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釋死亡,如何理解死亡?

2022-06-18 15:36:53 字數 5698 閱讀 7702

1樓:匿名使用者

「我什麼時候會死?」、「人為什麼會死?」、「媽媽,你會不會死?

」,五六歲的小朋友問你這些問題,你會如何回答呢?還好,這些問題不如「爸爸媽媽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這麼尷尬,但總是怕答得不好,孩子懂了一半,又留著害怕和誤解。的確如此,要回答得巧妙又清晰,還真得參考下面心理專家的意見。

從3歲起,小朋友就有對死亡的意識了,當他們問起死亡是怎麼一回事時,這是孩子成長中正常的好奇和對未知事物的擔心,作為家長來說,給孩子明確而又溫和的答案,就相當必要了。

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問

一般來說,孩子是不會無緣無故問關於死亡的問題的,特別是關於自己的死亡,比如,我會不會死?在9歲以下的孩子中很少見。因此,要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就要先弄清楚,他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

最好辨別的情況是家中有親人或寵物死去,孩子發現曾經熟悉的人離開了,自然開始對死亡有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在3歲以下,解釋不必過多,告訴他以後都不會再看到那位親人或小動物在身邊,等他大一些,再向他說明更詳細的情況。

而3歲以上的孩子,則要明確地告訴他,人死是不能復生的,我們可以鄭重地向死去的親人或小動物告別,還可以向孩子解釋,他們為什麼會死去。

另外一些讓孩子感覺到死亡的情況,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看的電影、書籍中,有關於死亡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孩子對死亡的看法不夠全面,懵懵懂懂的知道有死亡這回事,但沒有切身的體會。這時候不妨向他詳細地說明人從生到死的自然過程,每個年齡段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變化,而如果遇到疾病、意外,人可能會死去,到老年時,每個人都會自然的死亡。

不要騙他

有不少家長會擔心,跟孩子說得太明白,會讓他感到害怕,於是常常對孩子說,「他去了天堂」,對此中山三院心理科醫生王相蘭說,向孩子解釋時,沒有必要把人死後要去的地方說得太美好,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死亡是人生一種不可逆轉的狀態,最好不要說,他要離開一段時間這樣誤導孩子的話。

如果孩子因為親人的離去而害怕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或父母身上,我們需要向他講明白,親人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所以突然離開了,而這樣的事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在他身上。在電影《陽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中,就有這樣的一件事。一家人出門旅行,外公在旅館中突然去世了,小女孩大概只有六七歲,她的媽媽在醫院裡抱住她,對她說,「外公去世了,我們以後都不會再見到他,但你知道嗎,他很愛你。

」這樣的解釋,也能很好地安撫孩子的情緒。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法律上,我國尚不採用腦死亡的標準,而採用心臟停止跳動為死亡標準。

死亡 是什麼意思,佛學如何解釋?求解

3樓:陡變吧

佛學大詞典 對「死亡」解釋如下:【死亡】 即生命斷

如何理解死亡?

4樓:琳子爺

真正理解生命必須理解死亡

(作者建議你先讀這三行:如果你對此文章不感興趣,可能比較年輕,感到死亡對自己還不是具體面臨的問題,那麼請你先介紹給年老的親友,我相信他們會感到有用的;不過,其實此文正是為了理解生命,所以我有信心,年輕人早晚同樣會感到有用。本文分為五部分陸續發表)要點:

理解生命和理解死亡是相輔相成。理解死亡方知人生是有限的,才可能認真考慮人生價值。忌諱談死亡是中國的不當習俗,它給人們帶來的是愚昧,並導致對生命的不珍惜。

理解死亡的目的不只是是智慧地對待死亡,更重要的是怎樣活得更好,更有價值。

之一理解生命,就不能迴避理解死亡,因為這實際是一個問題不可分開的兩個側面。理解死亡,才能理解生命的有限和一去不復返的性質,從而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貴,而不至於出現由於「無知而無畏」的自殺、殘殺;

真正理解生命必須理解死亡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有發生,就有發展,就有消亡。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用熾熱的陽光普照大地,但是它終究會有一天,走向消亡;小草時時在生長,用它的千姿百態展現頑強的生命力,但是它遲早會有一刻,變得枯萎。

如果善於引導孩子觀察這豐富多彩的世界,孩子就會十分自然地悟出:人和任何生命一樣,有頭也有尾,有生也有死。

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一個人對死亡的理解實際是對生命理解的一部分,不瞭解死亡,肯定對生了解得不全面;而對生徹底弄明白,對死亡也就透徹理解了。正像一位幽默的智者所說「只有理解死亡的人才是真正活著」。

我國古代對於生死這樣的大事情,早就有精闢的論述:《太平經》上講「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

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

正是這無情的死亡將每個人的生命做了明確的限定,才使得生命的寶貴突顯出來,才能促使人們進一步理解、體驗生命的本質。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逼得人們從提高生的質量下功夫。

你怎樣理解死亡?

5樓:尼瑪

心臟停止跳動,沒有呼吸,腦死亡,靈魂脫離身體。(靈魂和身體,少了一樣就是死亡)

如何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

6樓:無聊人訊怫

我小時候

父母是沒有跟我談論過死亡的。

我第一次面對死亡,是在七歲,

那一年爺爺去世了。

我還清晰的記得小寶第一次問我死亡的時刻,

她說: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

孩子問起去世的爺爺/奶奶去了**,

你如何回答?

孩子對於死亡充滿了巨大的恐懼,

你如何化解ta的緊張情緒?

中國人很忌諱談論死亡,

我們對於死亡,總是懼怕、不願正視,

對摯愛的親友的死亡難以接受,無法解脫。

怎樣給我們的下一代講述死亡?

從這部影片中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電影《尋夢環遊記》,英文片名coco

中文譯名很難讓人很難記住,

coco恰好是片中連線生死兩界的關鍵人物,寓意深刻。

主角是追逐**夢想的墨西哥小男孩miguel,他在亡靈節之日誤入一個五彩斑斕又光怪陸離的亡靈世界,遇到了他的家族先輩,開始了一段奇遇。

亡靈節和我們的清明節相似,

是關於祭奠死者的節日,

墨西哥人在靈堂逝者的**下,

插滿豔麗的萬壽菊,

供奉上逝者喜歡的食物,

晚上還會在墓地裡聚會。

彩色剪紙指引著逝者的靈魂歸家與家人團聚。

與我們悲痛肅穆的清明節不同,

墨西哥亡靈節的基調卻並不悲傷

暗示逝者世界其實也是充滿色彩和生機的,

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生活」著。

光怪陸離的亡靈世界

電影中有一個設定:

人的死亡並不是真正的死亡,

而是會變成亡靈繼續生活;

只有當人間都忘記了這個亡靈,

不再有人擺放逝者**紀念,

亡靈才會「終極死亡」。

張愛玲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

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

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

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

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說的是一個道理:死後被人遺忘很可怕。

藉由這部影片,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些什麼道理?

正確的死亡觀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終點,我們都會老去,

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應該坦然面對,

但死亡不是結束,愛會一直延續;

認識生命的意義

加倍珍惜生命,珍惜當下;

加強家庭價值觀

家人就是一切

家是愛的港灣,要有家族傳承。

01正確的死亡觀

「死亡教育」最早起源於美國,

從上世紀80年代起,

美國就在中小學推行「死亡教育」,

老師和家長結合進行正式+非正式的引導。

現如今「死亡教育」逐漸演變成為一門教育學分支學科。

死亡教育其實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日本的生命教育始於2023年,

口號是「熱愛生命,選擇堅強」;

澳大利亞的生命教育始於2023年,

旨在培養青少年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紐西蘭的生命教育始於2023年,

針對5―12歲的學生,

課程包括校內和回家功課,重點是如何「照顧身體」;

英國建立了沿襲澳洲生命教育中心的慈善性機構;

德國對生命教育的理解是

「死亡的準備教育」和「善良教育」;

瑞典的生命教育有百年曆史,

允許瑞典小學生到太平間與遺體接觸,

認識一個人死亡對自己、對親人意味著什麼,

還會讓小朋友摸著孕婦的肚子,

讓ta瞭解人的出生,認知生命。

給孩子解釋「死亡」也是遲早的事,

解釋這個概念,可以分年齡段進行:

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理解力有限,可以用比較法,「活著」就是可以吃飯、睡覺、呼吸、走路、說話等,「死亡」就是這些都不能做了。還可以用「實施法」,比如,飼養的小動物死了,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安葬的位置、埋葬的方式等。

而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更直接一點,壞訊息就是壞訊息:死亡,即永遠不會回來了,不管我們多麼傷痛,也改變不了這件事。死亡是不可逆的、是令人悲傷的。

通過討論死亡,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

坦誠面對死亡事實,正確認識死亡,

學會悲傷,學會懷念

能在情感管理上成長。

02生命的意義

對孩子恰當地進行「死亡教育」,

一來消除孩子對死亡的誤解恐懼,

二來更加認識生命的可貴與價值。

比如帶6歲以上的孩子去掃墓時,

可以告訴ta,

死的人沒有知覺,什麼都不能做,

但活著的人,要通過掃墓等方式,

知道自己的祖先、來歷,要敬畏崇拜祖先。

告訴孩子,

活著的人需要繼續好好活下去,

珍愛生命、珍惜當下、多做善事,

才能不辜負自己的生命,

才能給逝去的人一個交代。

通過死亡教育,還應該讓孩子懂得感恩,

感恩生命、感謝父母、

感激每個擦肩而過的生命,

在有限的生命裡,

追求自己的夢想,

創造無限的價值。

養成孩子的安全意識,

避免自殘或殘害別人/動物的生命。

03家庭價值觀

這部影片其實最想告訴人的是:

family is everything.

家庭大過天!

如何教育孩子弄清楚「家」的意義?

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很多。

比如家人就是無條件的愛,

曾曾祖母最終理解miguel的**夢想。

她手拿花瓣對曾曾孫說,

「你永遠別忘了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多麼愛你。」

家人給了我們不計回報的付出,

對於家人的愛,我們理應感恩,永久銘記。

比如家庭要有傳承,

比如供奉先輩**的靈堂,

以及禁止族人碰**的規矩,

以及做鞋手藝的傳授,

一個家庭,要有家族精神和價值觀的傳承。

比如家人就是陪伴和包容,

曾曾祖父背井離鄉追逐**夢想,

留下妻子一手撐起整個家,

妻子對丈夫缺席子女的成長又恨又惱,

但後來在亡靈世界兩人卻能和好。

小男孩miguel來到曾祖母膝邊,

唱起兒時她父親對她唱過的remember me,竟然喚起她的兒時記憶,

父母的陪伴對子女很重要,

子女或晚輩對長輩的培養同樣重要。

一部電影無法成為死亡教育的教科書,

但總可以引起家長們的思索,

我們應該怎樣跟孩子討論死亡?

我們應該怎麼樣引導孩子不懼怕,

更珍惜生命,更懂得感恩?

希望我們未來都能學會因事施教、積極引導,

讓孩子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家庭觀!

佛教怎樣理解死亡,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佛教認為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消失。對此,佛教引用印度婆羅門教的 生死輪迴 理論。何謂生死輪迴,佛說 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卻離不開輪迴不息的六道,離不開炙然火宅般的三界。在出離生死之前,生命仍將延續,所做的種種業力,也將跟隨著並影響著我們。六道 佛教的六道即指天道 人道 修羅...

你如何看待死亡,你是怎麼看待死亡的

瞭解了佛法,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你就釋然了。佛是什麼,是開悟,得到智慧。阿彌陀佛通過修行悟出了大自然的規律,幫助人們得到智慧,而且這個規律,是人人必須遵守,不能逃脫的。如果你做的完美無缺,並且開悟了,你也可以成佛。你不會再對人生有任何的疑惑。既然我們這一世為人身,雖然是來受苦的 受苦是因為我們過去生...

如何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死亡呢,如何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

慢慢教,這麼大的孩子不會完全明白,最多知道死亡是可怕的,但是每個人都會死,孩子的接受力遠比大人想的大的多。沒有直面死亡,只是說不會有陰影的。有一本書 馬提與祖父 是關於讓孩子瞭解死亡的 人老了以後會去另一個世界,那裡像仙境一樣,有很多很多玩具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但是要離開你的家人,如何向孩子解釋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