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什麼意思

2021-04-30 11:35:41 字數 4216 閱讀 3972

1樓:

王昭君離開皇宮嫁到朔漠,死後只留墳墓望著家鄉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什麼意思

2樓:亦夢之城

意思:從紫臺一抄

去直通向襲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前兩句寫昭君村,這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從這兩句詩的構思和詞語說,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賦》裡的話:「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

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但是,仔細地對照,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

「『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說得很對。但是,有神的並不止這兩個字。

讀者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詩人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成的詞彙,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匠心。

3樓:脫傑蘇寒雲

意思是王抄昭君離開皇宮嫁到朔漠,死後只留墳墓望著家鄉。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4樓:懶羊羊之心

王昭君離開皇宮嫁到朔漠,死後只留墳墓望著家鄉

5樓:欒聰丘夜梅

表達了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說的是誰

6樓:若景夏實

說的是王昭君

原文如下:

詠懷古蹟(其三)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譯文對照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是組《詠懷古蹟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詩人有感於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時表現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並讚美了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從中寄託了詩人自己身世及愛國之情。

全詩敘事明確,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說的是誰

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8樓:伊未結髮

杜甫路過昭君村時追憶王昭君

獨留青冢向黃昏 向啥意思

9樓:月亮下的戰士

「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意思是「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此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原文: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蹟(其三)》譯文:

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

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詠懷古蹟(其三)》賞析:詩人有感於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時表現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並讚美了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從中寄託了詩人自己身世及愛國之情。

10樓:亦夢之城

1、向:面向。

2、《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3、註釋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

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著黃昏。

憑看圖漢元帝豈識美麗容顏?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

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4、賞析

《詠懷古蹟五首》是杜甫於公元766年(大曆元年)在夔州寫成的一組詩。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蹟,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蹟,懷念古人,同時抒寫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感。

5、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11樓:匿名使用者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①。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②。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③。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④。

註釋註釋

[註釋]

①明妃:即王嬙(qiáng),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村:指王嬙生長的鄉村。

②去:離開。紫臺:

紫宮,皇帝所居的宮殿,這裡指漢宮。連:這裡是連姻的意思。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這裡指匈奴所在地。青冢(zhǒng):

指王嬙的墳墓。向黃昏:指王嬙死後淒涼冷落。

③省識:指約略地看。環佩:指婦女環鐲一類裝飾物,這裡指昭君。「環佩」句說昭君死於匈奴,懷念故土,但不得歸漢,只有魂在月夜歸來。

④曲中論:樂曲中抒發感情。

賞析這首詩詠昭君。開頭描繪昭君故鄉的自然環境,用一個「赴」字寫出叢聚在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賓士的生動姿態,很有氣勢。隨即感嘆王嬙人逝村存,點出題意。第

三、四句緊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後的淒涼。第

五、六句先講漢元帝的昏庸,後寫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歸。這裡用一個「空」字,以突出昭君遺恨之深,並深寄詩人的同情。最後兩句以琵琶樂曲將昭君的怨恨傳之千載收束全詩。

詩寫得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旦離開漢宮,便與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命運連在了一起,

只留下一座長著青草的墳墓,孤獨地忍受著日落後空曠的寂寞淒涼。

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是寫王昭君的。

「獨留青冢向黃昏」是什麼意思?

13樓:

意思: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釋義: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14樓:月亮下的戰士

「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意思是「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此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原文: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蹟(其三)》譯文:

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

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詠懷古蹟(其三)》賞析:詩人有感於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時表現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並讚美了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從中寄託了詩人自己身世及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