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國中後期人才濟濟而後來的朝代人才很少

2021-04-25 04:36:47 字數 3175 閱讀 9182

1樓:匿名使用者

那裡讓你覺得後來的人材少了?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的春秋戰國至漢的歷史

回是完整答真實的歷史,到了李世民時是史官記史的轉折點。皇帝開始關注自後世的形像了,歷史變成可以任意修改的帝王將相的光榮史,然後很多記載的東西都成閹割版了。

但就算如此,唐宋元明清各朝的英材輩出,那裡讓你覺得少了?

2樓:你是否也不知道

因為管制的緣故啊——戰國時期諸侯求賢若渴-而到了大一統時代,對於天下英雄主要是採用科舉,控制大家不造反

為什麼中國戰國時期很多人才都不得善終

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呈現出思想解放、人才輩出的局面,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罕見的現象。它是我國學術思想的重要發展時期。究其原因:

①戰國時期封建經濟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②社會大變革有利於促進思想文化的繁榮。私學的興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識的思想家。

③各國紛爭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會環境。④戰國時期處於歷史大變革時期,社會矛盾錯綜複雜,階級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因此各階級、階層針對社會變革的現實發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種方案,宣傳自己的主張,於是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這實際是經濟基礎的變革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必然反映。

戰國時期的資料

4樓:繼潤

戰國時代(公元

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東周的後半期,但東周在前256年即已被秦國所滅,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部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事件爆發後,韓、趙、魏三大家族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國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除最為強大的戰國七雄外,周王朝境內還存在著越、巴、蜀、宋、中山等「千乘之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影響力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它們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為七雄所滅。

「戰國」之名,源自西漢劉向編注的《戰國策》。公元前453年,晉國大夫韓、趙、魏三大家族打敗智氏,繼而瓜分晉國,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後啟大秦帝國,中續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而在兼併戰爭過程中,如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闔,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列舉,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而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戰國時代也塑造了**集權的君主**社會的雛形。

戰國時期的著名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經典成語故事《運斤成風》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

6樓:酸檸檬嘿

1,五國伐齊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燕國聯合秦、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昭王自繼位以來,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

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

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

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2,商鞅變法

秦自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一百餘年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

3,秦吞六國

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而卒,秦莊襄王繼位,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滅東周國,取韓之成皋、滎陽,建三川郡。次年,秦軍擊趙,伐韓,在上黨設太原郡。

莊襄王三年(前247)崩,十三歲的秦王趙政(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即位,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帝。

聯軍轉而進攻秦國的盟國齊國,奪取了饒安(今河北省鹽山縣西南)。於秦王政六年(前241)粉碎了楚、趙、魏、韓等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對秦的軍事進攻,還用反間計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廣大兵強馬壯的秦國面前,東方六國君主形同於秦的郡縣長官。

7樓:好快樂的小豬

1.三令五申

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

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

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2.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

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3.竊符救趙

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

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4.臥薪嚐膽

春秋末年,南方的吳、越也加入了爭霸戰爭,吳王夫差大敗越國,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越王勾踐受盡屈辱。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雪恥,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開啟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

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春秋戰國中的春秋怎么來得,春秋戰國中的春秋怎麼來得

那個時期的史書應該就叫作 春秋 孔子根據 魯春秋 而編寫 春秋 左傳 的全稱是 左氏春秋 漢朝的時候又叫 春秋左氏傳 所以把這段歷史命名為春秋戰國。這是封建主義的萌芽和發展階段。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簡單說吧,春秋和戰國統屬東周,但有沒什麼分別,春秋時諸侯稱公,戰國時諸侯稱王。春秋大致是在五霸 齊桓,晉...

烽火戰國中士兵太多怎麼辦,烽火戰國 士兵太多,糧食不夠,怎麼辦?

樓主你好。一種辦法是以戰養戰。就是把兵派出去打人,既能搶資源,又不耗糧!如果你實在不想要你的兵的話,就拿去送死了吧 呵呵!希望採納,謝謝 注意了 建議你以後把農田和磨坊升級到滿級 如果實在危險的情況 每週四國戰務必要參加 因為對家族的貢獻 將會有一定獎勵以及給與補償的 最後你可以把你的兵到其他兄弟 ...

戰國時期的山東6國中的山東是什麼意思

山東作為一個地理區域的名稱,最早始於戰國時期,當時秦人稱崤山 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為 山東 為一個地域性的泛稱。由於戰國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的韓 趙 魏 齊 楚 燕六國都在崤函以東,故也有 山東六國 之稱。山東,在戰國 秦 漢以及其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做為一個地理概念,指崤山 函谷關以東的廣大黃河流域。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