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懸案有哪些,中國歷史懸案有哪些?

2022-01-26 04:35:59 字數 4206 閱讀 8142

1樓:源志文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後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

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陝西、湖北等地,最後不知所終。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明史》的結論是,自成已死,屍朽莫辨。

它的根據是,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報告說,李自成兵盡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屍,而屍體已經腐爛,無法辨認了。

為什麼有「遇難」說,而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據推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鬆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

李自成,當時究竟是生?是死?成了一個懸疑。

【懸案內容】

2023年四月下旬,大順軍主力行進到距離江西九江不遠的地方就被清軍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戰之後,清軍攻入了大順軍的老營,將汝侯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李自成的兩位叔父(趙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將領家屬俘獲。這一突然事變使得大順軍將士的士氣大沮。

由於清軍已經追擊到九江一帶,大順軍東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長江下游被截斷,因為這時清軍的東路豫王多鐸部正在取道河南歸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隨時有可能回師而上對大順軍實施包圍。李自成於是很敏銳地覺察出這一點,改變戰略,掉過頭來準備穿過江西北部轉入湖南。於是在途經湖北通山縣和江西寧州(今修水縣)交界的九宮山下的時候,李自成本人發生了意外。

李自成死於九宮山證據之一:

清初的史家費密在其所著《荒書》中對李自成犧牲的經過作了如下的描寫:「大清追李自成至湖廣。自成尚有賊兵三萬人,令他賊統之,由興國州遊屯至江西。

自成親隨十八騎由通山縣過九宮山嶺即江西界。山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散。自成獨行至小月山牛脊嶺,會大雨,自成拉馬登嶺。

山民程九伯者下與自成手搏,遂輾轉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殺之,刀血漬,又經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鏟殺自成,不知其為闖賊也。

武昌已係大清總督,自成之親隨十八騎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縣,九伯不敢出認。縣官親入山諭以所殺者流賊李自成,獎其有功。九伯始往見總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經歷。

」費密的這段記載相當詳細,文中提到的牛脊嶺則的確是當地的地名,而程九伯也確有其人,康熙四年《通山縣誌》有他的小傳:「程九伯,六都人,順治二年五月闖賊萬餘人至縣,蹂躪燒殺為虐,民無寧處。九伯聚眾,圍殺賊首於小源口。

」另查《德安府志》職官志「國朝經歷」條下第一人即「陳九伯,通山人,順治二年任」。姓名雖稍誤,但也證明程九伯確實得到了清**的獎賞。

證據之二:

南明的五省總督何騰蛟在隆武元年所寫的《逆闖伏誅疏》中就說:「臣揣闖逆知左兵南逞,勢必窺楚,即飛檄道臣傅上瑞、章曠,推官趙廷璧、姚繼舜,咸寧知縣陳鶴齡等,聯絡鄉勇以待。闖果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

霪雨連旬,闖逆困於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闖逆居鄂兩日,忽狂風驟起,對面不見,闖心驚疑,懼清之躡其後也,即拔賊營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盤踞湖南耳。

天意亡闖,以二十八騎登九宮山為窺伺計。不意伏兵四起,截殺於亂刃之下。相隨偽參將張雙喜系闖逆義男,僅得馳馬先逸。

而闖逆之劉伴當飛騎追呼曰:『李萬歲爺被鄉兵殺死馬下,二十八騎無一存者。』一時賊黨聞之,滿營聚哭。

及臣撫劉體仁、郝搖旗於湘陰,撫袁宗第、藺養成於長沙,撫王進才、牛有勇於新牆,無不眾口同辭。營內有臣晉豫舊治之子衿氓隸,亦無不眾口同辭也。張參將久住湘陰,郝搖旗現在臣標,時時道臣逆闖之死狀。

嗣後大**問至(指弘光帝被清軍俘獲),剿撫道阻音絕,無復得其首級報驗。今日逆首已泥,誤死於鄉兵,而鄉兵初不知也。使鄉兵知其為闖,氣反不壯,未必遂能剪滅,而致弩刃之交加,為千古大快也。

自逆闖死,而闖二十餘萬之眾初為逆闖悲號,既而自悔自艾亦自失,遂就戎索於臣。逆闖若不死,此二十萬之眾,偽侯偽伯不相上下,臣亦安得以空拳徒手操縱自如乎?」

何騰蛟的這份奏疏是關於李自成犧牲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下的最原始文獻之一。由於幾個月以後李自成的部將接受了他的節制,他有充分的條件從大順軍將領及士兵的口中獲悉李自成犧牲的經過。

證據之三:

當時清軍負責追擊李自成的統帥阿濟格也向清廷報告了李自成的死訊。他說,大順軍在九江地區失利後,盡力窮竄入九宮山。他們在山中到處搜尋,也沒有找到李自成。

降卒和被擒的大順軍士兵都說李自成逃走時被村民圍困,不能逃脫,自縊而死了。於是找了認識李自成的人去認屍,但是屍體腐爛,無法辨認。李自成是死是活,還得繼續察訪。

阿濟格的奏疏在主要情節上(時間、地點和犧牲經過)同何騰蛟的報告相一致,因為他的訊息也是由當時原屬於大順軍的兵卒所提供的,也具有相當的準確性。

李自成逃禪石門夾山一說,流傳極廣。

湖南省的石門縣古稱澧陽,又稱澧州。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傳》一文稱,李自成兵敗,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夾山即夾山寺,該寺位於石門縣東15公里的三板橋,是一座唐代古剎。

寺內遺有與此說相關的一些碑記塔銘、詩文殘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宮廷玉器在內的許多遺物,包括在2023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諸多文物。這些無疑構成了此說的有力佐證。

因此關於李自成失敗後,直到最後歸宿的疑案,雖然各方面各執一詞,但諸多的記載與傳說,還是有待於進一步去澄清和發現。其實,被殺也好,出家也好,李自成以一介平民出身,肩扛反明大旗,且能進京稱帝,已然令人驚歎。

中國有多少歷史懸案?

2樓:匿名使用者

謎團重重的文明故址

奇妙的人面魚紋盆——半坡遺址之謎

神祕微笑的女神——牛河梁遺址探祕

江南水鄉的玉器博物館——良渚文化遺址之謎

突然消失的文明——巴蜀文明

刻在甲骨上的神祕符號——殷墟文字

在烈火中永生的人間美夢——阿房宮

遺傳密碼誰來繼承——探訪夜郎古國

東方「龐貝城」——尼雅古城

草原雄鷹——匈奴人尋蹤

人間仙境今何在——尋找「桃花源」

誰為敦煌上了把鎖——解密敦煌藏經洞

神祕玄妙的古蹟文物

最珍貴的化石——北京人頭蓋骨失蹤謎案

一部懸疑五百年的天書——紅崖古蹟

鑲嵌在岩石上的畫卷——將軍崖古巖畫

上古遺存天下奇蹟——懸棺揭祕

一塊引發數場戰爭的美玉——和氏璧

埋藏兩千年的神劍——越劍為何出於楚墓

兩千年的寂寞守望——泰山無字碑究竟是何人所立含義莫測的「非衣」——馬王堆漢墓「t」形帛畫中國古代的兵學寶庫——銀雀山漢簡

誰動了它們的腦袋——乾陵無頭石像

「大航海時代」的華彩樂章——鄭和寶船之謎

皇城巍巍——北京城牆為何獨 缺一角

塵封難解的名人往事

汨羅江畔楚魂悲歌——屈原自沉汨羅江

千秋一帝——秦始皇身世難解

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為何不稱帝

洛水女神知是誰——曹植《洛神賦》中的神祕女子短命王朝的暴君——楊廣是否弒父奪權

手足相殘的背後——玄武門之變

漫漫西天路——誰是取經第一人

千秋功過誰人知——武則天和無字碑

婉轉蛾眉歸何處——楊貴妃下落之謎

「燭影斧聲」疑案——宋太祖之死

狸貓換太子——宋仁宗身世真相

上帝之鞭——蒙古皇帝蒙哥死因難明

明朝第一謎案——建文帝朱允蚊的去向

魂斷九宮山——李自成失蹤之謎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降清

紅樓綺夢後的辛酸血淚——曹雪芹家世

撲朔迷離的驚世奇案

裝瘋賣傻為哪般——明末梃擊案

驚天大**——明代王恭廠**奇案

幕後主使是誰——明代「紅丸案」

霸住乾清宮——明代移宮奇案

探花不值一文錢——江南奏銷大案

與朝廷較量——張文祥刺馬大案

名伶奇冤——楊月樓冤案

晚清民間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3樓:匿名使用者

反正比現在多啊!呵呵

4樓:匿名使用者

本書收錄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最有研究價值和最被廣泛關注的22大歷史懸案,內容涉及國寶之迷、帝王身世、戰爭懸案、宮廷政變、神祕寶藏、歷史奇案等。編者應用「細說」理念,結合編寫體例、**和藝術設計等多種要素,從文獻資料、考古發現、民間傳說、學術論證、最新觀點等多種角度,全面詳細地**懸案的來龍去脈,科學嚴謹地分析其成因,深入解讀歷史,力爭給讀者提供有關懸案最權威、最豐富、最全面的資訊。通過閱讀本書,您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而且還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進面堅定向求知世界挑戰信心。

歷史上的十大懸案是什麼?

歷史上的十大懸案是?

中國歷史有哪些,中國歷史故事有哪些

古代史 近代史 當代史 中國歷史故事有哪些 翻開中國古代史,你會發現有許多因為抉擇的失誤,或者說是錯誤,而造成的嚴重後果。如果給他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可能歷史會有不一樣的精彩。兩個歷史故事和您分享一下。01.齊桓公重用管仲管仲生於齊莊公五十六年 約公元前723年 因自幼家境貧困,曾做商人但生意失敗...

中國歷史哲人有哪些急,中國歷史哲人有哪些(3個) 急!

如果除開孔子 孟子 老子 莊子 荀子等的話,就是蘇秦,張儀,公孫龍,商鞅,王充,董仲舒 魏源等。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老子 莊子 列子 韓非子 商鞅 申不害 許行 告子 楊子 公孫龍 惠子 孫武 孫臏 張儀 蘇秦 田駢 慎子 尹文 鄒衍 晏子 呂不韋 管子 鬼谷子等 2 3個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的歷史有哪些?中國歷史有哪些

二十四史。史記 漢 司馬遷 漢書 漢 班固 後漢書 南朝宋 范曄 三國志 晉 陳壽 晉書 唐 房玄齡等 宋書 南朝梁 沈約 南齊書 南朝梁 蕭子顯 梁書 唐 姚思廉 陳書 唐 姚思廉 魏書 北齊 魏收 北齊書 唐 李百藥 周書 唐 令狐德棻等 隋書 唐 魏徵等 南史 唐 李延壽 北史 唐 李延壽 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