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的傳道書講解

2021-08-09 13:06:43 字數 4490 閱讀 9130

1樓:恭傲桖

傳道書已經流傳三千年,很多人從中得到了許多人生的智慧。 本書開啟引述作者之身份與其書之主旨(1:1-11),故事啟後便開宗明義宣告世人在日光之下萬事皆空,萬事皆無永存之價值,這是世人唯物的人生觀,可分五點:

勞碌何益(1:3)—— 人生漫無目標 人生短促(1:4)—— 人生毫無歸宿 世事無常(1:

5-7)—— 人生變幻無常 厭倦萬事(1:8-10)—— 人生毫無意義 終被遺忘(1:11)—— 人生沒有價值

人生若如上述,難怪真是虛空;這是一個唯物空虛的人生觀。 傳道者在錯綜複雜與矛盾的人生經驗,又從唯物主義、享樂主義、虛無主義、宿命論及各種不安定和不公平的人生中引出其主題:萬事皆空。

但在最後他指出人生雖虛空,卻有一位在日光之上的真神可以填補人生之空虛。他勸告後代之青年人(11:9-12:

8)在衰敗的日子未到之前先尋求創造他們之真神。他不但勸告青年人,也勸告所有的人敬畏神,謹守神的誡命(12:9-14)。

作者最終言明宗教信仰的根本是敬畏神(12:3a),宗教之律法是守神的誡命(12:3b),宗教的歸結是聽神的審判(12:

14);人有了這個警惕就當敬畏神,逃避他的審判,免致在審判臺前讓神揭露直接的隱惡、敗壞而滅亡,所以最後一句實是結語中的當頭棒喝,叫人從醉生夢死的生活中醒悟過來,結束虛空的人生,進入豐盛美滿中。但願所有的人是真正的「宗教徒」,把虛空的人生變作勝利和有意義的人生。 傳道書一章 1 節是作者自己的介紹,讓人知道他是所羅門。

他並沒有用王的身分來自稱,而是自稱為傳道者。「傳道者」在希伯來文有焦急之意,也有教師、或老師的意思。所羅門以一個教師、焦急人的身分自稱,也許是因為他晚年的時候,離開了神和他父親的教訓,寵愛外邦女子和拜偶像,他覺悟自己的失敗,感到不配被稱為平安的王,與「所羅門」這名字的意思相稱。

因此,他以傳道者的身分,以過來人來勸告下一代。

傳道書一章 2 節是整卷書的總題──絕對虛空。所羅門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這差不多表達了七倍的虛空,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形容這個虛空了。「虛空」這個詞,在新舊約聖經中共出現了 73 次,單在傳道書已經出現了 40 次。希伯來文「虛空」的意思,就是一個泡影。

好像一個泡沫,當它愈來愈大的時候,忽然便會破裂。

現今世界的榮華富貴、聲色犬馬、財富地位,在日光之下好象五光十色的彩虹,很快便歸於無有。「虛空」這個詞,在不同的**中有不同的含意,好象六章 4 節及 12 節,是影兒的意思;六章 11 節把它翻譯為虛浮;七章 15 節是虛度;十一章 10 節翻譯成飛逝。從這些**中,可見這位傳道者,雖然身為一國之君,享受一切的榮華,但他仍感到人生帶給他的只是虛空。

為什麼這個有名有利、有權有勢的人還是感到虛空呢?

第一個原因,傳道書一章 3 節,「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日光之下」在這卷書共出現了二十九次。或許不是所有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感到虛空,其中主要的分別是在乎人活在日光之下,他的眼目是看著日光之下的東西,還是看著日光之上的東西。

日光之下的東西是短暫的,最終會失去的,唯有日光之上的東西是永存的。因此,所羅門說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益處」 一詞是商業詞語,盈餘的意思。

亦即是說,日光之下一切的勞碌,有什麼是可以存到永遠呢?

同樣,我們今天得著的東西,有一天會失去、會離開我們。好象耶穌**在馬可福音八章 36 節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亞歷山大臨終的時候,要求他的下屬在棺木旁開兩個洞,把他雙手從棺木裡往外伸出,他對下屬這樣說:「我要向全世界的人宣告,我雖然打遍了許多地方,但是我要告訴他們,我兩手空空的來,也要空空而去。我沒有帶什麼東西來這個世界,也沒有辦法帶任何東西離去。

」人的虛空,是因為人所得著的始終有一天會失去。想想看,我們今天所得著的,有什麼是可以帶到永恆去呢?總有一天,若不是這一切東西要離開我們,就是我們要離開所擁有的一切。

第二個原因,傳道書一章 4 節,「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歷世歷代興衰轉替,只是一陣子的事而已,人生是非常的短速,不如地之長久。「永遠」這個詞在這裡有對比的意思。

除了神以外,沒有任何東西是永存的。人的一生跟地來比較,就好象短暫跟永恆作比較。人一生好象黃河之水,一去不再返回。

第三個原因,傳道書一章 5 至 7 節,「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所羅門說人生非常乏味,變化莫測,但是萬變不離其中,好象自然界的現象一樣,周而復始,迴圈不息。我們每天的生活,是否好象大自然的現象一般呢?日頭上來,日頭落下;風颳完,又往原來的地方去;海也是迴圈不息的流轉。

然而,江河被蒸發上升、雨水降下的不息迴圈,反映出人生是一去不回的,與大自然生生不息、周而復始之現象有天淵之別。因此,傳道者感到人生沒有味道、沒有意義。日出日落,形容人好象機器一般地生活;風的颳起,描寫人生的無常;海的不滿,也描寫到人生的不滿足。

人生就是這樣的乏味,就是這樣的枯燥。

第四,所羅門說人生就是虛空,因為他感覺在日光之下,事事都是厭煩的。傳道書一章 8 節,「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這是因為人在城市之中、日光之下,人的活動只是奔波勞碌,所追求的沒有穹盡,沒有飽足。世人得著一切東西就好象喝海水一樣,愈喝就愈口渴。耶穌說:

任何人喝這水,都要再喝;但凡喝他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因為他所賜的水要在人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今天的人怎樣才算是滿足呢?有人說只要賺到一萬元就滿足了;但是當他賺到一萬元後,他便會說賺十萬元就更滿足;當他賺到十萬元的時候,又會說要有一百萬才滿足。今天的社會已經有無數的百萬富翁,但有哪一個百萬富翁會感到滿足的呢?

第五,傳道者告訴我們虛空的原因,是因為歷史的重複。傳道書一章 9 至 10 節,「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世事不斷重複,歷史也不斷重演。所謂新的,只是舊事。因此,人生的確是非常的單調,每天都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

有人形容今天虛空的世代,好象猴子的故事一樣。聽說有一隻猴子,被主人罰它每天搬一塊石頭到山上,當它黃昏時把石頭推到山頂上,坐下休息,怎知這石頭便滾了下來;第二天它又把這塊石頭推上去,到了晚上石頭又滾下來;第三天又是這樣子。周而復始,每天都是做同樣的東西。

日光之下的人生也是這樣,作者告訴我們人生是虛空的,因為人的一切都會被遺忘,「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 ( 傳一 11) 人是善忘的,已往的豐功偉跡早已被人遺忘了。所謂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過去如是,將來也如是。

如此的人生有什麼意義與價值呢?因此,所羅門所講的一切確是非常有道理。

有人形容今天的時代,有三種人是虛空的。第一種人,他很想得著一些東西,但得不著。第二種人,當他期望的東西得著了,卻發現不外如是。

第三種人,就是他得著了心裡期望的東西,但得著後卻又失去了。有心理學家解釋,那些最虛空的人,不是第一種人,因為他們有期望、有一個目標去追求;第三種人失去了曾得到的東西,還可以努力把它爭回來。故此,最虛空的就是第二種人了,他們得到期望的東西以後卻發現不外如是,這種虛空是沒法補償的。

今天有那麼多人得著最高榮譽後還要尋死,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一個更高的追求目標。虛空的人生有誰能滿足呢?耶穌說:

人到他那裡就能得著活水,這活水能夠叫他永遠不渴,願我們都能找到這活水。 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一二:12)

懶惰的藉口,隨處都可以找到。有人就從這節**: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一二:

12),作為不必多讀書的根據,而去手倦拋書」了。其實,不想作甚麼事,總不會缺乏理由,但最壞的方法,是從《聖經》中找依據;因為那不是尊敬神的話,而是褻瀆。

讀書多了,身倦心疲,是自然的事。肚子餓了,吃飯會療飢併產生快感;但不論甚麼都盡吃,吃得多了,反而會產生不快感,還因過飽而不舒服,也可能引起胃腸或更嚴重的疾病。用不著多叮囑,這種經驗會使人知道選擇該吃的,有益的,有節制的吃。

同樣的道理,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現今這個知識**的時代,各樣的書,真是多到無盡無止;因此,以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只能選擇可讀的和需要的書來讀。保羅在羅馬獄中,被澆奠離世的時候到了」,即將為主殉道,冬寒苦冷,特地囑提摩太: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提後四:

13)。

保羅臨刑不忘讀書,但卻有所選擇,以皮卷為更要緊的」。他以甚麼為首要呢?是聖經神的話。

當羔羊的皮作成的書卷,上面有用血所寫的生命資訊,而使徒保羅就要為這福音而被澆奠獻祭,見證主的道,是何等的美好!

書讀得多,卻也並不一定是好事,不僅使人疲倦,還可能汙染毒害人的思想。讀未見書,如逢故人;讀已見書,如遇良友」;可是,如果讀無益書,也必如交損友。聖經說:

你們不要自欺,**是敗壞善行」(林前一五:33)。濫讀不該讀的書,正如交了壞朋友,為害一生。

讀錯了書的人,所遭的損失,不止是浪費買書的錢和讀書的時間,付出的代價,實在夠大,可是悔已不及。如果有所羅門讀書目錄,該很有意義,當然已不可能知道;但知道那智慧的人還讀書,已夠我們學習。

讀書的時候,是讀者與著者心靈的交談,實在跟跟朋友談話沒有分別;好話或壞話,當然都有接受了存在心裡的可能。雖然,有心防」的說法,但實行起來並不容易,特別是青年人,惡念種在心田裡,說不定能夠結出多壞的果實。壞書浸淫日久,想不被沾染影響,非常困難。

讀書能使人得智慧,智慧人慎選所讀的書。最要緊的,是讀聖經生命之道。

「你們要逃避做傳道如同逃避地獄的火」這話是誰說的

1.馬丁路德說 要逃避沒有奉差遣的傳道,就像逃避地獄的火那樣。2.司布真牧師關於傳版道人的兩句名言 a 要逃避傳權道人的呼召,如同逃避地獄的火!b 如果上帝呼召你成為傳道人,就不要作賤自己去當皇帝 教歷史上有位很有名的傳道人說過 你們要逃避做傳道,如同逃避地獄的火 說這話的是誰?求答案!1.馬丁路德...

高中地理,有什麼好的參考書。最好是講解的,必修1沒學好大部分沒動,所以想閒下來的時候自己學下

在高bai中教學這麼多年,我認為比較好的du幾本書推薦給你zhi 1 高中地理基dao礎知識手冊專 這本書內容全面而且具有一屬定深度 廣度,但是比較厚,都讀完並且掌握難度大。2 各個擊破 必修一對應各個擊破的自然地理部分,與高中教材知識點對應,而且有訓練題,訓練題中先是各個年份的高考題,然後是基礎題...

王維對《答謝中書書》的評價,王維對《答謝中書書》的評價

陶弘景推崇葛洪學說,對葛洪評價很高,曾說 葛氏舊方,至今已二百許年,播於海內,因而濟者,其效實多 又說 抱撲此制,實為深益 作者小傳 陶弘景 452 536 字通明,丹陽秣陵 今江蘇江寧縣 人。幼有異慧,年四五歲即以荻為筆劃灰中學書,讀書萬餘卷,未弱冠,齊高帝作相,即引為諸王侍讀,官奉朝請。後隱居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