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身為一代明君,為何將親叔叔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呢

2022-01-22 01:46:52 字數 6277 閱讀 4271

1樓:等風來

公元2023年,朱高煦死於一種新奇的方法。明宣宗朱瞻基命人找來一個銅缸,將朱高煦扣在裡面,朱高煦力氣不小,還能將銅缸頂起,很快朱瞻基命人找來乾柴,在缸的周圍點燃,隨後朱高煦活脫脫成了一道菜——瓦罐燜雞!

看似有趣,實則極其殘忍,朱瞻基用如此酷刑,懲罰他的叔叔朱高煦,很明顯,這就是赤裸裸的報復。那麼為何朱瞻基如此痛恨朱高煦,為何要將其在缸裡活活烹死?

朱高煦曾經實施暗殺計劃

史料記載「五月辛巳,仁宗崩。六月,太子自南京奔喪,高煦謀伏兵邀於路,倉卒不果。」

洪熙元年(公元2023年),明仁宗朱高熾去世,朱瞻基作為繼承人要從南京趕到北京奔喪,也就是即位,南京離著北京一千多公里。明代沒汽車、火車、飛機,如朱瞻基騎馬從南京到北京,如果以三十公里每小時的時速,大概也得走個一個月左右。

朱高煦老早就覬覦著皇位,此時他竟然為了爭奪皇位,在朱瞻基的必經之路上安排了殺手,朱瞻基畢竟不是行軍打仗,他是去奔喪,所以身邊的護衛也不會太多。這給了朱高煦機會,但機緣巧合之下,朱高煦刺殺失敗了。

其一,朱瞻基可能有先見之明,提前預料到危險,提前起了身。其二,朱瞻基可能改變了路線,沒有碰到朱高煦的刺殺團隊。其三,朱瞻基可能就一直在北京。

史料記載「太子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高煦從後言曰:「前人失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應聲曰:「更有後人知警也。」高煦回顧色變。」

朱高熾身體肥胖,腳上還有病,走路都需要他人攙扶,朱高煦對此嗤之以鼻,經常嘲諷朱高熾,一次被朱瞻基發現,懟了他一句,朱高煦才有所收斂。朱瞻基很早就發現朱高煦有不臣之心,一旦到了關鍵時刻,必定會有所防範。

況且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朱高煦實施暗殺,朱瞻基必定是清楚的,這刺王殺駕可比謀反還厲害,只不過朱瞻基看在親情的份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隨著朱高煦的行為愈發極端,朱瞻基也只好將其處死,也報了之前的刺殺之仇。

從密謀造反,到實施造反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曾救過朱棣數次,論打仗,朱高煦是一把好手。朱棣曾暗示朱高熾身體不好,讓他繼續努力,朱高煦內心的慾望被勾起,向著皇位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

2樓:

朱高煦戰功顯赫,為何卻被侄子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燜雞」?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3樓:靜者為王的江湖

世上有一種死法,就是滿天神佛想救都沒法救,這就是自作死!朱高煦則是「自作死」方面的第一高手,堪稱空前絕後了!

於是朱高煦就更加賣力,終於協助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但問題是大哥朱高熾雖胖,身體不好,卻一直活蹦亂跳的。可朱高煦卻在這時,產生了想法,要取代朱高熾。

而朱棣也有這方面的心思。可惜,朱高煦卻選擇了一個「作死」的辦法——他自比李世民!

這可讓朱棣不幹了:你李世民,想複製一把玄武門之變,但我就是李淵嗎?再加上其他文臣都支援朱高熾,所以最終朱棣選了朱高熾為太子。

讓朱高煦離開京城,可朱高煦就是不走,若非朱高熾求情,朱棣就真殺了他了。

朱棣去世後,朱高熾當了不到一年皇帝也就駕崩了。當時朱瞻基在南京,聽聞訊息後連忙回北京繼位。朱高煦就認為機會來了,要半路截殺朱瞻基。

哪料他棋差一招,朱瞻基已經變換路線進了京城,順利登基了。

朱高煦急眼了,不顧一切的謀了反,毫無疑問的失了敗。此刻,朱瞻基面對這位「皇帝迷」的親叔叔也是沒啥好辦法。殺?

自己剛登基就殺親叔叔,好說不好聽。於是便把朱高煦給軟禁起來了。不過,你那待遇卻相當好——要錢給錢,要美女給美女。

意思相當清楚,只要你朱高煦放棄皇帝大夢,就還是我親叔叔,我朱瞻基讓你後半生,做一個「逍遙快活」的大明王爺。

可哪料,朱瞻基想得挺好,卻剛一進朱高煦的門,就被朱高煦一個掃堂腿給摔地上了。頓時朱瞻基氣瘋了,我是皇上!哪能這麼被打臉?

於是就把朱高煦給壓在一個銅鼎之下,意思是說:你不是有力氣,很牛逼嗎?有本事你再給我來個掃堂腿?

此刻若朱高煦認錯,求饒等,依然會沒事,起碼不會死!但朱高煦卻挑釁一般,竟扛起了那銅鼎。這下神仙老子也救不得了,朱瞻基一聲令下,把朱高煦扣在銅鼎裡,四周放柴,把朱高煦給烹了!

所以,不是明宣宗朱瞻基要殺他,而是朱高煦太作死,堪稱史上第一作死高手。

4樓:臨界明月望穿雪

1.朱高熙起兵造反,惹怒了明宣宗朱瞻基。在古代策劃謀反未能成功便是重罪,這個舉動是最讓皇帝惱火的,尤其是這樣的皇室的兄弟。

明宣宗給了朱高熙封地,並且封朱高熙為郡王,而朱高熙卻要反叛朝廷,必定會惹怒明宣宗。也就是你賜予了他權利,他卻要以這個權利來反抗你,這換做是誰也會十分惱怒。

2.明宣宗以這種方式殺雞儆猴,已告世人莫要觸犯這個底線。明宣宗朱瞻基雖然不是一名殘忍的皇帝,但是也不會允許別人反叛自己,一旦有也會以殘忍手段殺死,以一儆百,要是遇到這種事情還能大赦,那麼效仿的人便會增多,皇帝的威信便會大幅度降低,要是明宣宗沒有威嚴無法震懾,就會有更多的反叛者,在古代九五之尊皇帝是至高權威,每個人都會有當皇帝的夢,但是沒有威壓後,人們都表現出來,皇帝也無法承受得住,所以他以這種方式殺了朱高熙並且寫了《東征記》以告誡世人。

3.朱高熙在最後激怒了明宣宗。朱高熙當時只是被明宣宗貶謫為庶民囚禁在宮中,但是當明宣宗去探視時朱高熙將他絆倒,惹怒了明宣宗,明宣宗才把他扣到三百斤重的銅缸但並未殺死,然而朱高熙將銅缸舉起的舉動再一次激怒了明宣宗,於是明宣宗無法忍受才將朱高熙炙死在銅缸之中。

一介莽夫朱高熙的舉動徹徹底底激怒了明宣宗才導致他自取滅亡,並且以一種慘烈的方式死去。

5樓:戴帽子的魚

明宣宗以為朱高煦要造反,所以把他活活烹死了。朱高煦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但是情商低,不會做事,導致惹怒了明宣宗,把他活活烹死了。

6樓:召璇

因為朱高煦本來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不是一個良善之人,爭奪皇位敗下來,被圈禁,仍然挑戰皇上的底線,明顯犯了一個不作就不會死的想法,最後被活活烹死。

7樓:哇卡卡卡卡卡

因為朱高煦屢次冒犯明宣宗,明宣宗大怒,將其用大缸扣住,本想著要教訓他一下,結果朱高煦還把大缸給舉了起來,明宣宗大怒,便將他活活烹死了。

8樓:秋風體育

主要還是因為朱高煦存在謀反行為,而且明宣宗多次提醒還不知悔改。

9樓:學長講數學

朱高煦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而明宣宗又是開創盛世的一代明君,那麼如此聖明的朱瞻基為什麼會做出活烤叔叔這樣一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的事呢?

這事得從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說起。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也是朱高煦的兄長,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皇位繼承順序,朱高熾是皇位的繼承人。

但是朱高熾文弱而又體胖多病並不受朱棣喜愛,而朱高煦雖然生性魯莽卻英勇善戰,在靖難之役時還立下不少戰功,頗受朱棣青睞。

朱棣在選繼承人的時候一度想立朱高煦為太子,然而最終還是出於各種原因未能實現。朱高煦雖然沒能繼承皇位,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皇位的幻想。

朱高熾繼位不足一年就因病駕崩了,這讓朱高煦重奪皇位的念頭猛然大起。 朱高煦先是派人在途中截殺回京繼位的侄兒朱瞻基,然而朱瞻基早就先於朱高煦回到京城登基繼位。

朱高煦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效仿起父親當初起兵搶奪侄兒皇位的事蹟。 朱瞻基聞訊後決定御駕親征,親手平定叔叔朱高煦的叛亂。

朱高煦畢竟不具備朱棣的才能,所以很快就被朱瞻基平定了,朱高煦也被帶回京城看管。 起初朱瞻基並沒打算處死叔叔朱高煦,而只是將他貶為庶民加以看管,然而不久後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朱瞻基的想法。

在朱高煦被押回京城不久後,朱瞻基還特意去看望過他,結果朱高煦故意伸腳將朱瞻基絆倒,而且還惡言嘲諷。

這樣一來朱瞻基被徹底激怒了,他也不顧什麼輩份了,直接命人抬來一口大缸將朱高煦罩住,然後在大缸四周堆上柴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呢?

10樓:歷史滄瀾

朱高煦謀奪皇位失敗被軟禁起來,還不老實,故意惹怒朱瞻基,在一次探視中,朱高煦故意絆倒明宣宗朱瞻基,終於把這個仁慈的皇帝惹惱了,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宣宗又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

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

一,朱高煦簡介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個兒子,但從小就不討他的爺爺明太祖朱元璋的喜歡,但爺爺朱元璋不喜歡,他的父親朱棣卻非常重視這個二兒子,在朱棣起兵「靖難」時,還救了他父親一命。因此,朱棣感覺朱高煦很像自己,在自己稱帝后,總想把他立為太子。但朱高煦畢竟是二兒子,上面還有一位嫡長子朱高熾,在古代傳位是以「立嫡立長」為主,在眾大臣的提議下,朱棣只能將文弱的朱高熾立為太子。

二、明仁宗對弟弟的寬容

朱高熾是一位非常仁慈的皇子,在朱高煦屢次陷害他的情況下,依舊為弟弟朱高煦說情。2023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

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任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可以看出明仁宗對待他的這個弟弟是非常仁慈的,雖然朱高煦幾次三番想要陷害、奪位,但明仁宗始終是明之以理、動之以情,一直念著骨血之情,以厚禮待之,希望這個弟弟能夠安分守己,但實際上朱高煦根本就是泰山易移,本性難改。

三、朱瞻基對叔叔的忍讓

但朱高煦並沒有感恩戴德,反而把明宣宗的仁慈當作了軟弱無能而更加的肆無忌憚。2023年(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但他雖然有篡位的心,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自然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援,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眾臣都勸明宣宗將朱高煦明正典刑,被明宣宗拒絕,只是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並還時不時地去探望自己的這位親皇叔。只可惜他的這位親皇叔並不領他的情

《國朝獻徵錄·漢庶人傳》中寫道

「亟命壯士舁銅缸覆之。缸約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項負之,輒動。積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時,火熾銅鎔,庶人死。諸子並死。」

就這樣明宣宗把朱高煦放在銅缸裡活活烹死。

總結:放到現在的一句話非常適合,不作不死

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呢?

11樓:炸胡的小仙女

皇權之下,權力之爭,無有親情。

明永樂二十二年(2023年),明太宗(成祖)朱棣病逝於北征途中的榆木川。事出非常,大軍出征在外,稍有不慎,始皇帝沙丘之變將重演。

隨軍文臣楊榮、金幼孜於混亂中挺身而出,安排御營內外,祕不發喪。成祖大帳日常飲食照常進獻,平常如初,皇帝駕崩之事,外人無從知曉。

另一方面,楊榮親自率人疾馳返回京師,密報皇太子朱高熾,以成祖遺詔形式,詔令朱高熾繼位。

成祖次子漢王朱高煦,於「靖難之役」中為成祖出力甚多,立下汗馬功勞。成祖靖難成功後,本來屬意其為皇儲。但是長子朱高熾于靖難中也立下守城(北平)功勞,並掌管後勤糧秣,支援燕軍獲勝,同樣有大功。

經過各方面權衡,成祖最終於永樂二年(2023年),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漢王,封地雲南,以圖兄弟安寧。

但是朱高煦自恃有功,忿忿不平,拒不就藩,還發怨言:「我何罪,貶斥萬里之外!」,成祖無法,只得將朱高煦留在京師。而成祖第三子朱高燧,也因年幼乖巧,鍾愛於成祖,封趙王,長居京師。

此後二十年,皇太子一直處於戰戰兢兢、朝不保夕地步,上不見愛於皇父,下不相容於諸弟,數次幾乎失去皇儲之位。幸好長子朱瞻基自幼深得成祖喜愛,並於永樂十一年(2023年)被立為皇太孫,明確了皇統世序,間接穩固了皇太子朱高熾的地位。另外諸文臣以儒家嫡庶禮法為依仗,堅決支援朱高熾,所以永樂一朝,朱高熾得以勉力保持皇太子之位。

成祖最後也承認了長子儲位正統性,先後將漢王、趙王遣往安樂(山東)、彰德(河南)就藩,平息奪嫡之爭。

成祖病逝於榆木川,訊息封鎖嚴密,以漢王、趙王在京中耳目之多,也沒有能夠及時作出反應。等到確認訊息,皇太子已經在京師繼位。

趙王朱高燧也罷了,漢王朱高煦簡直暴跳如雷,但是事已至此,無可奈何,只能暫時忍耐,暗地裡加緊叛亂準備,試圖將來一舉推翻長兄,效仿父親,奪取帝位。(具體經過,見拙作---回答:朱高煦戰功顯赫,朱高熾肥胖遲鈍,為何朱棣還把帝位傳給朱高熾)。

皇太子朱高熾繼位,即明仁宗,此後立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子,延續成祖皇統安排。

仁宗為太子二十年,小心謹慎,不敢造次,終於熬到成祖去世,得登大寶,成為大明之主。之後,天性仁厚的仁宗對於試圖奪嫡的兩個弟弟,厚加親愛,加祿米並賞賜,意圖以兄弟之情,緩解弟弟們的憤恨。但是漢、趙二王表面接受,私下根本不予領情,還是以奪取至尊之位為目標。

仁宗繼位時已經四十七歲,步入老年。雖然在政治治國上,確實頗有仁君風範,一改成祖時頻繁用兵、御下極嚴的風格,寬厚仁愛,穆穆儼然長者之風。但是私生活上,脫離了嚴父壓制,為天下之主,鬆懈之下,不免有些過度。

本來仁宗身體就不是很好,即位後一面勤於國事,一面又「操勞」頻繁些,於是病情加重,最終竟導致病危。

梁武帝蕭衍40年不近女色,本是一代明君,為何最後卻被活活餓死

梁武帝蕭衍四十年不近女色,最終被活活餓死的原因主要是他晚年對於佛法非常沉迷,而佛法中有些不可取的思想害死了他。蕭衍率領大軍推翻了齊朝統治開創了樑朝。他在位早期是一個明君,他忙於政事,關心天下百姓生活,奉行勤儉節約的精神,但是到了晚年他走入了迷途,做了很多非常荒謬的事情。晚年的蕭衍對佛法簡直就是到痴迷...

一代明君孫權晚年真的性情大變,成為了昏君嗎

孫權到了晚年的時候確實有些性情大變,比較狂躁。可能到晚年的時候整個人不思進取,只想貪圖享樂。一代明君孫權的晚年還是非常開明的 並不是一個昏君 孫權到了晚年不能說變成了一個昏君,只能說沒有年輕時明智了。我覺得不能說到了晚年孫權就成為了一個昏君,可能只是犯了一些錯誤 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孫權年紀大了以後...

秦始皇是一位昏君還是一位明君,秦始皇是明君還是昏君????

秦始皇在歷史上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位皇帝,就我個人觀點來說我認為秦始皇是功大於過的,華夏民族在後世兩千多年一直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可以說秦始皇功不可沒。首先,秦始皇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一統局面。雖然那時候秦國的疆域比現在要小得多,但是已經基本確立了後世王朝疆域的雛形。其次,秦始皇統一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