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這句話怎麼理解

2022-01-15 01:35:05 字數 4862 閱讀 2928

1樓:呼阿優

漢朝窮兵黷武,消耗國力,致使盜寇四起,農民起義之後,袁紹,曹操,孫權,劉備相互攻伐,削弱中原力量。

而且,王夫之還認為,五胡亂華,就是漢朝的窮兵黷武,使中原力量削弱到無法抵抗蠻夷。你還認為「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是誇獎漢朝強盛嗎?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是因為國家衰弱而被異族或者國內農民起義等勢力興起而滅掉,但是漢朝卻不是,西漢和東漢兩個王朝的滅亡,都是因為國內權臣篡權造成的。

兩漢歷時400餘年,出現六次盛世,分別是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漢宣盛世,光武中興,明章盛世,永元之隆,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成就了「三祖五宗」。

諸呂之亂背景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長樂宮病死,同年,他的兒子劉盈即位,即為漢惠帝。劉盈即位時,只有17歲,加上生性仁弱,對母后的殘忍和驕橫極為不滿,但又無力反抗。

加過朝中大權都被太后呂雉把持了,最終憂鬱成病,公元前188年,年僅23歲的劉盈病死。於是劉盈的母親呂后立少帝,並由呂后臨朝稱制。四年後,少帝被廢,呂后開始立恆山王劉弘為帝。

呂后臨朝,極力培植呂家勢力,削除劉家勢力,先是殺了劉邦的兒子趙王劉友,後讓自己的兄弟做了各地的藩王。呂臺、呂產、呂祿及呂通都封了王,呂家勢力不斷壯大,劉邦「非劉不王」的限制被打破。

劉氏宗族和大臣們對呂后都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的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2樓:陳mc樂園

漢朝窮兵黷武,消耗國力,致使盜寇四起,農民起義之後,袁紹,曹操,孫權,劉備相互攻伐,削弱中原力量。而且,王夫之還認為,五胡亂華,就是漢朝的窮兵黷武,使中原力量削弱到無法抵抗蠻夷。你還認為「國恆以弱滅 獨漢以強亡」是誇獎漢朝強盛嗎?

附上原文:

桓,靈之世,士大夫而欲有為,不能也。君必不可匡者也;朝廷之法紀,必不可正者也;郡縣之貪虐,必不可問者也。士大夫而欲有為,唯擁兵以戮力於邊徼;其次則驅芟盜賊於中原;名以振,功以不可掩,人情以歸往,主權閹抑資之以安居而肆志。

故雖或忌之,或譖之,而終不能陷之於重闢。於是天下知唯此為功名之徑而禍之所及者鮮也,士大夫樂習之,凡民亦競尚之,於是而盜日起,兵日興,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孫、劉之世。故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

夫羌、虜之於漢末,其害已淺矣,驅之迫之,蹙而殺之,而生類幾絕。非以紓邊疆之急,拯生民之危,扶社稷於不傾,而艾之若此其酷。人長樂殺之氣,無虜可殺而自相為殺。

自相殺,則自相敝矣;自相敝,則僅存之醜類,徐起而乘之;故垂百年,三國兵息,而五胡之禍起。佳兵不祥,遂舉曠古以來富強卓立之中夏趨於弱,而日畏狗羊之噬搏。漢末之強,強之婪尾而姑一快焉者,論世者之所深悲也。

賞析:「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漢帝國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受現代史學家所戴的光環不多,但由劉徹大帝一手締造的第一帝國卻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的尊重與推崇:

在美國曆史辭典裡:漢帝國以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而稱譽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裡,漢帝國是與大英帝國並稱的世界性帝國!

而在我們東方,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則直接認為:漢武帝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的確在世界古代使史上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持續強大四個世紀(公元前2世紀——公元后2世紀),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一直統治著東抵太平洋、西到帕米爾高原、奧克蘇斯,南包整個印度支那、北及大漠這樣幅員萬里的土地長達四個世紀,我們再也找不出一個王朝會有這麼多的盛世與政通人和的時代.

所以,一個壯闊的王朝背影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敬仰與尊崇,伴隨強大帝國而生的偉大帝王是值得我們去撩發「思幽古之情」的,劉徹就是這樣的「天之嬌子」,是他還讓我們日漸傾頹的民 族 在迷失中依然保留著一絲高貴與雄健,是他還讓我們可以去觸控一個偉大的帝國的背影,是他還讓我們貧瘠的血管裡流淌著「血性與勇武」.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當強大的大漢帝國坍塌於國內強大割據力量的爭鬥時,一個偉大的時代結束了,古代中國的光榮與夢想結束了,當「匈奴劉氏貴族」崛起於代北時,「華夷之辯」的魔咒在凜冽的朔風中開啟,這些與漢武帝有點關係的草原雄鷹似乎也在繼續進行著一種「漢武帝」似的詮釋:征服、再征服!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厥萬間都作了土」,不見巍巍雄渾的大漢帝國、只留永遠的大漢天威!此時我們記憶中的更多是一種沉厚的漢代精神、一首中華民族史詩中的「天鵝之歌」.

「歷朝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這句話怎麼理

3樓:匿名使用者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王夫之

漢帝國之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可稱獨一無二。一個帝國持續四個世紀不奇怪,但是自始至終保持對周邊異族的強勢和霸權,確實是獨一無二。

中國曆朝乃至世界五大帝國的版圖,都是早中期最大,到後期迅速萎縮,乃至於鬧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之類的鬧劇。只有漢朝,違反了這一規律。只有漢朝,到滅亡之時也沒有失去尊嚴。

即使是三國時期,不管魏蜀吳都征服了各自不服的異族。在這點上,漢朝的歷任皇帝,比其他朝代皇帝進取的多。想下漢朝的明君:

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有哪個朝代,能出如此多的明君。再看看文景之治,武昭宣中興,光武中興,一手不放弩劍,一手是間歇的休養生息。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以歷代都以漢朝為準,但無人能再取得漢朝的輝煌。

說漢以強滅,是漢滅亡後,外族沒有能力從漢帝國這獲取什麼真正的利益,這是和漢朝一直用強盛的國力和天下的雄心一直壓制外族做到的,是漢帝國的遠征軍用熱血和漢帝國的威名做到的。我從來沒有見過向漢朝這樣一個從頭到尾都強悍的王朝。「南越殺我漢使者,屠為九郡。

宛王殺我漢使者,頭懸北闕。朝鮮殺我漢使者,即時誅滅」。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籓,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

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

4樓:匿名使用者

1、簡單說,就是漢朝直到滅亡還始終保持著對周邊各國的有效壓制。

2、以漢末史料為證:

曹操徵烏桓;孫權東渡臺灣,南征山越;諸葛亮征討南蠻。

3、對應其他強大的朝代:

唐朝末年,丟失燕雲十六州,直到明朝才被收回;

宋末,明末更是造成了異族入主中原。

為什麼說「餘皆以弱滅,漢獨以強亡?」

5樓:曾豔華

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是因為國家衰弱而被異族或者國內農民起義等勢力興起而滅掉,但是漢朝卻不是,西漢和東漢兩個王朝的滅亡,都是因為國內權臣篡權造成的。

兩漢歷時400餘年,出現六次盛世,分別是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漢宣盛世,光武中興,明章盛世,永元之隆,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成就了「三祖五宗」。

「三祖」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漢世祖劉秀,蜀漢太祖劉備(建立的蜀漢已不屬於漢朝範疇),「五宗」分別是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漢明帝劉莊(廟號顯宗),漢章帝劉炟(廟號肅宗),可見,三祖五宗的評選連漢景帝劉啟,漢昭帝劉弗陵、漢和帝劉肇這樣很有作為的皇帝都沒選上,由此也可見漢朝皇帝的質量之高。

漢初統治者採用休養生息政策與民休息,社會經濟與國家實力迅速強大,逐漸形成了對北方匈奴的絕對優勢,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發兵對匈奴進行致命打擊,並派漢家將士們開疆拓土,到了漢武帝晚年時期,漢朝疆域已經比秦朝增加了一倍左右,中亞部分地區以及今天的越南大部分地區和朝鮮半島都納入了國土範圍。

6樓:謝胖胖

漢朝窮兵黷武,消耗國力,致使盜寇四起,農民起義之後,袁紹,曹操,孫權,劉備相互攻伐,削弱中原力量。而且,王夫之還認為,五胡亂華,就是漢朝的窮兵黷武,使中原力量削弱到無法抵抗蠻夷。你還認為「國恆以弱滅 獨漢以強亡」是誇獎漢朝強盛嗎?

漢帝國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受現代史學家所戴的光環不多,但由劉徹大帝一手締造的第一帝國卻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的尊重與推崇:

在美國曆史辭典裡:漢帝國以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而稱譽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裡,漢帝國是與大英帝國並稱的世界性帝國!

而在我們東方,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則直接認為:漢武帝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的確在世界古代使史上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持續強大四個世紀(公元前2世紀——公元后2世紀),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一直統治著東抵太平洋、西到帕米爾高原、奧克蘇斯,南包整個印度支那、北及大漠這樣幅員萬里的土地長達四個世紀,我們再也找不出一個王朝會有這麼多的盛世與政通人和的時代。

7樓:高樓居士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漢帝國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受現代史學家所戴的光環不多,但由劉徹大帝一手締造的第一帝國卻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的尊重與推崇:

在美國曆史辭典裡:漢帝國以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而稱譽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裡,漢帝國是與大英帝國並稱的世界性帝國!

而在我們東方,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則直接認為:漢武帝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的確在世界古代使史上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持續強大四個世紀(公元前2世紀——公元后2世紀),我們找不出一個帝國能一直統治著東抵太平洋、西到帕米爾高原、奧克蘇斯,南包整個印度支那、北及大漠這樣幅員萬里的土地長達四個世紀,我們再也找不出一個王朝會有這麼多的盛世與政通人和的時代....

所以,一個壯闊的王朝背影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敬仰與尊崇,伴隨強大帝國而生的偉大帝王是值得我們去撩發「思幽古之情」的,劉徹就是這樣的「天之嬌子」,是他還讓我們日漸傾頹的民 族 在迷失中依然保留著一絲高貴與雄健,是他還讓我們可以去觸控一個偉大的帝國的背影,是他還讓我們貧瘠的血管裡流淌著「血性與勇武」....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當強大的大漢帝國坍塌於國內強大割據力量的爭鬥時,一個偉大的時代結束了,古代中國的光榮與夢想結束了,當「匈奴劉氏貴族」崛起於代北時,「華夷之辯」的魔咒在凜冽的朔風中開啟,這些與漢武帝有點關係的草原雄鷹似乎也在繼續進行著一種「漢武帝」似的詮釋:征服、再征服!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厥萬間都作了土」,不見巍巍雄渾的大漢帝國、只留永遠的大漢天威!此時我們記憶中的更多是一種沉厚的漢代精神、一首中華民族史詩中的「天鵝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