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統治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對待內憂外患的態度

2022-03-25 12:06:15 字數 1677 閱讀 9229

1樓:無極小屁孩

正視不足,積極改革

發動洋務運動

2樓:小奇

認識到旗人已經爛透了,開始大量啟用漢人,漢人復興。代表的一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同時也是洋務運動開始進行自強求富的途徑,但是同時因為滿清是以滿人為基礎的國家,全部用漢人的話等於是推翻了自己的根基。所以對於漢人是採取又用又防的策略。洋務運動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但是畢竟給中國帶來了一定的變化,這也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同治中興

3樓:匿名使用者

洋務派有奮發圖強的意圖 實施起來卻有阻力 頑固派怕觸及他們自身的利益 百般阻撓 舉個例子吧 甲午戰爭 清朝很多船上的炮彈 都是偷工減料的 打不出去 就是因為一些**拿國家的錢搞的豆腐渣工程 中飽私囊 導致國力日衰 總結樓主的問題 回答就是」有心圖強 無力迴天「

清朝統治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對待內憂外患的態度?

4樓:観測者

對內嚴重敵視,儘可能鎮壓。對外無可奈何,只能妥協投降

5樓:為兄弟走天涯

對內鎮壓 對外妥協投降

清朝統治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對待內憂外患的態度?

6樓:杯中殤

清**依然將主要精力用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上,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本質上來說還是依靠西洋國家。

7樓:匿名使用者

有思想先進的人物如【林則徐】開眼看世界 【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其後為救國圖存 產生了以【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 掀起了洋務運動 前期口號為【自強】 後期為【求富】 建立了一系列官辦重工業企業與輕工業企業 併成立了京師同文館 建立了北洋海軍

但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的戰敗標誌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清朝統治者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對待內憂外患的態度如何? 15

8樓:在這邊呢

雖然說保大清不保中華,但分割出去的土地卻絕大多數都是滿人自己的土地!

我的意思是說滿洲!黑龍江以北的地區!

9樓:吾誓殺汝

「保大清不保中華」,「漢人興,滿人亡」,「防漢」永遠在「制夷」之前,所以慈禧太后才會說出:「寧與洋人,不與家奴」這句「千古名言」。

10樓:

亂說,什麼叫滿人自己的土地,「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清朝後期有這樣的魄力嗎!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選擇了進行洋務運動。 10

11樓:筍歌

內憂主要是三個方面。南面有太平天國。北面有捻軍。西面有白蓮教起義。

清**面臨被農民起義軍推翻的危險。

12樓:

各地暴動,太平天國運動及之後的捻軍,白蓮教運動,統治集團的腐敗與內訌。

13樓:匿名使用者

以太平天國運動為首的起義

14樓:仇競存

以太平天國運動和全國各地的捻軍為首的起義軍

15樓:

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簡要過程及影響

一 原因 1 國際背景 19世紀50年代,擴大殖民地成為列強的共同願望 2 根本原因 英法企圖借修約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根本原因要從19世紀50年代世界形勢發展的特點來考慮。隨著工業革命的陸續完成,世界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發展,擴大國外市場,掠奪殖民地,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的共同強烈願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

是亞羅號事件 抄。亞羅號事件bai1853年英美等國向中du國提出 修約 交涉遭到拒絕。zhi dao1856年10月8日,英國侵略者製造 亞羅號事件 這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這次事件起因是圍繞英國人進入廣州城的權利問題。上海 寧波 福州 廈門五個口岸中,除廣州外,其它口岸全都按期向外國人開放通...

為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間有14年的間隔,為何英國在中國取得利益後,其他列強不乘勝追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因為中國禁菸損害了其利益,第二次是其他列強想瓜分中國 任何戰爭都是殘酷的,哪怕一秒。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西方列強企圖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列強的共同願望.企圖藉機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