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滿足什麼條件時,該生產函式表現出規模報酬不變的特

2021-04-20 00:58:23 字數 5150 閱讀 3458

1樓:丶安然乄失笑

規模報bai酬不變即遵循一次同次原則,du這道題就是zhi要你找出滿足生產函式dao一專次同次(即f(λ屬l,λk)=λf(l.k) )的條件。

解題方法:把無關變數放到前面,湊成滿足上式的條件。

把λ提到前面,λ[ f(l,k)] 後面抵消多餘的λa0自然要前面乘上(1-λ)

最後得出答案a0=0時,滿足一次同次定理,即規模報酬不變。

純手打,如有不明之處,請繼續追問。

經濟學中常用的函式有哪些?

經濟學中的函式是什麼意思啊?

2樓:我是v同學

通俗來講,d是關於變數p和y的函式。

舉個例子:d(p,y)=p+y,此時p+y就是關於p和y的函式,因為一個大表示式敘述起來不方便,所以給它命名成一個函式d。

在圖中,d的函式值就是比薩餅的需求量,也就是qa。

望採納^0^

經濟學中的轉換函式是什麼?? 10

3樓:lovehome巨蟹

首先得了解生產可能性邊界:

用來表示經濟社會在既定資源和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各種商品最大數量的組合,通常為兩種商品的生產可能性比較。在座標軸上表示出的圖形為生產可能性曲線,也可稱為轉換線。

生產可能性邊界表明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兩種產品最大產量的組合。因為資源是稀缺的,這決定了生產的商品數量有限制,形成了邊界。稀缺性迫使人們作出選擇。

從生產可能性邊界來看,選擇就是決定按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哪一點來進行生產,即生產的兩種產品的組合是哪一種。選擇取決於個人對每種產品的偏好程度。從機會成本的角度講,在資源與技術既定時,多生產一單位某種產品就要少生產某些單位另一種產品。

為多生產一單位某種產品所放棄的某些單位另一種產品就是多生產一單位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

t(x1,x2)=0中,x1和x2就是生產的兩種商品數量,各自組合有一定的限制,就是函式式子t的限制。想多生產x1就必須少生產x2,反之亦然。

經濟學最基本的生產函式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的應該是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式了。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的基本形式為:

y = a(t)l^αk^βμ

式中y是工業總產值,at是綜合技術水平,l是投入的勞動力數(單位是萬人或人),k是投入的資本,一般指固定資產淨值(單位是億元或萬元,但必須與勞動力數的單位相對應,如勞動力用萬人作單位,固定資產淨值就用億元作單位),α 是勞動力產出的彈性係數,β是資本產出的彈性係數,μ表示隨機干擾的影響,μ≤1。從這個模型看出,決定工業系統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勞動力數、固定資產和綜合技術水平(包括經營管理水平、勞動力素質、引進先進技術等)。

經濟學中,可變成本(vc)函式的導數的經濟含義是什麼?**等!

5樓:我真的很無良

導數表示的是「邊際」,對於可變成本vc亦不例外。

可以參考邊際效用(效用函式對消費量的導數)、邊際產量(生產函式對要素投入的導數)等概念,不難理解:

可變成本vc的導數應表示一單位的自變數變化量引起的vc變化量。

通常,vc被寫為產量q的函式,那麼其導數也就表示邊際可變成本,即一單位產出的變化引起的vc變化量。相應地,總成本函式的導數——邊際成本(mc)亦同理。

不過,不變成本的導數恆為0,因為它不隨其他變數變化而變化,是固定的常數,其導數自然肯定是0.

經濟學基礎計算公式

6樓:小媛

利用基數效用理論,推匯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示式如下:

p1q1+p2 q2=m

mu1/p1=mu2/p2

利用序數效用理論,推匯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示式如下:

p1q1+p2 q2=m

mrs1,2=p1/p2

mu1/p1=mu2/p2,

mu1/mu2=p1/p2可通過精加工獲得。

因此,只要證明mrs1,2=mu1/mu2,就有必要證明由基數效用理論和序數效用理論匯出的消費者均衡條件是相同的。

商品邊際替代率(mrs)是指在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另一種商品的消費可以被一種商品的額外消費單位所替代。

7樓:河傳楊穎

使用基數效用論推導得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用公式表示為:

p1q1+ p2 q2= m

mu1/p1= mu2/p2

使用序數效用論推導得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用公式表示為:

p1q1+ p2 q2 = m

mrs1,2= p1/p2

將mu1/p1= mu2/p2 ,

整理可得到mu1/mu2= p1/p2

故而,要說明使用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推匯出來的消費者均衡條件是相同的,只要證明mrs1,2 = mu1/mu2 即可。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是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條件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可以替代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

mrs1,2代表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公式為:mrs1,2= −△q2/△q1,△q1和△q2分別為商品1和商品2的變化量。

當商品數量的變化趨於無效小時,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為:mrs1,2=−△q2/△q1= −dq2/dq1

擴充套件資料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匯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正規化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經濟學的物件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經濟發展是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因此主體創造、轉化、實現價值過程中主客體的對稱關係,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規律,就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根本規律。

經濟學出發點是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的對稱關係。經濟客體和經濟主體的對稱關係為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運動,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運動形成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為經濟學的邏輯體系。經濟學的出發點和經濟的出發點是一致的,經濟學的邏輯和經濟發展的規律是一致的。

8樓:冠希榮抄水

已知某種商品的需求函式為d=40-p,供給函式為s=p.求該商品的均衡**和均衡數量.

參***:

根據均衡**決定的公式,即d=s,則有:40-p=p由上式可計算出均衡**p=75.

因此均衡數量為:d=s=40-p(或p)=15.

關於微觀經濟學中的拉格朗日函式

9樓:angela韓雪倩

先說用法吧,拉格朗日乘子法是用來求有限制的下最優解的,這裡限制條件就是制約函式,求得就是在滿足g(x)=b時f(x)的最值。

下面說具體內容,舉個栗子比較容易講:

假設f(x)是效用函式,g(x)=b是成本約束,為了簡便x=x好了(只有一個約束),另外假設x的**為p,後面會用到。

那等式l=f(x)+λ[b-g(x)]的意義就是如何在花光b那麼多預算的時候讓f(x)最大,答案顯而易見就是當b=g(x)時所有預算花光,剁手剁得很歡快。這時λ就是收入的邊際效用,也就是b每增加1各單位,效用就會增加λ那麼多。證明如下:

對l求x和λ的一階偏導,得到:

1.dl/dx=f'(x)+λg'(x)=0

2. dl/dλ=b-g(x)=0

第2個等式就是制約條件,意思就是預算被花光(因為完整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是允許不花光的)。

等式1變形得

3. λ=f'(x)/g'(x)

λ的定義就出來了,也就是當b每增加1個單位,g'(x)=1/p,就是花在x上的錢多了1,同時買了1/p那麼多的x,這時λ=f'(x)/p,就是1單位收入帶來的額外效用。

這時因為x是一元的所以最值不用另外求,就是當x=g^(-1)[b]時f(x)最大。

現在變成二元的,x=(x,y),g(.)依舊是成本,f(.)還是效用,但這時λ還是一樣的意義,只不過一階偏導變成了3個:

dl/dx=0

dl/dy=0

dl/dλ=0

三元一次方程組解出唯一解的話就是最優了。

當x上升為n元時,也就意味著要同時考慮n個條件,就像是同時用b購買有n種商品,要求效用的最優解。這時唯一的不同只是方程組的未知數變多了,解法還是一樣的。

擴充套件資料:

拉格朗日函式是在力學系上只有保守力的作用,是描述整個物理系統的動力狀態的函式。

在分析力學裡,假設已知一個系統的拉格朗日函式,則可以將拉格朗日量直接代入拉格朗日方程,稍加運算,即可求得此係統的運動方程。

分析力學方面

在分析力學裡,一個動力系統的拉格朗日量(英語:lagrangian),又稱為拉格朗日函式,是描述整個物理系統的動力狀態的函式,對於一般經典物理系統,通常定義為動能減去勢能。

力學方面

在力學系上只有保守力的作用,則力學系及其運動條件就完全可以用拉格朗日函式表示出來。這裡說的運動條件是指系統所受的主動力和約束。因此,給定了拉氏函式的明顯形式就等於給出了一個確定的力學系。

拉氏函式是力學系的特性函式。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誌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

均衡**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理論及其應用」。

西方經濟學,在西方經濟學中需求的定義是什麼?

考慮到上圖被稽核通過的可能性極低,我決定口述答案,我儘量詳細點,樓主應該可以明白。1 第一步 先畫出有補貼和稅收時的預算線,分別交x軸 y軸於a b兩點,其中b點代表此時該商品的消費量 再畫出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 1 的交點c。2 第二步 假設 取消了補貼,可想而知,該商品的消費量減少,因為沒有補貼相...

經濟學裡什麼簡單乘數,西方經濟學的乘數怎麼求?概念是什麼?(二到四部門經濟)有沒有簡單

在巨集觀經濟學中的乘數是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支出的初始變化之間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k y j 其中y 表示國民收入的變化,j 表示支出的變化。描述巨集觀經濟中的經濟規律,主要是用來說明經濟執行中,總支出如消費 投資等發生變化時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總產出即國民收入產生數倍的變化。什麼是經濟學的 乘數...

西方經濟學 當經濟中存在失業時,應該採取的財政政策工具是

針對你說的情況,選c並不是首選。首先應該選a。對應採取的財政政策是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定義是 有預算赤字 以刺激經濟快速發展,降低失業。財政作為國家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根據財政政策對經濟執行的不同影響。可分為 擴張性財政政策 和 緊縮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