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介紹,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歷史介紹

2021-04-19 23:54:11 字數 5785 閱讀 8483

1樓:黃昏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時代前期,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歷史介紹

2樓:手機使用者

在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這是中國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逐漸形成的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發現數量多、分佈地域廣,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母系氏族逐漸繁榮,出現了規模很大的聚落。新石器時代又可以稱為是石器和陶器時代。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在造型美術方面遺留下來的主要創作,也是人類在向大自然鬥爭中獲得的一項跨時代的創造。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裡不斷出土的陶器等工藝品,展現了我們祖先的審美智慧和藝術創造才能。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遍佈中國各地,中部地區黃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它們的年代是(公元前5500--公元前2023年)。所製陶器比較原始,器物種類少,器形簡單,火溫較低,多數是紅陶,基本沒有紋樣裝飾。

分佈在中國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這時期陶器的表面有漂亮的彩繪,陶器的實用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面魚紋彩陶盆,2023年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泥質紅陶燒成,盆內壁畫人面紋和魚紋各兩個,相間排列,題材新穎,形象生動,反映了半坡型別彩陶常以魚紋裝飾陶器的特點。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工藝水平

3樓:風雨

在器物內壁用黑彩繪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各一組。構畫手法大膽誇張。人面成圓形,頭頂上三角形髮髻高聳,額頭塗黑,一側留出彎鐮形,雙眼眯成一字,┸形鼻,嘴銜兩魚,人面兩側耳部亦有兩條小魚簇擁著。

在人面之間還有兩條大魚同向追逐,魚身及魚頭均成三角形,魚眼呈圓形,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人面在魚群之中顯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魚紋刻畫得十分生動:

魚頭雖是寥寥數筆,卻把魚的形神勾畫得具體而細微。魚身上沒有了魚鱗,以對稱的菱形圖案裝飾,富有律動感,充滿了生氣。整體圖案顯得古拙、簡潔而又奇幻、怪異。

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6000多年,遺址主要分佈在黃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陝西、山西等地區,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廟底溝、秦王寨等型別代表了其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半坡型別彩陶以各式盆、缽、壺、尖底瓶多見;彩繪基本為黑彩,常見魚、鹿、蛙、羊等動物紋、人面紋以及三角、寬頻、波折、網格等幾何紋。

魚紋是半坡彩陶中相對比較多見的題材。

仰韶文化彩陶紋飾的發展從寫實到抽象,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實的世界,天上的鳥、水中的魚、山上的樹、地上的草,無一不栩栩如生。進而,人類進一步認識到各種事物的不同本質和規律,於是出現了諸如從魚紋到菱形、從花草到不同的弧形變化等各種各樣從寫實而來的抽象。

因此,在欣賞彩陶所反映的遠古藝術之餘,還可以瞭解我們的祖先認識世界的過程。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一個發掘地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得名。距今大約7000-2023年。

仰韶文化一直至今已發現上千處,分佈在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以陝西省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幹什麼用的

4樓:小月兒在雲中

人面魚紋彩陶盆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把夭折的孩子置於陶甕,以翁為棺,以盆為蓋。埋在房屋附近。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以寫實的手法刻畫魚的形象,充分反映了漁獵生活在原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人面繪製較為複雜,冥思的神態及與游魚的密切關係,表明其與當時的巫術有關。此類彩陶盆在半坡遺址中發現較多,出土時覆蓋於甕棺上,作為葬具的頂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擴充套件資料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高16.5釐米,口徑39.8釐米,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脣,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

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

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

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

5樓:老寶

為死去的孩子招魂,把夭折的孩子置於陶甕,以翁為棺,以盆為蓋。埋在房屋附近。

6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時代前期,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7樓:匿名使用者

種花? 可以用作很多用途, 這個還真不太清楚,

8樓:漫閱科技

20世紀50年代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就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形象之一。這種人面魚紋的形象正是一種圖騰,通常在畫面**部分有一圓形的人面,兩眼細長,兩耳部位多畫有小魚,而整個頭部則必有帶毛刺的三角型紋飾。

彩陶盆人面魚紋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什麼文化代表器物?

9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陶器,距今2023年以上。

人面魚紋盆可以說是史前文化的代表符號了,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就有,一提起人面魚紋盆,大家想到的都是半坡遺址,讀了《中國歷史密碼》一書中關於姜寨遺址的介紹,才知道人面魚紋盆並非半坡所獨有。

目前為止,中國共有四處遺址都發現了人面魚紋盆,分別是西安半坡遺址(7件)、臨潼姜寨遺址(3件)、寶雞北首嶺遺址(1殘片)和西鄉何家灣遺址(1殘片)。四處遺址同屬於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型別。陝西歷史博物館目前就陳列著姜寨遺址的人面魚紋盆,距今約2023年。

之前看歷史教科書上的人面魚紋盆**,由於沒有詳細介紹,想當然地以為是史前人類的日常器皿。讀了《中國歷史密碼》的介紹,才知道這是葬具。

當時兒童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後,父母會把孩子的屍骨放到一個甕中,再把這個盆扣到甕的上面,並埋葬在房屋附近。陶盆底部留有小孔,先民認為可供死者靈魂出入,這兩個小孔就是為了方便小孩的靈魂自由出入的,說明當時人們已經產生了靈魂不滅的觀念。而內壁繪有魚群圍繞的人面,可能是當時一種圖騰,或者包含生者對亡者的祝福和長輩對晚輩的親情。

不論究竟是哪種含義,人面魚紋盆上水波流動,魚兒穿遊其間,生動反映了史前人類和魚的密切關係和特殊感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西安

半坡文化代表器物.

此盆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當時,發掘共發現7件繪有人面紋的陶器,有兩件較為完整(其他5件為器物殘片),其中一件就是人面魚紋盆。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魚紋盆,紋飾神祕莫測最令人回味無窮。

這種圖案代表什麼含義?目前學術界對於人面魚紋的研究已經出現了近30種觀點說法,主要有圖騰說、神話說、祖先形象說、原始信仰說、面具說、摸魚影象、權力象徵說、太陽崇拜說、原始曆法說等等,還有的認為是水草魚蟲或嬰兒出生圖,甚至還有外星人形象之說。

人面魚紋彩陶盆資料

11樓:冰冰蕭菡

文化型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用途:葬具出土

12樓:農連枝彌雀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西安半坡文化代表器物.

此盆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當時,發掘共發現7件繪有人面紋的陶器,有兩件較為完整(其他5件為器物殘片),其中一件就是人面魚紋盆。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魚紋盆,紋飾神祕莫測最令人回味無窮。

這種圖案代表什麼含義?目前學術界對於人面魚紋的研究已經出現了近30種觀點說法,主要有圖騰說、神話說、祖先形象說、原始信仰說、面具說、摸魚影象、權力象徵說、太陽崇拜說、原始曆法說等等,還有的認為是水草魚蟲或嬰兒出生圖,甚至還有外星人形象之說。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蘊藏的含義是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吳山先生編著《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裝飾藝術》不僅將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繪畫圖案視為裝飾藝術,而且將人面魚紋和100格網紋合稱為「人面魚網紋」;可以看出,後來有些著述和研究中的附圖是直接採用了吳著繪畫,其失誤在所難免。有些研究者注意到人面魚紋彩陶盆口沿紋飾可能與表示四方八位、四時八節有關(如錢志強《試論半坡期彩陶魚紋藝術》,孫新周著《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119—120頁)或認為100格網紋反映了仰韶先民的幾何知識(如鞏啟明著《仰韶文化》201頁),但遺憾的是仍然沒有對100格網紋作嚴謹、認真的模畫和分析。將書慶先生著《破譯天書:

遠古彩陶花紋揭祕》是迄今所見注重對彩陶紋飾作結構和數量分析的第一本著作,但他將100格網紋視作「兩個方向線條的交錯之形」,網紋便「成為陰陽交錯之形的符號象徵」,因此對人面魚紋盆100格網紋也沒有作準確的模畫。陸思賢先生在《神話考古》一書中對100格網紋作了專門的分析和研究,認為它與立杆測影、天象曆法有關,即表示夏半年晷影在三段六節之上,太陽通過表木的投影空間所畫斜線,合於五段十節,即十等分,故用10×10=100之數,又將其與「羲和生十日」神話相聯絡,所以他單獨將100格網紋作成一個圖(陸思賢著《神話考古》165頁,文物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在與李迪先生合著的《天文考古通論》中,陸先生對100格網紋的認識雖然仍然持天文曆法說,但具體含義有了變化,不再認為它與立杆測影或「羲和生十日」有關,而是引《說文》「畢,田網也」,認為它既與田獵、漁獵用的網有關,也是象徵畢宿與雨季的關係,所以人面魚紋彩陶盆內的100格網紋就畫成了寫意性的圖案(陸思賢、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論》70--71頁,祡禁城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

可見,是否嚴格、準確地對彩陶圖案進行模畫,是與研究者、繪畫者對它的認識和理解有關的。模畫失真,必然對研究有所阻礙,而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傾向性認識,則容易導致對原圖模畫的失真。

關於人面魚紋盆內的100格網紋,筆者認為其含義當與天文曆法有關:100格之數表示河圖數55、洛書數45之和,即河圖洛書數理表達方式的一種(河圖、洛書原本是對1—10十個數字的排列形式,源於古人對十月太陽曆的崇拜,參見陳久金《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自然科學史研究》第5卷第2期,2023年。宋人劉牧、朱熹所傳河圖洛書在新石器時代可能已經產生,也可能同時與天象有關,但「河圖」、「洛書」在歷史上有多種表現方式或可以存在各種圖式,朱熹《易學啟蒙》所載河洛未分未變圖即是用100個圓點,排列成10×10的方陣表示。

或者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是對100數或1—10十個自然數的規律性排列即是「河圖」、「洛書」,其本質實即對1—10十個自然數、十月太陽曆以及100數的崇拜,因劉牧、朱熹所傳黑白點陣河圖洛書圖式更為正宗一些,古人在上面又附會出許多深奧、豐富的含義,所以成了河圖洛書的正宗圖式)。100格網紋四角上的四個三角形兩兩尖角頂對,實即互相垂直的兩個陰陽交午圖形(半坡魚紋常見的圖式)中間斷開後置入了100格網紋所致;這種處理方式應該是表示河圖、洛書源於十月太陽曆的十個數,而太陽曆與立杆測影有關,這些聯絡與原始人類頗為神祕、混沌的思維方式正是十分吻合。關於100格網紋含義的這種理解,還可以從人面魚紋盆其他紋飾內涵表達得到佐證:

陸思賢先生比較系統地研究了半坡和姜寨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認為它們與表現月相有關(陸思賢著《神話考古》121—125頁;陸思賢、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論》68—70頁)。錢志強先生在《半坡人面魚紋新探》中認為人面魚紋盆口沿露地線紋作對稱連線則構成甲骨文、金文中的「甲」、「癸」二字,代表十干,同時口沿露地線紋的四方八位式分佈也可能與表示四時八節有關。孫新周先生同意錢先生的認識並認為十干與十月太陽曆有關(孫新周著《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120頁),何新先生也認為十干當起源於十月太陽曆(何新著《諸神的起源》223頁,時事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筆者還認為,人面魚紋盆口沿露地線紋中的四個「|」紋即表示四十數,四個「個」紋為十二數,既與四時八節十二月曆法有關,其總數五十二則與月相週期密合,即一年為五十二個七日。總之,人面魚紋盆的所有紋飾從天文曆法角度可以得到完整而合理的釋讀。

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成果,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成果

彭頭山文化 公元前7500年 前6100年 獅頂山文化 前7000 前6000年 裴李崗文化 前7000年 前5000年 這個最著名的了後李文化 前6500年 前5500年 興隆窪文化 前6200年 前5400年 磁山文化 前6000年 前5500年 老官臺和大地灣文化 前5800年 前5400年 ...

歐洲新石器時代的繪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時期的文化特點主

新石器時代大約從公元前6千年至公元前3千年止。這個時代狩獵發展成畜牧,採集發展成農耕,人類文明取得長足進步。這個時期的文化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磨製石器的出現 二是種植經濟的發展 三是畜牧業的發展 四是陶器的發明 五是人類構屋而居。此期的主要繪畫藝術是彩陶繪畫或稱為彩陶藝術。新石器時代的文...

請問我有個新石器時代的石環,大家看看值錢嗎

經濟價值並不大,歷史價值遠遠大於經濟價值的,自己喜歡的都值得收藏,收藏就是收藏好心情。如果自己不想收藏,如果又知道出土資訊,可以轉讓給我。感謝 古代砌在牆上的石環是幹什麼用的?古人建築時砌在牆上石環是用來栓牲口用的,牛 馬一類。更有錢的人家,會在門前安裝拴馬樁,拴馬樁是用石頭做的,上面的鐵環則是鐵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