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不猛的解釋,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譯

2021-05-08 14:47:15 字數 4362 閱讀 3338

1樓:匿名使用者

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此句語出《論語·述而》,世人也多用此來描述孔子。雖廖廖數字,其義卻卓大堅實-溫和而嚴厲;威儀但不凶暴;恭謙禮讓卻又自然安詳……

同樣是孔子的「五美」之論,也可繼續深入此意-「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我想這些,足以是為人師者所共求之理想人格。

雖然魯迅先生曾說過:「最好不要讀中國的古書」,但先生是在通覽經書子集,並幾番讀進讀出之後,才有古書最好不讀之言。而其餘對我們說古書不可讀的人,多半並未怎麼細讀過先賢之語。

龍應臺在上海也說,「多讀古書,可以讓你面對現代化時找回傳統。魯迅先生是站在自己的石頭上說話,年青人不能人云亦云,應該讀一讀古書再做道理。」

鄭板橋曾說:「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閒事養精神。」這話在今天看來未必盡合時宜,但讀一點古書,鑑古知今,卻不一定是件壞事。

閒暇之餘,或開卷而讀,或掩卷而思。就會發現先人的話語不但言簡意賅,那意境融徹的文字更使得你如飲醇醪、暢快淋漓。相形之下,時文雖白話易懂,但有時卻略顯拘虛有餘,而達意不足了。

2樓:

出處:《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論語·述而》: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又安詳。

解釋: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讚揚。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這是順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都必須合乎"中和"的原則。

"厲"、"猛"等都有些"過",而"不及"同樣是不可取的。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

3樓:水瓶劫宇宙

威而不猛,形容某個人不恃才自傲,不盛氣凌人,不欺上壓下,反而有一種親和力,是為人師表的楷模。

4樓:

威而不猛。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他說一個真君子 出門見人做事的時候 他的衣冠是整整齊齊的 眼光中有一種磊落 眉宇之間有一種坦然 你對人有一種尊敬 那讓別人儼然一望 就心生敬畏 這樣的敬畏 其實是一種深刻的尊重 並不是一種懼怕 它跟你的權勢無關 跟你的地位無關 跟你的財富無關 它關乎一個人的 品德和尊嚴 有些人他可能很從容 但看完了以後就讓人尊敬 這樣的人 就是孔子所說的 威而不猛 他不需要有一種外在凌厲猛烈的氣勢 富於攻擊性 真君子從不攻擊他人 他只拓展自己

5樓:匿名使用者

威而不猛:容貌有威儀但性情平易並不凶猛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譯

6樓:文化傳送帶

論語·膏雨——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7樓:呵呵666臥槽

溫和而嚴厲威儀,但不相刨工千里,卻又自然安詳

8樓:匿名使用者

溫和而嚴厲;威儀但不凶暴;恭謙禮讓卻又自然安詳……此句語出《論語·述而》,世人也多用此來描述孔子.

9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安詳

10樓:虎胤

d f h j nv decxhkkn

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誰能翻譯解釋一下,謝謝

11樓:天下有雪

再說五美:

前面說過,在理想國,僅擁有執法權的官是很難「以權謀私」:財權(也就是食)在立法;自由裁量權(選擇性執法權)在司法或立法……

這時候的官,被戴上了鐐銬。他們很難「以權謀私」,卻也很難「大展拳腳」。所以, 「五美」看著簡單,操作起來卻很難!

惠而不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一個人、一個好人當官,肯定要讓民得到實惠,這叫惠!

可一個社會、一個好的社會,當官也沒有多餘錢,簡直沒法費。

要惠、又要不費,這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無米怎麼炊?借雞下蛋呀——這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村口路壞了,每個人都想修、但憑個人的力量,根本沒法修路。這時我們官來了,把大家組織組織,齊心協力把路修了……

在這裡,路修好了、民得到了實惠,這叫惠;官也沒花什麼錢,這叫不費。

怎麼能惠而不費呢?還不是借「民之所利」這隻雞,下了「利之」那個蛋!

勞而不怨----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

一個人、一個當官的好人,肯定要指使別人做事,這叫勞。

可一個社會、一個好的社會,官卻沒有權力指使民,這簡直沒法勞。

又要勞、又沒法勞,所謂的「夾板罪」不過如此。

夾板罪怎麼受?仔細分別呀——這就是「擇」……

可勞,既包括可勞之事、也包括可勞之民。我們再舉前面修路的例子吧……

路壞要修,這是可勞之事,我們沒什麼可以擇的。但是,路要修多寬、多長、多結實?款要怎麼募?要不要在旁邊修建一個「善款捐獻記念碑」等等?這些,都要我們去「擇」。

同時,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不可能一個人就把所有事安排得妥妥當當。我們要讓誰、去做什麼,這也要「擇」。

一件「民所利」的好事,我們「利之」卻往往不討好,其根源就在於:我們沒有「擇」好……

我們說「道是良性迴圈、不是永恆存在」。好事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因為「修路是好事」、就認為它一好百好,而「沒有擇好」的「好事」往往是「民怨」的根源。

欲而不貪----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選擇權也是權,而且,我們無法把選擇權從執法分支完全拿走。

再以修路為例:作為「民代立法」,我們可以決定修路,甚至可以決定修多長、多寬、多好的路,但立法不敏,總有無限細化的選擇權、讓立法無從下手……

所以,執法分支(也就是官)始終會擁有「擇可勞」的權力。

有權怎麼用?就要看官怎麼想,想貪錢,他就會擇「能送錢的人」,他就會擇「能撈錢的事」……

我常說「金錢和財富不是一回事:財富能換來金錢,金錢卻不一定能換來財富……。」

有人說「有錢有權,不如有個好老爸」,這話絕對正確,因為:權錢不一定是財富,好老爸卻一定是財富!

末代君主,權錢都不缺,卻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這就是權錢和財富的區別……

「在者為物、用者為神」,當我們爭權奪利時,我們一定要想「我們爭的權、奪的利留幹什麼?」

我們無法用的權和錢,只會讓我們變成它們的奴隸……

理想社會的官也貪,他貪的不是權力、是民心,所以要「據以德」——用現代話說,他貪的是選票,希望更多的選民、用選票把他送到更高的位置。

欲仁而得仁:當我們瞄準更高的位置、希望得到更大的權力時,我們一定要據以德,努力使更多的民推崇我、努力提高民對我的推崇度(民德歸厚)……

理想社會的官也貪,他貪的不是金錢、是財富:他們知道「積善之家、留有餘慶,積不善之家、留有餘殃……」

欲仁而得仁:當我們希望為子孫後代、聚斂更多的財富時,我們一定要據以德,努力樹立本人和家族的良好形象、努力使更多的人支援、同情、甚至照顧我們(留餘慶)……

對於選民來說,賄錢賄物只是小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賄政才是大賄……

對於我們來說,貪錢貪權只是小貪,「欲仁而得仁」的貪仁才是大貪……

所以,當選民真正擁有選舉的權力時,賄選和黑金絕不可能讓選民的胃口滿足;當我們永遠有更高的財富追求時,真正值得我們去貪的已經不再是權和錢,而是仁!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當我們追求竊國、能夠竊國時,誰會去在意那一堆堆的金鉤或銀鉤……這就是「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泰而不驕----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說到泰、我就想說尊嚴;一說驕,我就要說到面子。而尊嚴和麵子的區別,在《論語》11章11段後已經說過。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尊嚴;一個地方的官,更代表著地方的形象、地區的尊嚴。所以,我們要尊嚴、我們要泰!

我們有尊嚴,就要通過「尊重別人的尊嚴」、來展示自己的尊嚴。這就是「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

有道講尊嚴、無道講面子,無道的通常表現是「官凶民懦」。這時的官,在上級面前,是懦弱的小綿羊;在下級面前,是凶惡的大灰狼……換句話就是:無道中的官,在上級面前被人驕;在下級面前驕下級——這就是通常說的「前倨後恭」。

威而不猛----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再說一遍,理想的國度沒有官:立法的「從大夫之後」是民,司法的「聽訟者」也是民,人人守法、也就用不著人來執法……

但「道是良性迴圈、不是完美存在」,通常的理想社會並不理想,並不是個個都是君子、人人都遵守法律……

這也正是執法分支(官)在理想社會存在的根源。

官要執法,所以就要威,就要讓不法分子望而生畏,進而懾服不法分子,使其守法……

但我們已進入理想社會了,所以這時的官,要「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而這樣的官,想猛也猛不起來。

本段(6)談大同社會的執法。

12樓:

君子給人以恩惠自己卻不需什麼耗費;役使老百姓,老百姓 卻沒有怨恨;有慾望卻不貪心;泰然自若卻不驕傲;威嚴卻不凶猛。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怎麼翻譯?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具體意思,例如這條論語讓我們在生

這句話意思是說,孔子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凶猛,莊重而安詳。有人在詮釋 溫而厲 時說 與人交談,應該語氣溫和而有禮貌。在溫和而禮貌的同時,還必須做到嚴厲。這個 嚴厲 不是語氣和用語的嚴厲,而是對原則問題的堅持。不徇情枉法,不營私舞弊,正氣凜然,自然讓人肅然起敬。關於 威嚴 和 凶猛 的區別,有人說,不...

傳奇的法師猛不

法師技能詳解 單體輸出 元素操控,火雷之力。作為元素操控者,法師職業擅長使用自然界的元素力量進行攻擊,就單體攻擊手段,來說,法師職業主要通過火 雷 電等元素進行攻擊。1 火球術 法師最效果酷炫 殺傷可觀 魔法消耗小 冷卻時間短等特點成為法師最頻繁釋放的強大攻擊魔法。2 狂龍紫電 他的單體攻擊能力已經...

漢靈帝的靈字,有人解釋為「好亂而不損」。請問何謂「亂」何謂「損」。其「亂」在何處,「損」在何處

亂指的是胡作非為,損是指沒有把國家毀掉。漢靈帝劉巨集的諡號為 靈 這個 靈 字在諡法中解釋為 亂而不損曰靈 想想這位皇帝胡作非為,把國家折騰得夠嗆,只是勉強沒有亡在他的手裡,也算是 不損 吧。至於這個 亂 就更為貼切,不但包括他賣官鬻爵的 搗亂 也要包括他聲色犬馬的 淫亂 劉巨集是漢章帝劉炟的玄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