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操為啥會說三分天下時劉備已得其半

2022-01-08 21:29:25 字數 6960 閱讀 2292

1樓:從此煙雨落濱城

三國時期中國疆域:

曹魏(景元三年,262年):291萬平方公里;

蜀漢(景耀五年,262年):107萬平方公里;

東吳(永安五年,262年):145萬平方公里;

共計:543萬平方公里。

公元220年曹丕稱魏帝,221年劉備稱漢帝,222年孫權建年號,成三國鼎立之勢。魏仍以西域長史府領護除烏孫之外的西域諸國。曹魏東北境外為高句麗、挹婁、扶余等,北接羌胡。

大漠南北為鮮卑。青藏高原為諸羌地。

劉備在割據荊州之後又佔據益州接著控制漢中,他的軍事集團既可以出荊州順長江東下進攻東吳,又可以出五丈原威脅長安,佔據了相當的軍事主動權。所以曹操說劉備得了大半江山。

擴充套件資料:

經濟發展:

一、曹魏:

曹魏、蜀漢、孫吳三國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

這使得恢復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

如233年關中一帶闢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鹼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但三國食貨志也指出這些水利工程許多缺乏規劃,僅能收短期效果。

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今河北邯鄲臨漳縣)、洛陽等**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往來。

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少數幾次的貨幣改革嘗試都以失敗收場,這可能與其國土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有關。

二、蜀漢: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214年,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混亂,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

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只在一地,而蜀錢終三國一代也一直是蜀國重要的輸出品,甚至連魏國都大量流入跟通行。

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援國家的重要物資。

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至蜀漢亡時,官府仍有金、銀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

三、東吳: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裡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

孫權登位後設定農官,實行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紡織業方面,江南以產麻布出名,豫章郡(治所在江西省南昌市)的雞鳴布名傳千里。

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湖北省鄂州市)為最發達,孫權曾在開採銅礦,打造兵器。

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都相當發達,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來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

孫吳在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海上**亦有所興起,孫吳的商業都市以建業(江蘇省南京市)、吳郡(江蘇省蘇州市)、番禺(廣東省廣州市附近)為主,其中番禺以國外**為主。

2樓:夢迴彷徨

因為三分天下的時候。劉備已經獲得了荊州與蜀川大部分地區,然後幾乎已經得到五分之一的地方了,然後加上有諸葛亮和那個。龐統的那個輔佐所以的話呢?

在那個時候曹操就會說,嗯,三分天下劉備以得一半。因為那是肯定的,兩人之間得企業得天下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時期中國有多大,劉備當時坐擁荊州、西川和漢中

曹操口中的「三分天下劉備已得其半」應理解為東漢「半壁江山」,是泛指。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決定:劉備這小子不簡單,是個跟我爭天下的主。赤壁之戰勝利則罷了,若是失敗了,則東吳,劉備集團實力大增。

天下三分之時,劉備集團佔據人和,地利,勢頭是往上走的。若不是關羽丟了荊州,則東南大半盡歸劉備所有。所以說,曹操說天下三分,劉備會得一半。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根據劉備佔據的地盤來判斷的,荊州六郡乃戰略要衝,得荊州者如觀臺高處覽天下啊!

6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在割據荊州之後又佔據益州接著控制漢中,他的軍事集團既可以出荊州順長江東下進攻東吳,又可以出五丈原威脅長安,佔據了相當的軍事主動權。所以曹操說劉備得了大半江山。三國的國土面積多大,我給你一張圖你自己看下吧

7樓:同樣營業員大家

劉備佔據的地理位置好 其實面積倒不大 曹操只是這樣說說

劉備為什麼只能三分天下得其一,而不能統一三國?

8樓:藏教

論人才,劉備有諸葛,龐統,法正,曹操有五大謀士;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還有本家夏侯曹家的猛將;而且人才儲備比不上曹操,像姜維本來就是魏國的偏將,還有鄧艾,鍾會,羊枯這些後期的大將都在魏國.

曹操能夠成功,不止是有能力,還在於他有名聲,時勢在他.年少時在洛陽就有些名氣,使得當時主流世家,上流社會知道他,而董卓之亂,更是博得好名聲,引得一大堆人來投靠,在之後一系列的發展,逐漸發展壯大.而劉備開始毫無名氣,等到聲名傳播天下的時候,天下大勢已經明朗,他本人也五十多歲了.

如果不是赤壁曹操敗了,劉備根本不可能趁勢而起.相對來說他已經很了不起了,在魏吳的夾縫中愣是擠出一條生路,三分天下.

對比地盤樓主就知道了,大漢十三州,魏國佔了幽州,幷州,冀州,兗州,豫州,徐州,司隸,雍州,涼州,還有荊州北部;蜀國是益州和荊州南部;吳國是揚州和交州.無論是人口,經濟,軍事,一切的一切魏國完全壓制吳蜀兩國.

劉備已經算是很成功了,他比不上曹操的不是能力,而是出身,是時勢.只因為沒有曹操出身好,所以比曹操起步晚了十幾年,而曹操的一個不慎,敗在赤壁,使得劉備才有機會崛起,但是曹魏勢力卻是一個隨時可以威脅到他們生命的龐大怪物,能夠自保已經不錯,怎麼可能以小吞大,反而吃掉魏國.這已經不在與個人能力的強弱了,而是天下大勢如此,非人力可以逆轉.

9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徽曾經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得天下;但劉備兩者兼具,還有三國時期實力超群的五虎上將。為什麼就不能統一天下呢?問題是,劉備是個賢君,而不是明君。

曹操在為關羽擺陵祭墳時說:「雲長啊,你英雄蓋世,誅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為什麼你死那麼早呢?因為你跟得不是一個知人善用的好主子,惜哉、嘆哉!

」……言歸正傳,要不是劉備假仁假義的不肯進川,鳳雛龐統也不用以死抵川予劉備稱王,。然後是孔明,劉備不聽孔明進諫,執意急於給關羽報仇而全力去進攻東吳,遭到陸遜火攻連綿八百里,燒得沒日沒夜,將士死傷無數,大敗而歸。如果當初劉備聽孔明的話,三分天下怎麼也得持續多兩三十年,一統天下還說不定,但問題是有個阿斗,只是致命的提前滅蜀。

10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觀點:

1、劉備的個人能力要比曹操差些,所謂帝王之資,覺得還是曹操比較符合;

2、人才儲備上曹操實在是遠多於劉備,因為曹操所有的人口實在太多,人才比例哪怕是萬人選一,也遠遠比劉備的多,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開局時一樣的,那麼我們比後期吧」,再者說,曹操開局可要比劉備好的太多,要人有人,要地盤有地盤,人才是遠近來投,不像是劉備,中後期才熊起了,曹操基本上都很堅挺,偶爾輸幾局,也無傷元氣的。

3、劉備手中的資源不允許他爭霸天下了,就是資源不足,打又打不死,玩又玩不過,就是個漢中爭奪戰讓人有熱血沸騰的感覺,其他的影響不了大局啊,而且蜀漢後期人才凋零,姜維不是鄧艾、鍾會的對手,所以麼輸是必然的,猇亭之敗是蜀漢由強變弱的轉折點

暫時寫這麼多,謝謝!

11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劉備加孫權才有一,一打二不被滅已經很強了

12樓:可愛豬

因為劉備短命,蜀後主劉禪又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總的來說,蜀國還是亡於劉禪!!

13樓:匿名使用者

時也命也,那個時代英雄輩出,能得三分已是不易。多少英雄連三分都沒得。

14樓:

太心急攻打吳國,陸遜火燒連營兵力大減,而且五虎又死的早,阿斗又扶不起,馬謖失街亭這些都是蜀國失敗的原因。

15樓:21克愛你的心

是劉備最後領導的不行了,都快入土了,得天下還無望,尤其是龐統死後,所以就急了,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悲哀,其實我蠻喜歡劉備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曹操和孫權沒有被他請過去。。。。。。

17樓:玩家地段

欲速則不達。東征孫吳,削弱了蜀漢實力!

18樓:李小白

實力問題 、

劉備是個農民 、

人雖好 、

但是一家老小都是搞草鞋的 、

沒有發展的空間 、

你懂啵 、

即使他再怎麼善於作戰 、

但是他生性樸實醇厚 、

沒有那種一攔大全的念頭 、

19樓:人鬼隨風

因為他揹負了劉漢的大包袱

20樓:匿名使用者

沒實力啊,,,亂世大爭,就看實力

三國時,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什麼意思呢?

21樓:123劍

意思是: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劉備和我曹操罷了。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原文:隨至小亭,已設樽俎:

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聚雨將至。

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玄德曰:

「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

」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於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

」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玄德曰:

「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

「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

「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可為英雄?」操曰:

「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

「益州劉季玉,可為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

」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

「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

「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翻譯:酒至半酣,忽然烏雲滾滾,驟雨將至。隨從遙指天外的龍掛,曹操與玄德憑欄觀之。

曹操說:「使君知道龍的變化嗎?」玄德說:

「願聞其詳。」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經常在外遊歷,一定知道當世英雄。

請說說看。」玄德說:「我見識淺薄,怎麼認得出誰是英雄呢?

」曹操說:「不要太謙虛啦。」玄德說:

「備得到陛下的恩寵和庇護,得以在朝為官。天下的英雄,實在是沒有見到過啊。」曹操說:

「既然沒有見到過,那也聽過他的名聲吧。」玄德說:「淮南的袁術,兵糧足備,能稱為英雄?

」曹操笑說:「袁術不過已經是墳墓裡的枯骨,吾早晚都會抓住他的!」玄德說:

「河北的袁紹,連續四代做到三公職位,家門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能稱為英雄?「曹操笑說:「袁紹這個人色厲膽薄,好計謀卻沒有決斷;幹大事卻愛惜性命,看見小利卻忘不顧性命:

不是英雄。玄德說:「有一個人人稱八俊,威鎮九州:

劉景升能稱為英雄嗎?」曹操說:「劉表虛名無實,不是英雄。

」玄德說:「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是個英雄嗎?」曹操說:

「孫策藉著父親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說:「益州劉季玉,能稱為英雄嗎?

」曹操說:「劉璋雖然是宗室(就是皇親),卻只能是守家產的狗而已,怎麼能稱做英雄呢!」玄德說:

「那張繡、張魯、韓遂等人又怎麼樣?」曹操鼓掌大笑說:「這些碌碌無為的人,何足掛齒!

」玄德說:「除此之外,我實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說:

「能叫做英雄的人,應該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問:「那誰能被稱為英雄?

」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後又自指向自己,說:「現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兩人而已!」玄德聽到這句話,吃了一驚,手裡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

這時正好大雨傾盆而下,雷聲大作。玄德才從容的低頭拿起筷子和勺子說:「因為打雷被嚇到了,才會這樣(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

」曹操笑著說:「大丈夫也怕打雷嗎?」玄德說:

「聖人聽到颳風打雷也會變臉色,何況我怎麼能不怕呢?」將聽到剛才的話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緣故輕輕的掩飾了過去。

這一段故事發生在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後,帶著劉關張三人回到許昌,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獻帝和劉備論上了親戚,並稱劉備為皇叔。獻帝此時察覺曹操的不臣之心,於是給董承衣帶詔書,除掉曹操。而董承在暗地裡聯合了劉備等大臣密謀除掉曹操。

謀臣勸說曹操早日干掉劉備,免得劉備日後做大,曹操嘴上說:「實在吾掌握之內,吾何懼哉?」實則還是有所顧慮,劉備之仁義天下知道,而關羽、張飛都是虎狼之將,於是就發生了曹操對劉備的考驗,發上了以上精彩的一幕。

傲世三國之三分天下與傲世三國之赤壁之戰有什麼區別

赤壁之戰是早期的作品 三分天下是在赤壁之戰基礎上的新一代作品 好像也很多年了,o o.算加強版!三分天下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特點 1 增強的武將技能系統,多達60種的武將技.2 最新制作的四種武將和三種兵種以及新的馬匹.3 全新的場景.4 風格別緻的三種介面.5 全新的 6 全新的片頭動畫.7 ...

三國時期最後是誰統一天下三國演義最後誰統一天下了?

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司馬懿孫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史稱西晉,他也是西晉第一個皇帝。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三國 220年 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

三國演義中最後統一天下的是誰,三國時代最後誰統一了中國

司馬炎 晉武帝 司馬炎 236年 290年 字安世,河內溫縣 今河南省溫縣 人,晉朝開國皇帝 265年 290年在位 晉宣帝司馬懿之孫 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 晉元帝司馬睿從父 鹹熙二年 265年 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咸寧五年 279年 司馬炎命杜預 王濬等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