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擬行路難中哪兩句表達借酒消愁愁更愁

2022-06-11 20:56:48 字數 2086 閱讀 7927

1樓:匿名使用者

鮑照《擬行路難》(其四)中,「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這兩句,表達了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情感。

舉杯飲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的聲音因舉杯飲酒愈益悲愁而中斷。詩人渴望從「行嘆復坐愁」的苦悶之中求得解脫,便以「酌酒以自寬」來慰藉心態失去的平衡。然而,「舉杯銷愁愁更愁」,就連藉以傾吐心中悲憤的《行路難》歌聲,也因「舉杯」如鯁在喉而「斷絕」了。

這裡詩人有意迴避了正面訴說自己的悲哀和苦悶,胸中鬱積的塊壘,已無法借酒澆除,他便著筆於如何從悵惘中求得解脫,在煩憂中獲得寬慰了。這口吻,這筆調,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濃重的愁苦悲憤的情感,這就造成了一種含蓄不露,蘊藉深厚的藝術效果。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鮑照擬行路難其四詩歌鑑賞題答案

鮑照 擬行路難其四賞析 完整點

擬行路難六詩中的愁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從**提現的?

鮑照擬行路難最後一句表達作業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心非木石豈無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沒有感情,詩人面對社會的黑暗,遭遇人間的不平,不可能無動於衷,無所感慨。寫到這裡,詩人心中的憤懣,已鬱積到最大的密度,達到了隨時都可能噴湧的程度。盡情宣洩,放聲歌唱,已不足以傾吐滿懷的愁苦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現的卻是一聲低沉的哀嘆:「吞聲躑躅不敢言!」到了嘴邊的呼喊,卻突然「吞聲」強忍,「躑躅」剋制住了。

社會政治的黑暗,殘酷無情的統治,窒息著人們的靈魂。社會現實對於寒微士人的壓抑,已經到了讓詩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難進的地步了。有許許多多像詩人一樣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樣忍氣吞聲,默默地把憤怒和痛苦強嚥到肚裡,這正是人間極大的不幸。

而這種不幸的根源,已經是盡在言外,表現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話題,也只是詩人在忍氣吞聲和無可奈何之下所傾吐的憤激之詞。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與行路難李白寫的有何的異同呢

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 為什麼用這個做題目?為什麼寫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什麼情感?

4樓:匿名使用者

鮑照(約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

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於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生平簡介

鮑照鮑照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度過的。元嘉期間(424—45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聘為國侍郎。孝武帝即位後,為大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轉永嘉(今溫州市)令,後任朐海王劉於頊的前軍參軍、遷軍刑獄參軍,人稱鮑參軍。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鮑照26歲,據史載,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毛遂自薦,但沒有得到重視。他不死心,準備獻詩言志。有人勸阻他說:

「郎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鮑照大怒:「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可聞者,豈可數哉!

大丈夫豈可遂蘊智慧,使蘭艾不辨,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之後,他終得賞識,獲封臨川國侍郎。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劉義慶病逝,他也隨之失職,在家閒居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做過一個時期始興王劉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劉駿起兵平定劉劭之亂後,他任海虞令,遷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出為秣陵令,轉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臨海王劉子頊的幕僚,次年,子頊任荊州刺史,他隨同前往江陵,為前軍參軍,刑獄參軍等職,掌書記之任。孝武帝死後,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劉子勳稱帝,劉子頊響應,後劉子勳敗,劉子頊被賜死,鮑照在荊州被亂軍殺害。

文帝十一子劉彧殺前廢帝劉子業自立,是為明帝。子頊響應了晉安王劉子勳反對劉彧的鬥爭。子勳戰敗,子頊被賜死,鮑照亦為亂兵所害[,時為泰始二年。

鮑照創作以詩為主,今存204首。《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為國建功立業的願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現況。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

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四開頭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

1 作者運用的是以 水 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 東西南北 不同方位的 水 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 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 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起首兩句,通過對瀉水的尋常現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裡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 2 從詩歌本身看,作者所說的 命 就是門第決...

擬行路難中的擬是什麼意思

擬 代 都表示,用樂府舊題寫作。例如,漢樂府有 飲馬長城窟行 你寫了同樣的題材,命名為 飲馬長城窟行 代飲馬長城窟行 擬飲馬長城窟行 都是可以的。為什麼用 擬 代 而不用其它字。代 應指,用樂府舊詩抒情主人公的口吻來寫作,為其代言。擬的本意是揣測 猜度,與 代 類似。鮑照是南北朝的 但遠在唐朝之前 ...

《擬行路難其四》中安能行嘆復坐愁和心非木石豈無感

其實這兩個反問,的答案在詩人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表面上說怎麼能邊走邊嘆息,反覆的沉浸在憂愁中呢 實際上是詩人不得志的現實遭遇,在詩人的意識中產生了憂鬱,寡歡 孤獨 失落等複雜情緒,難以自控,必然以詩意的語言加以宣洩。至於後者就更加直白和不加掩飾的吧人心的的 感 給予了肯定,表明了作者一開始試圖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