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學者是如何給紀錄片下定義的,什麼叫電影紀錄片啊?

2022-08-09 17:41:40 字數 5437 閱讀 8018

1樓:阿歡

搜尋「紀錄片」的詞條百科

什麼叫電影紀錄片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剛拍完發哥《孔子》的電影紀錄片。 其實跟好萊塢,香港一樣,電影紀錄片包含所有的紀錄片所存在的元素,真實,全面,這是不可少的。電影是一個藝術集合的東西,所以在創作電影紀錄片時,可以加入藝術的效果,比如加入電影的拍攝方式和結構,再者就是資訊的全面了,所有發生前後的事情你都的事先想好和準備記錄下來,隨時保持一個隨機開機的狀態,前後的鏡頭內容要能連線上。

在結構方面呢,根據電影本身內容的情況來處理,或者根據紀錄片導演的思路處理。 本質上,都屬於紀錄片,性質是一樣的,電視和電影都是影像,一定要區分的話,那就類似於電影和電視的區別,鏡頭手法,剪輯手法,藝術方式方面不太一樣而已。你知道,電視劇很羅嗦的,一個小故事可以講很多集,而電影卻很細緻的講一小段。

不知道你問的和我說的是否對上,如有疑問,可以再問。

記錄片與新聞的區別?

3樓:地下水汙

一,時效性

新聞講求及時性,為正在發生或新近聽到的事件,社會上新近發生的事件。

紀錄片並不講求時間性,可以是現在發生的,也可以是過去所發生的事情。

二,真實性

新聞講求事件真實性,以事實說話,以真實的場景與事實為依據。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物件,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一種形式。記錄片在真實的基礎上,可進行藝術再加工,這是與新聞的本質區別。

三,載體

新聞是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網際網路等**來記錄與傳播資訊的。

紀錄片是通過電影或電視的形式為載體來記錄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的記載。

四,表現手法

新聞是快速闡述一件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要求做到用概括的敘述方式,以較簡明扼要的文字來表達。

紀錄片則可以通過聲音文字畫面,全方位地細緻深刻地全面記錄。

4樓:匿名使用者

電視紀錄片創作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 以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的觀點看,紀錄片通過多種的紀實手段可以深刻地達到解釋歷史、分析現在、導向未來的作用。在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被賦予更多的歷史使命,大到政治、經濟、文化,小到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紀錄片和專題片的審視再現了華夏社會的各個方面,它無疑是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一種重要傳播手段。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世界,電視作為一種廉價的娛樂消費手段,可以很輕而易舉地為**提供宣傳平臺,為社會描述主流價值取向。

可以說真實性和紀實性的特點使紀錄片成為眾多型別片中的貴族,我們相信,一部擁有真實畫面語言的紀錄片,對人心靈深處的震撼是超過同樣分量的報告文學或其他紀實文學體裁的。

自打紀錄片誕生之日起, 便有流派與定義之爭, 經常可以在英國和西方的專業雜誌上看到不同大學的紀錄片研究學者,為了某一部作品是否劃入紀錄片範疇,或者到底劃入那一類紀錄片範疇而爭論的頭破血流。其實這些並不奇怪,從爭論的源頭上講,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北方那努克》,就是一部完全擺拍、導拍的**。如果其不是僅僅紀錄了愛斯基摩人的生存狀態,而是具備一定的戲劇化矛盾衝突, 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原始的電影故事片。

紀錄片形式傳入中國之後又在流派定義之爭的基礎上,附加了 「紀錄片與專題片」的界定之爭, 大大小小的紀錄片學術研討會上,許多脣舌之戰似乎也都是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其實,西方電視傳媒本是沒有專題片一說的, 專題片可以說是中國國情下的特殊產物, 討論其界定的意義似乎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如果集中精力對比討論一下中西方紀錄片的幾種特殊形式及其特點,也許會對我們今後的創作給予更多的啟示。

新聞性專題vs特別紀錄片(the special documentary)

我國的新聞性專題,是國內新聞綜合頻道的主流宣傳片種, 一般是按宣傳口徑行事,主題先行,它的最主要兩個特點就是時效性強和主題鮮明。因此新聞性專題從一開始便被賦予了許多創作者的主觀傾向性, 觀眾欣賞起來很容易得出同一種結論或者感受, 這無疑是社會的需要。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觀眾對真實人物背後或者事件側面的不同角度的審視與洞察,但是從傳播學 「編碼(encode)與解碼(decode)」的角度上來講非常成功。

作為「喉舌」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的存在,特別在中國,完全有必要並且是十分重要的。

特別紀錄片(the special documentary)的片種,是西方**對特別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活動量身定做的一個片種。它同我國佔據主導地位的新聞性專題既有共同點又有明顯的區別。兩者首先在題材選擇上非常類似,對人物或事件的報道,往往要根據現行國家的需要進行選擇,那些具備代表性或典型性的精英人物或者中堅份子(elite),多為拍攝物件。

這樣的紀錄片在西方,被稱為特別紀錄片,一般來說不是創作者的自由創作作品,大多為指令性產品。但它又有其獨特的視角:比較講求認識價值;側重於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揭示事件的意義;同時要求對現代事件、大型活動、時代潮流、社會風尚、風雲人物進行完整的紀錄。

在時效性上它較之我國的新聞性專題慢一拍,一般在事件息事寧人後再搬上螢幕。

特別紀錄片在製作和播出時間上有一定的伸縮性,因而可以調動多種表現手法:圍繞特別事件穿插歷史背景,運用特技、**、對話、模擬等多種表現元素來烘托主題,並靈活地安排結構順序,節目時長也沒有特別的要求。這樣,西方的特別紀錄片較之我國的新聞性專題,更具有藝術性和靈活性。

近些年來,西方的特別紀錄片在國際電視界格外引人注目,舉世矚目的重大活動,奧運賽事、奧斯卡等電影節日的發獎儀式,環保等重點社會活動、巴以衝突,外交風雲等活動的紀錄片,大有令人百看不厭的趨勢,如果用簡單的幾個字來形容特別紀錄片:就是 「回顧」與 「深度」。而我國的新聞性專題則是 「時效」與 「宣傳」 。

美國波士頓愛默森學院研究生院院長羅伯特·希利亞德教授認為,特別紀錄片的興起彌補了特別報道的不足。而我國的新聞性專題則以時效快、宣傳及時為長,兩者各有優勢。

5樓:匿名使用者

記錄片記錄片

squeegee

asa100-1250的超高感度記錄用膠片之通俗。

一切真實記錄社會和自然事物的非虛構的電影片或電視片都是紀錄片。紀錄片英語為documenl,這個詞的意思是文獻、公文、證書、證件、憑證等。都有不可偽造的意思。

國際紀錄片電影大師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說過,紀錄片把現在的事記錄下來,就成為將來的歷史。紀錄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的非虛構性,不論是紀錄人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是如此。法國《電影辭典》對紀錄片是這樣定義的:

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以文獻資料為基礎製作的影片稱為紀錄電影。美國《電影術語彙編》中,紀錄片的定義是這樣的:「紀錄片是一種排除虛構的影片。

它具有一種吸引人、有說服力的主題,它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並用剪輯和音響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國「中外廣播電視百科全書」中關於電視錄片的定義是:「通過非虛構的藝術手法,直接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影象和音響素材,真實地表現客觀事物以及作者對一事物的認識與評價的紀實性電視片。

」記錄電影和電視紀錄片的真實性,首先表現在它的非虛構性,他錄片所拍攝的必須是真人真事,其次,紀錄片創作的基本手法是紀錄,而不是扮演。

紀錄片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物件,以不能虛構情節、不能用演員扮演、不能任意改換地點環境、不能變更生活程序為其基本特性。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2023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嬰兒的午餐》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

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片斷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

6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呢? 區別都分不出來?還看。。。

如何給概念下定義

7樓:一個人的小站

一、什麼是定義:

定義是通過一個概念明確另一個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例如給「證據」這個概念下定義:「證據是能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

」給「人」這個概念下定義:「人是能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的動物。」

定義有一定的結構。它是由被定義項、下定義項和定義聯項這三部分組成的。定義的一般表達形式為:

「ds就是dp。」其中「ds」表示被定義項;「dp」表示下定義項;「就是」表示定義聯項。

進一步說,「被定義項」是其內涵被明確的概念,是由詞或片語來表達的。「下定義項」是用來確定被定義項內涵的概念,通常的語言表達形式是片語,有的是片語和語句表達的。「定義聯項」是揭示下定義項和被定義項之間的邏輯聯絡的概念。

它的語詞表達形式通常為「是」、「就是」、「是指」等。

以上例句為例:「證明」和「人」就是「被定義項」;「能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和「能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的動物」就是「下定義項」;「是」就是「定義聯項」。

如果結合樓主所問的給「雕塑」下定義,應該是:「雕塑是用竹木、玉石、金屬、石膏、泥土等材料雕刻或塑造各種藝術形象的造型藝術。」

二、如何下定義:

一是屬加種差定義法。「屬」即「屬概念」亦稱上位概念(「上位概念」:給樓主所問答的「造型藝術」一詞即是;與此對稱的還有「下位概念」:

樓主所問的「雕塑」一詞便是,也叫「種概念」);「種差」即被定義概念與其屬概念之下的其他種概念之間在內涵上的差別。例如「人」這種動物與「豬、牛、馬」等動物所不同的那些差別,關鍵在於「能夠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結合給樓主所解釋的「雕塑」之定義講,種差就是「與其他『造型藝術』相區別的那些概念」。

這種定義的公式為:

被定義項=種差+鄰近的屬概念

根椐揭示種差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下列幾種定義:

1.性質定義。即將事物的性質作為種差的定義,如「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冪是2的整式方程」。

2.功用定義。即將事物的功能作為種差的定義,如「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

3.關係定義。即將事物之間的關係作為種差的定義,如「零是介於正整數和負整數之間的整數」。

4.發生定義。即將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作為種差的定義,如「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而構成的犯罪」。

由於定義角度不同,一個概念的定義可以有多個,比如「水」,從物理角度可以講「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而從化學角度講「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合成」。

二是「語詞定義法」,即揭示標誌概念的語詞意義的定義。有兩種情況:

1.說明性語詞定義。即對某個語詞作出說明性的解釋,如「大辟就是我國古代隋朝以前對死刑的通稱」。

2.規定性語詞定義。即對某個語詞作出規定性的解釋,如「三講就是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三、下定義還有四條規則:

1.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相等。這條規則要求定義項和被定義項應該是全同關係,否則犯「定義過寬」或者「定義過窄」的錯誤。

比如「商品是勞動產品」,這個就定得寬了,勞動產品還有不是商品的呢?「汽車是適用於街道或公路的自動車輛」,這個定得窄了,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似乎應歸於「汽車」之列。

2.定義項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括被定義項。如果違背這個原則,就會犯「同語反覆」或「迴圈定義」的邏輯錯誤。

比如「犯罪是指犯罪的人所犯的罪」,這個「犯罪」概念的內涵是不明確的,犯「同語反覆」錯。

3.定義不能用隱喻。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只是當作形容可以,但這不是定義。

4.定義不應是否定的。通過定義,我們要弄明白一個事物是什麼,而不是它不是什麼。

如何評價紀錄片《都在酒裡》,如何評價紀錄片《風味人間》?

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很高,有8.6分。這是一部由機核gsense帶來全新系列紀錄片 都在酒裡 這次我們拉來機核的老朋友老張,開啟一場走遍世界的特別精釀啤酒之旅,與他同行的則是愛吃愛喝的moby和西蒙。精釀啤酒這個概念火了很久,但其中有什麼門道和值得一提的魅力?這部紀錄片就會告訴你!這是一部挺有趣的 ...

央視紀錄片是真的嗎,央視紀錄片都是真的嗎?

央視的紀錄片有很多種型別,像動植物類的紀錄片就是實地拍攝的。還有一些回 關於文化類答紀錄片,例如 舌尖上的中國 這類紀錄片,都是取自真人真事。還有一種型別就是解謎都市傳說之類的。這種一般而言都是根據現有的資訊呈現出來的,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內容的真偽。像這種紀錄片就以娛樂的性質去看待。央視出品的...

如何評價紀錄片導演周浩

喜歡紀錄片的原因就是它是真實的生活,而電影則高於了生活。其實我看過周浩的紀錄片,我感覺他拍的紀錄片真的是非常的真實,而且正是由於這種真實受到了一定的氛圍,使得人們開始真正的關心身邊的這些事情。能夠讓人們睜開眼睛看身邊普通的人和事。雖然說紀錄片都是以最真實的現象,反映最真實的社會情況,但是周豪所拍的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