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2021-05-11 00:24:01 字數 3682 閱讀 3639

1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概述  confucianism

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

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製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

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絡。「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

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編輯本段]儒家思想產生背景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2023年之後,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

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兵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在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為開明時代。 [編輯本段]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自由民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術)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全盤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有教無類」,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但是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和講華夷之辨。 [編輯本段]儒學對中國的影響

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這種影響在短期內不會消除。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變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3樓:匿名使用者

統治者所推崇的思想文化,我國封建統治者推崇的是儒家思想

為什麼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4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華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這一思想對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封建統治者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礙了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歷史發展產生過消極影響.但是,儒家思想中的勤政愛民、任人唯賢、和睦相處、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合理的教育方法,具有積極意義.

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主張「禮」,即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已;主張改良,與時俱進.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有利於調解人際關係,緩和社會矛盾.②戰國時期的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為貴」、「君為輕」,主張「仁政」,即不誤農時、放寬刑罰、輕徭薄賦,讓農民有一定土地.

③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學派的長處,結合**主義**集權制的需要,對儒家學說加以改造.他宣揚「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主張,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漢武帝採納,光大了儒學,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④唐安史之亂後,儒學的正統地位受到削弱.

兩宋時期,朱熹等對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某些思想,形成新儒學,即理學.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⑤明朝時期,為了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創立了八股取士制度,規定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經典中命題,不許發揮個人見解,這使儒學的地位空前強化.

⑥十九世紀末,康有為著《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強調託古改制,為維新變法尋找理論依據,將儒家思想賦予了新的內容.⑦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將矛頭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將儒家思想維護的封建禮教喻為「吃人」的魔鬼.新文化運動嚴重動搖了以儒學為代表的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但儒學的統治地位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打了這麼多字,望採納,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政治上:其忠君思想為統治者利用,君主的支援。

經濟上:其重農抑商觀點與小農經濟相適應。

文化上: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

思想上:其主要思想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秩序。

綜述,其思想學說有深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支援。

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統思想的是什麼思想

6樓:鳳尾船

儒家思想 。發源於孔子,確立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宋進一步完善。

7樓:創業職場心理學漫畫

思想 應該是漢武帝時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

此答案正確

8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 思想

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統思想的是什麼思想

儒家思想 發源於孔子,確立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宋進一步完善。思想 應該是漢武帝時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此答案正確 儒家思想 思想 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統思想的是 a 道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法家思 c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聯絡已學知識...

校園黨建文化牆主要宣傳的是什麼校園黨建文化牆要如何宣傳到位?

1 校園黨建文化牆有特色主題宣傳有關學子的文化,以少年為主,體現出國家的重視與影響力表現。時至今日,國家還是比較注重學子的學習氛圍,而校園黨建文化牆更是一種特色的體現,同樣以宣傳的方式帶動了校園學習的影響力,就是將這種學習氣氛融入到校園中,以少年為主的宣傳主題,更能吸引眾多的學子,讓校園的氛圍得到更...

為什麼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華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這一思想對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 封建統治者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礙了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歷史發展產生過消極影響.但是,儒家思想中的勤政愛民 任人唯賢 和睦相處 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 合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