絲綢之路地區人民的衝突,絲綢之路對中國和外國的影響

2022-10-25 19:45:05 字數 4928 閱讀 3788

1樓:

①設立西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是漢朝時期在西域(今新疆地區)設定的管轄機構。其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

②唐朝設有安西都護府。

絲綢之路對中國和外國的影響

2樓:林老肥兒

對中國影響: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

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長的新亞歐大陸橋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對外國影響:給歐洲帶去了東方的文明,也被稱作「東學西漸」。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經由絲綢之路傳入歐洲,其中,火藥打擊的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印刷術、造紙術加速了新興的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指南針把歐洲帶進了大航海時代。

中國儒家思想傳播到了歐洲,通過對啟蒙運動的思想家的影響,而作用於啟蒙運動。

擴充套件資料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

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中國的絲綢之路經過了哪些地方?

3樓:聖誕老東東

中國的絲綢之路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過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到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

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等。

擴充套件資料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演變: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

自漢朝開始,中國與馬來半島就已有接觸,尤其是唐代之後,來往更加密切,作為往來的途徑,最方便的是航海,而中西**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是絲綢,所以大家都把這條連線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的出口漸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還由於輸入的商品歷來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稱作「海上香料之路」。

4樓:陽光夏天的向日葵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

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遊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四處活動。

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

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等。

擴充套件資料

古絲綢之路歷史意義:

古絲綢之路是由大國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協同的交流互鑑之路。古絲綢之路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的產物,同時也是以沿線一些大國的引領為重要動力、各種文明相互薈萃交融的產物。

古絲綢之路是以共同克服包括戰亂破壞在內的各種困難、實現和平交往為主流的交流互鑑之路。古絲綢之路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共同奮鬥、為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和共同進步、從而為整個人類文明發展作出巨大歷史貢獻的偉大之路。

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人民通過交流互鑑,才創造了古絲綢之路的輝煌,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巨大歷史貢獻。在古絲綢之路的歷史長卷中,留下了許多至今仍廣為傳頌的不同文明和國家、地區之間交流互鑑的歷史佳話。

5樓:匿名使用者

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13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

6樓:魔羯法師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東漢時由都城洛陽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

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絲綢之路被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

7樓:life無明小魚

原因:1、首先,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遺產充分體

現了《公約》精神實質。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巴黎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意在集合全人類的力量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

保護那些「人類罕見的且目前無法替代」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目前已有175個國家成為《公約》的締約國,已有730項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其次,絲綢之路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所有標準。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有6項標準,必須至少符合其中的一項才能申報。

3、再次,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遺產需要國際性的保護。作為一條跨國的歷經千百年風雨滄桑的大陸通道,絲綢之路為東西方人類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化遺存,僅有為數不多的遺存以單個專案進入世界遺產名單。

擴充套件資料

在漫長曆史程序中,絲綢之路由彼此孤立的短途和小道,逐漸發展連線東西方的交通網路;由起初單純的以物易物的**道路,發展成古代的印度文明、華夏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希臘—羅馬文明等交流互動的萬里大動脈。

因此,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的民族和商旅過客,帶來的不僅是各地的物產,更是各國人民的相異的藝術情懷、美學追求,以及共同的友好和熱情,讓絲路成為走心的對話之路、文明互鑑之路。

站在21世紀開端,回望這古老的絲綢之路。兩千多年曆史變遷,曾經的繁華早已謝幕,喧囂也已歸於沉寂。兩千年時間沉澱下的,是絲路沿線各國人民深厚友誼的結晶。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導下,中國**多年來聯合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兩國,對「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啟動跨國聯合申遺,旨在保護絲路遺珍,傳承思路精神。

中國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起源,主要運送哪些貨

絲綢之路的起源是張騫出使西域。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 鐵器 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 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中國以盛產絲織品而聞名世界,被稱為 絲國 通過絲綢之路,大量絲帛錦繡不斷西運,同時,西域的 珍奇異物 也被輸入中國。中國著名的陶瓷,也經由這條交通路線銷往各國,西方的香藥也通...

漢朝時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西漢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

絲綢之路是在西漢是出現的起點是長安,當道東漢及以後都城變為洛陽後絲綢之路七點就由長安變為洛陽了。長安 洛陽都是絲路起點。西漢起點長安 西安 東漢洛陽 河南西部 西漢 長安。東漢 洛陽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公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回安 為起點,經甘答肅 ...

與絲綢之路相關的著名人物有哪些,絲綢之路的人物有哪些

首推漢武帝,漢武帝是開闢絲綢之路的決策者,其次是張騫,絲綢之路的先行者。絲綢之路的人物有哪些?有 西漢 張騫 漢武帝時期大將李廣利 征伐西域的大宛國 東漢 班超,甘英。唐代 玄奘。元代 馬可波羅。蒙古 成吉思汗西征 您好。博望bai 侯張騫 du 約公元前164 前114年 漢族,zhi字子文,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