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要多次罵自己的學生宰予,宰予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2022-03-23 19:45:44 字數 5856 閱讀 7341

1樓:逆水適溫

因為宰予經常做一些惹孔子生氣的事。畢竟孔子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師肯定不可能因為個人恩怨多次罵自己的學生宰予,而且孔子每次宰予的具體原因都不一樣。

孔子指責他最著名的是這一句話是朽木不可雕也。據說,這句話是孔子在課堂上發現宰予經常在課堂上睡覺的時候罵的。這看起來宰予可是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經常開小差,老師孔子罵他也不為過。

以我們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就算是現代作為更開放和更民主的一個年代,也是難以忍受學生不尊重老師天天在課堂上開小差的。可那宰予把老師孔子氣得很苦,說出了宰予就是一塊無法令人雕琢的朽木。

根據書上記載,孔子第一次罵宰予是因為關於「孝」的討論。古時候,特別注重孝道,一般都有不成文律法規定,父母去世,必須給他們守孝三年。可是,宰予這個比較不一樣的學生,說出了違背當時三年守孝期的言論。

他跑去和孔子說,自己認為大家只需要守孝一年就夠了。宰予脫離社會環境的這一言論對於格守成規的儒家來說,宰予就是在離經叛道。

有一次宰予故意刁難老師孔子。宰予給孔子出了難題,出了一個關於什麼是仁的討論。意思就是有人掉進井裡了,另一個人是應該按「仁」的解釋跟隨投井還是就人。

如果是救人就違背了之前仁的解釋。這可真是個難題,一下子為難住孔子了。

從這幾件事可以看出,宰予與孔子其他的學生對比出,可謂是一個經常惹事生非的壞學生。

2樓:

因為他經常在課上睡覺,還會提出一些很刁鑽的問題。他最後的結局是參與叛亂,最終被殺掉了。

3樓:荒王爺

宰予的叛逆,讓端正的孔子猝不及防,所以捱罵。但是批判的學習是一種認真,不是人云亦云,才使得孔學變得生動,宰予的結局是死於政治鬥爭。

4樓:路漫漫

孔子作為宰予的老師,罵他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宰予也因為太多難解問題讓孔子為難,所以才會遭來很多謾罵。宰予最後被指參與叛亂,被齊國國君滅族。

5樓:司命南宮伊雪

他的學生宰予。性格大大咧咧,上課經常睡覺。孔子覺得他不尊重自己。最後的結局慘死被滅族。

6樓:

宰予這個人非常刁鑽,經常問一些奇怪問題讓孔子難堪。宰予最後是參加叛亂,被斬首了。

7樓:艾清彗

孔子罵宰予,一是恨鐵不成鋼,老在課堂上睡覺。二是喜歡抬槓,老問一些讓孔子語塞的問題。最後宰予因為參加叛亂被滅族了。

8樓:菊與刀的神話

孔子作為老師,自然喜歡積極上進的學生。宰予上課釣魚睡覺不認真聽講,回答問題又喜歡抬槓。孔子對他自然不客氣。

9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因為宰予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上課睡覺不聽講,專門提出一些刁鑽的問題在,不尊重老師,是問哪個老師喜歡這樣的學生呢?

10樓:東辰嬌嬌

因為宰予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不夠端正所以才招來孔子的責罵,後來宰予因為參與齊國叛亂而被齊王處死。

孔子為何要多次罵自己的學生宰予?

11樓:逆水適溫

因為宰予經常做一些惹孔子生氣的事。畢竟孔子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師肯定不可能因為個人恩怨多次罵自己的學生宰予,而且孔子每次宰予的具體原因都不一樣。

孔子指責他最著名的是這一句話是朽木不可雕也。據說,這句話是孔子在課堂上發現宰予經常在課堂上睡覺的時候罵的。這看起來宰予可是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經常開小差,老師孔子罵他也不為過。

以我們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就算是現代作為更開放和更民主的一個年代,也是難以忍受學生不尊重老師天天在課堂上開小差的。可那宰予把老師孔子氣得很苦,說出了宰予就是一塊無法令人雕琢的朽木。

根據書上記載,孔子第一次罵宰予是因為關於「孝」的討論。古時候,特別注重孝道,一般都有不成文律法規定,父母去世,必須給他們守孝三年。可是,宰予這個比較不一樣的學生,說出了違背當時三年守孝期的言論。

他跑去和孔子說,自己認為大家只需要守孝一年就夠了。宰予脫離社會環境的這一言論對於格守成規的儒家來說,宰予就是在離經叛道。

有一次宰予故意刁難老師孔子。宰予給孔子出了難題,出了一個關於什麼是仁的討論。意思就是有人掉進井裡了,另一個人是應該按「仁」的解釋跟隨投井還是就人。

如果是救人就違背了之前仁的解釋。這可真是個難題,一下子為難住孔子了。

從這幾件事可以看出,宰予與孔子其他的學生對比出,可謂是一個經常惹事生非的壞學生。

12樓:

宰予被孔子多次臭罵,但是到最後,唐玄宗把他追封為「齊侯」,宋朝則追封為「齊公」,嘉靖則追稱為「先賢宰予」。

13樓:梔梔推文

還沒有歷史記載了宰予的結局,估計泯與眾人了。孔子罵宰予是因為恨鐵不成鋼,宰予多次在孔子的課堂上睡覺。

14樓:魚界

孔子指責他最著名的是這一句話是朽木不可雕也。據說,這句話是孔子在課堂上發現宰予經常在課堂上睡覺的時候罵的。

15樓:知心小謝

時代已經發展到春秋,奴隸制即將解體的時候,如果還墨守成規,搬用西周初年周禮的那一套,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

16樓:叨叨

因為宰予多次在課堂上睡覺,孔子也是恨他的不用功,怕他浪費光陰,而後來宰予也成為了一個十分優秀的人。

17樓:匿名使用者

宰予能將孔子氣成這樣子,可見宰予是個很壞的學生,他多次在課堂上睡覺,又不好好學習,孔子當然會很生氣。

18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對自己的學生估計就是這樣的一種態度吧。他一直說恨鐵不成鋼。所以才會這樣。

19樓:哈哈哈哈

如果還墨守成規,搬用西周初年周禮,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而且都是恨鐵不成剛。

20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老師對自己的學生恨鐵不成鋼,所以才要罵啊,當時孔子對自己的學生估計就是這樣的一種態度吧。

孔子為什麼罵宰予

21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論語·公冶長第五》: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 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髒土壘砌的牆面不堪塗抹!

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又說: 「起初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 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

這是由於宰予的事而改變。」

點評:學生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除了斥責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之外,還發出了關於認識一個人的感慨。讀遍 《論語》,這大概是溫文爾雅的孔聖人最動肝火的一次震怒了?

那語氣有點類似今天的老子罵兒子:「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子不說也罷!」

推想起來,宰予這塊「朽木」恐怕不光是大白天睡覺,比如說 睡個午覺的問題,很有可能還是在老師的課堂上打瞌睡(夢見周 公?)哩。不然的話,以我們今天的生活習慣來看,睡個午覺算什 麼罪過呢?

犯得著孔老先生這麼大動肝火嗎?

問題在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用我們 的話來說,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因此,孔 老先生是萬萬不會苟同我們關於午睡的觀點的 。

如此說來,他的震怒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於說到「聽其言而觀其行」,倒正如儒學大師朱熹在《論語 集註》卷三裡引胡氏的話所提醒我們的那樣:「聖人怎麼會現在才 知道聽其言而觀其行呢?也不是真因為宰予就對所有人都抱不信 任態度了。

不過是以宰予的事情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們多做少 說,言行一致罷了。」 而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有那麼些人說 起比唱起還好聽。這段文字說的正是"言"與"行"的關係。

《論語疏證》中引用《韓非子·顯學篇》曰: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之不稱其貌。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而智不充其辯。

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

失之宰予。」

所以,我們不僅要聽他怎樣說,而且還要擦亮眼睛觀察他怎樣做啊!

22樓:匿名使用者

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了中唯一一個敢正面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喪」的制度不可取,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因此認為可改為「一年之喪」,被孔子批評為「不仁」 (見 《論語·陽貨》 )。

他還向孔子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他假設這麼一種情況:如果告訴一個仁者,另一個仁者掉井裡了,他應該跳下去救還是不應該跳下去救?因為如跳下去則也是死,如不跳下去就是見死不救。

孔子認為宰予提的問題不好,說:「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

」 ( 《論語·雍也》 )認為宰予這是在愚弄人。

宰予晝寢。(這個晝寢應該不是睡午覺,而是相當於上課時間睡覺)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於予與何誅?」孔子認為宰予言行不一,說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並且從宰予那裡改變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於予與改是。」 (《論語·公冶長》)。

宰予善於思考,敢於質疑權威,使孔子難堪,又有點言行不一的小毛病,這些都是捱罵的原因。

23樓:減法生活

因為宰予白天睡覺——作風散漫。宰予在聖人面前都能獨立思考與自由表白。

某日,哀公問「社」。這「社」,即「社神」,說白了,即「土地神」。古代,供神無須土偶木偶,只要在社神的「社」區裡栽一株社樹,社神即神靈有歸。

栽什麼樹呢?不能亂來。宰予答曰:

「夏后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一句話,戳穿了周朝栽社樹、敬社神原來都是嚇唬老百姓的。

這與孔夫子尊崇周禮、美化周德的立場相去甚遠。

宰予懷疑孔子的「仁」學,就問:「如是對一位仁德之人說,前邊井裡掉入一位仁人,他會跳下去救嗎?」這麼問,等於打孔子的臉。

所以孔子沒好氣地說:「何必一定如此?君子聞訊,可以到井邊去看看,卻不可陷入井中。

君子能被欺騙,卻不能被陷害。」

宰予以問為答,提出父母死後,子女守三年之喪太長,不如週年為宜。孔子反問:「父母死了不滿三年,你就吃米飯,穿綢緞,可心安?

」宰予直腸子,乾脆回答:「我心安!」孔子沒了退路,只好說:

「你心安,你去做好了!」待宰予出去後,孔子才長嘆一聲:「宰予真是不仁啊!」

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宰予和顏回的態度各是怎樣的?理由是什麼?

24樓:

孔子和學生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當時,只要你想跟孔子學習,哪怕是帶上一束肉乾做見面禮或學費,孔子也會樂意收做學生.孔子從不以家境貧窮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所以他門下的學生,包羅各種各樣的人才.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學生子夏問孔子:「顏回這個人怎麼樣?

」孔子回答說:「顏回的信用好極了,我不及他.」子夏又問:

「那麼,子貢這個人又怎麼樣呢?」孔子回答說:「子貢嘛,挺聰明的,我不及他.

」子夏接著問:「那麼子路又怎麼樣?」孔子回答說:

「子路的勇敢,遠近馳名,我不及他.」子夏再問:「那麼子張又怎麼樣?

」孔子回答說:「子張嚴謹莊重,我不及他.」 子夏越聽越糊塗,忍不住問:

「老師說的話真叫人迷惑,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為什麼還要跟您學習呢?」孔子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子路很勇敢,但謙厚、忍讓方面仍待學習;子張處事謹慎,為人嚴肅,可是旁人卻不容易親近他.

我這四個學生雖然各有優點,但都還要不斷學習啊!」子夏點頭稱是,他明白這也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 孔子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其中有的學生又去教學生,培養了很多人才.

孔子對中國的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後人對孔子十分尊敬,稱其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子路是孔子器重的學生,為何最後在衛國被亂刀砍死

子路從小就性子剛強,為人正義,比起謙遜有度,脾氣從容的顏回,子路可沒少讓孔子操心。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份從小到大的管制教養,反倒讓孔子把他當做親兒子般看待。只可惜,長大後的子路還沒來得及報答孔子的教導之恩,便在衛國的一場內亂中突然死去。公元前493年,衛靈公壽終正寢,公子輒正式繼位,史稱衛出公。逃往晉國...

被自己的學生抄家鞭屍,為何張居正死後會被如此對待呢

張居正是明朝最有權力 最具影響的內閣首輔。他協助十歲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敗 混亂的明王朝治理得國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或缺的支柱,是 起衰振票 的 救時宰相 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神宗對翻手為雲 覆手為雨的死去不久的張居正下如此毒手呢?首先,權高震主是為臣之大忌。封建王朝,君權和相權是一對相依相...

人的哭為何要留給自己看,而笑要留給別人看

人如果把哭的一面展示給別人,會給別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也會影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因為別人不會憐惜你的脆弱,反倒會厭惡你的愛哭,所以,為了留給別人好印象,我們一般都不願意在別人面前哭。因為別人看了你的哭不會心疼可能會嘲笑,所以還是留給自己看來激勵自己堅強,笑給別人看,讓他們也獲得快樂。我覺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