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橋的傳說或故事越短越好

2022-01-10 13:47:38 字數 4922 閱讀 1066

1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湘西鳳凰古鎮有座鳳凰橋。

據老人們說,原先鳳凰橋不叫這個名字。說起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很久以前,鳳凰橋這裡有條河,沒有橋。每天河裡船來船往,船家都在這裡的簡易碼頭停泊上岸,人們過河也是靠船家擺渡的。

後來,還是一個商人花錢請人修的橋。這位商人在外經商多年,一生無兒無女,老無依靠,便回到家鄉。有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觀音菩薩對他說:

「你雖然天天給我燒香磕頭,但你一生為商太奸,做了很多壞事,所以你一生無兒無女。現在你只要在河上修一座橋,方便來往的人,我就成全你的心願,還你一個兒子。」 第二天,商人便急忙請人修橋。

沒過多長時間,橋就修好了。當年,他老婆還真的為他生了一個胖兒子。通過這件事,商人更相信頭頂三尺有神靈了,遂把夢中情景到處傳說,勸告人一生做好事,不做壞事。

後來,為了紀念觀音送子之恩,他還把這橋命名為送子橋。

時光一轉,商人之後不知又過了多少年,以送子橋為中心的地區逐漸成為鬧市。

突然有一天,人們在集市上發現多了一個相貌醜陋、蓬頭垢面的乞丐。每天,這個乞丐就在這個集市上乞討為生。

後來有一天,有人發現乞丐躺在橋上要死了,身上都爛得不成樣了,直流出膿水腐肉, 連肉都生蛆了。乞丐痛苦不堪,呻吟著,可憐地哀叫著:「救人啊!誰來救人一命?」

才開始還有個別膽大的人圍觀,後來人們都遠遠地躲開了。

但見集市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橋上也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之間,從未見一個人停下來。

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過橋的,都掩耳,攝鼻,邊跑邊罵:「這個窮要飯的,怎麼還不死。肉都生蛆了,真臭!」

奇怪的是,乞丐躺在橋上一天又一天,就是不死。

有一天,有個賣雞的,一不留心讓雞給跑了。這人跟雞後一路追著,直追到橋頭,雞仍在往前跑。直見雞跑到乞丐身邊,看到蛆,馬上興奮得一個一個地啄到嘴裡吃了。

這個賣雞的也到橋上,準備趁雞吃蛆不注意的時候,把雞捉住。突然他被嚇呆了,只見:自己賣的雞搖身一變,成了鳳凰;而要死的乞丐,也一下子變成了一位風華正茂的男子。

這位風華正茂的男子正騎著鳳凰,向天上飛去。

有人事後猜測:這個男子肯定是神仙,變成乞丐肯定是來度人的;結果人不如雞,沒度到人,把雞倒度成了鳳凰了去了。

再後來,這座送子橋就被人稱為鳳凰橋了。

這個叫法沒變,一直到現在。

2樓:匿名使用者

很詳細千一雲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用米線和雞湯為主料製作而成,是雲南地區的名食。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雲南人常將過橋米線招待遠方來的客人。凡到過昆明的人,在觀賞紅山花茶之餘,都要去品嚐一下過橋米線,許多人對這種名食名字的來歷更是備感興趣。

相傳古時滇南某地有一秀才,為了取得功名,奮發讀書,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為了專心至致,不受干擾,他常到附近南湖湖心的小島上讀書,這兒有茂林修竹,風景如畫,十分幽靜。湖邊有一石橋,一直延伸到湖心。

這位秀才的妻子是個很賢惠的人,她自己省吃儉用,大力支援丈夫攻讀。每天要為丈夫做些好吃的給丈夫送去。可是丈夫讀起書來往往廢寢忘食,經常飯菜涼了,他就隨便吃幾口,又接著讀書。

天長日久,丈夫身體漸漸消瘦。妻子看在眼裡,急在心中。有一天,她為了給丈夫補補身子,就燉了只老母雞,並準備了不少米線,高高興興地送到丈夫跟前。

到了晚上,她去收拾碗筷時,丈夫還在看書,雞湯一點沒有動。開啟蓋一看,湯還是熱乎乎的,原來雞湯表層厚厚的一層雞油將湯嚴嚴實實地蓋住,與外面的冷空氣隔絕,起到保溫的作用。妻子將米線放在雞湯裡燙一下,見丈夫吃起來很香甜,她自己也更加高興。

從此,聰明的妻子便創造了「過橋米線」這種吃法,她天天給丈夫送雞湯,用湯燙米線。還經常帶去一些肉絲、鮮魚和其他新鮮蔬菜等等,將這些東西放入雞湯裡燙一下就吃,味道鮮嫩可口,使其夫免受冷餐之苦,保障他可發憤讀書,取得功名。後來,這種吃法漸漸傳開。

因妻子每次給丈夫送吃的要經過湖中那座橋,人們便給這種米線取了個名字叫做「過橋米線」。

參考資料:http://forum.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也叫大石拱橋,座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橋。唐代文人讚美橋如"初雲出月,長虹飲澗"。

這座橋建於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紹興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越國。境內水道縱橫,有水鄉水城之譽。

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橋一座,與世界聞名的水城義大利威尼斯相比較,為該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橋樑密度的45倍(該城面積為567平方公里景,美名橋鄉。

據清光緒癸巳(1893)繪製的《紹興府城衢路圖》所示,當時城內有橋樑229座,城市面積為7.4平方,當時有橋378座,現僅存橋76座),為清末時蘇州城內橋樑密度的2倍(蘇州城內面積21平方公里,清末有橋310座),石橋連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謂是「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

紹興橋樑量多面廣,據2023年底統計全市有橋10610座,譽為「萬橋市」。在這眾多橋樑中,古橋佔有很大比例,是國內儲存古橋品類、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自適應於小江小河的木樑橋、木拱橋,到適應於大江大河的浮橋繼而發展到石樑橋、三邊形橋、五邊形橋、七邊形橋、半圓形石拱橋、馬蹄形石拱橋、橢圓形石拱橋及至跨入當今世界先進拱圈結構的準懸鏈線拱橋,構成了一個極完整的古橋系列,成為中國古代橋樑發展,演化的一個縮影,被稱為中國的「古橋博物館」。

在全市現存的604座古橋中,宋以前古橋13座,明以前古橋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橋550座。按材料與結構分:有古木橋(包括木樑橋、木拱橋)10座,石樑橋(包括三折邊橋)348座,石拱橋(包括多折邊拱、半圓拱、馬蹄形拱、橢圓拱、準懸鏈線拱)241座,多橋型組合橋4座,纖道橋1座。

紹興古橋不僅類多面齊,而且許多橋取得了國內「橋樑之最」稱號:

國內現存最早的城市橋樑---宋代八字橋

國內僅有的唐代特長型石樑橋---纖道橋

國內僅有的連續三孔馬蹄形拱橋---涇口大橋

國內首次發現的準懸鏈線拱古橋---玉成橋,迎仙橋

國內折邊橋數量之最

這些「之最」說明紹興古橋不但品類齊全,而且在橋型、建橋工藝、技術水平都達到了當時時代的高峰。

紹興古橋所具有的環境佈局美、結構裝飾美和橋楹詩文美,構成了特有的水鄉交通景觀。「垂虹玉帶門前來,萬古名橋出越州」。紹興古橋文化成為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國以來,紹興現代橋樑建設日新月異。其中尤以昌安立交橋為代表,是紹興中心城市近年的重大建設成就,它向省內外,國內外人士展示了紹興古城現代化風貌,開始了紹興現代橋樑的新篇章

南疆北國的古橋,最長,當推福建泉州的安平橋;最短,則數杭州西湖的錦帶橋。而位於省會石家莊市東南45公里處的趙縣安濟橋,則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獨佔鰲頭,更以高超的科學藝術價值而馳名中外。

安濟橋,坐落在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所以又稱趙州橋,又因大橋以石砌造而成,故當地俗稱大石橋。2023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安濟橋建於隋代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了。該橋結構堅固,雄偉壯觀。全長64.

4米,拱頂寬9米。大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堪稱巧妙絕倫。唐代中書令(宰相)張嘉貞在《趙州大石橋銘》中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拱橋。拱長達37.02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橋面平坦寬闊,成為「坦拱」,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馬執行。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縱向並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獨立站穩,自成一體,既便於施工,又便於單獨修補。這樣大跨度的坦拱,對橋臺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難度高。

而橋臺卻是既淺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僅1.549米,由五層排石壘成。其地基是承載力較小的亞黏土。

在這樣的地基上,用這樣小的橋臺,建這樣大跨度的石拱橋,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而安濟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則在於它的「敞肩拱」的創造。在大拱的兩肩,砌有四個並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節省石料,減輕橋身重量,又利於小拱對大拱的被動壓力,增強了橋身的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安濟橋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經受住無數次洪水衝擊,八次大**搖撼,以及車輛重壓,千載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歲月像過濾的篩網,篩去記憶中的泥土,留下了閃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賞過趙州橋的古樸蒼老,領略過長江大橋的矯健雄偉。然而,我卻總是時時惦記著家鄉古城那座小橋,記著我童年夢幻的小橋。

一到放假,縷縷牽掛總是促使我去尋找那溫馨甜蜜的童年回憶。

那是一座擁有高齡的石拱橋,橫跨在低吟淺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橋也美,橋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

大橋給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麗的色彩。然而,轉學、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轉的生活車輪帶走了我的童年和無邪。當我再次走向大橋時,愉悅平靜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

聽,橋下傳來鳴琴一般淙淙的水聲。它,就是太平橋,一座飽含我童年與親情的橋。

友情之橋——萬年橋

窗外雨瀟瀟,把思緒浸潤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一縷送來溫馨一片,故鄉的橋連著難忘的友情。

還記得那座古韻悠悠的小橋麼?我記得,我們記得,我們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夥年少天真的夥伴、一群朝夕相處的同窗記得。我們曾同行,帶著真誠,懷著希冀,揣著夢想,走過風雨中的古橋,走過豔陽下的古橋。

幾叢青苔,幾棵小草,抑或是幾粒小螺,悠然展示著小橋的殷實和安寧。走過前人屐履磨潤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當是現實與歷史相互碰撞的回聲······

古橋的學名叫萬年橋,我稱她友情之橋。它曾陪伴我們走過幼稚,走過童真,走向靚麗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託舉著你,細細柔柔的炊煙籠罩著你,雙雙深情的明眸掛念著你。啊!親情之橋——友情之橋,純潔的色彩,矯健而有不失優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縷春風,一抹陽光······

雞毛信的故事,越短越好,雞毛信的故事,越短越好!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個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裡兒童團的團長。有一天,他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馬上給八路軍送去。這封信上粘著三根雞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最最緊急的雞毛信 海娃裝好信,趕著羊下山了。還沒走到山口,就遠遠地看見來了一隊日本兵。海娃靈機一動,連忙把信拴在羊尾巴下邊。一個掛洋刀的鬼子就來...

關於蓮的傳說故事,有關蓮花的2個故事或傳說

蘇韭菜雞蛋大結局大家 哪吒,聊齋中的荷花三娘 有關荷花的傳說和故事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 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

關於橋的故事傳說

風雨橋的傳說 進入侗鄉,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別緻的風雨橋。說起風雨橋,可有一段神話傳說。古老的時候,還沒有開闢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裡有個後生,名叫布卡,娶了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形影不離。兩人幹活回來,一個挑柴,一個擔草,一個扛鋤,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