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的作者是劉向還是屈原,《楚辭》的作者是劉向還是屈原

2021-08-15 02:19:55 字數 1924 閱讀 4082

1樓:匿名使用者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

原收戰國楚人屈原 、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

以其運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蒐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後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註》(《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2樓:

屈原,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3樓:肖彗

《楚辭》作者,西漢 劉向。

4樓:切切切

《楚辭》作者是劉向

『』楚辭"它是一種新詩體,是屈原創的

5樓:長得黑是健康

《楚辭》裡面的內容是劉向收錄的,其中有屈原的作品。

《楚辭》產生於戰國時期的楚國,是繼《詩經》之後的又一部詩歌總集。一般認為由劉向輯錄而成,包括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後人模仿之作。但劉向所輯《楚辭》已經久佚,目前傳世的是王逸的《楚辭章句》。

《楚辭》產生的背景:自春秋以後,第一流的作家作品,都產生在長江流域,尤其在楚。(見陸侃如、馮沅君所著《中國詩史》)。

究其原因,一是楚地處長江流域,與周及其諸侯國所在地域不同,雖被中原稱為「蠻荊」,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其次,屈原、宋玉等人的出現也為《楚辭》的產生做好了鋪墊。

楚辭和《楚辭》含義有什麼不同

6樓:匿名使用者

楚辭: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楚辭》: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併成為繼《詩經》以後,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

並且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楚辭》算是中國第二部詩歌總集?

7樓:行走的風中之魚

《楚辭》是我國第二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與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相比,在文學藝術成就上各有千秋。

8樓:痞子愛咖啡

《楚辭》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也是我國古代第二部詩歌總集

9樓:匿名使用者

管他第幾部,好看就行,我覺得詩經永遠排在第一。

楚辭 由西漢的什麼收集而成

10樓:快樂加油站

屈原(前339?~前278?)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

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11樓:歡樂翱翔的小鳥

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

楚辭 漁父中漁父的人物特點,屈原的楚辭漁夫中漁夫是什麼樣的人特點是什麼

漁父是一個懂得與世推移,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隱士形象。他看透了塵世的紛紛擾擾,但決不迴避,而是恬然自安,將自我的情操寄託到無盡的大自然中,在隨性自適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節操。和陶潛差不多,知天象,尊天命,安己生的代表道家思想的一個人物 屈原的楚辭漁夫中漁夫是什麼樣的人特點是什麼 楚辭 漁父 中屈原與漁父...

楚辭的名句,楚辭名句取名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餘馬於咸池兮,總餘轡乎扶桑。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慢了一步 楚辭名句取名 15 峻熙 峻 高大威猛 熙 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 美好 懿 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 美好 軒 氣宇軒昂 燁華 燁 光耀 煜祺 煜 照耀 祺 吉祥 智宸 智 智慧 宸 古代...

楚辭漁父屈原寫的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漁父 出自 楚辭 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為 漁父 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後,政治上被 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漁父 中有關清濁 夢覺的辯論,是中國文學中最經典的表述之一 這就是以 夢 與 覺 對應,以夢為夢化 為迷醉 為濁 為醉 以覺為醒悟 為生覺 為蘇世 為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