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說的我們每個人的自性真如是如何得來的

2022-05-20 02:11:37 字數 6630 閱讀 6392

1樓:一統水米

富樓那尊者曾向釋迦穆尼佛問過這個問題。佛的回答記載於楞嚴經卷四。是好問題也是很難的問題,作為後輩,我們應當依法不依人。有問題經中都有解答。

而我淺陋的理解是:自性迷失就是染汙,而迷失者在迷失之前不會料到自己會迷失。即原本為佛,迷而苦惱如今。

而修煉像是仙家,佛教修行。就是修改行為,正體現一種迴歸。信佛者是在迴歸,而不是追求一種新的境界。

而是放下許多陋習和沾染,迴歸。

依法不依人,佛經若讀的通透,自能解人我之疑問。自利利他,祝您成就

2樓:

1.自性真如人人本有。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2我們自性真如本來清淨,只因一念妄動,而墮入凡胎。自性真如的寶珠既已蒙塵,自然要通過修煉將塵埃去掉,找回清淨本我。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最主要的是要想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事情,變成現在的狀況。就是要有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是追究責任。

3樓:悉達多之追隨者

不是如何得來的,而是本來就有的。我們具有佛性,但是我們的佛性由於無明的緣故卻如鏡蒙塵、如日被雲遮、又如金子雜在了礦物裡。所以要下一番功夫破無明,才能見到我們本具的佛性。

4樓:孤枕難眠

佛曰:天機不可洩露也!~~

佛教中觀中所說的"自性"是什麼意思

5樓:aaa**王

1、釋義bai:

自性本來就是圓滿的,一du切zhi

都具備,絲毫不dao缺

『是諸法空相』:諸內

法是指一切法。空相不容是指空,更不是有,乃是空所顯的真實相。空相也可以稱為有相,有所顯的實相叫有相。實相可以通過空來顯,或依有來顯。但實相的本身卻是非空非有的。

2、出處:

《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3、感悟:

自性本來就是圓滿的,一切都具備,絲毫不缺,「空相」是虛空實體,又是諸法實相。這句話的意思說明五蘊等諸法都是緣起相,可是緣起相的本相是真空,因此而說諸法空相。

「空相」真義在大乘法中,是最深最難通達的理。「空」不是一無所有,空是諸法的真實性,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虛空,當然也沒有物質的存在。大乘起信論:

「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再說,「空相」理體是真常不變。「他」是宇宙中的理體,也是宇宙間諸緣起相的真理,可名謂天性、天理。

佛教中所說的"自性"是什麼意思

6樓:矽谷創業快訊

自性,是指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

常用於清淨自性。清淨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說的「一心」。一心的真諦是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

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

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

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

六祖大師悟道後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效能生萬法。」所謂明心見性者,即見此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而又能隨緣現相,生起種種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實性。

7樓:你本來是佛

禪宗六祖慧能開悟時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把 什麼是自性 的本來面目,完整的呈現出來了!

8樓:aaa**王

1、釋義:

自性本來就是圓滿的,一切都具備,絲毫不缺

『是諸法空相』:諸法是指一切法。空相不是指空,更不是有,乃是空所顯的真實相。

空相也可以稱為有相,有所顯的實相叫有相。實相可以通過空來顯,或依有來顯。但實相的本身卻是非空非有的。

2、出處:

《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3、感悟:

自性本來就是圓滿的,一切都具備,絲毫不缺,「空相」是虛空實體,又是諸法實相。這句話的意思說明五蘊等諸法都是緣起相,可是緣起相的本相是真空,因此而說諸法空相。

「空相」真義在大乘法中,是最深最難通達的理。「空」不是一無所有,空是諸法的真實性,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虛空,當然也沒有物質的存在。大乘起信論:

「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再說,「空相」理體是真常不變。「他」是宇宙中的理體,也是宇宙間諸緣起相的真理,可名謂天性、天理。

佛法中說的「神識」、「真如自性」、「真我」分別是什麼意思?

9樓:超級莓

真如就是真我,就是自性本體,阿賴耶識不平靜包括真心和妄心雜念,去除妄念的阿賴耶識就是真如,這叫佛境界!一般法身大士還達不到不起一絲雜念,做不到完全平靜,所以不理妄念的阿賴耶識也叫自性!心被妄念所亂,阿賴耶識就叫神識,這叫不平靜的阿賴耶識,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靈魂,這叫不覺悟!

自性和神識是一個東西的兩種表達,神識覺悟了就轉為自性真我,這就是修行!

10樓:心海

神識會輪迴六道,但是你把神識定住了就不味輪迴了。味是什麼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不怕輪迴,而一切眾生都有神識就都是佛,而大部分的眾生確不明白神識的存在 而這個世界是對立而產生的就是陰陽 而佛是中道 也就是說對立的中間就是佛也 也就是把神識定住 如何定住神識那就是念佛 念一次佛就是定一次神識 不要執著善也不要執著惡 要死執著佛號死執著意思很深 執著佛號越多次神識就定住越多次 目的就是不味輪迴 不味對立產生的世界 就是念佛法門的目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又怎麼理解?許多人會佛教矛盾。沒到那個境界。說的講不清楚。聽的也聽不明白。學佛不管哪個法門都是:『』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如果認識真如自性,真我,性淨明體。就了生死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理解。

各位師兄,佛教裡講的「自性」是不是就是我們平常人所說的「本性」呢?

13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佛教裡講的自性,並非我們平常人所說的好個「本性」。這個自性是指空無一物,卻又能隨緣變現萬法、萬相、萬緣、萬境的佛性。

此佛性遠離一切世間侷限的、片面的意識觀念邏緝思維知見看法等等。它一切具足,但卻不落一念一執一相一法。它無處不在,即遍尋不到。

這樣妙明圓滿的佛性,並非意識可思可想,唯有智慧契入。

本性是因緣的產物,還是佛性自性所幻現的境界。比如說,人都喜歡錢,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但人下一世輪轉於六道成為一隻狗,狗對骨頭特別感興趣,但對萬元大鈔聞都不聞。這就是狗的本性。

但是我們生生世世,什麼樣的動物都做過,鬼神仙怪也曾經做過,這一切各種各樣的鬼性、神性、仙性、怪性等等,都是佛性自性中幻現之物。

14樓:

我始終認為,用佛教的語言來解釋佛學的世界觀,專有名詞太多,很難理解。我將」@普願講堂慧蓮「的話,用大白話給你翻譯一下,如果你學過高中政治,就容易明白多了:

所謂自性,乃是說,假設我們說石頭有自性,那麼這個石頭,將不依賴於任何存在而存在,將永恆不變,將隨心所欲。很顯然的,沒有這樣牛逼的石頭。四見地裡說,沒有不依賴其他存在而存在的東西,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一切都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絡,運動發展的。

物質世界的這個特點,就被佛學稱為」空「或者」無自性「。

為什麼叫」空「呢?一個石頭放在那裡,你用眼去看,得到一個石頭的形象,很多很多石頭的形象,在你的意識中就會形成一個概念,這個概念不是這塊石頭或者任意某塊石頭,而是石頭所通有的,普遍的概念。而這個概念本身卻是脆弱的,因為當石頭碎成沙子,你頭腦中石頭的概念破滅了,但是對於石頭來說,只不過換了個表現形式,還是那堆東西。

這個脆弱的概念,就沒有任何恆定的內容,不過是恰好某時某刻因緣形成的那麼個玩意兒而已。所以叫空。

15樓:匿名使用者

「自性」、「本性」、「本我」、本命「、」空性「、」靈性「等等都是指人的靈魂。

古人云:人身有形不離陰陽五行;人身是既有三世因果的報身;五行就是靈魂的能量組合,五行包括了命理與運勢、福報或因果負擔。

16樓:教育諮詢師

自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存在的一種客觀且不斷變動的心理現象

17樓:安定從容

從字面上是的,但是人們說的本性,比如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性帶有 善惡,所以比自性低一個層次。

18樓:煩惱即菩提

可以這麼說,也可以叫本體、般若、真如等。

19樓:霜火協奏曲

你所說的本性,是受到很多後天影響而形成的你,你把那些影響全都拋開,剩下的,就是真正的你。但這話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就很難。

20樓:上菩下提

我們平常人所說的「本性」是什麼性呢?

21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點我名字,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在佛教中,什麼是自性

22樓:卡門kamen之歌

自性,是指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

常用於清淨自性。清淨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說的「一心」。一心的真諦是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

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

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

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

六祖大師悟道後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效能生萬法。」所謂明心見性者,即見此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而又能隨緣現相,生起種種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實性。

23樓:昨日

自性見就是不變、永恆、絕對、完美、圓滿、本體的種種心態、種種觀念,謂之自性見。自性見分兩種,一種是屬於觀念上的,在思想、觀念上有圓滿的、絕對的、不變的、永恆的、萬能的這一類執著,謂之『分別的自性見』。

另外,一種是屬於心態上的,在動機、心態上有絕對的、永遠的、不變的、圓滿的、永恆的、自我的、完全的、本來如此的這一類執著,謂之『俱生的自性見』。

24樓:匿名使用者

何其自性.本來清靜.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五祖大師給六祖講《金剛經》,講到你不要著住到情上,也不要著住到愛上,也不要著住到空上,也不要著住到有上,你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六祖大師豁然開悟。這個大悟,是徹始徹終,明白這個深般若的智慧。

因為他明白深般若的智慧,所以才「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他才知道心生萬法,也萬法唯心。一切萬法,原來都是自性所現。他就對五祖大師說了: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說,唉!我真沒想到,這個自性,本來是不垢不淨的,本來就是清淨的。

說不垢不淨,怎麼又說清淨呢?說清淨,是對著不清淨而言,才有這個清淨嘛!這個清淨,就是本體的樣子,因為沒有其他的名稱可以代表,所以就用清淨來代表了。

這個清淨,並不是有染汙,然後才清淨;這個清淨,是本來就清淨的。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他說我真想不到啊,自己本性,原來是不生不滅的。因為眾生有所執著,才有生有滅;若無所執著,生滅又從什麼地方生出來?又滅到什麼地方去呢?這生滅也就沒有了。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說我真想不到,這個自性原來就是具足,無欠無餘的;也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在佛的份上,沒有添了一點點;在眾生的份上,也沒有少了一點點。

可是眾生就自己不認識。為什麼不認識呢?就是背覺合塵了,所以自己本有的家珍,自己就不認識了,就捨本逐末,舍根本而追求末梢,追求一切物質的享受,追求一切虛妄的快樂,追求一切假名假利。

啊!這是太笨了!這是太愚痴了!

唉!現在才知道自性本就具足一切的。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一切的眾生,顛顛倒倒,沒有定力,可是這個自性呢?這說我們人人的自性,這不只說六祖大師的自性,是這樣子,所有眾生的自性,都是不動不搖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平等的。

何期自效能生萬法:啊!真是想不到,萬法原來都是自性生出來的,這個自性包羅萬有,以前我真想不到,所以現在竟然證得這種的妙理!這真是妙不可言。

五祖大師,聽見六祖這樣一講,就知道六祖已經開悟,已經認識本來面目,已經知道自己的鼻孔是向下,還是向上?已經知道手向下指,是正、是倒?手向上指,是正、是倒?

手向下指是倒、向上指是正呢?還是向上指是倒、向下指是正?沒有人知道這個道理。

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正,也沒有一個倒。六祖大師對這些問題,都清清楚楚;所以五祖大師知道他明白,悟自本性。參考資料:

◎節錄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宣化上人

關於這一句歌詞 每個人是每個人的過客,每個人是每個人的思念

沒有什麼是永遠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每個人心中都會留下一些愛的回憶,讓它留在心底就好,可以不被任何人知道,想起來自己心裡會感到溫暖。鳥飛過 留下 天空 魚躍過 留下 浪花 你來過 留下 眼淚更多的 留下 回憶 有一句歌詞是 每個人是每個人的過客,每個人是每個人的思念.歌曲名 消失的光年 歌手 大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關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 個性」的名言

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很多人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那是由於不夠客觀 全面地瞭解自己。評價一個人有無優勢,可以從人格 潛能及興趣三方面來全方面的認識。對與興趣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很多人之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不願意積極主動地付出,主要是由於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當然也就做不好,那麼理所當然就談不上優...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都有自己的 和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個性 都有自己的 性格 和 習慣 不同之處,優點,弱點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那是我們生長的地後那裡的 家園 土地 小草 家 一草一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我們只有 我們要學會 才能 夢想,努力,堅韌不拔 頑強不屈,夢想成真 這個應該會有好哦多可以天的詞語吧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