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出離心,菩提心到最後明心見性和道教有階級對應關係嗎

2021-04-19 05:15:33 字數 1045 閱讀 2239

1樓:海印放光

不同宗教,是不會有對應關係的。因為不同宗修行的方法、依據的經典、修行的目的等等都是不同的。

道教與佛教,確實有許多義理近似的地方。但修行果位,是沒有對應關係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開悟後,自然明白,也明白道教的定了。

禪宗是要明心見性,禪宗學習。

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3樓:煩惱即菩提

道家講性命雙修,所以道家的見性和佛家的開悟是對應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據我說知,沒有,出三界後的事情,沒道教什麼事兒。不是一個系統的。

三界內的,從初果到三果,和道教也沒什麼對應關係吧。

倒是有佛菩薩為了度天道眾生和人道眾生,化身為天神。方便度眾生的情況。

5樓:土偶羅

有對應的呀

佛家講戒定慧,觀慧明心見性;

道家講煉精化氣,練氣還神,版

練神返虛,返虛合道;權

儒家也有「定後能靜,靜後能安,安能後慮,慮後能得」以及「知行合一」的**

不管千法萬法,修到最後見到的那個東西或者存在;

佛家說是成佛,道家說是「道」,儒家說是浩然之氣;

甚至**教的救贖

其實都一樣,都是在說同一件事

只不過修行的方式不同,看到的角度不一樣罷了至於修行的方法

佛家講持戒入定觀慧,修心性;佛家曾笑話道家「修身」為「惜身鬼」

道家則認為佛家「只修心性不修身,萬劫陰靈難入聖」,修成了也只是陰靈,證得偏果罷了,所以道家講「性命雙修」,修心性的同時注重身體的調養……

儒家早期講究「養浩然之氣」,後期則提倡「知行合一」

林林總總的修行辦法,都是一樣的,沒有高下之分;

佛道之爭很多年了

頗沒有意義

如果心中還帶著這種爭勝的思想

那執念可不淺

佛經算是白讀了

6樓:鹿天羽

萬法歸宗,最後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學佛人怎麼樣發出離心 怎麼樣發菩提心

宗喀巴大師 佛法三根本要義 佛法三根本要義 宗喀巴 著 多 識 譯 向神聖的諸上師致敬!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說。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為使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一心向往眾佛喜悅歸宿的 幸運的人們誠心傾聽 一 出離心 若無正確的...

佛教出離心層次的定義是什麼,佛教出離心三個層次的定義是什麼?

阿彌陀佛。第一個層次,最低階的出離心是害怕墮到三惡道,有這種出離心的人,必定會努力斷惡修善 積功累德,他暫時不會墮入三惡道。第二個層次,對整個六道產生離厭心,有這種出離心的人,必須初步斷除身見執著,才能證須陀洹。身見,執著身體為實有的邪見,為五見之一。這是一種外道的見解,認為五蘊實有,執此為我,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