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借」寧王8萬大軍,曾許諾平分天下,事成後是怎麼做的

2022-01-31 22:25:53 字數 6307 閱讀 5059

1樓:安徽省高考諮詢趙老師

可以說平分天下是不可能事情,畢竟以朱棣的性格來說,他是不可能和任何人平分天下的,所以事成之後也沒有對寧王大肆的賞賜,只是賜了一塊地給寧王,讓他繼續做他的快活王爺,並且更過分的是朱棣還把他手中的兵權給下了,這個做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過河拆橋了。

可是對於當時的朱棣來說他必須要這麼說,因為那個時候朱棣所面臨的局勢非常的嚴峻,如果儘快借到兵力的話,他有可能會被朱允炆一口吃掉,所以他才向寧王許下了這個空頭支票。

但是當時的寧王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這一借有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但是以當時的局勢來看,他也沒辦法,畢竟朱允炆當時在大張旗鼓地實行削藩的舉措,試想一下如果朱棣被打敗了,那麼下一個要收拾的人肯定就是他,但是對於他來說,他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權力,於是在權衡利弊之後把兵力借給了朱棣。

但是從一個心狠手辣的帝王角度來說的話,朱棣這種做法也非常的正常,因為對於這種帝王來說,他們經常會幹這種狡兔死,良弓盡的事情,並且朱棣在當上皇帝之後,還頒佈了這麼一條法律,就是凡是大明的王爺手中都不可握有兵權,有違反此令者按律當捕,他的後代崇禎皇帝徹徹底底的貫徹了這個指令,把當時擁兵勤王的唐王抓了起來,並且還把他打入了大牢。

2樓: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最有名的就是劉備向孫權借荊州,最後孫權每次去問劉備討要,但是劉備就是不給他,呂蒙也不客氣後來將關羽殺掉。最後,劉備很生氣,發動了數10萬精兵,卻不想一連失敗而歸。

最後落得白帝城託孤的悲慘經歷,所以說借這個事兒還是少借為妙。

100多年後的大明王朝朱棣向自己的兄弟寧王朱權借兵8萬,給出的回報是事成之後平分天下,那麼事成之後朱棣是怎麼做的呢?2023年7月。朱棣終於準備好了,發動了進攻,順利的打敗了敵人。

但是,接下來朱允炆命令大軍攻擊北平。按道理朱棣應該處於劣勢,所以他一定要守住京城,可是朱棣反其道而行之,向自己的兄弟朱權借兵。

很多將軍都是反對意見,這個地方有重兵把守,又易守難攻,假如不成功,借不來士兵的話就會慘了,但是朱棣帶領士兵打了個出其不意,從西門兒作為突破口,一舉攻破,城中的寧王也成了甕中之鱉。於是,朱棣一個人進城去拜會自己的兄弟,寧王朱權同意了朱棣的請求。

以事成之後,兩個人平分天下為理由,借得8萬精兵,之後,朱棣解除了後顧之憂,極大地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經過四年苦戰,2023年朱棣成功,建文帝下落不明。當初借朱棣士兵的朱權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實力,所以只求給自己好一點兒的封地,2023年他被改封到了南昌。

3樓:蛋殼黑桃杯

這說明寧王很知進退,不貪戀權勢,是個有心胸的人,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4樓:度娘真沙

當年朱棣篡位之時,承諾了寧王當時平分天下。但是皇帝的位置終歸只有一個,而寧王朱權自己頭腦也比較清醒,知道不可能真的得到那半分天下。於是寧王向朱棣上書要求將自己的封地從當時的化外之地寧化府,遷居到蘇州或者是杭州這些江南富裕之地。

但是因為蘇杭地區是當時的國都南京周邊,而且是主要徵收賦稅的區域,所以朱棣都沒有同意,最後只是將寧王朱權遷居到南昌,從當時防守邊疆的塞王變成了一個閒居銷售的王爺。

5樓:思汝星河

事成之後寧王還是寧王,自己割據為王,做了一個逍遙快活的王,而朱棣也沒有特意的為難寧王,隨他在南方逍遙,畢竟他手上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兵權也威脅不到自己了。

6樓:雙子素瑤瑤

朱棣事成之後就寧王繼續當他的寧王,畢竟他手裡面也沒有兵權了。

7樓:匿名使用者

事成之後,寧王就自己就鎮守南方了,做了一個快活的王爺,這個寧王是非常知進退的

8樓:痕水月

朱棣事成之後仍然讓他繼續當他的寧王,而此時寧王手中也沒有什麼兵權了。

9樓:職場雞湯小達人

事成之後,寧王自己很乖的就鎮守南方了,做了一個快活的王爺,這個寧王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

10樓:

朱權並不傻,知道這平分天下的大餅看看便好。如今,自己手無兵權,又無根基,何談要回兄長朱棣許諾的報酬。

11樓:黃昏雀色蒔

我沒有了解這方面的後續如何,有興趣可以翻閱一下相關的歷史古籍或者史書。

12樓:瀉邪瀉懈褟

寧王自己知道不可能,所以自己上交兵權,去南方當了一個閒散王爺。

13樓:

自己割據為王,做了一個逍遙快活的王,而朱棣也沒有特意的為難寧王,隨他在南方逍遙,畢竟他手上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兵權也威脅不到自己了。所以做事有一個人的道理

朱棣「借」寧王8萬大軍,曾許諾平分天下,事成之後他是怎麼做的?

14樓: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最有名的就是劉備向孫權借荊州,最後孫權每次去問劉備討要,但是劉備就是不給他,呂蒙也不客氣後來將關羽殺掉。最後,劉備很生氣,發動了數10萬精兵,卻不想一連失敗而歸。

最後落得白帝城託孤的悲慘經歷,所以說借這個事兒還是少借為妙。

100多年後的大明王朝朱棣向自己的兄弟寧王朱權借兵8萬,給出的回報是事成之後平分天下,那麼事成之後朱棣是怎麼做的呢?2023年7月。朱棣終於準備好了,發動了進攻,順利的打敗了敵人。

但是,接下來朱允炆命令大軍攻擊北平。按道理朱棣應該處於劣勢,所以他一定要守住京城,可是朱棣反其道而行之,向自己的兄弟朱權借兵。

很多將軍都是反對意見,這個地方有重兵把守,又易守難攻,假如不成功,借不來士兵的話就會慘了,但是朱棣帶領士兵打了個出其不意,從西門兒作為突破口,一舉攻破,城中的寧王也成了甕中之鱉。於是,朱棣一個人進城去拜會自己的兄弟,寧王朱權同意了朱棣的請求。

以事成之後,兩個人平分天下為理由,借得8萬精兵,之後,朱棣解除了後顧之憂,極大地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經過四年苦戰,2023年朱棣成功,建文帝下落不明。當初借朱棣士兵的朱權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實力,所以只求給自己好一點兒的封地,2023年他被改封到了南昌。

15樓:陌漾雨

朱棣在朱權中立時,朱棣以苦肉計欺騙了朱權,最後奪取了朱權的軍權,讓他成為自己的同夥。事後,朱權被朱棣分封到了當時破敗不堪的南昌之地,過得不怎麼好哦,還受到了惡人的誣告造反,在狹窄破落的布政使司改成的王府中忍氣吞聲。

16樓:

事成之後朱棣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只是封了一塊偏僻的地方給寧王安享晚年。

17樓:匿名使用者

朱棣借走兄弟寧王的八萬大軍,而到了成功之時卻沒有按照許諾的承諾來,反而讓寧王遠離京城,呆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做王爺。

18樓:flyking萍

朱棣確實是借了8萬大軍取得了勝利,但是在勝利之後他卻沒有兌現諾言。

19樓:活在瓜裡的籽

借了8萬精兵之後,朱棣解除了後顧之憂,還極大地增強了軍事實力。《明史》更是有「自是衝鋒陷陣多三衛兵,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寧始」的記載。

20樓:佛度有緣人

他最終還是把寧王的權利削弱了,並沒有履行這個承諾,江山還是朱棣的江山。

21樓:小林是吧

借了八萬大軍之後朱棣果然取得了勝利,但是他並沒有履行自己當初的諾言,反而削弱了寧王的權利。

22樓:丸子閒談文化

經過四年苦戰後,2023年,在內應徐達的兒子徐增壽的通風報信之下,朱棣直取南京,而建文帝則下落不明。

23樓:安徽省高考諮詢趙老師

可以說平分天下是不可能事情,畢竟以朱棣的性格來說,他是不可能和任何人平分天下的,所以事成之後也沒有對寧王大肆的賞賜,只是賜了一塊地給寧王,讓他繼續做他的快活王爺,並且更過分的是朱棣還把他手中的兵權給下了,這個做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過河拆橋了。

可是對於當時的朱棣來說他必須要這麼說,因為那個時候朱棣所面臨的局勢非常的嚴峻,如果儘快借到兵力的話,他有可能會被朱允炆一口吃掉,所以他才向寧王許下了這個空頭支票。

但是當時的寧王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這一借有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但是以當時的局勢來看,他也沒辦法,畢竟朱允炆當時在大張旗鼓地實行削藩的舉措,試想一下如果朱棣被打敗了,那麼下一個要收拾的人肯定就是他,但是對於他來說,他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權力,於是在權衡利弊之後把兵力借給了朱棣。

但是從一個心狠手辣的帝王角度來說的話,朱棣這種做法也非常的正常,因為對於這種帝王來說,他們經常會幹這種狡兔死,良弓盡的事情,並且朱棣在當上皇帝之後,還頒佈了這麼一條法律,就是凡是大明的王爺手中都不可握有兵權,有違反此令者按律當捕,他的後代崇禎皇帝徹徹底底的貫徹了這個指令,把當時擁兵勤王的唐王抓了起來,並且還把他打入了大牢。

朱棣搶了寧王8萬精銳兵馬,承諾事成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呢?

24樓:笑容酸黃瓜

朱元璋為御虜防患,在位期間曾兩次分封諸子為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其中,燕王朱棣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

洪武十三年(2023年),朱棣就藩燕京,之後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寧王朱權來說,洪武二十四年(2023年),十三歲的朱權被封為寧王,二年之後,朱權前往藩地大寧。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屬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一大鎮。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

除了擁有8萬大軍,寧王朱權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那麼,問題來了,靖難之役時,朱棣奪走寧王8萬大軍,曾許諾平分天下,最後寧王下場如何?

一首先,洪武二十四年(2023年),十三歲的朱權被封為寧王。兩年後,朱權前往藩地大寧。明朝時期,「大寧」在今天內蒙古赤峰市的寧城縣。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屬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明朝兵家必爭之地。正是因為這一情況,在明朝的各個藩王中,寧王朱權的兵力也是最為雄厚的。

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以此來為明朝防禦北元等遊牧民族勢力。並且,寧王朱權還智勇雙全,根據史料記載,寧王朱權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不過,在朱元璋去世後,也即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稱帝后,寧王等明朝藩王的好日子逐漸走到頭了。

建文帝即位不久,就開始了削藩行動。

二面對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和撤藩行為,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2023年)發起了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兵力和明朝之間的差距非常懸殊。對此,朱棣就和手下的將領表示:

自己如果可以獲得寧王朱權的兵馬,自然是大事可成了。當然,朱允炆也擔心寧王朱權倒向朱棣,於是派人召朱權回京,朱權未到,朱棣就率領大軍直趨大寧,詐稱是因為窮蹙前來求救。

就朱棣和朱權這兩個兄弟來說,見面之後自然是惺惺相惜。尤其是朱權,更是沒有對朱棣有什麼防備。但是,後者卻悄悄將自己的精銳部隊帶入到城中,並暗中勾結了朱權的手下。

在此基礎上,朱棣將朱權挾持到了北平,並趁機奪取了大寧。在拿走寧王的八萬大軍後,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三建文四年(2023年),朱棣終於攻入南京城,雖然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但是,這並不妨礙朱棣成功登基稱帝。對於朱棣來說,之所以能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翻盤,寧王手下的8萬大軍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等到朱棣稱帝后,寧王朱權不僅沒有提平分天下的承諾,甚至還請求改封南方一帶。

當然,就明成祖朱棣,自然也不會真的兌現平分天下的承諾。

並且,朱棣和建文帝一樣,同樣致力於削藩行動,以此避免明朝再次發生藩王造反的事件。永樂元年(2023年)二月,寧王改封南昌,朱棣親自寫詩送行。朱棣在位期間,致力於將原先鎮守北方等邊境地區的藩王,改封到內陸地區。

基於此,就可以順勢削除這些藩王的兵權,從而避免下一個燕王的出現。

四最後,寧王朱權改封南昌後,有人誹謗他,雖然最後查無實證。但是,這也讓朱權更加小心翼翼,終日韜光養晦,以此防止被人陷害。宣德三年(2023年),朱權請求明宣宗將靠近南昌城的灌城鄉土田賜給他。

對此,明宣宗朱瞻基這位皇帝十分生氣,對朱權頗有指責之意。對於這位朱棣孫子,也即自己孫子輩的指責,寧王朱權只能忍氣吞聲,並立即上書謝罪。

正統十三年(2023年),朱權去世,活了70歲左右。總的來說,寧王朱權的結局,其實和其他明朝藩王差不多,對於這些藩王,雖然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其一生基本上要被固定在自己的封地內,並且還會受到明朝朝廷的密切監視。就寧王朱權來說,雖然對朱棣即位有大功,但是,其還是聰明人,也即在朱棣登基稱帝后,沒有提平分天下的承諾,這無疑是他可以獲得善終結局的重要原因

朱棣50萬大軍打幾千蒙古兵,結果找不著。是怎麼回事

其實是朱棣幾億兵找不到一個蒙古兵 割須棄袍,丟盔棄甲而跑。蒙古兵收拾帳篷拍屁拍了 有人開過 資料,沒有50萬,真正的作戰部隊也就10萬左右 以前晉王朱棡不也找不到蒙古兵回來了麼 永樂北伐加民夫才二十萬 你怎麼不說朱棣一千萬軍隊抓不到一個蒙古兵呢 其實是朱棣幾萬兆兵連蒙古人的毛都沒找到 蒙古那麼大,幾...

蘇聯出動150萬大軍就擊敗了日本70萬關東軍,這是為什麼?

鄙人認為蘇聯擊敗關東軍的原因很複雜,但是簡單地說,其原因可能是 鋼鐵雄獅,陸戰狠角 首先 眾所周知,二戰前後的蘇軍經歷過歐洲大陸上的浴血奮戰。經歷過和當時世界上頂尖的軍力的納粹德國較量,北歐芬蘭的虐殺。波蘭狠角色的拉鋸,可以說它的陸戰實力,幾乎是當時地球表面的最強者之一。即便在在二戰後,它動則百萬的...

李秀成手裡有20萬大軍卻不敵2萬湘軍是為什麼

太平天國晚期,李秀成帶領二十萬大軍,卻抵抗不過曾國荃的區區兩萬湘軍,這是因為太平天國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是實際上作戰能力不行,有真實作戰能力的也就十幾萬,而且,太平軍畢竟是農民起義,需要多方面配合,因此,這區區十幾萬人也被分流成了北伐軍,西征軍和東征軍,只有洪秀全和楊秀清守在恬靜,所以北伐軍兩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