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的才能如何,魯肅是一個怎樣的人?

2022-04-08 11:35:49 字數 4200 閱讀 5445

1樓:活著的三國

魯肅有大才,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魯肅善於巨集觀決策。當年劉備向孫權提出借荊州,遭到周瑜的極力反對。

但魯肅站在聯盟大計的高度考慮問題,勸孫權將荊州借給了劉備,維護了孫劉聯盟。二,魯肅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從不人云亦云。他在一見孫權的時候,就向孫權提出了自己對天下時局的看法,並提出了「東吳版」的《隆中對》,使孫權明確了自己的戰略思路。

赤壁戰前,又是魯肅力排眾議,勸孫權抗擊曹操,終於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魯肅是一個怎樣的人?

2樓:吳足道

我認為魯肅此人在三國歷史上堪稱與諸葛亮並稱的戰略家,我說的是戰略家,正是因為魯肅的建議才實現了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當然魯肅的領導才能也勿庸置疑,至於忠厚老實,那更是魯肅的優點,德才兼備,堪稱完人。

3樓:失敗之笨蛋

忠厚老實,守信用 ,有點笨

4樓:

我個人認為子敬最多隻能算個外交家。

5樓:匿名使用者

厚道,儒者,長者風範!!但過於迂腐!!

魯肅是個什麼樣的人??

6樓:地煞

魯肅是以一個老實人的形象出現,孫權繼位後為周瑜推薦,仕於孫權,為孫權謀劃戰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戰時,魯肅力主抗曹,出使聯合劉備,並協助諸葛亮、周瑜說服孫權。魯肅為人忠厚老實,不忍周瑜陷害諸葛亮,多次協助諸葛亮脫險。

赤壁戰後,魯肅在諸葛亮的設計下,成為保人,將荊州「借」予劉備,此後多次討要不成,處於兩難的境地。周瑜去世後,魯肅代周瑜成為水軍都督,數年後病逝。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

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建安二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

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

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7樓:時簡是個冷美人

歷史很有趣:魯肅原來是這樣的人,他其實是被《三國》歪曲的!

8樓:回簫邵宜修

你可以去找魯肅本人好好討論討論....

魯肅是怎麼死的?

9樓:伊蓮夏荼

魯肅是因病去世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為舉辦喪事,並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他舉哀。

孫權始終不忘魯肅在東吳政權創立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黃龍元年(229年),在他稱帝登壇祭天時,他對公卿們說:「過去魯子敬曾經說道此處,可謂明於事勢矣。

」(譯文:過去魯肅常對我說到這件事,可說他真是明白天下大勢啊!)

魯肅遺腹子魯淑長大後,歷任昭武將軍、都亭侯、武昌督、假節、夏口督,他治軍嚴整, 有才幹,於274年病逝,由其子魯睦承襲爵位並統領兵馬。

擴充套件資料

魯肅去世的影響

公元217年,魯肅死了。他的死是有重大意義的,標誌著孫、劉兩家關係的徹底破裂。魯肅的戰略重心一直沒有變,那就是聯劉抗曹。

魯肅在世時,有極高的威望,孫權也不願過分駁他的面子,孫、劉中間就有緩衝帶,魯肅一死,孫權終於和劉備攤牌了。

接替魯肅的是呂蒙,這個人一向反對和劉備結盟。魯肅認為關羽太強,可聯合抗曹;呂蒙認為關羽太強,只有滅了他才能安心。 魯肅見呂蒙口若懸河,說出了防備關羽的五條計策。

魯肅聽了大驚,走到他面前,驚歎再不是「吳下阿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從此,二人結為好友。

當時孫權戰略上有兩個考慮,一是進攻徐州,一是收拾關羽。呂蒙堅定地主張收拾關羽,說:徐州是平原,即使攻下來也擋不住曹操的反撲;而打下荊州,就可以全據長江,和曹操爭霸中原。

當時的形勢是:劉備打下了關中,自稱關中王,退還了曹操代表朝廷授的印綬,表示徹底和曹操控制的朝廷決裂。關羽為了呼應劉備,攻打曹操控制的襄陽。

孫權本來想趁機攻取合肥,但想想不對,重新定義了敵人和朋友,意識到這是全取荊州的好機會。呂蒙就在這種形勢下出場了。

10樓:席飛煙

魯肅是病逝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病逝,享年四十六歲。

赤壁戰後周瑜就病危,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就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為舉辦喪事,並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他舉哀。

1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

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建安二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

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

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然而卻無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12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病死的!!!

《三國演義》是**,不足為憑!

摘錄《三國志》(正史)原文: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先是,益州牧劉璋綱維頹弛。周瑜、甘寧並勸權取蜀,權以諮備,備內欲自規。仍偽報曰:

「備與璋託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

」後備西圖璋,留關羽守。權曰:「猾虜乃敢挾詐!

」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場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眾近取。備聞,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

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

「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

「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

「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肅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權為舉哀,又臨其葬。諸葛亮亦為發哀。

權稱尊號,臨壇,願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肅遣腹子淑既壯,濡須督張承謂終當到至。

永安中,為昭武將軍、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節,遷夏口督。所在嚴整,有方幹。

鳳皇三年卒。子睦襲爵,領兵馬。

13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217年,魯肅在軍中病逝,享年46歲。孫權親臨其葬,諸葛亮亦在蜀國為他發喪。魯肅死後,孫劉聯盟隨即崩潰。

219年呂蒙白渡江,關羽敗走麥城被殺;222年陸遜大敗劉備,三國鼎立的局面瓦解。

14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三國志,魯肅是病死的。但我也覺得太過潦草了,魯肅並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其實,他是一個很有政治遠見的人。

魯肅具體怎麼死的、因何而死的,早以無從考證,一味追究也沒多大意義,歷史就是歷史。

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麼諸葛亮敢於向他求助

因為諸葛亮識人心,知道魯肅是個忠厚老實 誠實守信 顧全大局的人,不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害諸葛亮。按演義說法,魯肅素有長者之風為人寬厚,所以不會暗害諸葛亮,而歷史現實是孫劉聯盟是周瑜促成的,而周郎並非嫉賢妒能之人。魯肅當時雖然是周瑜的部下,但孫權已經很器重魯肅了,況且魯肅是個識大局的人,他不會為了加害...

孫權勸學中孫權呂蒙魯肅三人的性格特點各是什麼

孫權 關心部下,足智多謀,善勸 對部下嚴格要求的人 呂蒙 知錯就改,勤奮聰明,善學,豪爽 魯肅 直白,愛才,敬才,實在 直白,敬才 知錯就改,愛才 關心部下,足智多謀,豪爽魯肅,善學,善勸 對部下嚴格要求的人 呂蒙,勤奮聰明孫權 孫權直言不諱,賞識人才,能發現別人的潛力並善於開發,是個賢明的君主.呂...

如何才能有一份平靜的心態,怎樣擁有一個平靜的心態

1 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做個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樂。2 對生活的態度需要端正。3 相信認真努力就能得到大家尊敬,要象一苗小草,雖然平凡,可是有旺盛的生命力。4 相信這樣一句話 憂悶愁苦是一天,快快樂樂是一天。為何不快快樂樂過一天呢 快樂也是一種習慣。詳細的說,如下 1 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