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學生成為難就業的群體,我們為什麼還要上大學

2022-08-16 10:26:31 字數 4636 閱讀 2664

1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生成為一個難就業的群體,這是人們的世俗觀.新中國成立以後,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中葉,大學生這個概念被社會的人們看成是中了狀元.從中學入了大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是國家幹部了,工作每月45元.

畢業後分配到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是幹部待遇.2023年文革來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在文革中期末期,有了大學還是要辦的主席指示,就有工農兵學員.

文化教育質量很差.的也都到了領導的職位.會鑽營的官是越升越大 .

總之,飯大學畢業的就有了鐵飯碗.於是,多年以來在社會上就有了"讀大學"功成而就的觀念.當然在那個時候,有特定的社會歷史原因在此姑且不說.

到了現在這種觀念依然存在,但這畢竟是歷史陳舊觀念.作為世俗意識形態,是歷史的惰性力.現在的好多的大學生不是就業難,而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一般的民營企業他們不想去,就是去了也不想長在,總是想找一個近似鐵飯碗的地方吃飯.呵呵,今天從這個企業到那個企業,又從那個企業到這企業,迴圈往復以至無窮;在就是一些文化水平很差的學生,面視時普通的知識都不會,當然就沒有什麼單位願意要了,這很自然;還有一種情況,讀大學不是為專修他們的專業,而是泡證書,證書到手了他們就以為功成名就了,對單位是挑了又挑,最後什麼也看上,他們一挑就是幾年,機會沒有了年齡也大了,什麼單位也都去不了了.據統計高考分數300分以下進大學的佔同類等級人數的75%.

上述這些人積聚在一起也就是說的所謂群體.他們不是就業難,而業不就.

現在我們進入正題:那就為什麼還上大學?這個問題很簡單:

我們不從社會的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上說,就從上大學的學生本人說,知識是一種財富,誰有真正的知識誰就有了真正的財富.從資本的角度而言,取得知識的過程也就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當大學生完成了他最初的"原始資本積累"的時候,也就是他畢業的時候,到那個時候,難道還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嗎?

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是學經濟的,那麼,你可以做三個數學模型.把自己所在的企業與社會的經濟聯絡,完全可以準確地**你在的企業那一個環節有問題,是什麼性質的問題,如何解決.

你是手到病除,那麼,你有了這個,到了時候不老闆炒你了.而你可以隨時炒老闆了.呵呵,我這裡是說個比喻而已.

就從學生的個人利益上說,上大學是有用的.大學生不是就業難的群體,而是業不就的問題.

我的部落格**http://hexun.com/situmin

2樓:清商醉

大學生難就業還只是暫時的,如果我們都不上大學了,那以後我們企不是都要失業?

3樓:佛法神通

因為知識改變命運,現在大學生很多了,一月500,600就有人去幹,你說同樣都是每月800,你是想體力掙,還是腦力掙?哪個來著舒服?

4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怪**沒能做好工作

從一個大學生的角度看:大學生為什麼就業難?

5樓:匿名使用者

個是一個很時髦的問題:大學生為什麼就業難。專家,學者,企業家,社會各階層人士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人的觀點都一致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更多的出於大學生自身素質工作能力等主觀因素。

而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想用一個大學生的視角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不可否認,剛畢業的大學生是缺乏經驗的是沒有太強的工作能力的,但這是客觀的教育體制所造成的,是中國現有的國情,大多數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文化課教育,也就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具備良好知識儲備和文化素質的人才。我認為,這個是一個國家提高國民素質的具體需要。但是這不能成為企業否定大學生的重要理由。

沒有經驗可以積累,沒有工作的具體能力可以學,大學生是具備這樣的學習能力的。

另外,還有部分的人認為很多的大學生自視過高,眼高手低。這樣的說法我認為是不正確的。始於99年的大學擴招延續至今,已經讓很多的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天之驕子,大學不再是專為當初精英教育,社會工作崗位競爭的加劇已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大學生只是一個很普通稱謂,不在具有光環。

現在,我周圍的同學無一不再談論工作的難找,工作的艱辛,所以指責大學生自視過高,眼高手低的人應該更多的瞭解現在的大學生了。

今天看到了經濟學家郎鹹平的一篇文章《產業鏈陰謀,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文中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了當代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根源,我認為很深刻。

「那我告訴所有讀者,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難。我們在大學擴招合併造出這麼多大學生的時候,當初是個什麼思維?因為當初我們國家大學生的比例嚴重低於歐美平均,所以我們就誤以為我們培養更多的大學生之後我們經濟會更有質量,會更高速的發展。

我們**知道,這個想法前提就是個問題:美國為什麼需要這麼多大學生,而中國培育出這麼多優秀大學生為什麼失業?難道是我們學生程度不夠?

難道是我們同學不夠用功?難道是我們同學專業不對口?

那麼請讀者做反向思維------產業鏈跟我們大學生就業難有什麼關係。關係太重要了,而且是唯一的。在整條產業鏈六加一的環節裡面一是什麼,一是製造,就是這種血淋淋的製造業,還有六,六就是從產品設計開始到零售這六大軟環節,六加一的環節裡面,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六而不是一。

舉個例子來講,就說工廠,從董事長到門口的保安,可能沒有一個大學生,為什麼?因為它的本質是不需要大學生。那麼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什麼呢?

那就是產業鏈裡面六大軟環節需要大學生包括產品設計、倉儲運輸、原料採購、訂單處理、批發經營、以及終端零售。

所謂劣勢,就是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國,它產生了諸多的後遺症,讀者應該已經完全感受到了。就比如我們很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後不得不考研究生,研究生考過了又失業了。再考博士生,但是博士生要做本科生的事,你不覺得是很大的人才浪費麼?

」郎鹹平教授的分析,我認為是從根源上的解析,而不是單從社會想象表面的解讀。現在國家又提出了要增辦職業性技術學校,我所瞭解到的周圍的一些高中已經改成了技術職業學校。這樣究竟是好是壞?

我想從郎鹹平教授的文字裡我們能找到答案。

中國現在的問題不是說我們的大學生太多但是什麼都不會,或則說我們現在缺乏高階技術性人才。我們現在更需要做的是對整個國家產業鏈的調整。

郎鹹平教授在文章裡還寫到:

什麼叫做產業鏈戰爭?我就以芭比娃娃為例,芭比娃娃也是中國出口玩具中的一種,而眾所周知去年中國和美國之間產生了比較嚴重的玩具**摩擦。美國**以及美泰等美國玩具進口和零售商對我國的玩具出口產品百般挑剔,比如提出含鉛量超標等等的問題。

可是當我聽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就想為什麼會含鉛量超標呢?又有多少退貨是產品設計的問題呢?

而大家知不知道,以芭比娃娃為例,我們製造的過程當中,破壞我們的環境,浪費我們的資源,剝削我們的勞動,可是真正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製造出價值一美金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後在美國沃爾瑪的零售**是9.99美金將近10美金。

我請大家仔細想想,從一塊美金升值到10塊美金的的過程當中,10減一,這9塊美金的價值是從**來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作為大學生,對於就業難的問題就毫無責任完全是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也要看到,作為大學生我們對於創新對於技術研究等等我們還相當的缺乏。在學習各門基礎課程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興趣愛好之上拓展自己的實用技術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大學並不是對高中的解脫,更應該看到大學是開啟社會之門的重要鑰匙。

6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生十年猛增四倍,

代表委員熱議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已超過俄羅斯、印度和美國,高居世界第一。但是,2023年至2023年,分別為307萬、377萬、495萬的全國大學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僅70%,新的失業群體正在形成。

「過剩」背後的「短缺」

一方面,大學生的就業猶如鏡花水月;另一方面,每年全國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在1300萬至1400萬人。這種不正常的「短缺」表明高校畢業生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說,現在在校學生人數跟2023年比,已經增加了4倍還多,但現在高等教育的專業設定跟2023年幾乎差不多,這就意味著現在有4個同樣專業的畢業生要去競爭同一個工作位置。

「不少高校更願意設定培養成本相對較低的專業,如數學、會計等專業,而那些培養成本較高的專業,不少高校卻不願設定。」全國人大代表、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教授餘敏輝介紹,目前全國開設新聞傳播專業的院校有661所,一年內增加了約200所。據保守統計,目前新聞學類專業點的在校生約13萬人,而全國領有記者證的新聞工作者人數約為15萬人。

新聞傳播教育發展超常規,專業點過多過濫,就業難成了普遍問題。

大學生「有業不就」

「目前,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地體現為區域不均衡,大量畢業生過分集中在東部地區和城市,都把目光盯在城市、黨政機關、國有企業等,而對於非公有制企業、尤其是農牧區基層,卻鮮有興趣。中西部地區、廣大的基層面臨著人才匱乏又難以吸引畢業生的窘境,從而存在著『無業可就』和『有業不就』的矛盾。」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安慶市委書記朱讀穩憂慮地說。

餘敏輝代表說建議**能出臺「上崗退費」「就業退稅」等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

莫與下崗工搶飯碗

近年來,一些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實現了就業併成就了事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大學生創業所從事的技術含量不高,有的因為缺乏抗風險能力半途而廢。最近,溫州甌海工商分局南白象工商所公佈的大學生個體工商戶登記顯示:

2023年至今,八成創業不到一年就偃旗息鼓。專案少、資金少,涉及的行業絕大部分是技術含量偏低的文具、家教資訊服務等,造成企業生命力不強,缺乏市場競爭力。」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大學黨委書記鄭永扣說。

他說:「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加強對畢業生創業的指導。高等院校要切實在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創新素質的培養上下功夫,使學生學會如何通過創業給自己做飯碗,而不是到人才市場與下崗工人搶飯碗。」

7樓:猿類

問題產生於目標和現狀之間的差距,目標和現狀相差不大,就是合理的目標,目標和現狀的差距較大,就是不合理的目標,需要正確認知自己才可以

為什麼說大學生是特殊的群體,為什麼說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政治教育環境 中共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明確指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於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學校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校風,要通過校刊 網路的宣傳,加強...

為什麼說大學生是特殊群體,為什麼說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

因為大學生既是學生,但是在大學的學生已經有所涉足社會,可以在社會中做兼職之類的,而大學生的想法如今仍然比較不被社會感染,想法依然比較單純 總而言之,大學生就是仍然在學校,但是卻已經涉足了半個社會的學生 現在的大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時代,世界格局變化了,經濟發展了,機會多了,相應的競爭也大了,對大學生的...

為什麼女大學生成了貶義詞,為什麼女大學生成了一個貶義詞

語法側重點不同 女大學生 強調的是大學生的性別 大學女生 強調的是女人的身份 為什麼 花瓶 是貶義詞 花瓶作為名詞不是貶義詞,是用插花的 但是它也被用來形容只是外表好看,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所以貶義。花瓶是用來插花用的,所以花瓶一般都很好看,漂亮。但是花瓶易碎,並且不是很實用,花離開花瓶是可以的,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