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佛學」進入我的前世看看究竟造了什麼罪孽,各位同門佛子誰

2021-10-11 11:04:15 字數 4121 閱讀 4892

1樓:匿名使用者

沒必要而且學佛也不一定能看到這種神通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如果 有人告訴你你這一世 沒財沒官命還特別短你的心豈不是更難過亂 因果這東西 大部分是定的 不是你認為可以改變的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你這輩子沒錢不用找人看 就是上輩子沒修財佈施上輩子沒修 這輩子咱開始修 不晚把那些用不著的錢 送給需要的人到後面 肯定發財 這輩子 人際關係不好就是上輩子跟人結怨太多太多罵人 背後說人等等咱們還是修 見到人都很有禮貌背後也不說其他人的壞話看看誰還不喜歡你 命不用去看 你是什麼樣子 其實一眼就能看透最重要的是要改把不好的改正 就好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吧,三世書上不是說了嗎?今世所受事,前世做者事。反過來看吧!

受什麼報,造了什麼業。 你是放不下,才不明白的。古話講的好,旁觀者清。

也許,你的靈覺,境界上,還沒有達到吧。 放下,就是得到。 前世與今身,還有多大的關係!

佛家講因果,那你就把果當因吧。周易講天行建,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世好好修行吧。

如果佛家有這樣的人,你看了,只會圖增煩惱而已。你知道了,有用嗎?因果依然在!

3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樣永遠也不會明白,前世是前世,以平常心對待果報,改來的終歸要來,改還的也要還回去,看了前世又有何用。

佛教說因果報應都是誰給報應的?

4樓:引經據典正法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雲不譏他過」。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

不譏他過,這是世間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士都會遵守的,學佛尤其重視。佛法講因果,世法講道德,一個有道德的人,做違背道德的事情,這是他不願意做的。所以道德可以軌範人的行為,但是那是好人。

如果是惡人,他很難接受,他不相信,可是因果能規範惡人。因果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都不假。

因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宇宙源起,因果就跟著起來了。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那是講《華嚴經》修行的方法。

他講得很簡單、很扼要,真不容易,那麼大的一部經,他只是用很少的文字就把它歸納出來。這篇文章不長,全文只有六段,前面三段是今天所說的高等的科學與哲學,講宇宙源起,宇宙的**,萬法以及我們自己,這裡頭有因果。宇宙第一個一念不覺沒有原因,第二個一念不覺是受第一個影響,第一個不覺是因,第二個不覺是果。

你看因果從這裡產生的。這就是什麼?愈迷愈深,念念不覺。

回頭也是一個道理,只要一念覺悟,凡夫就成佛了。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知道佛是什麼,這個要搞清楚,你要搞不清楚你是迷信。

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放下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假的,你醒過來了,六道是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禪師《證道歌》上說的。六道從**來的?

從執著來的,叫見思煩惱,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換句話說,你對於一切法看錯、想錯了,六道就出現,六道是這麼來的。我們把見思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夢醒了。

夢醒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夢中是穢土、是染汙,省悟過來是清淨、是淨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現前。

這個境界還不是真的,還是在作夢,我們六道是夢中之夢。淨土四聖法界怎麼形成的?是起心動念、分別造成的,我們能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四聖法界不見了,假的不是真的。

又出現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真的不是假的。真假標準是什麼?假的是會變的,真的是不變的。

所以諸佛實報土永遠不會變,為什麼不變?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識,有分別執著就會變,所以境隨心轉。

現在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心可以控制物質現象,這把原理找出來。

十法界因為用心意識,所以它會變;一真法界不用心意識了,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實報土裡面的人沒有八識,他叫四智菩提,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變成他什麼?變成他的神通妙用。

他以四智菩提應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感,就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應的是用四智菩提來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用什麼方法來教你就用什麼方法,現身沒有一定,說法也沒有一定,活的,活活潑潑,這是妙用,這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頭還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可別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到不了這個境界,不能起心動念,隨著時間它自然就沒有。

完全斷盡,這就是無始無明習氣完全斷盡了,就回歸到妙覺。迴歸妙覺,《楞嚴經》上一句話,「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的,全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三集)

5樓:想飛上天的魚

阿彌陀佛 是眾生自己的業力

一、因果報應的形式:

佛教《三世因果經》主要講: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樣為自己造一個好命;三是行善積德與**作惡幹壞事的因果迴圈報應規律。

因果迴圈報應規律有三種形式:《涅木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我們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不幹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

(一)現報:就是今世作業今世得報應。今世報有福報也有禍報。

這種報應有的報在早年,有的報在中年,有的報在晚年。首先講福報吧。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一生做好事並沒有得什麼好處,這是因他上一輩幹了壞事,這一輩子因他行善積德,抵消前世的罪孽,因善事做多了,前世罪孽抵消了,所以有中年得福報和晚年得福報。

早年得福報,一個是前世行善積德,或前世罪孽不多,這輩子行善積德多,很快就抵消了前世的罪孽所以就得早報。

禍報也有早年報、中年報、晚年報三個階段。如有的人本來前世就有孽,今生又不行善積德,繼續幹壞事,如偷盜、搶劫、坑害別人,詐騙錢、嫉賢妒能忘恩負義……,結果在青年時期就受法律的懲罰或者生大病受傷致殘……等禍報。有的人,因前世做了好事,象在銀行存的款一樣,還未用完,今生所做的壞事與前世作的好事慢慢在抵消,如果中年抵消了還不停止作惡,所以中年就得惡報。

有的人青年,中年都很好,結果到了晚年,不是家中其他人遭災就是光留著自己孤老病重,無吃無穿,無人照管;或者老來傷殘,或者老來坐牢判刑等禍報,其道理和中年得禍報一樣。

(二)生報:就是前生作孽今生報,今生作孽下世報。這種因果報應,同樣分福報和禍報。

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積了德,尤如在銀行存的款還未用完,故轉到今生來用,所以今生享福。如他今生雖然享福仍行善積德,象銀行存款越來越多,利息也越來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為福報。

有的人上世作的惡太多,或者老來作惡,當世清算不完,這一世就苦。如某人對前世的惡,後世的苦認識不到,繼續作惡,那他下一世還要繼續受苦難。

(三)速報:就是報應來得快,如昨天做壞事今日遭惡報,上午做壞事,下午遭惡報,或者九點作壞事,十點就遭惡報。因果報應不僅只是惡報,福報也如此,只要你做了善事同樣得速報。

二、凡是善惡終有報:

上面講了善惡因果報應的三種形式,現在講,凡是善惡終有報。有的人認為,自己一生行善積德,從不做壞事,但什麼好處也沒得到,而有的人幹壞事,不僅沒有得惡報,並且活得很快活,日子過得紅火,認為積德缺德都一樣,有的不但不堅持做好事,而且也幹起損人利己之事。有的壞人認為那些行善積德的人是傻瓜,自己幹壞事沒有什麼惡報,因此,就壞事越幹越多,越幹越大,從偷一個雞蛋到偷一條牛,從偷一分錢到攔路打劫,從**一分錢到**幾千萬,從損人利已到暗害別人,但是幹壞事的人,老是把自己估計過高,認為自己幹壞事是神不知,鬼不曉,自己不說別人不知道,而他們忘記了《寶鑑篇》中: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楞嚴經》也講: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為什麼會有的人認為,行善積德的人而沒得到福報,幹壞事的人而沒得到惡報。究其原因,他們不懂得人的命運是自己造就 和因果迴圈報應的道理。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因果關係。

上面已經講過,雖然有的做了不少好事沒有得福報,是上一世欠的債沒有還清,所做的好事還不能完全抵消上一世的罪孽。有的幹了壞事,沒有得惡報,就是上世做的好事像銀行存的款一樣,還未用完,從命理學上講,行善積德與**作惡報早與報遲的問題,是一個運氣問題。如有的小偷,在他運氣好的時候,作案不易被抓住,但他的敗運一到,他的盜竊罪暴露而被抓住。

這就是"時刻一到,統統都報",大家想一想,世上凡是損人利已的,坑害別人的,幹壞事的有那一個能逃脫惡報。

6樓:解心煩

所謂 業力 就是自己感悟的一種道理,看不見摸不著的。你爸爸如果真的做了一輩子好人,總是利益別人,那麼他的下輩子可能不會轉世為人了。他已經是大覺悟者,直接上升佛國了。

如果再來人世間,只能是佛再來度化眾生的。

迷信的說法

我想請教佛學的問題,求解答,我想請教一個佛學的問題,求解答

阿彌陀佛,您好。從本質上講,佛和眾生的佛性是一樣的,涅槃和生死是一樣的,是一體的兩面,就像手心和手背。只不過 生死 是眾生迷失本性以後,用錯了心而產生的不正常受用 是假象,眾生誤以為真,在這大夢裡迷惑 造業 受報,在生死流裡流轉 而 涅槃 是佛依住真心佛性後產生的正常受用,卻又不執著這種受用。佛和眾...

我學佛學哲學的,想來交流下禪學,佛學,哲學三者有什麼關係

如果把自抄己比作太陽的襲話,我們牙牙學語的時 bai候,父du母是距離我們最近圍繞著我zhi們旋轉的地球 學dao生時代的時候,同學是距離我們最近圍繞著我們旋轉的地球 工作的時候,同事是距離我們最近圍繞著我們旋轉的地球 結婚了之後,另一半是距離我們最近圍繞著我們旋轉的地球 有了孩子之後,孩子是距離我...

佛學誰懂的告訴我這段話什麼意思,佛學的本質是什麼請告訴我,謝謝

這段話,只要把第一句理解了,後面一般都可以理解了。第一句話可以理解為回 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看的答太重,不能什麼都以自己為中心,如果這樣,就會成為一個自私自利,殘酷,冷漠,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如果這樣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他就會對身邊所有一切都持懷疑的態度,對任何人都不信任,對任何事物都持反對態度。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