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地主是如何獲得土地的,古代的 地主 是怎麼來的?

2022-09-12 08:26:44 字數 2835 閱讀 6200

1樓:石小希

1、有具有較高社會地位、享有政治特權的世族地主、縉紳地主,他們憑藉世襲的或非世襲的地位和特權。

2、有社會地位較低、沒有政治特權的庶民地主。他們主要是中小地主。他們既受豪強地主欺凌,自己又得勤於勞作,忙時也要僱人。

由於土地可以買賣,地主階級的成份常有變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取得地主身份所需土地的最低必要量降低,庶民地主在人數上的優勢增大。在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後,工商業者購買土地,出現工商業地主。

2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社會晚期,人們通過實踐活動發現一些能吃的東西,然後帶回家種在地上,用奴隸和戰俘耕地,基本上就是誰先佔了,就是誰的,這些人都是在戰爭中獲軍功的,或者在勞動中有能力的!

3樓:花心的

用最低價錢買大片土地,或強行霸佔。

4樓:鑫羽

買賣,古代土地是私有可以銷售的

古代的 地主 是怎麼來的?

5樓:

古代的地主是由分封繼承來的。

地主指家庭擁有土地,其成員不參加勞動的人。封建社會裡最大的地主為皇帝,擁有全國土地,其它的根據級別之類的劃分。從大地主下劃到小地主,最後劃到級別最低的農民手裡。

低階別的向上級定期交稅。沒土地的僱傭農工直接受地主使喚,為他們幹活。

解放後的土地改革,2023年6月30日開始,中國開始了全國範圍的農村階級成分的劃分。即根據當時中國的土改現狀和需要,將農村階級劃分成了「地主、富農、中農。

6樓:半圓

一是大戶,**,貴族跑馬圈地,二是皇上對有功人員的封賞,三是世襲而來的。

中國古代社會在階級構成上可分為三類,即位於社會上層的皇帝、貴族、官僚階層,位於社會中層的地主、豪強、士紳、商人階層,位於社會下層的農民和手工業者階層。農民是生活在農村以農業生產為職業的群體稱謂。按照這個解釋,擁有土地的地主也是農民的一分子。

中國古代農民構成比較複雜,學術界對農民階級內部各階層的劃分方法和標準尚無定論。但是,較多學者認為農民內部構成的本質差別應是佔有土地的數量大小,根據農村人口耕地佔有量的大小可以將農民劃分為地主、自耕農和佃農,地主因為充分佔有耕地資源並依靠土地租賃經營獲得財富;而自耕農依靠一定的土地僅能維持生計;佃農則佔有少量土地或沒有土地,需要租佃土地並依附於地主而生活。他們三者的比例在古代社會處於動態變化過程中,地主的比例相對穩定,自耕農和佃農的比例互有消長,每個朝代初期自耕農比例較高,而後隨著土地兼併使得大量的自耕農喪失土地而淪為佃農,一般來看,自耕農和佃農佔到農村人口的90%左右,地主則佔5—10%,土地佔有比例與人口比例則相反,僅佔農村人口5—10%的地主佔有50—70%是土地,自耕農佔有20—30%,佃農佔有10—20%。

地主作為封建時期的統治階級,研究其數量組成對推測古代歷史狀況很有幫助。如果把國家比做一個公司,那麼地主就是股東,而皇帝就是董事長,士林是決策機構——國家不是一人之國家,對於歷史地主也負有很大的責任。事實上,每次改朝換代,無論農民起義也好,少數民族也罷,只要想統治下去就必然要向擁有文化權話語權的地主階級妥協,一個朝代建立初期,會有比較多的自耕農,這是因為戰爭饑荒瘟疫等造成的人口大量死亡,特別是小地主及以下的農民階級,產生大量無主土地——這就是從新分配,而大地主是很難被動搖的,這與其掌握了強大的各種資源有關。

古代限制土地兼併也往往是限制的重新分配的部分。

7樓:風吹褲衩飄歲月

有地多的有地少的和沒有的。沒有的為了吃飯就要給有的打工。這就來了地主

中國歷史上涉及土地問題的史實有哪些?

8樓:小魚教育

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有:

①井田制,形成於商,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

②商鞅變法承認土地私有;

③王莽實行王田制;

④曹魏實行屯田制;

⑤北魏、隋、唐實行均田制;

⑥清實行更名田。

9樓:_不拋棄不放棄

中國古代的土地問題

1.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有:

①井田制,形成於商,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

②商鞅變法承認土地私有;

③王莽實行王田制;

④曹魏實行屯田制;

⑤北魏、隋、唐實行均田制;

⑥清實行更名田。

2.古代重農抑商政策

3.古代的賦稅制度

①以人丁為主要徵收標準的賦稅制,如西漢的編戶制度、北魏的租調製、隋唐租庸調製;

②以土地和財產為主要徵收標準的賦稅制,如初稅畝、兩稅法。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地丁銀;

③以貨幣為徵收方式的賦稅制度,如募役法、一條鞭法、地丁銀。

4.中共土地政策的演變

中國共產黨依據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社會矛盾的變化,制定了符合當時實際的土地政策,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

①2023年,中共制定了「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線。

②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在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2023年.中共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④2023年,**人民**頒佈《土地改革法》,實行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我國延續了數千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

⑤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因此土地問題的解決就顯得尤為重要。農業是最重要的生產部門,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當作頭等大事,努力督促和組織農業生產。如何保證農民利益,是關係到民之生計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

而要解決農民問題,就要解決好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問題。

周易的出處,在歷史上地位的變遷

周易 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 未來 決策國家大事 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然而 周易 佔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 周易 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只要能讀懂 周易 無論是哪一行從業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周易 周文王著,文王出生...

古代歷史上唐代女子如何化妝唐朝女子是怎樣化妝的?

唐代詩人元稹在 恨妝成 裡,大致將女子化妝概括為7個步驟 敷鉛粉 抹胭脂 畫黛眉 化面靨 貼花鈿 描斜紅 點口脂。敷鉛粉,相當於現在的 打粉底 唐代女子喜歡用很厚的鉛粉從額頭一直敷到脖頸,使膚白如雪,以此為美,古稱 鉛華 洗盡鉛華 就這麼來的。但鉛粉畢竟是重金屬,長期使用的話會讓 發青 發黃,妙齡少...

歷史上的范仲淹是怎樣的人,歷史上的范仲淹是怎樣的一個人?

范仲淹是北宋的人,在歷史上面是為當官的。在史書上面的評價這個人普遍都是說非常正直的一個人。在當時是非常傑出的政治家。其實所謂的政治家在當時當官的都可以說是政治家。既然史書上面說范仲淹是傑出的政治家的話,那麼肯定在當官的期間是做了一些對於老百姓好的事情才能成為好臣子。在官場上來說是絕對不乏小人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