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的古文讀音是什麼

2021-08-08 20:12:37 字數 1209 閱讀 4822

1樓:小紅鞋的流蘇裙

「破釜沉舟」的古文讀音是: [ pò fǔ chén zhōu ]。

釋義 :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出 處:

明·陳孝逸《與羅杓庵書》:「秋間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為射賊擒王計;必不敗;而後杜門卻軌。」

近義詞 :

決一死戰、 踏破紅塵 、孤注一擲、 沉舟破釜、 破釜焚舟、 知難而進、 背城借一、 義無返顧

反義詞 :

猶豫不決、 瞻前顧後 、優柔寡斷、 知難而進、 舉棋不定造句:1、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去參加研究生考試。

2、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只能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才有可能扭轉局勢。

3、破釜沉舟同時也毛骨悚然。

4、劉邦被項羽彼得走投無路,只有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取勝!

5、鐵人王進喜表示,「幹」,就是破釜沉舟也要**井噴,保證油井安全出油。

2樓:豌豆射手

」破釜沉舟」的古文讀音是:【pò fǔ chén zhōu】。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造句: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破釜沉舟》的作者是蒲松齡,出自《史記、項羽本記》。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末年,楚霸王項羽率領部隊與秦軍作戰。部隊渡過漳河以後,項羽命令士兵把所有的船隻都毀掉沉到河底,把行軍的飯鍋全部打碎,每人只發給三天的乾糧。

項羽這樣做的目的,是向大家表示只能勝利前進,不能失敗後退的決心。果然部隊經過九次激烈的戰鬥終於打垮了秦軍。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近義詞:義無反顧【 yì wú fǎn gù】義:應該做的事;反[1] 顧:

回頭看。做正當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絕不回頭。義:

道義;反顧:向後看。指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造句:認準了目標,我們就應該義無反顧地去奮鬥。

背水一戰【bèi shuǐ yī zhàn】: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佈下的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

造句: 面對升學的壓力,我們只有埋頭苦幹、背水一戰。

決一死戰【jué yī sǐ zhàn】:同敵人作一次你死我活的戰鬥。多用來形容某人對某事的一種精神狀態。

古時用來形容兩軍打仗時對戰鬥勝利的渴望與決心。 造句:來日盡驅百姓當先,以軍繼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的由來,破釜沉舟成語的來源是什麼?

破釜沉舟 p f ch n zh u 釋義 釜 古代的一種鍋 舟 船。砸碎鍋子 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語出 明 陳孝逸 與羅杓庵書 秋間姑且破釜沉舟 持三日糧 為射賊擒王計 必不敗 而後杜門卻軌。正音 釜 不能讀作 j n 辨形 釜 不能寫作 斧 近義 義無反顧 背水一戰 決一死戰 反義 優柔寡斷...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的答案,破釜沉舟的主要人物是誰?

項羽 史記 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鉅鹿 今河北邢臺市 大戰 項羽不畏...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的故事內容是什麼?

項羽帶兵渡過漳水與秦軍作戰,在過和之後把渡河的船弄沉,把隨身攜帶的煮飯的鍋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這就是破釜沉舟這個成語的故事內容。破釜沉舟這則成語故事說明了什麼?說明人遇到絕境,只要信心決定,奮力一搏,就能走出困境。秦朝派大軍去圍攻趙國的鉅鹿城,因為趙王就在鉅鹿城裡,他們準備活捉或者幹掉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