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很火辣的時候,古人是怎樣出門的呢

2021-03-05 09:19:17 字數 1233 閱讀 1809

1樓:咳咳壞孩子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中國古代農民過著是這樣的生活,有傘應該不大可能吧。就算是唐朝等中國富足的時候,也基本上不用傘。

地主階級肯定是有的。想想古裝片,中等的坐轎子,皇室還有大傘前後舉著。

還有一點lz可能沒考慮到,那是古人的生活範圍很小,不像現在上班學習的離家很遠,還要逛街出去玩等。所以在大太陽下的時候不會像lz想得那麼多。

2樓:匿名使用者

頭巾 長袍

和現在阿拉伯人類似

阿拉伯人幾千年服飾沒怎麼變化

3樓:匿名使用者

有錢人打傘坐轎,尋常百姓帶帽子或盯著烈日出門

4樓:天下之古色古香

早在春秋末年,我國古代著名木工師傅魯班常在野外作業,若遇下雨,常被淋溼。古籍上記載:「雲氏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意思是說魯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象「亭子」,收攏如棍,張開如蓋。

實際上,這就是後來的傘。這個故事說明傘的祖師是魯班之妻雲氏,也說明了我國傘的歷史距今已有好幾千年。

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就有了用帛製成的傘,但只有上等人才能用。顯示統治者威嚴的黃色"華蓋傘"據查證是戰國時秦穆公最先使用,一直延續到清代。

東漢蔡倫發明紙後,就出現了在紙面上塗桐油的油紙傘,但那時的傘主要是黃紙做成,這說明我國油紙傘的歷史距今2023年左右。

唐代,油紙傘廣泛在民間使用。這一時期,由於專門用於書畫宣紙的出現,出現了專門用宣紙做傘面、書畫家在傘面寫字繪畫的的書畫油紙傘。也是這一時期,油紙傘傳播至日本、韓國、臺灣、南洋等地。

宋代廣泛使用「綠油傘」,顏色以綠色為主,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熱鬧的集市上人們用的就是這種「綠油傘」。

到了元代,由於棉布的發明,出現了棉布上油的油布傘,據說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回國時,帶去了中國的油布傘,歐洲人經過改進,進而發展成了現代意義的摺疊傘。元代以後,油紙傘、油布傘一直是我國民間主要的遮陽和避雨的工具。

明清代時期,油紙傘在民間廣泛使用,同時這一時期的書畫家們也喜歡在傘上創作。2023年3月,在美國的一次拍賣會上,文徵明創作的一把山水畫油紙傘拍到98萬美圓的**,可惜古代流傳至今的名家創作的油紙傘很少很少。

除了傘還有蒙布戴竹編帽、草帽。 遮陽要蒙布,下雨就只戴帽,這種工具在平民間廣泛使用,現在像海南等紫外線強的地方都還蒙布戴草帽的。

還有一種書生背的書箱上面有個布撐的蓋也有遮陽的作用,有很多出家人也是背這種書箱裝著經書和佛像出遠門行腳的

古人是怎樣刷牙的,那時候有牙刷嗎

1,用 牙線 剔除牙縫裡的食物殘渣,現在還有人這麼做 2,漱口,特別是用茶水漱口。紅樓夢 裡,林黛玉初進榮國府,賈母與眾姑娘吃飯前,用茶 水漱口的情景。3,用 牙籤兒 剔除牙縫裡的食物殘渣 4,用 青鹽 擦牙。紅樓夢 裡描寫了賈寶玉用青鹽擦牙的故事 我在西北親眼見過青鹽的製作 把細鹽在鐵鍋裡炒黑,冒...

古人是怎樣稱呼自己的,古人稱呼自己 古人是怎麼稱呼自己的

古代的自稱有很多,有以代詞稱的,如餘 予 吾 愚 某 我等等。還有以代詞 之 其 來反稱自己的,例如柳宗元 捕蛇者說 中的 君將哀而生之乎?王安石的 遊褒禪山記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有時自稱還用不定代詞,如 某 例如王安石的 答司馬諫議書 某啟,昨日蒙教 有時在自己的姓後加 子 或直道...

下雨打雷的時候大家不要出門哦,很危險的

下雨打雷貓在家裡決不會遭雷這是最有效的辦法,說的極是哦 雨天打雷能不能出門 在雷暴區,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如果實在必須出去,那就出去吧,靠運氣。概率很低的,被擊中。還有,不要做一些容易被雷擊中的行為,大樹下,打手機,電線或水邊,從小我們就學過。搶險救援的不不是還得莊出去嗎?交警,道路塌方,搶救工人,水...